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收買人心

曲烈現在也十分焦急,這次他帶兵圍住清真寺,並不僅僅是做個樣子,若是丘聚沒能按期回來,或是沒能說服唐知府和呂氏那些家族的話,那他只能下令將清真寺拆毀,無論遇到什麼阻攔,他們都要把眼前的清真寺拆掉,甚至殺人也在所不惜,畢竟軍令大如天,大明朝廷也不容任何欺騙。

不過曲烈也知道,自己帶着這幾千人來到舊港,若是真的強制拆除這些穆斯林的清真寺,那最後很可能會引來這些穆斯林的瘋狂的報復,到時他不想殺人也得殺人了,雖然經過這樣的殺伐手段後,可能會引起當地穆斯林的反感,但卻更能示之以威,讓他們對朝廷心存敬畏,日後管理起來也就更加的方便。

想到這裡,曲烈嘆息一聲,他是個武人,也就是朝廷手中的一把刀,只要是對朝廷有利,那他這把刀就要見血,只要那個丘聚沒能按照回來,那他只能是大開殺戒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大明軍隊與守在清真寺門前的穆斯林仍然在對峙,雙方都沒有任何的讓步,眼看着距離七天之期馬上就要到了,可是丘聚卻還是沒有絲毫消息,這讓曲烈是心中暗恨,再次出軍陣走到清真寺的門前,滿臉殺氣的盯着面前這些誓死保護寺廟的穆斯林,時間已經到了,看來他這個惡人是做定了。

“大教長,快點讓你們的人退開,否則別怪我無情了!”曲烈再次衝着閉目坐在門前的大教長高聲叫道,但是大教長卻是一動不動。甚至連眼睛也沒有睜開。看來是打定主意要與這座清真寺共存亡。

看到這裡。曲烈當下一咬牙,緩緩的擡起了自己的右手,只要他的手落下,身後士兵就會如虎狼般撲上去,只要有人敢阻攔,就會是他們的敵人,到時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不過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曲烈忽然聽到自己的身後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緊接着一聲熟悉的聲音高喊道:“曲將軍請匆動手,本官已經說服也呂氏等人,同意不拆除清真寺,現在神提督已經命你們不必再遵守之前的軍令!”

聽到身後的喊聲,曲烈也是心中一鬆,當他回過頭來時,剛好看到唐伯虎穿着一身官袍,騎在馬上正在向這邊飛奔,不過看他的樣子應該不怎麼會騎馬,導致現在帽子也歪了。衣服也是十分凌亂,看樣子從港口跑到這裡吃了不少的苦。另外在唐伯虎的身後。丘聚等人也緊緊跟隨,雖然他們看起來也十分狼狽,但卻都是一臉興奮的表情。

“末將參見唐大人,既然神提督有令,那就請您出示提督大人的命令,我也好讓兄弟們退下!”曲烈強忍住心中的狂喜,盡力做出一副平靜的樣子向唐伯虎開口道。

當下唐伯虎立刻拿出神瑛的手令,畢竟神瑛纔是主管軍事的提督,也只有他纔有命令軍隊的權力,所以哪怕是唐伯虎親自前來,也需要出示神瑛的手令才行,否則曲烈他們可不會聽從唐伯虎這樣一個文官的命令。

曲烈驗明瞭手令無誤後,這才向唐伯虎行了一禮,然後大手一揮,幾千名殺氣騰騰的大明士兵立刻刀入鞘、箭回籠,然後在將官們的帶領下,一隊隊的回到自己的軍營休整,至於接下來的事,那就是唐伯虎的自由發揮時間了,畢竟他從馬六甲港一路風塵僕僕跑到舊港,肯定也有收買人心的意思,現在正是他給舊港百姓樹立一個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好官形象,所以用不着曲烈插手。

“各位舊港的鄉親父老,本官是大明馬六甲港的知府唐寅,前段時間與大教長閣下終於說服了提督大人出兵援助舊港,四天前又幫助丘族長說服了呂氏等家族,讓他們放棄了索要老宅的要求,爲了防止舊港百姓與大明軍隊之間發生衝突,本官是不眠不休的乘船來到這裡,終於讓本官阻止了這場衝突,現在本官在這裡向大家保證,日後再也不會有人拆毀你們的清真寺了!”唐伯虎登上路邊的一個大石頭上,高聲呼喊道。

這次唐伯虎親自從馬六甲跑到舊港,的確是存了收買人心的意思,畢竟這段時間他已經學會了不少官場上的手段,想要治理好地方,爲官者有時就需要使用一些必要的手段,這句話已經深得他的認可,現在唐伯虎也正在練習學習之中。

對於唐伯虎的親自到來,舊港百姓也都是萬分感激,現在又聽到對方一路上如此辛苦,爲的就是讓他們與大明軍隊免於衝突,這讓不少人感動的直流淚,和唐伯虎一起趕來的丘聚雖然知道這位知府大人是在收買人心,但也沒有說什麼。

有了唐伯虎的保證,舊港的穆斯林們都把心放了下來,其中有人走過去想要把大教長攙扶起來,但是這些攙扶的人剛一接觸大教長的身體,卻全都是臉色一變,其中一位老者嘆息一聲,轉頭對着身後的所有人高喊道:“大教長已然迴歸真主的懷抱!”

