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軍中與繼續整頓

“張老先生,你啊你。算了,朕想說的都已經說完了,你們退下吧。”

“是,陛下。”

隨着一段對話的結束,從乾清宮中走出來一個老人和兩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

其中那個年紀最小的人對那個老人笑着說道:“張老伯,你說的話,真是……”

年紀最大被稱之爲張老伯的人也笑道:“怎麼,我說的不對,小孩子逛逛青樓,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他就是會寧候張溫了。允熥把他和陸賢、黃鉉三人叫進皇宮,本來是想敲打敲打他們。若是沒有張溫在,允熥的敲打也能成功;但是有張溫在,張溫又是允熥很倚重的人,他的打算是失敗了。

先前發問的是陸賢。他聽了張溫的話,心下苦笑。不管他想法和張溫是不是一樣,他一個邊緣化的侯爵,就算還是駙馬都尉,也是絕對不敢和張溫一樣說話的。

張溫這時淡淡看了他一眼,說道:“你也是祖上傳下來的侯爺,我看你也是有本事的,不必這樣小心,陛下不會浪費人才的。更何況,你還是駙馬。”張溫因爲從前與陸賢的父親還有些交情,所以出言說到。

陸賢說道:“借侯爺吉言了。”

“你看那邊的黃鉉,之前在巴蜀當一個沒什麼實權的都指揮同知,現在不也要爲一國王相了。”

“啊!”黃鉉一臉的懵逼:“張老伯,剛纔說我什麼了?”他剛纔一直在想着什麼,沒聽清張溫的話。

“沒說什麼,誇了誇你而已。”張溫笑道。他和黃鉉也不算陌生。

黃鉉沒說什麼,不過心下暗地裡嘀咕:“張溫,你還會誇我?糊弄我呢吧。”

……

……

允熥有些撓頭的坐在地板上。“今天最大的錯誤,就是同時接見他們三個人。要不然即使敲打不了張溫,其他兩個人也足以。”

‘可是,總感覺哪裡不對。’允熥想着。

“朕,是不是太過倚重曹震、張溫、耿炳文、郭英他們幾個了?”他自言自語道。

“誠然,他們幾個是從洪武初年活下來的武將中最有本事的幾個,但其它的武將就算不及他們幾個,也差不了太多,除非是傾國之戰,不然其實也不必使用最厲害的這幾個武將。”

“現在自己使用武將,基本上只是曹國公李家、魏國公徐家、樑國公藍家,還有以上四個侯爺家,其他自己培養的武將都還年輕稚嫩,暫時派不上什麼大用場。但是當年皇爺爺分封的侯伯其實很多,現在又沒有歷史上的藍玉案,活下來的也不少。”

“大明上下四百多個衛所,近三百萬大軍,還是勢力多一些比較好。”

“不過,這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想到這裡,允熥伸伸懶腰,暫時放下此事,去用膳了。

……

……

之後幾天,李貫暫時還沒有上摺奏請風俗稅之事,但是每日都親自盯着對秦淮河兩岸的巡視,雖然這陣子沒有妓館敢於頂風作案買人,但是他們抓到了好幾個在這周圍活動、帶着小女孩的人販子。

李貫因爲有允熥的命令,又有輿論的支持,公開處死了這幾個人販子。老百姓們對於人販子將小孩子賣到大戶人家爲奴爲婢還能接受,但是聽說他們想要賣女孩子到妓館也非常憤怒,公開處死的時候,幾個人販子差一點在處斬之前就要被憤怒的老百姓打死了,如果不是李貫讓警察保護他們的話。

李貫之所以沒有放任這幾個人販子被老百姓打死,是因爲允熥吩咐過:“在處置人犯之時,不管是判處斬刑、絞刑還是其他死刑,都不能讓百姓動手,必須由官府處置。”

李貫雖然不太明白爲什麼,但他絕對不會違背允熥的命令,所以就這樣執行了。

允熥之所以要求必須讓官府處置,是爲了維護法律。讓百姓打死這些人販子,固然是非常得民心,但是等於是國家將司法權部分讓渡給了老百姓,承認私行合法。而這,是允熥非常不願意的。

允熥不想提什麼法律至上之類的話,因爲那是屁話,若是法律至上,那麼制定法律的人又是什麼呢?每一個制定法律的人都有‘屁股’,他們制定法律的時候,也一定會傾向於自己的‘屁股’,所以法律永遠是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

而允熥現在不巧正是統治階級,還是統治階級的領頭人,維護法律就是維護他的利益,所以他纔會盡力維護法律。

此外李貫還親自帶隊在妓館中推行移風易俗。現在他在士林中的名聲已經很差了,許多人當面都不和他說話,他也徹底破罐子破摔了。雖然他知道允熥也未必看的起他,但是他這麼賣力的給允熥幹活,允熥如果還不提拔他,會讓許多人寒心。允熥就算是穩定人心,將來也必須給他一個大官做。

