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

許裕拙目前任漳泉地區水師總兵,統領着福建水師中最爲精銳的艦隊,也曾多次在海漢主導的軍事行動中指揮明軍水師協同配合,與海漢軍方高層的關係也比較熟絡。去年王湯姆指揮海漢海軍攻打宮古島時,許裕拙也曾作爲明軍的軍事觀察員隨行觀戰,許心素在這種局勢不甚明朗的時候將他派來澎湖打探消息,也算是對症下藥的安排了。

王湯姆聽完許裕拙的來意,便溫言勸慰道:“許將軍不用憂慮,我們這支艦隊只是過境澎湖,前往浙江舟山,替換當地的駐防部隊而已。期間不會停靠福建海岸的港口,也不會打擾到地方上的百姓。”

王湯姆隻字不提艦隊前往浙江的真正目的,也沒有透露接下來將在臺灣島動手的計劃。這兩件事情都是執委會直接督辦,保密等級也是最高的,在沒有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之前,海漢軍方暫時不希望讓福建官府得到消息。

許裕拙聽了之後倒是放心了大半,因爲他也清楚海漢對福建動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有朝一日海漢人野心爆棚要對大明開戰,那肯定也是距離海南島更近的廣東先遭殃。至於這支艦隊去浙江的目的是換防還是有別的打算,那就不是許裕拙需要擔心的問題了。聽說浙江官場近期上上下下的人不少,極可能是海漢在開始發力清楚當地官場上的異己人士了,這次調支艦隊過去,說不定也是爲了對當地官府保持足夠大的外部壓力。

不過作爲海漢的盟友,許裕拙嘴上還是要客氣幾句的:“王將軍這話就說得見外了,若貴國艦隊在途徑福建期間有什麼需要,在下定當出力相助。”

以往海漢軍到福建執行軍事行動,的確不會跟這邊的官府客氣,福建官方不但要出人出力,而且多數時候還得出錢出糧,負擔海漢軍的一部分消耗,而回報就是“盟友”的地位,以及參與海漢主導軍事行動的機會。雖然看似福建官方付出較多,但其實也算是各取所需,相比大明海疆的其他諸省,福建水師的戰力絕對已經是數一數二的水平,這主要就是得益於跟海漢在軍事領域的長期合作。

許心素進入官場之前就是一名精於算計的商人,當然也不可能做蝕本買賣,雖然在軍事方面給予了海漢諸多好處,但得益於海漢開闢的南海航線,許心素控制之下的海貿也賺得盆滿鉢滿,所獲得的收益甚至遠遠超出了軍事上的付出。而且許心素在官場待了幾年下來,也深深明白自己現今的地位是來自海漢的扶持,幫海漢其實就是幫自己,這兩件事的根本性質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是澎湖基地也好,有海漢部隊過境也好,許心素都心甘情願多掏一點銀子來鞏固與海漢之間的關係。

雖然王湯姆表示這次無需福建官方出力協助,但許裕拙還是以私人的名義向海漢捐助了大米兩百擔,紋銀一千兩作爲軍資。王湯姆知道這禮若是不收,恐怕許家人就沒辦法安心,便收下了禮單,好言安慰一番纔將許裕拙送走。

儘管特混艦隊在兵力方面有着絕對的優勢,但王湯姆出於慎重考慮,還是沒有下令立刻進軍苗栗。他首先通過電臺,向苗栗駐軍瞭解了大致的情況,然後開始準備相關的戰備物資。考慮到後龍溪的水文狀況,旗艦肯定是沒法在海岸營地靠岸,而且當地的對手只在陸上活動,也沒有必要出動大型戰艦去對付他們。此外當地的氣候和環境也不可忽視,必須要準備大量防雨器具和祛風除溼的藥材,以免部隊進入該地區之後因爲水土不服出現各種病情,出現大面積的非戰鬥減員。

而制定作戰計劃,在備戰中反而成了相對較爲簡單的環節。海漢軍除了對地理情況不夠熟悉之外,在其他方面都佔盡優勢,基本不用考慮太多的戰術,直接平推碾壓過去就行。以雙方在戰鬥力方面所存在的差距,土著部落在正面戰場的對抗中的確沒有什麼翻身的可能性。既然部隊已經到了這裡,王湯姆也不急在這一兩天動手了,打算等一切準備停當之後,再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土著部落一舉清剿。

“王湯姆三天之後到苗栗。”白克思將剛剛收到的電報分享給了摩根:“到時候的作戰行動由你和王湯姆共同指揮。”

雖然王湯姆的編制是在海軍,不過他現在的軍職的確是要比摩根高一點,就算直接接管本地的軍事指揮權也無可厚非。當然摩根也並不在意這種細節,他與王湯姆在穿越前就是極好的朋友,能一同跨過半個地球來參加這有來無回的穿越行動就已經能說明他們之間的關係了,能又在一起搭檔指揮作戰,對他們而言無疑是最好的安排了。

