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平定叛亂

帶着波多野秀鄉回到府中,足利一輝和田山尚義看到他平安歸來,也都是鬆了口氣,當下向周重道謝之後,這才與波多野秀鄉一起回到住處準備回去的事,至於波多野秀鄉在建昌候府到底經歷了什麼,所有人都十分默契的沒有追問。

雖然周重並不想讓太多人知道自己離京的消息,不過他現在可是京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不少人都拼命的想要見他一面,有關他的消息也傳播的特別快,再加上他又沒有刻意保密,因此不少人都知道他要離京的消息。

第二天周重他們會合了足利一輝和吳山的錦衣衛後,從崇文門出了京城,本來送行的只有王倫,其它人周重並沒有去通知,但是當他出來崇文門才發現,城門外竟然已經站滿了前來爲他送行的人,其中除了李東陽、楊廷和等少數幾個自己認識的人外,其它大部分人周重根本就不認識,另外讓他意外的是,張鶴齡和鼻青臉腫的張延齡竟然也來爲他送行。

雖然周重知道這些送行的人中,除了少數幾個人外,其它絕大部分的人都帶着幾分功利色彩,不過既然人家主動來給他送行,那就是想與他結交,周重想要在官場上混下去,就必須擁有廣闊的人脈,因此不管是認識還是不認識,周重對這些送行的人都表現的十分熱情。

看到周重在這些送行的人羣中應付的遊刃有餘,旁邊的王倫也是滿意的笑了。周重剛開始接任四海提督一職時,他還有些擔心周重會不適應官場。不過現在看來,他實在有些多慮了,周重的表現比他想像的還要出色。

與送行的衆人告別之後,王倫和李東陽等少數幾個人又親自送出周重一里,最後瑾萱和父親王倫含着眼淚告別,這讓王倫也是老淚縱橫,他已過花甲之年,今天一別還不知道這輩子能否還能見到自己最疼愛的女兒。以及即將出生的小外孫?

告別了王倫之後,周重騎在馬上,瑾萱她們也都坐上了馬車,不過他們並沒有沿着大路向南,而是偏了一點向東南方向的天津衛前進,這是因爲北京正南方的霸州現在戰亂不堪,劉六劉七帶領着爆民正與神英帶領官兵打的熱火朝天。

說起來周重他們在來京城的時候。就是從霸州經過的,當時劉六劉七還沒有造反,雖然霸州距離京城只有一百多裡地,但周重對那裡的印象卻只有貧窮二字,之所以給周重造成這種印象,主要是因爲城中的乞丐實在太多了。而且這些乞丐在見到經過霸州的車隊時,都會攔路乞討,若是車主不給錢的話,那是不可能離開的,幸好周重的車隊中有錦衣衛保護。那些乞丐纔沒敢攔他們的隊伍。

事後周重也向吳山打聽過,結果對方告訴他。霸州城中的乞丐大多都是因馬政而破產的農戶,爲了活下去纔不得不淪爲乞丐,結果當時周重聽後也是沉默不語,對於馬政,他也有所瞭解,知道這是大明朝廷爲了保持騎兵的用馬而立下的國策之一,畢竟想要戰勝北方的蒙古騎兵,大明就必須保持一支強大的騎兵,可是這些天北方天災不斷,再加上馬政的沉重負擔,已經造成北方各地的無數百姓破產,這對於大明朝廷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果不其然,接下來發生的事也證實了周重的猜想,劉六劉七這兩個悍匪揭竿而起,立刻得到霸州尋些破產百姓的響應,短時間內就聚集了幾千人,而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幸好因爲周重的提醒,使得正德改變了主意,派出神英這樣有經驗的老將擔當平叛的將軍。

也正是因爲這件事和自己有關係,所以周重這段時間也一直關注着霸州叛亂的局勢,讓他感到高興的是,神英的確像他自誇的那樣,對於帶兵打仗的確很有一套,在他剛剛到達霸州時,就與劉六劉七的叛軍打了一仗,結果是大獲全勝,把叛軍殺散了大半,至於劉六劉七等幾個核心人物,也被神英調集的軍隊圍困在一片固定的區域內,並且官兵步步緊逼,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能把劉六劉七的殘軍給擠死。

雖然周重也知道,除了劉六劉七這幾個反叛的頭目外,其它大部分的叛軍都是因爲活不下去才參加造反,因此周重對他們也十分同情,不過同情歸同情,劉六劉七這次的叛亂若不快點剿滅的話,最後將給大明王朝造成沉重的打擊,死亡的無辜百姓更是數不勝數,因此爲了大多數百姓的利益,周重只能狠下心向正德建議剿滅他們。

就在周重他們的車隊剛過天津衛,霸州那邊再次傳來好消息,劉六劉七等人被神英率領的大軍圍堵在一片區域數日之後,終於決定要突圍而去,可是沒想到他們手下卻有人暗中投靠了朝廷,並且把突圍的消息也泄露給神英,結果在劉六劉七帶兵突圍的當晚,卻是中了神英布下的埋伏,整個突圍的隊伍幾乎是全軍覆沒,就連劉六劉七也死於亂軍之中,但唯獨叛軍的另外一個首領齊彥名卻不知所蹤。

劉六劉七這兩個匪首死了,剩下的叛軍羣龍無首,再加上又牌包圍圈中,逃都逃不掉,所以最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投降,霸州的叛亂也總算平息了。

當週重聽到神英不負衆望,竟然在短短几天內就平定了叛亂,甚至連劉六劉七也死於亂軍之中時,他也不禁長長的出了口氣,劉六劉七這兩個叛軍首領在剛造反就死了,這已經完全背離了原來的歷史,想必歷史上給大明造成巨大傷害的劉六劉七起義也就不會再發生了。

