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鬱林州2

萬曆年間,鬱林州每年正賦折銀11300兩左右,作爲散州與柳州府在同一檔次。就廣西而言已屬大州,崇禎三餉加派後能收取4、5萬石的稅糧,軍閥刮地皮那收的更多了,守序估計鬱林能榨出7萬稅糧。

偏居在廣西東南一角,深處崇山峻嶺之後,戰爭給鬱林帶來的影響在表面上並不明顯。

成棟去年追殺丁魁楚時,鬱林曾短暫歸順建州,很快被廣西本地的明軍和義軍收復,這一次短暫的交火併未給鬱林州帶來太多傷痕,甚至不如每年慣例的內澇麻煩大。

小冰河氣候對嶺南地區造成的影響不是那麼劇烈,這裡的降水略有減少,依然足夠農業生產。南流江和北流江的水位與往年相比,變化並不大。至少在這會,鬱林州的人民還能維持他們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原饑荒,白骨遍野易子而食,對鬱林人來說就像是另一個世界的故事。

未遭兵火,經濟尚可,老百姓有一定的購買力。船隊此行帶了400萬斤鹽,在船埠鎮就地發賣。

在封建社會,食鹽實際上是一種人頭稅,而且比真正的人頭稅更容易收繳。鹽商就像朝廷的包稅人,通過鹽商發賣食鹽,比通過官吏和各級政府機構層層剝削的正賦稅收成本更低。所有封建王朝,不管是通過錢糧正賦還是通過商品專賣,最終都是把小民生活逼迫到剛好餓不死的邊緣,從小民身上壓榨賦稅,或是供養宗室貴族,或是用於國防等用途。

南明失去中央朝廷權威,這種人頭稅自然也收不上來了。各地的大小軍閥都有自己走私的渠道。官鹽的價格完全來自朝廷在武力基礎上的壟斷,現在這種統一壟斷已不存在,食鹽趨向於壟斷競爭市場。

秉承聯邦一貫的行事風格,儘量不把事情做絕,在生意上的利潤需要分享。賺多賺少,守序不會讓生意夥伴虧損。因此張時傑與地主的交涉堪稱順利,他在鬱林州城與樑士奕把酒言歡。

事情很快就談妥,這次定的鹽價是0.005兩白銀1斤,400萬斤食鹽值2萬兩白銀。樑士奕單獨吃下其中一半,剩下交由本地商人向南寧等地發賣。

廣西有許多缺鹽的地區,尤其是山中的土司。“山深路遠不通鹽,蕉葉燒灰把菜醃。”這首詩說的就是左、右江道,當地少數民族地區經常會陷入無鹽可吃的境地,而少民地區通常會有銀、馬等出產,只要有本事把鹽運進土司地區,將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張時傑回到定川鎮,他只帶回了250人,一半的軍隊。

張時傑報告道:“副總兵賀虎臣帶另外250人先過鬼門關,到北流縣徵集船隻。”

提到賀虎臣,守序笑了。

賀虎臣原是吳淞總兵吳志葵的親將。幾年前在南京惠湘的小院,守序見過他收拾高進忠手下幾個遼兵,身手很好。

弘光元年,登遼水師和吳淞水師在黃浦江得勝港與吳勝兆、李成棟決戰失敗,幾近全軍覆沒。戰前,除了有同死之心的正妻,吳志葵把家眷交給賀虎臣。賀虎臣提前下船,帶親兵護衛吳志葵的妾室和幼子走小路去了金山衛,又經岱山島輾轉到了臺灣。

賀虎臣賦閒了一段時間,正逢臺北府徵兵,重操舊業,帶着他的兵進入臺北警衛部隊服役。

吳志葵等人的妾室家眷一羣婦女小孩沒有生產能力,吃完了隨身攜帶的錢後,只靠女人教書織布,日子過的很是辛苦。賀虎臣等人將大部分軍餉都拿出來接濟她們。時間長了,一邊是氣血充盈的軍人,一邊是寡居的婦人,都是亂世中漂泊他鄉的浮萍,互相產生感情順理成章。

