第9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

想明白的允熥神清氣爽的擡起頭來,想回答老朱的問題。但是擡頭便現老朱已經不在自己的面前了。他四處掃視,卻現一堆他見過的太醫在觀察自己,老朱也站在一旁焦急的待着。

反應過來的允熥啼笑皆非,站起身來說道:“各位太醫,幹嘛這樣看着孤?”又對老朱說道:“皇爺爺,幹嘛讓太醫們都過來。”

老朱說道:“爺爺剛纔身體略有不適,叫他們過來。”回過頭小聲問太醫:“允熥到底有沒有問題?”

一名太醫小聲說道:“殿下剛剛可能是魔怔了,現在已經自己緩了過來,沒什麼事情了。”

老朱雖然聽他們如此說了但也沒有讓他們全部走,而是讓幾名名醫去另一個屋子待着。他自己又回來坐到允熥面前,說道:“怎麼了?”

允熥坐下,說道:“爺爺,孫兒終於想明白爲什麼要仿古封國了。”

老朱問道:“哦,爲何?”

允熥回道:“回稟皇爺爺,孫兒是爲了不讓自己的兒孫們自相殘殺啊!……孫兒不想讓這種事情生,所以把他們都打到中原夠不到的地方去,方可保全。”

老朱說道:“雖然前代均有削藩或者藩鎮造反的事情,但是本朝與他們不一樣,爺爺也沒有實封藩鎮,不一定會有削藩吧。”

允熥無奈的在心裡嘆了口氣,老朱樣樣都能鐵石心腸、理智判斷,只是對於自己的兒孫存在不切實際的幻想,總覺得他們能按照自己的安排穩定進行下去;只是事與願違,歷史上他纔去世不久允炆就削藩,還爆了大規模軍事衝突,骨肉相殘。

允熥也沒法和他說,只能是回道:“孫兒也不相信會骨肉相殘,只不過是爲了防範這不到萬分之一的可能性而已。”

然後允熥和老朱又隨便聊了幾句。這時時間已經是戌時,允熥不想讓老朱休息的太早,提出告辭。

老朱還是對於允熥的健康不放心,又讓留下的太醫過來,非要給允熥檢查一下身體,允熥無奈的只能接受。

就在名醫劉純劉國手給允熥把脈的時候,老朱又突然想起什麼,說道:“說起來,爺爺和魏武還有些想像,蘇東坡有言評價魏武:世之稱人豪者,才氣各有高庳bēi,然皆以臨難不懼,談笑就死爲雄。操以病亡,子孫滿前而咿嚶涕泣,留連妾婦,分香賣履,區處衣物,平**僞,死見真性。”

“將來爺爺恐怕也算不上蘇東坡眼中的英雄吧。”

允熥不知哪裡來的氣憤:蘇東坡也是允熥比較喜歡的詞人,但是對於這篇文章允熥不敢苟同。

他說道:“憐子之人就不是英雄了嗎?霸王別姬,死前尤唱‘虞兮虞兮奈若何’,難道他就不是英雄了嗎?孫兒有一詩反駁蘇軾:”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老朱驚訝的看着允熥。眼睛掃視周圍,見太醫們也是一臉驚訝。

這詩是允熥早就準備好,就等着啥時候拿出來獻給老朱的,今天話題既然聊到這兒了,就順勢獻出來。

這詩比《贈沐大將軍》文采要好,但也不是那種文采飛揚的詩;但是意境太好了,詞句渾然天成,讓人難忘。

老朱反覆吟道:“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他擡起頭看着允熥說道:“將來要是能有這兩句詩刻在朕的墓碑之上,朕死而無憾已。”

允熥忙說道:“爺爺必當長命百歲,說這個幹什麼。”

老朱笑着問太醫道:“允熥的身體如何?”

號完脈的劉純說道:“殿下身體康健,豈會有問題。”

老朱說道:“那允熥你就下去,回自己的寢殿安寢吧。”又對太醫說道:“你們也回去吧。”允熥和太醫們退下。

允熥回到文華殿,但是並未入睡,他讓王進掌起燈,反思今天與老朱的對答。這是允熥養成的每次生重大事件之後的做法。反思了一會兒後覺得自己今天的表現還算可以,躺下睡覺。

第二天允熥照常起牀看摺子,下午去講武堂教課。但是在講武堂上課的時候,就有學生用奇怪的眼光看允熥,弄得允熥莫名其妙。

在回來的車上,齊泰和練子寧也與往常不同的看着他。允熥實在是受不了他們的目光了,說道:“你們有什麼要和孤說的,不要一直這樣看着。”

二人對視幾眼,練子寧膽大,說道:“既然殿下問了,臣就說了。昨日殿下是否做了一詩,詩云‘無情未必真豪傑,……’?”

