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戰爭之後

恐怕周重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他提出的建設軍校的想法,卻給了江彬進京接近正德的機會,雖然現在正德早已經不像之前那麼不理朝政,但卻也算不上勤勉,甚至喜愛玩鬧的性格也沒多大改變,天知道他與江彬這樣的人遇到一起,會不會依然走上歷史上原來的老路?

另外值得的一提的是,宣府的邊軍大敗了來犯的韃靼小王子後,總兵與監軍立刻給朝廷寫了報捷文書,不過在寫這封文書的時候,總兵和監軍都顯得無精打采,因爲他們知道,就算是他們把文書寫的再精彩,殺了再多的蒙古人,可最後朝廷也不會有封賞。

果不其然,宣府的報捷文書送上朝廷後,結果不但沒有封賞,而且還被朝廷貶斥了一番,說他們是虛報戰功,於是爲了解真正的交戰情況,兵部還派來了一個官員前來覈查,結果這個官員對那些草原人的頭顱視而不見,非說宣府軍隊殺的是普通牧民湊數,實際上頂多殺死了十幾個草原騎兵,然後這位兵部官員就帶着自己得到了戰爭結果回去了,並且記錄在案,至於宣府這邊的封賞則是一點都沒有,甚至還被扣了明年的半成軍餉。

對於上面這個結果,宣府上下早就有所預料,因爲這幾乎已經成爲邊軍的一個傳統了,無論邊軍殺死多少來犯的蒙古人,朝廷那邊都會對他們的報捷文書產生懷疑,到現在已經發展到根本就不相信他們的報捷文書,哪怕是事實擺在眼前。那兵部的大佬都能睜眼說瞎話。五千人的戰功被他們空口白牙一說。最後能剩下十幾個就不錯了。

這種遭遇並不僅僅只有宣府,前年的時候韃靼小王子帶兵從寧夏入境,當時仇鉞還在寧夏擔任總兵,於是就和小王子幹了一仗,雖然明軍損失不小,但蒙古人同樣也死了不少人,而且最後也不得不退兵了。可最後結果怎麼樣?報捷的文書到了朝廷那裡,變成了斬首三級。奪回戰馬十數匹,朝廷不疼不癢的賞了點東西,後來正德聽到這件事後,朝廷裡的那些大臣也很是不滿,於是就找機會把仇鉞調到京城任職,算是對他的補償。

其實別說是仇鉞這些邊軍了,在原來的歷史上,正德偷偷從京城跑到宣府,結果剛好遇到韃靼小王子再次帶兵五萬南下,正德也早就等着這個親自上戰場的機會。於是指揮四五萬的大明軍隊迎敵,結果雙方在應州一帶展開大戰。這就是正德一生中最爲光彩的“應州之戰”、

應州之戰由正德親自指揮,終於打退了韃靼小王子的大軍,甚至正德還親手斬殺了一名敵人,以正德的身份,竟然有敵人可以衝殺到他的身邊,由此可知應州之戰的激烈程度,據聞雙方大小百餘戰,將士死傷無數。

但是在明朝官方編寫的《武宗實錄》中,應州之戰中,蒙古人卻僅公傷亡十六人,明軍卻戰死五十二人。要知道那可是超過十萬人的大戰,而且激戰月餘,大小戰百餘次,恐怕就是後世的軍事演習,傷亡的人數也不止上面記錄的數字,所以只要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來這個數字有問題,可大明官方卻依然這麼堂而皇之記錄在正史上,也算是大明歷史上的一大奇觀。

連正德親自指揮的戰爭,大明的官員都敢這麼明目張膽的壓縮戰果,就更別說像仇鉞那樣的邊軍將領了,甚至可以這樣說,邊軍在與蒙古人交戰時,打勝了是應該的,朝廷也不會有獎勵,打敗了就是大罪,甚至等不到戰爭結束,帶兵的將領就可能被朝廷抓回去問罪,甚至有時候戰場上需要明軍暫避鋒芒,但是朝廷卻不允許他們後退,所以哪怕有時候邊軍明知道正面與蒙古人交戰必死無疑,但是帶兵的將領卻還只能無奈的帶着人迎上去送死,因爲若是他不死的話,他們全家都要被抓起來問斬。

也正是邊軍這麼多年一直受到朝廷的不公正對待,所以邊軍之中的將領對於大明朝廷也是頗有怨氣,而且這種怨氣若是積累的時間過長,肯定會讓邊軍也失去了鬥志,甚至像大明內部的那些衛所一樣腐化墜落,後世小小的女真人就能把大明邊軍打的大敗,由此可知當時大明的軍備已經差到何種程度。

不過現在正德建設軍校的的消息傳播出去後,這些邊軍們總算是看到了希望,畢竟這個世上沒有人是傻子,大部分人都能看出軍校所代表的政治意義,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大明武將們唯一一次翻身的機會,所以那些邊軍中的將領都是爭搶着想要去軍校,一來是爲軍校出一點自己僅有的一點力,另外也能給自己謀個出身,畢竟呆在邊軍這種鬼地方,年年打仗就算了,關鍵是打贏了還會受氣,是個人都不想在邊軍裡呆着。

正德九年的秋天很快就過去了,隨着今年第一場雪的降臨,宣府上下都是鬆了口氣,因爲只要一下雪,草原人就不會再南下了,畢竟草原上比宣府還要寒冷,若是在冬天出兵的話,別的不說,光是大雪都能把大軍給埋了。

宣府城北街的一座宅院裡,身上披着棉衣的江彬坐在火爐邊,火爐上烤着幾個番薯,現在已經散發出香甜的氣味,而在江彬的身邊,另外還有幾個軍伍打扮的漢子坐成一圈,大家邊吃烤番薯邊聊天,看起來倒也逍遙自在。