不地還沒等周重高興,他忽然又想到,這場叛亂的另外一個關鍵人物齊彥名卻逃脫了,對於這個齊彥名,歷史上記載的並不多,這主要是因爲在起義沒多久後,他就戰死了,可是現在卻反了過來,劉六劉七卻兄弟死在他的前面,反而應該早死的齊彥名卻逃脫了,這讓周重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不詳的預感,也許歷史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就在周重爲齊彥名的逃脫而苦惱時,距離天津不遠的霸州,東南方向的一條大河之中遍佈屍體,河水也被鮮血染的通紅,堆積在一起的屍體幾乎將河水都給堵住了,另外河兩岸的土地上,也全都是死屍,地面上的泥土與鮮血混在一起,形成一種醬紅色的泥漿。

這裡就是劉六劉七帶兵突圍的地方,只可惜突圍的計劃被叛變的人告訴了神英,於是神英在河兩岸設下埋伏,等到劉六劉七的突圍隊伍渡河渡到一半時,兩岸的官兵突然從黑暗中殺出,結果把叛軍殺了措手不及,劉六劉七也根本無法指揮隊伍應戰,最後終於被數倍於已的官兵殺了個精光,其中劉六被一個官軍中的把總一刀砍下腦袋,至於劉七本想跳河逃跑,卻沒想到神英在河兩岸佈下了弓箭手,結果劉七也被射死在河裡。

劉六劉七造反的核心人物就是當初他們做響馬時的那十幾人,現在劉六劉七這兩個首領死了,其它有名號的核心人物也是死的死降的降,可是在叛軍中與劉六劉七平起平坐的齊顏名卻偏偏不見了人影,甚至連那些投降的叛軍也沒有人見過他。

若是換做以往,身爲賊首的劉六劉七兩人已經身死,而且叛軍也被消滅,就算逃了一個齊彥名,也算不了什麼大事,畢竟只憑他一個人,根本翻不起多大的風浪,不過神英在來霸州之前,就被周重叮囑過他,讓他最好把這次造反的幾個核心人物全都抓起來,所以神英也不敢怠慢,在大戰之後,又派出十幾只小隊在附近搜索齊彥名的下落。

也正是因爲如此,只見在河兩岸的戰場上,甚至是河邊的水草中都可以見到搜索齊彥名的官兵,到現在他們已經搜尋了整整一天時間,眼看着太陽就要落山了,若是再找不到人的話,那他們只能收隊回營了。

說起來戰場雖大,但是能藏人的地方卻不多,河兩岸的戰場已經被官兵們翻了好幾遍了,每個死屍也都被翻過來讓投降的叛軍辨認,可惜依然沒能找到齊彥名,所以現在官兵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戰場中間的這條大河裡,一來河裡有不少死屍,其中很可能有齊彥名,二來這條河中長着不少蘆葦叢,裡面很可能藏着倖存下來的叛軍。

只見這條滿是死屍的河兩岸現在站滿了官兵,這些官兵手持着一根長竹竿,竹竿頭上有個鉤子,可以把河中的屍體拖上來,每拖上一具屍體,立刻就被有幾個投降的叛軍上來辨認,可惜每次都讓官兵們十分失望。

現在都已經是初冬了,河中生長的蘆葦叢早就乾枯了,所以在遇到可能藏人的蘆葦叢時,官兵們就會放火燒掉,然後用長竹竿往水下戳,可以說只要齊彥名藏在河裡,那麼就絕對逃不掉。

眼看着河面上的蘆葦叢越來越少,天也越來越黑,不少搜尋的官兵也都露出不耐之色,若不是上頭的命令,恐怕他們早就回去休息了。不過就在一隊懶洋洋的士兵拿着火把想要點燃一處面積很大的蘆葦叢時,卻是異變突起,一個滿身泥濘和鮮血的人影“嗖”的一塊從蘆葦叢中跑了出來,然後沿着河岸狂奔而去!。)

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260章 黑牛寨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53章 留下吃飯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90章 鬧鬼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539章 十年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2章 負債累累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142章 坦白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90章 鬧鬼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7章 談生意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172章 成婚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322章 炫耀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73章 洞房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4章 再無瓜葛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447章 巧合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299章 馬六甲城
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74章 又見販賣人口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260章 黑牛寨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76章 重啓市舶司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53章 留下吃飯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90章 鬧鬼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485章 周重的禮物第374章 大明的援軍第539章 十年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209章 玻璃鏡子第533章 正德的鬧劇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247章 神英的幫助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299章 馬六甲城第309章 黃家與漢寶麗公主第275章 驚見唐伯虎第2章 負債累累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142章 坦白第73章 全羅商會的幕後黑手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496章 改革開始了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346章 簡陋的臺南縣第90章 鬧鬼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27章 談生意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321章 底艙中的吳石第172章 成婚第58章 千戶所與走私港第322章 炫耀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188章 試射佛郎機炮第28章 寒風中的一家人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173章 洞房第452章 隔離江彬第508章 李安良的報復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392章 朝鮮內附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377章 信貴山城之戰第4章 再無瓜葛第10章 少女靈芸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87章 北條氏滅亡第61章 葡萄牙入侵南洋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376章 收買人心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447章 巧合第520章 賽利姆父子的交談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538章 開拓太平洋第137章 白珺婉的心事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88章 不死小強齊彥名第536章 正德的選擇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324章 挾持正德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299章 馬六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