這件事當時在臺北府惹來不少閒言碎語,引起臺北府的注意。對急需人口的聯邦來說,女人守節寡居是資源閒置,極大的浪費。

在臺北有家有業的軍官才值得信任,賀虎臣在福州之戰中立下戰功,臺北評議會本就在考慮解決他的個人問題。見賀虎臣與丁夫人相處很融洽,梅登大筆一揮,將丁夫人配給了賀虎臣。

直接而粗暴的做法在臺北府士林中惹來不少爭議,評議會的鬼佬纔不管那麼多,正妻守節可以,妾室不行。以賀虎臣爲開端,一批陣亡明軍的妾室在臺北府限期再嫁了,一時間輿論大譁。

臺北府起用的中國幕僚立場完全站在評議會這邊,與民間一通大吵。因爲戰爭損失人口,國家禁止女人守貞的極端做法在中國歷史上其實屢見不鮮,宜蘭知州周鹿卿下場,連寫幾篇文章參與罵戰。

守序等雙方罵累了纔出面。總體上,守序支持了臺北府的做法,略作了一些修改。陣亡官兵的眷屬不同於一般守寡的民婦,臺北府不支持她們守節,但也不做強迫。女人單獨養家很艱辛,撤到臺北的明軍眷屬很多是與丈夫的袍澤屬下同來的,只要給他們創造條件,大部分女人,尤其是妾室都會選擇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這其實對大家都好。臺北府登記了陣亡將士留下的遺孤,官兵娶妻的條件便是贍養孩子。遺孤從小長在眷村,他們是軍營的孩子,也是臺北府未來最好的兵源。

引導,而非強迫。守序退了一步,算是挽回了臺北府岌岌可危的名聲。就是可憐一度處於風口浪尖上的賀虎臣,身處輿論中心,一度壓力很大。守序將他從臺北調到海南,也算是避避風頭。

黃鶴鳴比張時傑晚回來。

張時傑只關心鹽,這次賣鹽所得的2萬兩白銀會充入遠征軍的金庫,由他們帶走。

黃鶴鳴要談的生意就多了,在鬱林州城多滯留了幾天。

黃鶴鳴報告道:“樑士奕答應派北流知縣配合我們,可以釘封部分民船,不要錢。”

“哦,他這麼大方?”

“樑士奕的基本盤在南流江,北流江只有北流一縣,那邊的船估計對他作用不大。”

鬼門關擋住了航路,船不可能翻山越嶺。軍隊行動所需準備的東西太多,守序不可能同意將一隻沒有機動手段的軍隊派去戰場送死。因此籌集船隻就成了當前的要務,

明朝軍閥當然不會有雷鋒,守序問道:“他是不是提了別的生意?”

“是,他向我們求購軍火,大炮和火藥他都需要。”

軍火生意利潤是最高的。

“只要樑總兵掏錢,紅夷炮和佛朗機都沒問題,火藥恐怕他只能自己去想辦法了。”

瓊州在囤積火藥,爲平黎戰爭和未來的大戰做準備,這種時候不可能再向廣西內陸出售寶貴的硝石。

黃鶴鳴不知道平黎戰爭的事,那與他們無關,但他們知道瓊州現在只向廣東沿海的勢力提供部分火藥供應。

黃鶴鳴道:“我向樑士奕解釋了,他說鬱林最缺的不是硝石。鬱林也有洞穴熬硝,如果沒有火藥成品,他想找我們購買硫磺。”

“硫磺沒問題,不過這價格肯定就會有點高了。”

硫磺不是食鹽,廣西的軍火市場上,沒有人能與聯邦競爭硫磺供應。北中國可以通過朝鮮從日本獲得硫磺供應。在南方,除了荷蘭人和擁有日本航線的鄭藩,聯邦是唯一的大宗硫磺供應商。硫磺在有火山的地方到處都是,東印度羣島遍地火山,硫磺在那邊根本不值錢,但在全面戰爭的中國,硫磺是極缺物資。