穆斯林對於生死的態度比較開明,他們認爲有生就有死,而且一位穆斯林的去世,在他們看來是迴歸真主的懷抱,所以倒也不必太過悲傷。只不過人畢竟是一種感情動物,當聽到大教長已經去世的消息時,在場的不少穆斯林都是暗自垂淚,穩重之人則開始低聲唸誦《古蘭經》,以此來寄託自己的哀思,一時間整個清真寺的前面響起一陣低沉的誦經聲。

唐伯虎旁邊的丘聚聽到大教長去世的消息時,臉上也露出悲痛的神色,幾天前他離開舊港時,就已經發現自己這位三爺爺染上重病,但爲了保護舊港的清真寺,他還是強撐着身體維護着舊港的秩序,能撐到今天已經十分不易了。

做爲丘聚最親近的一個晚輩,丘聚雖然萬分悲痛,但是還是強忍着眼淚,快步走到大教長的身邊,然後將他的遺體輕輕倒,頭北足南面朝天空,並且將大教長的四肢理順,然後這才讓人將大教長擡到家中準備喪事。

唐伯虎也沒想到自己剛一到舊港,就遇到了舊港穆斯林中最重要的一位長者的去世,這讓他也有些無奈,本來他還想借助大教長的聲望更方便自己接管舊港的,可是現在對方去世了,看來自己只能藉助丘聚的影響力了。

回到軍營的曲烈聽到大教長去世的消息時,也是嚇了一頭的冷汗,心想幸好自己沒動手,否則若是兩方發生衝突,就算自己根本沒動大教長,恐怕最後大教長之死也會賴在自己頭上,到時舊港恐怕真的會亂成一團,朝廷再想統治這裡,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唐伯虎這次並不是一個人來的,另外還有一批官吏也隨他一起來到舊港,並且很快的開始接管舊港的政務,比如統計人口、規劃港口、釐定稅收等等,對此唐伯虎也是忙的不可開交,不過就算是再怎麼忙,他也沒忘參加大教長的葬禮,畢竟大教長雖然死了,但丘家依然是舊港的第一家族,沒有丘家的幫助,他很難順利的接管舊港。

丘聚在事先已經得到了大教長的指示,而且他自己也對南洋的形勢認識的很清楚,現在大明有心在南洋擴張,馬六甲那裡正是大明的第一步,那麼做爲南洋最大的漢人聚居地,舊港儘早都逃不掉大明的手掌,另外他們這些南洋的漢人實在是太苦了,沒有強有力依靠的他們,只能在一次次的災難中默默忍受,誰強大就依附誰,沒有絲毫的立場可言,現在能夠迴歸大明的統治,只要大明一天不放棄南洋,那麼他們就不必再看他人的臉色而活。

也正是明白這些,所以丘聚對於唐伯虎接管舊港的事也十分的配合,主動說服舊港的各個教長,將手中的稅收等權利交了出來,甚至他自己也以身做責,直接將手中的兵權交給曲烈,畢竟現在有大明保護,舊港的漢人就沒必要再保持一支軍隊了,至於曲烈會怎麼處理原來的舊港軍,那就不是他管的事了。

對於丘聚的表現,唐伯虎也十分滿意,他在考察了一段時間後,將舊港和附近的區域劃分成一個縣,並且由丘聚暫代知縣一職,畢竟唐伯虎只是一個知府,根本沒有任命知縣的權力,不過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現在舊港需要藉助丘聚的名望安定下來,他的這些舉措也都是爲了安定舊港的民心,相信日後周重非但不會怪罪,甚至還會直接承認他對舊港的安排。

唐伯虎和神瑛他們將舊港納入大明的管轄範圍,這個消息很快就稟報給了雙嶼港的周重,這讓周重也是大爲興奮,一邊給唐伯虎他們寫嘉獎的文書,一邊親自給正德寫奏摺稟報這件事,不過就在周重剛剛把南洋的奏摺送到京城時,倭國那邊的局勢終於出現了變化。

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1章 破產之家第140章 做廣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422章 烤番薯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90章 鬧鬼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446章 搏虎第372章 舊港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11章 祭拜第163章 宣旨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55章 滅門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34章 甕人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521章 談判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8章 菜市場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50章 金瓶梅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章 負債累累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32章 立功德碑第112章 錦衣衛?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72章 舊港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139章 迎接第491章 晉商(下)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443章 謠言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95章 背叛第303章 偷襲(上)第253章 石嘴崖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
第119章 開放海禁的真正阻力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1章 破產之家第140章 做廣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185章 足利一輝的謝禮第422章 烤番薯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125章 吳山的真正身份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90章 鬧鬼第365章 故友來訪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270章 慢軍之罪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135章 李東陽的誤會第134章 反常的朱厚照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401章 王陽明與唐伯虎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446章 搏虎第372章 舊港第22章 西遊面世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399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第311章 祭拜第163章 宣旨第199章 海賊遇上山賊第397章 望海園(下)第165章 吳山的答覆(上)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512章 慘烈之戰第464章 困守總督府(下)第403章 土人暴亂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55章 滅門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334章 甕人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30章 災民來了(下)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521章 談判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27章 惡毒的計劃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505章 野豬皮的祖先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148章 有趣的教士第364章 倭國的悲哀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526章 遼東風雲第8章 菜市場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261章 豁然開朗第504章 收復兩衛第50章 金瓶梅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章 負債累累第226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下)第246章 涇陽伯神英第462章 攻陷果阿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297章 盛大的婚禮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32章 立功德碑第112章 錦衣衛?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217章 海腸的妙用第372章 舊港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169章 重演倭寇之亂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410章 受到限制的雙嶼港第139章 迎接第491章 晉商(下)第395章 焦芳和張彩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6章 吃飯的問題第443章 謠言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95章 背叛第303章 偷襲(上)第253章 石嘴崖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238章 忽悠正德(下)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