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

北京皇城的豹房之內,正德再次召見李東陽等內閣大臣議事。說來也怪,以前正德天天呆在豹房之中玩樂,所有政務都交給內閣和司禮監共同管理,但是自從周重上次來到京城,正德第一次將李東陽等人主動召集到豹房議事後,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他幾乎每隔兩天都會召集一下內閣議事,這讓李東陽等人的奇怪之餘也有些警惕,擔心正德會削弱內閣的權力。

“陛下,霸州反賊首領齊彥名逃到濟南府,與反賊楊虎會合後再次舉旗造反,現在已經連下章丘等縣,接着兵鋒直指濟南,幸好援兵及時趕到,這才使得濟南城沒有落入反賊之手,現在山東巡撫陸銘已經向朝廷發出求救文書,請求陛下發兵剿滅反賊!”只見李東陽首先上前稟報道。

這段時間李東陽的日子也不好過,前腳剛剛平定了霸州的叛亂,沒想到那個齊彥名竟然跑到山東再次起兵造反,而且聲勢比之前的更大,這讓他也是頗爲頭痛,幸好濟南沒有被這幫反賊打下來,否則真的讓這幫反賊做大的話,恐怕他這個首輔也做到頭了。

不過讓李東陽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當正德聽到這個消息時,卻忽然大笑起來,過了好一會兒纔開口道:“看來之前周重說的果然沒錯,若是朝廷沒有在短時間內剿滅劉六劉七,並且讓楊虎與他們會合在一起,到時恐怕會讓局勢比現在還要糟糕,幸好現在劉六劉七這兩個主要的反賊頭目都死了,剩下一個齊彥名和楊虎勾結在一起。到現在連個濟南城都沒能攻下。恐怕最後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

聽到正德忽然提起當初周重一力主張大力清剿劉六劉七的事。李東陽他們也都是心中暗自慶幸,當初幸虧他們沒有在這件事上太過反對,才使得神瑛能夠帶兵順利平定了劉六劉七的叛亂,否則若是真的像他們之前的建議那樣當地方平叛,那麼劉六劉七肯定難以在短時間內剿滅,再加上山東楊虎的到來,恐怕更會讓反賊聲勢大漲。到時能不能平叛暫且不提,他們這些人中肯定要爲這件事負責。畢竟正是他們的決策錯誤纔會讓劉六劉七坐大。

想到這裡,李東陽和楊廷和等人都是彼此對視一眼,目光中也都帶着幾分後怕,同時心中對周重也多了幾分感激,紛紛稱頌陛下英明,畢竟建議雖然是周重提出來的,但最後做出決定的還是正德,所以最大的功勞還是要歸到正德身上。

朱厚照登基這麼長時間,這是少數幾次聽到手下的大臣真心誇讚自己英明,這讓他也是得意非常。不過還沒等他得意太久。卻見楊廷和站出來說道:“陛下,雖然齊彥名與楊虎掀不起什麼在風浪。但濟南府卻是深受其害,無數百姓因戰亂流離失所,所以現在最緊要的,是快點平定此次叛亂,然後派官員安置難民,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聽到楊廷和的這些話,李東陽等人也都是紛紛點頭,其中內閣大臣劉忠站出來建議道:“陛下,之前平定霸州叛亂時,涇陽伯神瑛用兵得法,短短數天之內就平定了叛亂,所以老臣推薦他再次帶兵前去平叛!”

上次正德提出讓神瑛去平叛,結果引得幾個內閣大臣都反對,沒想到這纔過去不到一個月,身爲內閣大臣的劉忠竟然開始主動提出讓神瑛去平叛了,估計他也是想快點平定叛亂,然後早點把玉米和番薯推廣出去,這樣不但他們可以青史留名,同時也能更加穩固大明的江山,他們也就不必像現在這樣擔心吊膽了。

只見正德聽到劉忠的建議,卻是眉頭一皺道:“劉愛卿有所不知,當初周重離京時,我就答應過他,等到神瑛平定了霸州的叛亂後,就會將神瑛調到他手下任職,畢竟他沒有什麼領兵的經驗,有神瑛幫助我也放心些,所以神瑛這次恐怕不能去了。”

聽到正德竟然要派神瑛去幫周重,劉忠也沒再堅持,畢竟大明的武將又不是隻有神瑛一人,找一個平叛的將領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只見劉忠剛退下,這時李東陽忽然開口道:“陛下,濟南的叛亂必須儘快平定,否則只能讓賊勢坐大,因此一定要派一個得力的將領帶兵,剛好前段時間寧夏總兵官,咸寧伯仇鉞論功被調回京城執掌三千營,陛下不如派此人前去平叛!”