這次清剿苗栗地區土著部落的行動安排是由摩根策劃,主要目標便是後龍溪西岸山區的貓里社,與位於油田營地以東、後龍溪上游地區的大甲社這兩處部落。拔了這兩顆釘子,希望油田的項目纔有可能進入到正常運作階段,否則海漢作爲防禦一方日日夜夜都要神經緊繃,以防備土人的偷襲,根本就無暇將更多的精力放到石油項目上。

當日開始鑽探之後,一開始還不太順利,鑽了六十多米都沒見着油。雖然這個鑽探深度並不算大,但與海漢所掌握的油田資料不相符合。要知道最早發現這處油田的人,可是用鋤頭在自家地界上挖出來的,埋藏之淺可見一斑。

田葉友見情況不對就果斷停止了鑽探,張羅着換了一處地方,花了兩天時間重新搭起鑽井架,果然一鑽下去就見油了,當下趕緊指揮工人下套管、灌注水泥進行固井,然後將井口暫時封閉起來。之所以不馬上進行開採,主要還是因爲配套的煉油設施和所需的儲存容器都並沒有準備好,當下還沒辦法開始正規生產。

按照工業部原本所制定的油田開採方案,這些配套設施的建設工程應該是在營地開建時就同步進行,但因爲運力限制、天氣原因、外界不安定因素等等,配套設施完全沒有跟上開發進度,就算當下已經鑽到了石油,也沒辦法立刻開始生產。

不過這樣一來,苗栗本地有限的人力資源就優先部署到基建工程方面了。目前在油田營地駐紮的人員除了一個連的陸軍之外,還有各種工程技術人員加上民工,共計有六七百人之多了。而油田營地的一期工程目標就是建設可容納千人生活的小鎮,或者以目前的形勢稱其爲據點更爲準確,畢竟外圍還面臨土著武裝的威脅,暫時還需要靠軍隊和防禦工事來保障營區的安全。

在等待大本營援軍到來的這段時間裡,土著武裝的偷襲也仍在持續,即便是加強了防備,但通行於後龍溪上的船隊仍然不可避免地成爲了土人發動襲擊的主要目標。相較於幾乎無法接近的海漢據點,防禦力有限的船隊在土人眼中顯然更容易對付,而且發動攻擊也更能收到實效。

在出現首例陣亡之後,海漢也未能就此杜絕傷亡,截止目前又有兩名士兵在護航船隊時與土人交戰受傷身亡,而受傷的人員已經上到了兩位數。另有一名民工在營地外採集野菜時遭遇偷襲而死,連頭都被土人割了去,一時間讓營地內的民衆情緒也出現了波動。摩根不得不頒佈了更爲嚴厲的禁令,禁止營地內的民衆在沒有軍隊保護的情況下擅自外出行動。

即便王湯姆沒有率領大部隊趕來增援,摩根也已經在琢磨要如何才能儘快解決土人帶來的麻煩。儘管本地的駐軍規模有限,無法實施大規模的圍剿,但摩根認爲利用手頭的精銳兵力,特別是他從三亞帶過來的這批狙擊手學員,還是有機會潛伏到部落附近實施幾次具有針對性的斬首行動,或許能以此來對土著部落造成沉重打擊。

當然了,王湯姆的到來無疑將海漢一方的行動風險降到了最低,而且成效肯定也是斬首行動無法比擬的。但爲了能夠與王湯姆協同指揮作戰,摩根就必須暫時離開油田營地幾日,先返回海岸營地,等王湯姆到來時與其謀劃安排具體的行動方案。

“在我離開期間,這裡的指揮權就交給老白你了。”摩根做出這個決定多少還是有點不太放心,說完之後又問了一句:“老白你沒問題吧?”

白克思笑道:“我就算沒指揮過作戰,好歹手底下有這麼幾百號職業軍人,還守不下來這個營地嗎?倒是你自己要小心一點,最近土人都在後龍溪沿岸發動偷襲,你可別在路上出什麼事。”

摩根應道:“要是土人敢來,那倒是正合我意了,到時候我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職業槍手!”

摩根嘴上雖然不把土人當回事,但在安排這次返回海岸營地的行程時,還是頗花了一些心思做準備。他將手下的狙擊手學員平均分爲兩隊,一隊留在油田,另一隊擔當他的貼身護衛一起出發。針對土人的攻擊方式,近期木工們已經對內河駁船做了加固改造,不但加高了船舷以增加防護作用,而且每艘駁船都加了幾塊頂棚,以便讓船上的人員在土人用弓箭從岸邊拋射時能有進行躲避。爲了保證安全,摩根所乘的船還臨時進行了二次加固,加高船舷並將頂棚連成了一片,只在兩側船舷留出了大約一尺的空隙,船上的人員在甲板上站立正好能露出肩部以上,瞄準和射擊都不受影響。

當然了,這麼一艘經過了特別加固的駁船,在船隊中的顯眼程度也是格外突出,極有可能會因此而產生副作用,讓土人注意到這艘防護措施特別多的船,從而集中火力對其實施攻擊。不過摩根認爲這種冒險很值得,如果能吸引到土人的注意,追着這艘船進行攻擊,那麼他和船上的十餘名槍手就可以好好地發揮一番作用了。

