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

陽春三月,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光,從南京再次來到雙嶼港的商人夏錢豐站在船頭,看到眼前的雙嶼港北港區時,臉上也不禁帶上了幾分笑容。

上次夏錢豐從南京運來一批絲綢,本想把絲綢賣了買一批胡椒回去,但因爲南洋商會出事,導致港口的胡椒是有價無市,他找了幾天也沒能找到胡椒的賣主。可是他之前已經收了訂金,最後差點讓他把自己的招牌砸了,幸好北港茶樓推出了改革,掛出一個出貨榜,這才讓他找到一批胡椒,保住自己的聲譽。

想起去年的遭遇,本來滿臉笑容的夏錢豐也不禁嘆了口氣,那是去年他最後一次走貨,結果只是在絲綢上賺了點錢,至於後來高價收購的胡椒非但沒能賺錢,反而還賠了一點,爲此他到過年時都感到有些不痛快,所以在過完年後,他立刻又準備了一批貨運到雙嶼港來,結果總算把去年賠的錢給賺了回來。

有了上次的成功經驗,這次夏錢豐再次帶着兩條大船,船艙裡全都是收購來的上好絲綢,價值五千多兩銀子,這已經是他大半的身家了,若是這次交易順利的話,最少也能淨賺一千多兩,到時他再買批南洋或倭國的貨物運回去,一轉手又是上千兩的利潤。

想到這次能夠賺上兩千多兩銀子,夏錢豐也不禁忘掉了去年的不快,甚至還半眯上眼睛,斜依在船頭哼起了小曲。

就在夏錢豐哼着小曲的時候,他的兩條船終於進到北港區中。而且這次他還特意到南洋商會控制的港口區停靠。這裡離北港茶樓比較近。他在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這批絲綢也要到茶樓裡掛牌銷售,這麼做不但省事,而且賣出去的速度也快。

兩條貨船慢悠悠的停靠在碼頭,夏錢豐這才從賺錢的美夢中醒來,這時碼頭上的人已經登上船查看了一下船上的貨物,然後按照貨物的價值開出一個稅單,船上的帳房早有準備。很快就把兩條船的稅結清了。

交稅這樣的小事自然不用夏錢豐操心,他吩咐帶來的夥計小心看守貨物後,然後拿着剛到手的稅單向北港茶樓走去。貨物想要掛在北港茶樓,必須要讓茶樓裡的人親眼見到你的貨,這樣主要是爲了防止貨主弄虛作假。

不過若是停在南洋商會港口的船隻,卻只需要拿着稅單去茶樓就行了,只要交了錢後,很快就能把貨物的信息掛上去,不必再等茶樓的人去查貨。但若是停在北港其它商會控制的港口,那就只能等着茶樓裡的人慢慢查貨了。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夏錢豐纔會把南洋商會的港口做爲第一選擇。

夏錢豐帶着稅單登上碼頭,然後四處看了一下。結果發現與上次自己到來時相比,南洋商會的港區又有了一些變化,比如碼頭上的支起吊貨物的杆子又多了起來,西邊相臨的造船廠好像又擴大了不少,雖然站在碼頭看清船廠裡的情形,但是光聽那邊的幹活的喧鬧聲就知道廠子裡肯定又招了不少的人。

“南洋商會的少東家果然不是一般人,這纔不到半年時間,就已經讓四分五裂的南洋商會再次活了過來,港口上更是每次來都不一樣,看來南洋商會要再次崛起嘍!”夏錢豐看着港口上的變化感慨了幾句,同時又想到家中的幾個兒子,同樣都是十幾歲,他家中的幾個兒子除了吃喝玩樂根本不會其它的,跟人家南洋商會的少東家一比簡直能氣死人。

想到家裡那幾個不成器的兒子,夏錢豐也不禁無奈的搖了搖頭,不過腳下卻是絲毫不慢,很快就來到了北港茶樓的位置。現在的北港茶樓已經大變樣,若是從過年後第一次來這裡的商人,恐怕根本就認不出來眼前就是原來的北港茶樓。

只見原來北港茶樓雖然聳立在原來的位置,不過周圍空蕩蕩的廣場已經消失不見了,因爲整個廣場已經被壘上圍牆,而在圍牆裡面又增加了不少的建築,這些建築與原來的北港茶樓整合在一起,被南洋商會少東家起名爲“北港交易中心”,只不過這個奇怪的名字顯然不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因此習慣上人們仍然稱這裡爲北港茶樓。

夏錢豐年後已經來過這裡一次,當時整個交易中心雖然還沒有完全建成,但已經有了幾分基礎,因此他看到現在眼前大變樣的北港茶樓,倒也沒有顯得太過驚奇。

只見夏錢豐走到交易中心的大門前,然後向門前的守衛出示了一下手中的稅單,兩個守衛立刻放行。想要進到交易中心有兩個辦法,第一個是出示港口的稅單,當然必然是南洋商會開出的,其它商會的稅單根本不行。第二個辦法則是交錢,一兩銀子可以買到一張通行的單子,這個單子可以讓人在十天內任意進出。

進到交易中心的大門後,出現在夏錢豐面前的是一條筆直的大道,以這條大道爲界,將整個園子分佈東西兩部分,其中東部名爲求購區,求購區有一座求購大廳,若是有商人需要什麼樣的貨物,而且暫時找不到賣主時,就可以到求購大廳掛牌求購。西邊則是出貨區,同樣也有一個出貨大廳。