聽到李東陽保舉仇鉞,正德也是一喜道:“李愛卿此言甚合朕意,仇鉞此人能隱忍,而且極善於抓住時機,算是一個難得的大將之才,有他帶兵平叛的話,朕也就放心了。”

劉謹倒臺之前,寧夏的安化王朱寘鐇叛亂,殺死了寧夏總兵後,逼迫其它將領隨他一起造反,結果仇鉞假意順從,等到時機成熟後,這才一舉殺死朱寘鐇,使得楊一清和劉永的平叛大軍還沒到達寧夏,安化王的叛亂就已經被仇鉞給平定了,後來論功行賞,仇鉞被提拔爲寧夏總兵,而且還被加封爲咸寧伯。後來劉謹倒臺,正德就把仇鉞調回京城執掌三千營,由此可正德對仇鉞的看重和信任,所以聽到李東陽舉薦仇鉞,他才那麼的高興。

看到正德和李東陽都同意派仇鉞去平叛,楊廷和等人也都沒有反對,於是這件事也就這麼定了,接下來正德又十分關心的詢問起種植玉米和番薯的田地的準備情況,本來玉米和番薯因種子不多,所以周重在皇莊中育種一年,但是內閣卻不放心,於是就專門派了官員監督這件事,甚至還喧賓奪主的管理起玉米和番薯種植的準備工作,搞的現在正德都不知道自己皇莊上的準備情況,反而還需要向內閣詢問。

對於田地的準備情況,內閣大臣劉忠最有發言權,這是因爲幾個內閣大臣都覺得玉米和番薯推廣極其重要,有必要從內閣中分出一個人專門管理這件事,其中李東陽和楊廷和政務纏身,根本抽不出時間,所以最後就選中了劉忠,讓他專門管理這件事,這也讓劉忠一連激動了好幾天,因爲若是這件事做成了,青史留名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當下只見劉忠站出來向正德和其它內閣大臣稟報了一下田地的準備情況,可以說劉忠爲了這件事也是下了大力氣,他這段時間幾乎把京城周圍的皇莊跑了個遍,最後終於選出幾塊最爲肥沃的土地,現在那些土地和人手都已經做好準備,只等來年春天時,就可以立刻把玉米和番薯種下去。

對於劉忠的準備,正德和李東陽等人也都十分滿意,接下來他們又商議了幾件緊要的朝政,這時正德才感到有些厭煩,於是就讓李東陽他們不必再上奏了,有什麼事情他們內閣和司禮監商量着辦就行了。

被正德趕出了豹房之後,李東陽和楊廷和等幾個內閣大臣結伴而行,其中心直口快的樑儲首先開口道:“各位,這幾日陛下表現的實在有些異常,竟然每隔兩天都會召我們入宮議事,而且還會在一些政務上發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做出一些決定,不知各位有何想法?”

聽到樑儲的話,比較年輕的楊廷和也是皺着眉頭開口道:“樑公所言甚是,楊某也感覺近日陛下開始關心起朝政來,另外不知各位注意到沒有,陛下的這種變化正是周重被提拔爲四海提督後,陛下才忽然開始關心起政務來。”

聽到楊廷和竟然也提起周重,這讓樑儲和劉忠等人都是一愣,緊接着又認真回想了一下,結果發現果然像楊廷和所說的那樣,皇帝陛下的這種變化正是從周重進京後開始出現的,這讓劉忠等人心中都升起一種古怪的感覺,難不成周重當初在陛下面前說了什麼,這才讓陛下振作起來,打算效仿那位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嗎?

想到這裡,劉忠和樑儲等人都與楊廷和對視了一眼,目光中卻滿是複雜,若是正德真的振作起來,對他們是一件好事同時也是一件壞事,好事就是正德親政後,他們也就不用再擔心出現劉謹那樣的權臣,但壞事就是皇帝若是親政,必然會削弱內閣手中的權力,甚至若是正德親政後依然像以前那麼胡鬧,恐怕會給大明帶來更大的災難,所以相比之下,他們不少人都覺得正德還是不要親政的好。

“李公,您對陛下現在的表現怎麼看?”這時楊廷和發現走在衆人中間的李東陽並沒有對這件事發表任何意見,這讓他禁不住上前開口問道,劉忠等人的目光這時也都集中到李東陽的身上。

不過只見李東陽聽後,卻是停下腳步看了看衆人笑道:“各位,陛下的心思哪是我們這些臣子可以妄自揣測?大家還是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本份纔好!”

說完上面的話後,李東陽也沒等衆人的反應,當下再次邁開腳步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245章 家人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75章 聯手滅門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234章 望遠鏡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77章 港口見聞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16章 收買人心第205章 瓦倫船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139章 迎接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254章 巧合第89章 新房客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47章 巧合第112章 錦衣衛?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14章 買海蔘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89章 送大禮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03章 偷襲(上)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459章 追擊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5章 雪夜救治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311章 祭拜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27章 談生意第514章 京觀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97章 甲板突變第459章 追擊第260章 黑牛寨第50章 金瓶梅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205章 瓦倫船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83章 拖延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44章 花巷別院第239章 四海提督
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245章 家人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75章 聯手滅門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40章 準岳父有請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310章 真假公主?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82章 正德加封鎮國公第530章 寧王造反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3章 糾結的宋二少爺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234章 望遠鏡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77章 港口見聞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128章 回松江(下)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16章 收買人心第205章 瓦倫船第420章 江彬入京第139章 迎接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36章 開始談正事第370章 舊港漢人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254章 巧合第89章 新房客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77章 發行紙幣第447章 巧合第112章 錦衣衛?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411章 王守仁的警示第214章 買海蔘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89章 送大禮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303章 偷襲(上)第507章 樂極生悲第314章 周海沒死第459章 追擊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5章 雪夜救治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311章 祭拜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27章 談生意第514章 京觀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97章 甲板突變第459章 追擊第260章 黑牛寨第50章 金瓶梅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124章 辣椒發芽了第205章 瓦倫船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483章 拖延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218章 抵達京城第105章 孤男寡女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44章 花巷別院第239章 四海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