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巧合

上海新城的總督府書房內,周重一臉沉思的坐在書桌後面,手指無意識的敲擊着桌面,而在他的面前,滿頭白髮的焦芳手執着一封書信,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同時眼睛中還透着幾分欣喜。

“總督大人,皇帝陛下的這封書信來的實在太及時了,剛好可以解決了總督大人尋找公開自己身份藉口的麻煩,而且看陛下信中的意思,他好像是被江彬蠱惑,想要去宣府巡邊,只是以陛下的身份,實在不能輕離京城,而現在陛下召總督大人入京,很可能是在公開總督大人的身份後,讓總督大人代陛下監國!”過了好一會兒,焦芳這才滿懷興奮的道。

對於焦芳的猜測,沉思中的周重也是點了點頭,本來他已經決定放棄現在的總督之位進京了,但是沒想到就在他正在疇劃這件事時,卻忽然接到正德的書信,其中的內容是正德在詢問周重的意見,問他是否願意公開自己的身份去京城,至於讓周重去京城的原因,正德在信中沒有明說,只是一個勁的提到宣府那邊的情況,以周重和焦芳的見識,自然知道這是正德在暗示周重,他想要去宣府轉一轉,但是京城中卻不能缺少一個有足夠身份的人鎮守,所以正德才會想到要把周重召到京城去。

正德的這封信,對於周重來說簡直是太及時了,只不過也正是因爲太及時了,所以周重在剛接到信時,一時間還不敢相信,甚至覺得這是不是正德在試探自己?不過周重想了一下正德的性情,卻是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畢竟以正德那種從不把皇權放在心上的性格,根本不可能對周重耍弄這樣的心機。

想到這裡,周重也是擡起頭對焦芳道:“焦閣老,若是皇兄把我的身份公開,讓我代他監國。然後他再去宣府的話,朝中大臣會不會反對?”

“肯定會反對!”焦芳想都不想就回答道,“陛下身系天下,朝中大臣根本不可能同意陛下去宣府那裡冒險,但是陛下的的性子誰都知道,只要是他打定的主意,那麼誰反對也沒用。甚至若是朝臣一意阻止,他還可能偷偷的離開京城去宣府。所以若是陛下在去宣府之前公開總督大人的身份,然後讓您代陛下監國,那麼京城之中的反對聲音就會小許多,畢竟總督大人是陛下唯一的嫡親弟弟,陛下又沒有子嗣,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陛下在宣府遇到什麼意外,大明的皇位也不會因此而動盪!”

聽到焦芳的分析,周重也不禁點了點頭。歷史上的正德第一次去宣府時,的確是偷偷跑去的,幾個大臣攔都沒攔住,而且正德在宣府一住就是幾個月,甚至還自封爲“鎮國公”,在宣府還修建了一座鎮國公府,並且親切的稱那裡爲家裡。

想到歷史上那位荒唐的正德。周重也不禁搖頭苦笑,有這樣一位天子,對大明百姓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不過對於周重來說,能夠有這樣一位不着調的兄長做皇帝,卻是一件不錯的事。至少他不會因爲一些不經意的事情受到猜忌。

想到這裡周重的心情也是豁然開朗,當下露出一個微笑對焦芳道:“閣老,以皇兄的脾氣,周某這次入京,很可能像你猜測的那樣讓我代他監國,只不過周某處理一下總督府的政務還算可以,但若是論到軍國大事上。卻是一竅不通,更何況對於京中官場上的局勢也是一無所知,所以周某希望焦閣老能夠與在下一起入京,不知閣老意下如何?”

聽到周重要請他一起進京,焦芳也是高興的眉飛色舞,他等的就是周重的這句話,畢竟無論他在四海總督府做的再出色,可畢竟也只是一個地方官,根本無法與京城中的大臣相比,可是現在周重若是入京監國,那麼他就就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甚至再次入閣也說不定。

“多謝總督大人提點,老夫日後自當以總督大人馬首是瞻!”焦芳一臉興奮的道。

“好!日後能得到焦閣老的幫助,周某對於入京之行也就更有信心了!”周重同樣也是十分高興,畢竟有焦芳這樣在朝堂上混了幾十年的人協助,他在京城中也就相當於有了一個強有力的助手,至少在應付朝堂上那些人時,就有了一個堅強的後盾。

正德之所以給周重寫信而不是下聖旨,主要是因爲他不想強迫自己這個弟弟做事,所以就用書信的方式詢問周重是否願意去京城,而周重在與焦芳商議過來,立刻就給正德寫了回信,信中他表示願意去京城,只是他這一走,總督的職位就空缺下來,這對大明的海外佈局實在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周重就推薦了王守仁接替他成爲總督,畢竟王守仁對他佈局海外的事情最爲了解,而且還親自在海外跑了一圈,對周重也最爲支持,有王守仁接替他成爲四海總督,周重也十分放心。

不過四海總督的位高權重,軍政大權一手抓,以前是因爲周重的特殊身份,所以正德才會放心讓他擔任總督,現在換成王守仁後,總督的職權就必須要削弱,對此周重也十分清楚,所以他在推薦王守仁擔任總督的同時,也推薦了張彩擔任按察使併兼任左布政使,如此一來,張彩手中權力大增,也能牽制一下王守仁手中的權力,不至於讓他大權獨攬。