“江哥,現在大雪已經把韃靼人封死在草原上,宣府一帶也太平了,總兵大人說什麼時候送你們入京了嗎?”其中一個矮胖的年輕漢子咬了一口香甜的番薯,這才擡起頭對旁邊的江彬問道,之前他們雖然打退了韃靼小王子的大軍,調去京城的名單也出來了,但是爲了防備蒙古人殺個回馬槍,所以宣府總兵也不敢輕易的把手下的那些悍將調離軍隊。

“嗯,今天上午剛剛接到總兵大人的話,讓我們做好準備,三天後就要動身去京城,否則再晚的話,恐怕宣府到京城的路也會被大雪封住,到時就無法在年前趕到京城了。”江彬也在吃着烤番薯,說起來宣府這兩年到處都是種的番薯,玉米雖然也不錯,但卻不及番薯產量大,所以現在宣府無論軍民都是拿番薯做主糧,只是這東西不頂餓,明明吃飽了,很快就會感覺肚子裡空蕩蕩的,所以只要一閒下來,大家都喜歡烤個番薯填一下肚子。

“太好了,咱們這幫人裡也就只有江哥混出頭了,可惜我們幾個不爭氣,上次只砍了幾個蒙古人的十夫長,根本沒能立下什麼功勞,不過現在有江哥在,日後若是能在京城立下腳根,可別忘了我們這些窮兄弟。”另外一個長臉乾瘦的漢子笑嘻嘻的道。

“就你多嘴,江哥的爲人咱們還不知道,只要江哥進到軍校,日後肯定能出人投頭,咱們就等着和江哥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吧!”最後一個開口的獨眼漢子也是大笑着開口道。

這三個漢子都是蔚州衛中的軍官,從小就與江彬一起光着屁股長大,可以說是情同兄弟,在戰場上也都可以放心的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彼此,所以說話也十分隨意。

江彬聽到幾個兄弟的話,也是大笑着說道:“咱們都是自家兄弟,自然要相互扶持,只要是大哥我能在京城立足,自然不會忘了各位兄弟!”

聽到江彬的話,其它三人也都是連聲誇讚江彬仗義,不過緊接着那個長臉乾瘦的漢子忽然開口道:“江哥,這段時間我一直聽軍中的兄弟們說,軍校那裡除了調集你這樣的人才進去擔任教官,另外還會選拔一批軍中的年輕人到軍校中學習,日後只要能夠從軍校中畢業,最低也是個千戶的職位,而且日後前途廣大,你的心思活門路廣,不知道聽沒聽說過這件事?”

這個長臉瘦子的話音剛落,在江彬另一側的那個矮胖子也同樣一臉興奮的搶過來道:“是啊江哥,我們三個兄弟是沒機會去軍校擔任教官,不過若是能被選拔到軍校裡學習,到時咱們兄弟就又能聚在一起了。”

聽到這兩個兄弟的話,那個獨眼漢子也同樣露出渴望的神色,不過江彬聽到這裡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道:“各位兄弟,對於選拔軍中子弟進入軍校學習的事,我也聽說過一些,不過咱們兄弟關上門說老實話,這種好事恐怕根本落不到咱們頭上,畢竟那些總兵、衛指揮使之類的高官都有自己的子侄,有這樣的好事,他們自然會優先考慮自家人,而且到軍校學習需要好幾年時間,所以招收的學生都是十幾歲的娃子,所以咱們這些兄弟恐怕是沒希望了。”

聽到江彬的分析,其它三人都是露出幾分失望之色,本來他們還對去軍校有一絲奢望,可是現在卻全都死了心。不過他們都是豁達之人,很快就恢復過來,開始祝賀江彬能夠離開宣府這鬼地方。

第1章 破產之家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71章 一場戲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254章 巧合第32章 立功德碑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207章 找幫手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258章 豆腐宴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38章 無罪有功第16章 收買人心第489章 晉商(上)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88章 回家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69章 拐賣人口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510章 挫折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97章 甲板突變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14章 買海蔘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章 宋家父子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83章 拖延第163章 宣旨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54章 巧合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32章 神機營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5章 雪夜救治第488章 經濟調控
第1章 破產之家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285章 過年守歲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233章 初見正德第439章 淡目王國的覆滅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71章 一場戲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254章 巧合第32章 立功德碑第367章 出城訪友第207章 找幫手第99章 黃泉路上的約定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17章 小狗狗和我一起嫁給哥哥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383章 對李安良的試探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72章 香皂作坊的選址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34章 門外的血人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29章 災民來了(上)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225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中)第282章 換裝火炮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444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35章 怒斥李懌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155章 正德與金瓶梅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258章 豆腐宴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159章 浙江巡撫第38章 無罪有功第16章 收買人心第489章 晉商(上)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88章 回家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69章 拐賣人口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30章 洛陽城下第129章 吳山的主動接近第527章 草原攻略開始第195章 改變中的歐洲移民第510章 挫折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283章 山東苦力第156章 劉謹倒臺的真正原因第409章 讀書人的心理第313章 試探黃瓊海第97章 甲板突變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14章 買海蔘第394章 不靠譜的正德第43章 不告而別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451章 內閣的想法第242章 與正德一起忽悠內閣第354章 朝鮮變局第301章 阿方索的顧忌第71章 快速發展的捷徑第43章 不告而別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3章 宋家父子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483章 拖延第163章 宣旨第177章 金文賢的懇求第230章 不要打聽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518章 大明使團第254章 巧合第166章 吳山的答覆(下)第259章 敲定味精生意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232章 神機營第368章 土地的問題第168章 鄭經的誤會第252章 逃脫的齊彥名第35章 雪夜救治第488章 經濟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