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武漢戰役

對蔡鍔?國社軍內的將校軍官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在印象中這頂多就是個曾經挑釁過國社軍的傢伙,至於後來國社軍同滇軍的和解?現如今除了北洋外,還有哪家軍閥沒有主動同國社軍接觸嗎?

所以當蔡鍔同嚴光走在一起的時候,國社軍的將校軍官們並沒有感到多麼驚奇,而那些文職官員們更是樂於見到這樣的事情,畢竟如果雲南能納入國社軍的勢力範圍,那至少在地裡上國社軍已經是無後顧之憂了。

只不過讓蔡鍔做國社軍的總參謀長?要知道總參謀長雖然並不帶兵,但在理論上卻屬上將軍銜,而統兵一個軍的軍長也只不過是中將罷了,這麼高的軍銜給一個外人卻沒有給他們?嚴光的決定在國社軍內激起了強烈的反應——————要知道,在國社軍內對總參謀長這個位置虎視眈眈的人可不乏其人。

所以對嚴光的決定,除了王耀武和楊藎誠等少數幾人外,其他人幾乎都找上了嚴光,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不過國家社會主義人民黨畢竟是由嚴光一手成立的,川軍和國社軍更是如此,最後將校們的意見還是被嚴光給彈壓下去了。

對嚴光,這些將校們當然不敢有意見,畢竟他們都是嚴光一手提拔起來的,但是對蔡鍔——————原本在國社軍內,嫡系同非嫡系多少都有些摩擦,不過在滇軍也加入國社軍後,這種排擠的態度卻幾乎都轉移到了滇軍身上…

對此嚴光也沒有辦法,畢竟他也無法改變他人的態度,好在將來國社軍還會有湘軍、贛軍、浙軍等等各地軍隊的加入,只要成分一雜,到那時相信這羣人也沒那麼多的閒心了…

——————————

武昌城內,一隊隊穿着灰色軍服的北洋士兵挎槍走過,而在大街上卻並沒有多少行人。

這也難怪,畢竟國社軍已經抵達了距離漢陽不遠的仙桃縣。

要知道當年的陽夏保衛戰距離此時僅過了2年的時間,武漢三鎮的不少百姓都對當年的那場戰事記憶猶新。如今戰亂將近,國社軍在潛江擊敗北洋軍後如今更是兵臨武漢城下,城內的百姓自然是逃的逃、躲的躲,商鋪什麼的更是關門的關門、停業的停業,只剩下那些無法逃避的百姓還留在城內。

因此除了作爲重要碼頭的漢口外,剩下的漢陽和武昌地區幾乎都荒涼了下來。(民國時期,漢口的人口相當於漢陽和武昌相加…)

而駐守城內的北洋軍士兵,走在寂靜無人的街道上也是一副沒有幹勁的樣子。會這樣,一是因爲整個城市都荒涼了下來,那某些“娛樂場所”和娛樂場所裡的“技術工作者”自然也跟着離開了這座城市,而如今武漢三鎮的守軍全部相加差不多有十多萬人,沒有了娛樂的地方自然也跟着有氣無力了起來。再來就是對前途未知的恐懼,要知道自潛江戰役失敗後,北洋軍內可沒多少人還對接下來的戰役保佑期望,甚至還有不少人在想,如果北洋失敗了的話,那自已究竟該何去何從…

對這種瀰漫於整個北洋軍中的消極情緒,就算上面的軍官們知道也沒辦法,一是因爲他們自已也是如此,再來他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提起士兵們的士氣,要是過去的話?或許還能放兩天假,讓他們到“某些技術工作者”那裡去尋找一些安慰,可如今呢?

“技術工作者們”已經跟着成功的百姓一起躲避戰亂去了,目前還開張的“娛樂場所”屈指可數,還不夠他們這些軍官分的呢?可如果讓這些士兵自行取樂?暫且不提武漢三鎮的百姓還剩下多少?恐怕駐留在武漢的三個鄂軍師也要和他們拼命了,畢竟不管怎麼說那三個師的鄂軍也都是湖北人,不可能放任他們在湖北胡鬧,何況眼下也不是胡鬧的時候…

“大人”

就在那些將校軍官們不知道應該對眼下的士氣如何是好的時候,在鄂軍都督府的大門前,一隊衛兵雙腿一併朝着一輛馬車敬禮道。

“嗯,辛苦了…”

坐在馬車裡的段祺瑞也不擺架子,在對大門的衛兵們點頭示意後就走進了都督府內。

因爲戰局將近,而在武昌城內也沒有別的好地方的緣故,所以如今北洋軍的指揮所就被設置在鄂軍都督府內。所以雖然外面還看不出來什麼,但鄂軍都督府的大堂內卻已是相當的熱鬧。