允熥聽了是這件事,並不驚訝。昨日在場的太醫都識字,很多人還考過科舉,把這詩傳出去很正常。

允熥回道:“確實是孤昨日所做。”

“不知此詩何名?”

允熥想了想,說道:“叫做《駁孔北海贊》。”

練子寧笑道:“殿下平日裡並不作詩,誰想一作就是如此名作,真是意想不到。恐怕殿下以後會是除‘三曹’以外最著名的君王詩人了。”

允熥心想:‘就這就是著名詩人了?我肚子裡還有好貨呢。’

又說笑一會兒,練子寧又說道:“殿下既然尊崇魏武,那《三國演義》的作者該不得安枕了。”

允熥問道:“練卿也讀過《三國演義》?爲何《三國演義》作者不得安枕?”

“臣本來是不讀的,那天聽了長興侯家二公子的話,臣好奇到市面上找了找,還挺不好找的;買回家看,覺得寫得非常不錯,只是書中尊劉貶曹,不和殿下的想法。恐怕對殿下不是什麼好事。”

允熥當然知道《三國演義》的內容不和自己的想法,但是以前也沒想去改變什麼;今天練子寧一說,醒悟過來:不能讓《三國演義》在市面上廣泛流傳。好在現在聽練卿的話,此書還不知名,尚可補救。

允熥問了練子寧他買書的地方,之後讓手下的侍衛去那個書社詢問《三國演義》此書是從哪裡進的,現在成書未久書籍的源地應該可以找到羅貫中。

問出進書的地方——杭州以後,允熥派自己手下的侍衛赴杭州‘請’羅貫中至京城。但是過了一月後派去杭州的侍衛秦楠回報:羅貫中此人已經離開杭州,不知所蹤。

允熥也不可能動用錦衣衛來查這個人,老朱不會同意的,所以只能暫時放下。

之後允熥繼續按部就班的過着自己的日子,爲將來即位做準備。

=========================================================

洪武二十六年四月,北平城。

燕王左衛駐地附近的一家酒館兒,今日燕王朱棣檢閱軍隊,所有的兵丁和武官都不許出軍營,所以酒館兒也沒什麼生意,夥計們也無事可做。

在酒館兒的後院,衛氏把自己的女兒陳晨打出去,對譚緯兒說道:“姑娘,上次和你說的那家人家你考慮的怎麼樣了?都說是再好不過的人家了,錯過了這個村兒可就沒這個店了。”

“本來想給你找個樸實老百姓人家,你說要找軍戶人家,我們也就不辭辛勞託人去找;這一家我託我大姐問了燕王右衛很多人,都說是和善人家,當爹的最近又立了功當了世襲的百戶,兒子不過十八又上進,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我可跟你說,上他家提親的不知有多少,你在想就沒機會了。”

譚緯兒坐在炕上,心下不甘。自己如此才貌,要是在宮裡配出去少不得是個五品的宜人,現在配個百戶就是‘高攀’了。

但是形勢比人強,這些日子衛氏也給她找了幾個人家,只有這家最好,還是應了吧。於是說道:“嗯,全憑舅母做主。”

衛氏喜道:“那我就去找媒婆說和了。譚姑娘如此才貌,那家怎麼可能看不上!”說完走了。

譚緯兒的手一直攥緊,指甲扎進了肉裡流出血來,仍渾然不覺。直到這時才鬆開手,拿出手帕擦拭血跡。

幾天後的伴晚,燕王右衛住坊一個不大的四合院內,新晉百戶孫紹對妻子劉氏說道:“給睿兒找媳婦這件事怎麼樣了?有看上哪家的姑娘嗎?”

劉氏說道:“倒是看上了一個姑娘,但是……。”

孫紹奇怪的問道:“怎麼吞吞吐吐的?”

