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時間

綦江鐵廠、重慶兵工廠,這兩者可以說是嚴光眼下最關心的。

“鐵廠嗎?”鐵廠需要的冶煉設備都是德國造的,所以問題也就由巴賽爾來回答了。“雖然有些複雜,不過只要人力問題能及時解決,1年的時間應該就可以完工了。”(歷史上漢陽鐵廠用了3年時間,不過我們都知道,滿清的行動效率沒有任何借鑑意義)

“1年時間嗎…”

“沒錯。”看到嚴光似乎對這個時間還是有些不滿意,巴賽爾連忙解釋道。“鐵廠不比其他,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所以1年時間已經是極限速度了。”

“難道就不能在縮短一些了嗎?”如果可能的話嚴光還是希望能在短一點,畢竟一年的時間對他來說太長了。

“確實已經是極限了。”巴賽爾苦笑了一下。“將軍,建鐵廠畢竟不是搭積木,1年的時間其實已經很緊張了…”

這時一旁的喬里斯也搭腔道。“巴賽爾先生說的沒錯,將軍,1年時間真的已經很短了,如果還想在短的話恐怕就只有將上帝請來了。事實上如果不是廠房已經預先蓋好了一部分,恐怕時間還要延長不少…”鐵廠負責的冶煉設備都是德制的,爲了補償,鐵礦和煤礦需要的開採設備就是英制的了,所以英國人的喬里斯也就負責開採方面的問題,不過雖然如此,兩者在專業上畢竟還是有所交接的,所以喬里斯對這方面的問題也就知道一些。

其實除了預先蓋好的廠房節省了一點時間外,最節省時間的還是嚴光充裕的資金。在清末民初,興辦實業最耗費時間的並不是建設,而是籌備資金。

就比如漢陽,說到“漢陽”這兩個字,在國人當中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無論是漢陽兵工廠,還是漢陽鐵廠,又或者是用了幾十年的漢陽造,都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尤其是湖北張之洞籌辦的漢陽鐵廠,在不少國人的心中恐怕就是近代鋼鐵企業的代名詞。但實際上,中國的第一家近代鋼鐵企業並不是漢陽鐵廠,而是貴州的青溪鐵廠。

貴州的青溪鐵廠是貴州巡撫潘霨在1885年開始籌辦的,隨後潘霨用了整整4年多的時間來申請批示、籌備資金和購買設備,而最終的設備安裝調試卻僅僅只用了幾個月,當然這也和青溪鐵廠的規模有關。

青溪鐵廠建成後不但是一家年產鋼17500噸、生鐵10000噸的大型鐵廠,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近代化鐵廠,在時間上要比湖北張之洞的漢陽鐵廠早3年(1890年動工、1993年投產)。

當然,青溪鐵廠的最終結果就和滿清時發生的無數事蹟一樣都是充滿悲情的。如鐵廠的主事人潘露(潘霨的兄弟),因爲資金匱乏,在鐵廠開工後就不得不到處奔波,並且因此導致其心力憔悴、積勞成疾,最後於當年的7月去世…

潘露是當時極少數具有高級管理水平、同時又精通西學和洋務的人才,他的去世對本來就前景黯淡的青溪鐵廠來說可以說是致命一擊,這時再加上各種其他大小問題,最終導致青溪這座用時5年,耗資數十萬的近代化鐵廠,在開工僅3個月後就不得不關閉了…

到了如今,恐怕已經很少有人還知道,在貴州的青溪曾經誕生過中國第一家近代化鋼鐵企業這件事情了…

——————————

“這樣啊…”嚴光也覺得幾個月時間就建成一座鐵廠,這種事情確實不太現實,因此也只得作罷。

“那,喬里斯先生,鐵礦和煤礦的開採沒有什麼問題吧?”