“樑士奕說他可以用女人來支付,鶴鳴斗膽答應了。”

“這……好吧。”守序有些無奈,聯邦現在名聲在外了,移民太多,男女比例失調,在聯邦女人與白銀、生絲一樣是硬通貨。

黃鶴鳴是與廣西貿易的負責人,這點權限必須給,接下來他還要深入左、右江道,向那邊的土司購買戰馬。

廣西現在遍地軍閥,軍馬生意肯定會引來有心人的覬覦,馬綱被奪是小事,黃鶴鳴本人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黃鶴鳴知道戰馬對瓊州明軍的意義,他向曾櫻表示過,爲了抗韃的大業,他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黃鶴鳴報告完後,去忙他自己的事了。

守序看着他的背影。張時傑是戰地軍官,黃鶴鳴是跑馬幫的商人,他們在各自的崗位爲這場戰爭付出一切。

軍官們有犧牲的決心,作爲領袖,守序必須儘量降低他們的危險。

廣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輿圖掛在牆上。

張時傑此行帶了2500軍隊,守序並不打算派出那麼多人,有些兵要護衛白銀返航。守序只打算派出2000人。

湖廣戰場就像一臺龐大的絞肉機,2500人和2000人砸下去沒有任何區別,無法對戰局造成大的影響。兵貴精不貴多,2000人足夠應付一般的戰事,人少也意味着所需的糧食補給更少,行動更靈活。