夏錢豐這次是來賣貨的,因此自然要去出貨區,只見他快步來到出貨大廳裡,整個大廳建造的十分有特色,大廳裡按照出售貨物的種類分成數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數個告示牌,上面貼着各種各樣的貨物信息。

夏錢豐進到大廳右轉,來到大廳中央的櫃檯處,把自己的稅單交給裡面的掌櫃的,又交上一筆錢後,對方這纔拿起筆將他絲綢的信息寫到上面,然後讓夥計貼到絲綢的交易區。

看着自己的絲綢信息貼上去後,夏錢豐並沒有立即離開,而是準備在出貨大廳裡轉了幾圈,大概看了一下都有些什麼貨物要出售,畢竟他在賣完絲綢後,肯定也要運一批貨物回去,現在看一下也能做到心中有底。

不過就在夏錢豐剛轉身想要離開櫃檯時,忽然裡面那位年老的掌櫃開口叫住他,並且拿出一張寫滿寫的紙送到他手中道:“夏掌櫃,我們商會最近新推出一樁新生意,可以讓你的這批絲綢收益翻上幾番,若是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隨時到我這裡辦理。”

夏錢豐聽到對方說什麼讓自己的收益翻上幾番,眼睛也是一亮,不過緊接着他卻又有些狐疑的看了對方一眼,有些不太相信的問道:“掌櫃的,你不是拿我尋開心吧,什麼新生意能讓我的絲綢收益翻上幾倍?”

掌櫃的顯然早就習慣了夏錢豐這樣的疑問,只見他笑了笑也沒解釋,只是把手中的紙塞到夏錢豐的手中道:“這個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不過這張紙上寫的明明白白,您可以找個地方好好看一下,相信你一定會感興趣!”

夏錢豐心中疑惑,拿着紙走到旁邊找了個位子坐下來看了一下,結果剛看了個開頭,立刻把他整個人的心神都吸引到了這張紙上,然後開始認認真真的把紙上的內容看了幾遍,臉上也不禁露出興奮與猶豫相交織的神色。

原來他手中的紙上的確介紹着一樁南洋商會的新生意,這樁生意內容非常尋常,按上面的介紹所說,南洋商會願意提供船隻和人手,將貨主的貨物運到海外交易,交易的利潤所得到時由貨主與商會分成,分成的比例按照貨物的種類也有所不同。

這張單子介紹的十分詳細,特別是在最下面,還有一些常見商品的分成比例,比如像夏錢豐的絲綢,若是交給南洋商會運到海外交易的話,那麼到時他就可以得到全部利潤的四成。雖然依然是商會拿了大頭,但人家提供船隻和人手,也冒了極大的風險,拿大頭並不爲過。

另外海外貿易最少都是十倍的收益,四成利潤換算下來,足足是貨物價值的四倍,也就是說,他五千多兩的貨物若是能成功交易,到時分到的銀子就高達兩萬兩,比他預期的兩千兩銀子的收益高出了整整十倍,光是想想這個比例,都讓夏錢豐感覺是熱血上涌,恨不得立刻就把手中的貨物交給南洋商會運到海外去交易。

不過夏錢豐畢竟經商多年,知道這世上不可能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所以他很快就冷靜下來,又重新將南洋商會推出的這個新生意考慮了一遍,果然發現這樁新生意的錢也不是那麼好賺的。

想要和南洋商會做這筆生意,夏錢豐首先要把貨物託給南洋商會運輸,這就需要他對南洋商會絕對信任,不會擔心南洋商會吞掉自己貨物。這點夏錢豐做是可以做到,畢竟南洋商會是雙嶼港四大商會之一,不可能會因爲自己那點貨物而丟掉聲譽。另外在貨物賣掉前,夏錢豐也不會拿到一分錢,而且萬一貨物在海上遇到風浪千萬損失,那他可就要賠的血本無歸了。

想到自己在這樁生意上要承擔的風險,這讓夏錢豐也不禁有些遲疑,不過很快他又想到若是這樁生意做成,那麼就能給自己帶來近兩萬兩的收益,這也讓他心中再次火熱起來:有這麼大的利潤,冒上些許風險好像也是一件值得的事?

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254章 巧合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3章 宋家父子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163章 宣旨第489章 晉商(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514章 京觀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30章 送行(上)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490章 晉商(中)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8章 菜市場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34章 望遠鏡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8章 菜市場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58章 豆腐宴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493章 認錯了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35章 雪夜救治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447章 巧合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6章 收買人心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32章 安東衛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490章 晉商(中)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章 負債累累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
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254章 巧合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352章 正德與葡萄牙人的初會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3章 宋家父子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163章 宣旨第489章 晉商(上)第18章 知交好友(上)第23章 鐲兒的心思第514章 京觀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130章 送行(上)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136章 商會瑣事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490章 晉商(中)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8章 菜市場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34章 望遠鏡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8章 菜市場第272章 常遇春的後人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58章 豆腐宴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493章 認錯了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497章 司法獨立第35章 雪夜救治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447章 巧合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16章 收買人心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534章 清江浦之亂(上)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332章 安東衛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287章 心軟的女人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490章 晉商(中)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2章 負債累累第160章 王倫與唐伯虎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