各家妓館對於移風易俗也是摸不到頭腦,以爲是官府故意整治他們,各家老鴇都心下惱怒。

但是形勢比人強,她們現在哪裡敢和官府硬頂,只能官府吩咐什麼就作什麼,於是今天學習什麼垃圾集中處理等待專門清理垃圾的人來運;明天學習廚房衛生,要求所有的廚子必須帶頭套做飯,菜板要及時清潔、刀要及時清潔、鐵鍋要及時清潔等等。

還有什麼衛生打掃,跳蚤、老鼠清理等等,讓妓館每天白天十分忙碌。幸好晚上她們現在反而不怎麼忙了有時間休息,雖然她們不願意晚上清閒。

雖然在那一晚之後警察沒有在晚上來過妓館,但是知道天天都有警察去妓館鼓搗什麼,晚上去妓館的路上還能見到巡警巡邏,多數人就沒有心情去妓館了,讓妓館的生意大減。

老鴇們一開始還暗恨,偷偷地罵巡警、罵李貫、罵黃淮,後來也麻木了,老老實實聽官府的話。反正生意大減的理由已經告訴幕後的東家了,也賴不到自己。

過了幾天,李貫終於上摺子,請開徵風俗稅了。

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951章 任官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79章 下鄉進村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814章 雷州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512章 供詞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270章 兒女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感謝和求訂閱第579章 舅爺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82章 抓海盜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231章 藉口第363章 哀嚎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150章 挖坑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394章 燕軍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675章 出診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302章 嚮導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020章 救援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25章 立儲之兆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1403章 偷屍體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498章 任官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508章 幻彩閣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73章 張彥方
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131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絲綢之路北線的意義第622章 繼續訓練第951章 任官第1094章 僥倖逃脫的人第1046章 最終決戰前的間隙——繼續巡視第79章 下鄉進村第1284章 好在哪裡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764章 李家懷疑第814章 雷州第570章 父子議論第837章 多邦城——繼續猛攻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1512章 供詞第1049章 最終決戰——夜襲?第1270章 兒女第794章 大案——廣東的抓捕第1237章 真正的學校——開學第1265章 車禍引發的事情第265章 突然的請求第1691章 倒是十分關心旁人的婚事感謝和求訂閱第579章 舅爺第94章 講武堂——第一堂課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1430章 卡斯蒂利亞人與英格蘭人第82章 抓海盜第809章 戰安南——探查第1231章 藉口第363章 哀嚎第1197章 太子和藩王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377章 兩地的變故(三)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506章 蘇州驚變——塵埃落定第441章 北巡——扶桑第587章 恭貢子折第832章 多邦城——預備第1145章 接見宗喀巴(二)150章 挖坑第44章宮廷內外的陰謀——常藍眼線第1468章 我喜歡誰?我喜歡你!第682章 威信和武藝課第394章 燕軍第780章 大案——供詞第35章 寶鈔戰爭——錦衣衛指揮使第1344章 南洋風雨——帶路黨第1503章 蘇州驚變——圍攻第675章 出診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1726章 凱瑟琳王后的決斷第302章 嚮導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809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關東番外10:挑刺的報紙第955章 來到乾清宮第1700章 爲大家犧牲小家第1783章 格致院視察——爲女兒高興與長相第1章 混亂的穿越者第1020章 救援第914章 後宮都是聰明人第976章 第一次商議第25章 立儲之兆第348章 鄉試與文會第540章 昀芷微服與宣錦衣衛問話第1491章 蘇州驚變——開始第1403章 偷屍體第1766章 氣數已盡第1384章 投獻案的起始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63章 舊的結束第1729章 命名與敏兒的直覺第1091章 血色——血債必須用鮮血來償還第946章 初入市井第1404章 醫生的名字與偉大的豌豆第893章 朱贊儀的事情第1708章 父親和新世子找舊世子幫忙第458章 答謝很久之前的救命之恩第1152章 接見鬼力赤第498章 任官第279章 段家與視察第551章 海務院和新市舶司第717章 安南王妃第1379章 偷樑換柱第1351章 漢洲攻略(十四)第1352章 南洋風雨——第三個法子第908章 安南事情完結第508章 幻彩閣第773章 大案——生路在哪第220章 家人和朝鮮請求第683章 寧王朱權(本章四千字,之後還有一更)第1547章 印度之戰——雙方的準備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394章 方孝孺與李士魯第968章 教育子女第1768章 繼續解釋爲什麼攻打埃及第477章 科舉改革(一)第1126章 傅安與理番院第173章 張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