周重給正德的私信和推薦王守仁等人的奏摺很快就送到京城,結果正德看到後也是大喜,當下同意了周重對王守仁等人的推薦,同時也派人前去上海護送周重一家進京,畢竟周重可是他唯一的弟弟,大明最爲尊貴的親王,他的身份若是公開,該有的排場是一點都不能少,只不過想要公開周重的身份,還需要他來到京城後,再由張太后和李東陽等人一起做證,然後將周重那個朱厚煒的本名寫入宗人府的族譜之中,只有這樣,周重纔算是真正的恢復本來的身份。

當正德派給周重的護衛到達上海新城時,周重也已經將總督府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另外他還將王守仁和張彩分別召到書房單獨交談。

其中對於王守仁,周重還是十分信任的,對他的交待也很簡單,無非就是按照他們之前的計劃穩步實施,一點點的將南洋控制在手中,另外還要防備盤踞在印度的葡萄牙人。除此之外,就只剩下倭國那裡了,江戶灣和石見銀礦關係重大,絕對不容有失,雖然現在倭國內部亂成一團,根本沒有人敢惹大明,但凡事都有萬人,所以王守仁也絕對不能大意。

對於周重的叮囑,王守仁也都記在心上,說起來他爲人穩重,而且對周重的海上佈局也最爲清楚,所以有些事情根本不用周重特意叮囑,他也知道該怎麼做,不過現在周重特意提出,則是表明周重對這些事情的重視,所以王守仁也都點頭稱是。

叮囑過王守仁後,周重又把張彩叫到了書房之中,不過與王守仁不同的是,周重一上來就將自己的真正身份告訴了張彩,這點周重之前在叮囑王守仁時,就一直沒有表明身份,因爲他知道無論自己是什麼身份,王守仁都會盡職盡責的完成自己交待的事。

不過張彩與王守仁不同,張彩的功利心極重,而且他又是與焦芳一起投靠周重的,現在周重把焦芳帶到京城,日後等到周重的身份公開,這會讓張彩認爲周重拋棄了自己,心中難免會有些怨恨,畢竟張彩本來就是一個無德的小人,只是他的才能極佳,暫時還找不到人可以替換張彩,所以周重在離開之前,有必要將自己的身份告訴張彩,並且安撫他一下。

張彩在聽到周重的身份後,反應與焦芳一樣,剛開始也是又驚又疑,但是當看到正德親筆書寫的聖旨,以及周重與正德一些來往的書信時,這才讓他相信了周重的身份,當下也是狂喜不已,幾乎是立刻跪下向周重表示了自己的忠心。

對於張彩的反應,周重也早就預料到了,畢竟相比年事已高的焦芳,張彩更有可能借助周重的力量重回廟堂,再加上他本來就不是什麼有風骨的人,所以在知道周重竟然是當今陛下唯一的弟弟,立刻就做出決定,自己這下半輩子一定要抱緊周重的粗腿。

好不容易等到張彩恢復了平靜,周重這纔對他叮囑了一些事情,相比之下,周重對張彩也更不放心,所以對他的叮囑也最多,比如他就要求張彩可以監督王守仁,但是卻絕對不能在正事上拖王守仁的後腿,只要他能協助王守仁把總督府治理的井井有條,日後周重自然會想辦法把他調回京城任職。

雖然張彩對於周重沒有直接帶他回京有些不滿,不過他也知道四海總督府這邊事關重大,所以必須有得力的人手,現在周重把自己留下來,這正說明周重對自己的信任,所以他也在考慮片刻後,也終於答應下來,也直到這時,周重纔算是完全放下心來,終於開始準備離開上海去京城的事宜。

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304章 偷襲(下)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271章 一場戲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269章 立威第42章 暴打兇徒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30章 送行(上)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65章 欺人太甚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443章 謠言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97章 甲板突變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70章 又是債務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490章 晉商(中)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03章 偷襲(上)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232章 神機營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55章 一個秘密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
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531章 鬧劇結束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284章 亡命天涯的齊彥名第304章 偷襲(下)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519章 年輕的蘇萊曼大帝第271章 一場戲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02章 等候時機的周重第269章 立威第42章 暴打兇徒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103章 救命的竹子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118章 豹房內的朱厚照第130章 送行(上)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68章 殺進全羅商會第423章 朝鮮勞工第33章 變壞事爲好事第65章 欺人太甚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443章 謠言第523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上)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20章 商會準備就緒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97章 甲板突變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345章 強佔城山浦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5章 報應啊報應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64章 南洋商會的危機第517章 冷酷者賽利姆第210章 謝靈芸想通了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49章 周重的畫餅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70章 又是債務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281章 周重的功勞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56章 發戰爭財第348章 達伽馬和麥哲倫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490章 晉商(中)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524章 賽利姆的第二個兒子(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170章 特殊的客人第161章 唐伯虎的平靜生活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243章 以功奪職第404章 王陽明在舊港第126章 盒子和書稿第303章 偷襲(上)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232章 神機營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55章 一個秘密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513章 官場殺戮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78章 戰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