五月八日晨,摩根帶隊登上駁船船隊,準備返回海岸營地。返程的駁船因爲沒有什麼貨物可裝運,所以幾乎都是空蕩蕩的。這次一共五支船隊一起從油田營地出發,所有的貨物就只有幾桶將要通過海運送回三亞的原油樣品,而每支船隊的駁船上,都有一個班的陸軍擔任護航押運。

摩根所在的船上除了他和隨從護衛之外,還有兩名船工,一人負責掌舵,另一人則是負責蒸汽機的操作和運行。這蒸汽機的鍋爐裝在船後部,運行期間平均十分鐘左右就得打開爐膛加煤,也是一個頗費力氣的活。船上的蒸汽機還在預熱期間,兩名船工就已經將上衣脫了,精赤着上身操作。

“出發吧!”摩根見各支船隊都已經準備妥當,便下達了出發的命令。岸邊碼頭上的工作人員看到摩根這艘船上給出的信號,便吹響銅哨,示意各支船隊離岸出發。

摩根望着後龍溪對岸的山林,心想說不定土人安排了觀察哨在那裡,每次看到有船隊要從油田營地這邊出發的時候,便將信息傳遞到下游,以便讓同伴伺機發動突襲。不過他很快就否決了這種猜測,土人缺乏長距離傳輸信息的辦法,從這地方到衝突多發河段至少有二十來裡地,土人應該沒辦法在短時間將消息傳遞過去。更大的可能性是土著部落不定期地組織隊伍,在河岸附近蹲守海漢的船隊。

但這樣的蹲守對於生產力低下的土著部落來說也同樣是一種極大的消耗,這些青壯肯定都是部落中的主要勞動力,他們出外蹲守一天就少幹一天的活,而且期間可能還會有傷亡出現,這些土人如此執着地與海漢對着幹,的確是海漢當初策劃這個項目時沒有預料到的狀況。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1960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敗軍之將第1350章 情報來源第1398章 清理第1810章 力有不逮3043.第3043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2566.第2566章2958.第2958章第1928章3238.第3238章第1622章 備戰第2224章第2028章2767.第2767章3017.第3017章第279章 登陸開始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318章 募股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1817章 無解難題2654.第2654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1967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2724.第2724章2839.第2839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1419章 緊鑼密鼓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802章 擋住去路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2162章第2351章第2233章第1370章 蠶食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3474章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第69章 徵兵第3459章3320.第3320章第1997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第3510章第1203章 發展綱要第七百二十章 南海異變2960.第2960章2911.第2911章第1916章 好學之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2433.第2433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3498章3019.第3019章第1749章 皆爲利來3145.第3145章第1760章 武力展示(二)2766.第2766章3297.第3297章3315.第3315章2491.第2491章第1988章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1408章 苦寒之地3204.第3204章2632.第2632章2574.第2574章第1732章 套話第76章 貨比貨第1536章 利益劃分第2159章第2021章3274.第3274章第3491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第301章 利益相關2571.第2571章3106.第3106章第2057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2495.第2495章第1335章 心思難定第1289章 不一樣的軍演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305章 在商言商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44章 談條件(一)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1343章 地理知識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1960章第1338章 重賞之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敗軍之將第1350章 情報來源第1398章 清理第1810章 力有不逮3043.第3043章第七百一十章 打掃戰場2566.第2566章2958.第2958章第1928章3238.第3238章第1622章 備戰第2224章第2028章2767.第2767章3017.第3017章第279章 登陸開始第1544章 無力抵抗第318章 募股第六百六十八章 抽絲剝繭第1817章 無解難題2654.第2654章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第1967章第1169章 各有打算2724.第2724章2839.第2839章第1274章 厲害人物第1419章 緊鑼密鼓第1836章 截殺清軍第1802章 擋住去路第1506章 合作與結盟第2162章第2351章第2233章第1370章 蠶食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1479章 真正的戰爭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3474章第296章 崖州衛所軍第69章 徵兵第3459章3320.第3320章第1997章第1361章 兵臨城下第3510章第1203章 發展綱要第七百二十章 南海異變2960.第2960章2911.第2911章第1916章 好學之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打六橫島第六百七十九章 參觀石碌2433.第2433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幕後第3498章3019.第3019章第1749章 皆爲利來3145.第3145章第1760章 武力展示(二)2766.第2766章3297.第3297章3315.第3315章2491.第2491章第1988章第244章 紡織品交易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1408章 苦寒之地3204.第3204章2632.第2632章2574.第2574章第1732章 套話第76章 貨比貨第1536章 利益劃分第2159章第2021章3274.第3274章第3491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打擊不斷第301章 利益相關2571.第2571章3106.第3106章第2057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由擴軍所引出的問題第五百九十四章 中左所城2495.第2495章第1335章 心思難定第1289章 不一樣的軍演第160章 海漢民團的戰鬥力第305章 在商言商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八百零九章 改換門庭第44章 談條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