這個也是嚴光比較關心的,畢竟如果沒有鐵礦和煤礦的原料供應,光是靠對外進口的話,在成本和效率上也是很大的問題…

聽嚴光提起自己專業方面的問題,喬里斯稍稍的整理了一下思路。

“和巴賽爾先生不同,因爲很久以前綦江就已經有人開採鐵礦、煤礦的關係,所以我這裡的進度很順利。”在巴賽爾有些羨慕的目光中,喬里斯有些驕傲的扶了扶自己的眼鏡。“如綦江的鐵礦,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人開始開採,隨後的幾百年裡綦江的百姓又陸續發現了大羅、土臺、平硐、麻柳灘和白石等5個礦區。因爲現有的5個礦區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我這裡的進度非常順利,只要在重慶的設備可以儘早運到,相信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進行大規模開採了。”

說到這裡喬里斯還朝巴賽爾和嚴光笑了一下。“1個月後,兩位需要煩心的就只有不知道應該在哪裡安置鐵礦石這一件事情了…”

聽喬里斯這麼說,嚴光有些無所謂的道。“這個到沒關係,大不了就先囤着,等鐵廠開工了以後在用。”

“既然將軍能這麼想,那就很好了。”

然而就在嚴光和喬里斯相視一笑的時候,一旁的巴賽爾卻猶豫了一下。“其實如果只是先小批量的進行安裝,或許半年的時間就可以…”

“真的?”

“應該沒問題。”巴賽爾想了想。“如果僅僅只是對一小部分設備進行安裝和調試,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內完成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將軍您對鐵廠的要求是年產10萬,如果這麼做的話,頂多也只能年產2萬噸,而且還會耽誤鐵廠的整體完工進度…”人力資源對有5000萬人口的四川來說是無限的,但是技術人才資源呢?如果把工程師都調出來搶先完工一部分,那麼鐵廠的整體完工時間就必然會被拖後,這也是巴賽爾爲什麼會猶豫的原因…

然而在看出巴賽爾的猶豫後,已經欣喜若狂的嚴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吧,只要能在半年內給我把這一小部分弄出來,我保證你和你同伴們的獎金一分都不會少。”

聽到嚴光保證自己的獎金不會少,巴賽爾也高興的點頭道。“那就多謝將軍了…”飄揚過海來到中國,不就是爲了在這個東方古國淘金嗎?不是爲了這個,誰會拋下在德國的一切跑到這個落後的國家來?要知道巴賽爾雖然是德國人,但是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理論可一點興趣都沒有。

——————————

關於鐵廠的建設,因爲對這方面不懂,所以我參考的是青溪鐵廠的建廠史,雖然青溪鐵廠的籌備時間整整用了4年多,但是設備的調試安裝卻只用了幾個月(到底幾個月資料沒寫…),比較符合本書的要求。

至於漢陽鐵廠?考慮到滿清時期那些官僚的一貫作風,真的是不具備任何借鑑意義…

PS:求收藏和推薦~~~

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123章 洋行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446張 攻城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五百零一章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331章 裝甲師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101章 陪同第151章 想阻擋虎王坦克嗎?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84章 川東第26章 好事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446張 攻城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206章 巴東縣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168章 探聽第256章 叛亂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四百九十九章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131章 75小姐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93章 軍服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71章 借勢第15章 工廠第245章 賭勝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73章 槍聲第21章 機器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269章 雨花臺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230章 朱爾典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256章 叛亂第154章 唐繼堯第198章 商談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138章 北伐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章 倫敦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141章 介入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53章 密謀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138章 北伐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224章 賣命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63章 張人駿第255章 計劃第269章 雨花臺第220章 無奈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40章 蝴蝶效應第107章 炮兵第70章 武昌起義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04章 佈局第15章 工廠第487章 空戰第149章 鍾昌祚第46章 倒黴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33章 五個月後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296章 援軍第189章 練兵第324章 等待
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123章 洋行第五百一十七章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446張 攻城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五百零一章第354章 石油的利益第331章 裝甲師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101章 陪同第151章 想阻擋虎王坦克嗎?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84章 川東第26章 好事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420章 攻佔敘利亞第446張 攻城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206章 巴東縣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168章 探聽第256章 叛亂第478章 轟炸北京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四百九十九章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131章 75小姐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93章 軍服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71章 借勢第15章 工廠第245章 賭勝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73章 槍聲第21章 機器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269章 雨花臺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53章 協議達成第230章 朱爾典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256章 叛亂第154章 唐繼堯第198章 商談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138章 北伐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章 倫敦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141章 介入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53章 密謀第250章 日本軍援第138章 北伐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彈炮第224章 賣命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63章 張人駿第255章 計劃第269章 雨花臺第220章 無奈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40章 蝴蝶效應第107章 炮兵第70章 武昌起義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204章 佈局第15章 工廠第487章 空戰第149章 鍾昌祚第46章 倒黴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33章 五個月後第444章 悉尼戰役第296章 援軍第189章 練兵第324章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