“那姑娘姓譚,說是左衛的任瑞江家的親戚,京城人,父母雙亡現在寄居在舅父家裡。我去看了,那姑娘通身的氣派,不俗的談吐,竟是從未見過的。”

“我家老早就是北平的人了,從前元的漢人大官兒家人到現在大明的官兒家人,竟都比不上人家,恐怕宮裡的公主也就這樣兒了。這姑娘家裡得是多顯貴的人家啊。”

“我就是心慌在這裡。說任瑞江能有這樣的親戚,我是不信的;並且就算他能有這樣的親戚,這樣家的姑娘又怎麼就肯嫁進咱們家裡。”

孫紹想了一會兒,說道:“這姑娘家裡多半是犯官家的,並且肯定官兒小不了!也許是任家的親戚,也許只是當年幫過他們,所以家裡被抄後僥倖逃出來投靠了任家的親戚。”

劉氏急道:“那咱們還是算了吧,可不敢要這樣家的姑娘。”

孫紹笑道:“怎麼能不要!我還就看上這個姑娘做我的兒媳婦了。這麼好的姑娘,要是平常怎麼輪到咱們家了(1iao)。犯官家的人怎麼了,一個姑娘,又不是兒子,燕王殿下又一向護着咱們,沒什麼好怕的。”

劉氏說道:“既然當家的你這麼說了,那就定吧,我回頭去找媒婆提親。”

孫紹又轉過頭對一旁聽着的兒子孫睿說道:“兒子,你覺得怎麼樣,和爹想的一樣不?”

孫睿傻笑一陣,說道:“我沒什麼意見。”頓了頓,又說道:“聽娘說,那姑娘挺漂亮的。”

孫紹拍拍他的腦袋,笑道:“好兒子,和爹一樣,爹當年就是看上了你孃的長相才娶的她。現在傻小子你比你爹運氣好。”

孫睿傻笑。劉氏站起來說道:“我不在這兒和你們爺倆瘋了,我做飯去了。你們在這裡傻樂吧。”

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035章 鐵門關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45章 武德衛第246章 接旨第101章 玻璃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53章 慶功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849章 僞軍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953章 婚姻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981章 本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64章 各種事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281章 安排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124章 傅安(一)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660章 攻緬——破阿瓦城與傷員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148章 卡廷第1427章 長大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840章 升龍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365章 對陣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1185章 什麼菜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649章 糧典婿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499章 兵藩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211章 再等等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39章 戰——血戰第470章 對聯第1682章 “勸降”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
第1214章 在人市續第176章 南海人家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399章 李案的終結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174章 文華殿東暖閣第1035章 鐵門關第1675章 虐待俘虜與憤怒的衝殺第45章 武德衛第246章 接旨第101章 玻璃第1000章 撒馬爾罕城的謀劃——最大的問題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第1814章 東方的資本主義第322章 後續發展第153章 慶功第369章 京城的反應第226章 東西藩國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879章 視察軍醫所第1075章 決戰——老武器新用法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1164章 蒙古謀劃——全部第849章 僞軍第1169章 經濟與科學第953章 婚姻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981章 本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64章 各種事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1097章 決死的差事第1371章 吉哈諾與克拉維約的對話(下)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767章 大案——衝着誰來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781章 格致院視察——激動的文垣與談論引力第1281章 安排第585章 第一個生日第1124章 傅安(一)第643章 南婆羅洲第643章 國旗國徽第779章 大案——招供第1230章 第一站周王府第660章 攻緬——破阿瓦城與傷員第1499章 蘇州驚變——造反續(祝書友們新年快樂)第148章 卡廷第1427章 長大第1425章 抵達京城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628章 李家和兵部第1158章 計策與旗幟第615章 奉先殿三年祭第840章 升龍第355章 齊王府之亂第677章 送東西和邸報第931章 客棧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第1664章 巴布納——第一聲大笑第365章 對陣第729章 軍械準備第50章 老朱親口說要近期冊封皇太孫了第1185章 什麼菜第870章 年後議事第91章 允炆救母失敗第23章 重陽節——其他人的心思第649章 糧典婿第1542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的謀劃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749章 高棣花陳(求訂閱)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499章 兵藩第197章 爲帝初上朝第1254章 農業改革——吩咐完畢第547章 再次清查第1280章 於家父子第1013章 離京坐船第1695章 什麼!允熥還有過這樣的想法!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第1501章 蘇州驚變——緊急第338章 出嫁與江浙第727章 帖木兒的反應——猜測與返回第1238章 真正的學校——五城學堂第1211章 再等等第1183章 軍事改革——開端:文職武職第1341章 漢洲攻略(九)第722章 不約而同——城外的襲擊第839章 多邦城——最後第1748章 見面商談第139章 戰——血戰第470章 對聯第1682章 “勸降”第571章 朝鮮勞動力第1200章 殷商後裔?第966章 大家過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