張時傑一旦跨過鬼門關,瓊州將很難再持續向他們提供後勤支援,到時只能靠他們自己。

在瓊州守序沒有明說,他得尋找避免刺激到官兵戰心的方式,告訴他們儘量活着回來。

廣西湖廣明軍後勤補給極爲混亂,軍隊多處於現地自活的狀態,如果一直處於遊動狀態,遠征軍的戰鬥力將很快衰弱。

守序的手指劃過地圖,必須給張時傑找到一塊地盤。

————

注:歷史上,張時傑、賀虎臣陣亡在蘇鬆戰場,黃鶴鳴最終也成爲一縷海上的遊魂。

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51章 返航第26章 凱龍1第33章 浙江商人第25章 臺海風雲第43章 順軍領袖又投降了第25章 改裝第38章 線式革命第68章 四國聯軍1第2章 遠征前,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次接觸第5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與高喬人第53章 羣盜中一奇男子第38章 約束明軍的軍紀第44章 戰艦長水第24章 東南局勢第36章 審訊第25章 臺海風雲第5章 官村吊打第1章 常壓蒸汽機第43章 順軍領袖又投降了第4章 高雷之戰2第49章 奔向海岸的難民第34章 第二隻被北風全殲的艦隊第39章 瞿式耜的家書第64章 人事調整第2章 凌衛城第34章 序列第60章 北伐上第25章 南掌王國與奴隸戰爭第7章 安東尼.範.迪門第27章 熱蘭遮會議第62章 紫禁城第46章 鄭成功第21章 龍石島、凱巖城及君臨第63章 化路爲田第1章 鋼鐵脊樑第63章 南緯44度第19章 珠江口海戰2第11章 瓊西廳第20章 讓鄭彩目瞪口呆的方國安第48章 多鐸 吳三桂 阿巴泰第51章 返航第21章 巴達維亞來的客人第32章 臺北行政長官轄區第14章 運糧賀州第38章 新的希望—從金融到工業第46章 兵過如篦第47章 新殖民地第33章 控制世界的銀行家第3章 高雷之戰1第7章 海盜港1第28章 僞裝第8章 海盜港2第18章 珠江口海戰1第16章 佛山第31章 我在破房子上踢一腳第13章 三水至新寧的潭江出海口第5章 太平洋聯邦第23章 西南季風第37章 荷蘭人的動向第42章 北南沙海流第46章 運奴船第56章 權力來自於人民第18章 珠江口海戰1第37章 伶仃洋第20章 蘇祿人第49章 八百里鋼鉗2第59章 八百里鋼鉗(完)第11章 對目標的修正第34章 更多的人,更多的黃金。第18章 俘虜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17章 決戰馬尼拉灣第28章 廣州之戰5第28章 登州水城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23章 林道乾的後人第7章 強渡第39章 初臨巴拿馬第44章 天鍾法測經度第21章 小袁營與景德鎮第17章 重整粵西外圍防線1第26章 從未見過比大員更差的海港第51章 八百里鋼鉗4第29章 從營地中醒來第23章 風暴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11章 金山寺,鄭鴻逵第27章 金三角2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60章 北伐上第5章 梅登的巴達維亞遊記第30章 走跳板第38章 約束明軍的軍紀第14章 硝與軍隊整頓第6章 前夜第51章 沙盤復原的1647年戰局第38章 約束明軍的軍紀第28章第10章 海南島的沙漠
第16章 背風羣島4第51章 返航第26章 凱龍1第33章 浙江商人第25章 臺海風雲第43章 順軍領袖又投降了第25章 改裝第38章 線式革命第68章 四國聯軍1第2章 遠征前,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第一次接觸第5章 布宜諾斯艾利斯與高喬人第53章 羣盜中一奇男子第38章 約束明軍的軍紀第44章 戰艦長水第24章 東南局勢第36章 審訊第25章 臺海風雲第5章 官村吊打第1章 常壓蒸汽機第43章 順軍領袖又投降了第4章 高雷之戰2第49章 奔向海岸的難民第34章 第二隻被北風全殲的艦隊第39章 瞿式耜的家書第64章 人事調整第2章 凌衛城第34章 序列第60章 北伐上第25章 南掌王國與奴隸戰爭第7章 安東尼.範.迪門第27章 熱蘭遮會議第62章 紫禁城第46章 鄭成功第21章 龍石島、凱巖城及君臨第63章 化路爲田第1章 鋼鐵脊樑第63章 南緯44度第19章 珠江口海戰2第11章 瓊西廳第20章 讓鄭彩目瞪口呆的方國安第48章 多鐸 吳三桂 阿巴泰第51章 返航第21章 巴達維亞來的客人第32章 臺北行政長官轄區第14章 運糧賀州第38章 新的希望—從金融到工業第46章 兵過如篦第47章 新殖民地第33章 控制世界的銀行家第3章 高雷之戰1第7章 海盜港1第28章 僞裝第8章 海盜港2第18章 珠江口海戰1第16章 佛山第31章 我在破房子上踢一腳第13章 三水至新寧的潭江出海口第5章 太平洋聯邦第23章 西南季風第37章 荷蘭人的動向第42章 北南沙海流第46章 運奴船第56章 權力來自於人民第18章 珠江口海戰1第37章 伶仃洋第20章 蘇祿人第49章 八百里鋼鉗2第59章 八百里鋼鉗(完)第11章 對目標的修正第34章 更多的人,更多的黃金。第18章 俘虜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17章 決戰馬尼拉灣第28章 廣州之戰5第28章 登州水城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23章 林道乾的後人第7章 強渡第39章 初臨巴拿馬第44章 天鍾法測經度第21章 小袁營與景德鎮第17章 重整粵西外圍防線1第26章 從未見過比大員更差的海港第51章 八百里鋼鉗4第29章 從營地中醒來第23章 風暴39章 臺灣殼鬥科植物,橡木艦隊第11章 金山寺,鄭鴻逵第27章 金三角2第12章 海峽防線與雷州賦稅第60章 北伐上第5章 梅登的巴達維亞遊記第30章 走跳板第38章 約束明軍的軍紀第14章 硝與軍隊整頓第6章 前夜第51章 沙盤復原的1647年戰局第38章 約束明軍的軍紀第28章第10章 海南島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