討論時局、討論戰術、不少軍官甚至站在沙盤的面前爲防線上的一個據點應該部署在哪個位置而爭執了起來。

不過即使如此,在看到段祺瑞從外面走進來的時候,大堂內的北洋系軍官還是紛紛站直了身體。

“大人”

“嗯,辛苦了…”

說着和剛纔對門外衛兵說的一樣的話,在朝這些軍官們點了一下頭後,段祺瑞就向着二樓的方向走去。

原本因爲段祺瑞的到來而陷入平靜的大堂,在段祺瑞消失在二樓後再次陷入了菜市場的氣氛當中。

雖說身影消失在了二樓,樓下的聲音還是傳入了段祺瑞的耳中,對此段祺瑞到是沒什麼表示,畢竟在他看來軍官在討論事情的時候本來就該是這樣的氣氛。

沒多久,段祺瑞走到了一處房間的門前敲了敲。

“四哥,我進來了”

馮國璋比段祺瑞大了6歲,所以段祺瑞一直稱馮國璋爲兄長,再加上馮國璋在家中排行老四,這就是爲什麼段祺瑞會叫馮國璋四哥的緣故。

而在聽到段祺瑞的那聲四哥後,還在房間裡的馮國璋連忙回答道。

“門沒鎖,進來吧。”

等到段祺瑞走進屋去後,發現黎元洪正和馮國璋一同站在窗前,看着遠處剛剛走過的一隊北洋軍士兵。

“唉,軍心不振啊,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對軍中眼下的情況馮國璋自然不會不知,但除了用重金鼓舞士氣外,馮國璋也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再加上袁世凱送下來的重金如今都還在路上,所以馮國璋等人也只能看着着急。

看着馮國璋和黎元洪的樣子段祺瑞也是苦笑了一聲,不過隨後就拿出一份電報走到了兩人的面前。

“四哥,好消息,宮保那裡剛剛發過來的電報,說是譚延闓的湘軍移師湘贛了。”

“哦?這到是一個好消息。”聽到這個消息,一旁跟着一起愁眉苦臉的黎元洪到是高興了一下。畢竟湘軍是出了名的善戰,再加上譚延闓本身也不是個善茬,如果那一個師的湘軍能移到別的地方,對他們來說到是一個好消息。

畢竟在也不用擔心側翼的安全,也不需要浪費太多的兵力去戒備湘軍。

不過聽到這個消息後,馮國璋的眉頭雖然稍稍的舒展了一下,但隨後卻再次緊皺了起來。

“只是一個師,並不算是太大的好消息…”

畢竟如今在仙桃那裡已經集結了國社軍的十個步兵師,相對而言湘軍雖然也算是善戰之師,但同十餘萬國社軍所造成的威脅卻是無法比較的。

而在看了馮國璋的面色後,段祺瑞卻是在一旁勸慰道。

“四哥,不管怎麼總算是不用浪費一個旅的兵力到湘鄂邊境去了,你就稍微的放鬆一下吧…”現在袁世凱還活着,黎元洪和馮國璋也還沒有那麼大的利益衝突,所以兩人的私交倒是很好。

而聽了黎元洪的話後馮國璋也輕輕的點了一下頭,不管怎麼說馮國璋也已經有50多歲了,雖然身體依然是老當益壯,但在精力上卻是大不如前…

然而就在段祺瑞和黎元洪還在那裡勸着馮國璋要多注意自已的身體的時候,外面突然不敲門就跑進來了一個北洋軍官。

“什麼事?”

看着一臉慌亂的軍官,段祺瑞有些不悅的道。

而那個軍官在喘了兩口氣後卻是大聲的回答道。

“三位大人,漢陽那邊剛剛傳過來的消息,說是在漢陽外圍的警戒哨上發現了國社軍的騎兵。”

“什麼?”

聽到軍官的話,馮國璋和段祺瑞等人的心中俱是一驚。

“昨日探子不是還說國社軍尚在仙桃休整嗎?怎麼今天就在漢陽發現了國社軍的蹤影”

看着聲色俱厲的馮國璋,那個軍官嚇的縮了縮肩膀。

他只不過是個過來傳信的,那些事情他怎麼可能知道。

只不過就在馮國璋準備把滿腔怒火發泄到他身上的時候,外面突然又再次跑進來了一個軍官。

“三位大人,在仙桃的探子剛剛回報,說國社軍已經朝着漢陽的方向開拔…”

聽到軍官這麼說,原本準備朝着那個軍官開火的馮國璋等人紛紛轉頭看向了另一名軍官。

“你說什麼?國社軍有動作了。”

“沒錯。”還不知道剛剛這裡出了什麼事的那名軍官點頭道。

“那有動靜的是國社軍的哪幾個師?”

