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源居綢緞莊正是蜀國諜報機構設在洛陽的一個秘密聯絡點,謝掌櫃表面上是福源居的掌櫃,但實則是中尉府洛陽司底下的一個間軍侯,代號黑木,剛纔文川所對的暗號,正是蜀國諜報人員所使用的暗號,而且幾天前間軍校尉青松就已經通知過黑木,稱關中將會派一個大人物來洛陽,讓他隨時候命,做好迎接的準備。
既然對上了暗號,那毫無疑問此人便是自己等候已久的大人物了,黑木深知組織紀律,該他問的問,不該他問的,一句也不敢多問,既然對方來頭不小,其身份就是最高機密,可不是黑木這般小的間諜所應該知道。
來者自然便是劉胤,文川只是他的化名,而跟隨他前來福源居綢緞莊的一胖一瘦兩個護衛,自然也不是旁人,正是劉胤的結義兄弟張樂和趙卓。
身爲蜀漢驃騎大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的劉胤出現在魏國的統治心臟洛陽,如果身份泄露的話,那絕對是石破驚天的大事,所以劉胤此行十分地低調,喬裝成荊州商人文川,就算是與蜀國潛伏在洛陽的地下人員相見,也沒有暴露出自己的真實身份,身在魏國的中心地帶,劉胤自然得謹慎從事。
既然劉胤是關中地區蜀漢政權的最高官員,此時此刻出現在洛陽城,無論如何都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清除了青鳥這個最大的潛在威脅之後,劉胤不禁是暗暗地鬆了一口氣,火藥工坊的生產恢復了正常,而關中整個的防禦體系也打造得固若金湯,政通人和,秩序井然。
執金吾杜弼完成了對關中的整個考察,很滿意地離開了長安,回南中向劉禪覆命去了,相信他的這份評估報告,會寫得十分精采出色。
自從杜預在武關道進攻受挫之後。魏國一直也沒有再發動反擊,似乎在積蓄着力量,等待着一次厚積薄發的機會,據可靠的情報。魏國的數路大軍已經向洛陽附近集結,只是遲遲地沒有發起進攻。
對於潼關和武關的防守,劉胤還是有足夠的信心的,有這兩座雄關在,足可抵曹魏的百萬雄兵。守住關中對於劉胤而言,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壓力。
不過劉胤還記掛着一件事,現在已經到了七月底了,如果按照歷史的進程,也合該是司馬昭的大限到了,據史書載,司馬昭是魏鹹熙二年秋八月辛卯病逝的,辛卯日具體到哪一日劉胤實在搞不清,這種蛋疼的紀年方式劉胤到現在也沒有換算清楚,不過司馬昭在八月掛掉卻是鐵一般的事實。
司馬昭死後。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司馬炎就廢魏立晉,實現了王朝的更迭,也就是說司馬昭的病逝並沒有在魏國掀起動盪,更沒有形成權力的真空,反倒是由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奠定的基石相當地牢固,爲其子司馬炎篡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如果政權一如既往地平穩過渡,顯然是劉胤不願意看到的,如果能在司馬昭去世這件事上做做文章,瓦解一下魏國的實力。對蜀軍堅守關中甚至出兵關東有着莫大的好處。拿下關中之後,劉胤顯然沒有因此就得到滿足,逐鹿中原問鼎九州纔是他的志向,而司馬昭的去世無疑會給劉胤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
司馬家真的就是鐵板一塊嗎?司馬昭父子殺曹爽、廢曹芳、誅曹髦。將曹操的這些後世子孫玩弄於股掌之間,魏國大權盡數悉奪,幾乎所有的朝臣都倒向了司馬家,司馬氏的勢力目前的確是如日中天。
但天再晴也會有陰影,歷史上的司馬炎篡魏,是有着特殊的歷史背影的。對內鎮壓異已,清除諸如夏侯尚、諸葛誕這樣的反對派,對外則是滅掉了蜀國,與吳國形成隔江而治南北對峙的局面,再加上吳主孫皓荒淫殘暴,吳人大多離心離德,對魏國早已形不成威脅,在這種內襄外治的局面之上,司馬炎登基稱帝,的確受到了阻礙力比較小。
但此刻的情況與原本的歷史卻是大相徑庭,蜀國不僅沒有滅亡,反而因爲劉胤出色的表現,攻陷了號稱是魏國腹裡要地的關中,就連洛陽都隱隱受到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劉胤並不敢確定司馬炎還會不會悍然稱帝,畢竟司馬炎也那種權力慾極強的人,有條件要稱帝,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稱帝。
劉胤記得司馬昭開始的時候,是有意讓次子司馬攸來繼位的,司馬攸地位比較特殊,也就是說他有兩個爹,一個是他的親爹司馬昭,另一個是他的後爹司馬師,司馬師無子,司馬昭就將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做兒子。
這種情形在當時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諸葛亮的夫人一直未曾生育,其兄諸葛瑾就把他的次子諸葛喬過繼了諸葛亮,欲爲諸葛亮頂門立戶。當然諸葛亮後來生了諸葛瞻,這就另當別論了。
司馬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司馬懿之後,一直站在權力頂峰的是司馬師,那時候司馬昭只不過是他大哥的一個跟班,但司馬師英年早逝,死的時候司馬攸也才只有十歲,過繼來的兒子也無法主政,才讓司馬昭有機會執掌大權。
在立嗣的問題上,司馬昭起初也是傾向於司馬攸的,連他自己都直言不諱地說,他的天下得自於兄長司馬師,自己百年之後應當還回去。但賈充裴秀等人與司馬炎關係密切,都勸說司馬昭不可廢長立幼。
其實對於司馬昭而言,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那也不過是名份上的東西,真正還是他的兒子,司馬炎和司馬攸,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劉胤認爲,炎攸之爭或許就是自己可以利用的機會,另外,曹氏子孫和忠於曹氏的勢力必然也不甘心失敗,蠢蠢欲動,他們所欠缺的,或許也就是一個機會。
劉胤思慮再三,決定親自前往洛陽,去做這個催化劑。
但方案剛一提出來,就遭到了衆口一辭的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