“這個還不清楚,不過在仙桃的人正在打探…”

“這樣…”馮國璋和段祺瑞互相看了一眼,最後還是段祺瑞開口道。“四哥,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是啊…”聽了段祺瑞的話,馮國璋長嘆了一聲。“北洋的命運就看此戰了啊,如果能勝自然最好,如果不勝的話…”

聽到馮國璋的話,段祺瑞和黎元洪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能勝自然是最好,如果不勝的話,那麼最好的結果也是半個中國從此不歸北洋所有。

對此段祺瑞自然是不勝憂心,畢竟作爲北洋的核心人物,段祺瑞同北洋的命運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如果北洋最終的命運真的是煙消雲散,那他的命運恐怕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至於黎元洪?他到是沒怎麼擔心,畢竟認真的將黎元洪並不是北洋的核心人物,至少在袁世凱的眼裡,他曾經也是需要警惕的人物之一,所以就算北洋最終倒臺了,對黎元洪來說也不過是再找個東主罷了,當然,當時候他這個湖北都督能不能保住就是件難說的事情了,這也算是眼下黎元洪最憂心的事情了。

對黎元洪的小心思,馮國璋和段祺瑞自然是清楚的很,不過他們也不想說什麼,畢竟黎元洪同他們並不是一路人,就算他們說什麼也不可能讓黎元洪同他們一條心…

“唉…”

看着外面依舊是人流稀疏的街道,馮國璋再次長長的嘆了口氣。

——————————

就在馮國璋和段祺瑞等人還在爲北洋和自身的命運而憂心時,第三師騎兵第三團的團長周子寧正帶着自已的部下看着遠處的北洋哨所。

“看來距離漢陽已經沒多遠了啊…”

說着周子寧看向了自已手下的一個騎兵營長。

“去,把那個哨所給我拔了。”

“是”

跟在周子寧身旁的那個騎兵營長大聲回答道。

只不過一個騎兵有大概有300多人,而遠處的那個哨所怎麼看也只能裝下10多個人,再加上哨所裡又沒有重機槍一類的武器,所以那個騎兵營長在領下命令後,就讓手下的一個騎兵連長帶着人上去了。清末編制,步兵營是659人,炮兵營是576人,騎兵營則是363人,而騎兵連則是78人。用363人去對付一個只有10餘人的哨所絕對是大材小用,可如果是78人的話,那到是正好…

而就在周子寧讓部下去拔掉眼前的哨所同時,哨所裡的士兵也已經向周圍的其他哨所發好了警報。

“頭,我們投降吧…”

雖說哨所是建在一個山坡上的,但是並不陡峭,哨所裡的士兵滿打滿算更是隻有14個人,恰好一個班的編制。再加上分配任務的時候也沒給這羣人分配什麼重武器,而下面的那些國社軍騎兵卻怎麼看都是一個騎兵團的編制,既然拼肯定拼不過了,自已的職責也已經完成,他們自然也就不用在去送死了。

而在聽到副班長的話後,那個班長在看了看手下後,也覺得確實沒有必要和下面的國社軍硬拼。

只不過就在他準備下令投降的時候,卻發現下面已經有近百名騎兵朝着山坡衝了上來。

“頭,快投降吧”

看到下面正撲上來的70多個騎兵,那個喊着讓班長投降的副班長雙腿都打起了哆嗦。

副班長如此,下面的士兵就更是如此了。

畢竟做這種幾近送死的任務,本身就已經很說明他們在北洋中的地位了,既然地位這麼低,那更沒有替北洋賣命的理由。

不過就在那個班長鼓起勇氣,準備走出哨所喊投降的時候,一片子彈卻迎面飛來,將那個剛剛將門拉開的班長給打成了塞子。

“頭”

看到班長如此,哨所裡的副班長和其他十多個士兵都驚叫了起來。

也就是在這時,幾聲細微的聲音突然傳來,就在哨所裡的士兵們還在不明所以的時候,他們就看到不少黑乎乎的東西飛了過來,雖然很多都飛偏了,但還是有幾個飛入了哨所內…

“轟”

沒等那些個士兵想明白這是什麼,那幾個黑乎乎的東西已經掀起了一陣爆炸,爆炸的威力雖然僅僅同手榴彈相當,但卻已經足以將哨所炸成廢墟…

“團長,那個哨所已經拔掉了。”

“看到了。”周子寧點了點頭。“沒想到都督發下來的那個什麼榴彈發射器還真是好用啊…”

在轉輪式榴彈發射器正式定型後,兵工廠就開始批量生產這種結構簡單的單兵武器。當然,因爲產能和時間的關係,這種武器的生產數量還不是很多,不過爲了在實戰中測試這種武器的性能,在生產出了一批榴彈發射器後,嚴光還是將這些發射器送到了第三師。

畢竟在國社軍當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原來屬於暫編第十七鎮的國社陸軍第三師了。也因此,周子寧的騎兵團也被分配了不少的榴彈發射器。

“不過真是沒想到,最後我還是靠了那個賭友的幫助才能當上騎兵團團長的位置啊…”

端坐在馬背上,看着遠處已經成爲一片廢墟的哨所,已經成爲第三騎兵團團長的周子寧卻是一陣苦笑。

因爲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爲什麼當初在客輪上碰到的那個運氣奇好的男人,最後卻會成爲四川軍政府的都督,國家社會主義人民黨的黨魁——————還有自已的頂頭上司。

而作爲嚴光曾經的賭友,如今除了周子寧成了騎兵團的團長外,陳羽國和趙文屏兩人也分別擔任了步兵團團長的職務,只不過這兩個人一個是在第五師,一個是在第六師罷了…

也因爲職務的關係,原本時常聚在一起的同伴,如今也不總是能碰到了。

“唉,真是世事難預料啊…”

就在周子寧還在那裡長嘆的時候,身後突然有一名軍官騎着馬走了上來。

“團長,師長剛剛發過來的消息,要您將沿途所有的北洋軍哨所全部拔掉。”

“師長的命令?”

周子寧點了點頭。

“你去回覆師長,就說子寧將會在師長他們趕到之前,將漢陽外圍的北洋哨所全部清楚…”

“是”

等到那個軍官回覆命令後,周子寧看向了其他三個營長。

“師長的命令你們已經聽到了。”

“聽到了”

“好,那就快去做吧”

“明白”

不多時,周子寧的騎兵團就分成了四個部分,其中三個部分分別朝着三個方向前進,只留下周子寧的團部同一隊騎兵尚留在團部。

武漢戰役,正式開始…

——————————

賭友三人組也是該登場的時候了

ps:本人的親友家中沒有喜歡賭博的,麻將什麼的也只有過年親友團聚的時候才玩,所以雖然一生中杯具無數,但是卻都和賭博沒什麼關係呢^o^

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59章 戰鬥第104章 時間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376章 捷克人第62章 調任第314章 局勢第209章 吐血第264章 突擊第413章 希特勒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52章 張百麟第五百一十五章第58章 公路第132章 迫擊炮第五百零一章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113章 美味(上)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87章 槍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96章 草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207章 外圍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394章 爛攤子第56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五章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447章 炮臺第五百零七章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220章 無奈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157章 競爭第340章 窩火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360章 破交戰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392章 興趣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217章 沉艦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84章 川東第103章 陳鎮藩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18章 港口第177章 過錯第40章 蝴蝶效應第246章 炮戰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92章 無二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290章 龍口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295章 萊陽第180章 毛瑟G98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6章 當頭炮第253章 轟炸第266章 集團軍第155章 聲望降低第3章 倫敦第353章 密謀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401章 竣工第304章 燃燒第217章 沉艦第五百一十三章第189章 練兵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70章 武昌起義第259章 議和第189章 練兵第49章 時間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51章 再次到來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54章 再次中槍第443章 慣例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227章 強攻第203章 獨立第245章 賭勝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
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459章 戰鬥第104章 時間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97章 大樓和大橋第376章 捷克人第62章 調任第314章 局勢第209章 吐血第264章 突擊第413章 希特勒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52章 張百麟第五百一十五章第58章 公路第132章 迫擊炮第五百零一章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113章 美味(上)第45章 華升一號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87章 槍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96章 草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207章 外圍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394章 爛攤子第56章 回家第五百一十五章第371章 巴黎和會第447章 炮臺第五百零七章第332章 裝甲第一師第220章 無奈第234章 不能嬌慣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157章 競爭第340章 窩火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360章 破交戰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392章 興趣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217章 沉艦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84章 川東第103章 陳鎮藩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18章 港口第177章 過錯第40章 蝴蝶效應第246章 炮戰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70章 南京-巷戰第92章 無二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290章 龍口第140章 貴州事變第295章 萊陽第180章 毛瑟G98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6章 當頭炮第253章 轟炸第266章 集團軍第155章 聲望降低第3章 倫敦第353章 密謀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401章 竣工第304章 燃燒第217章 沉艦第五百一十三章第189章 練兵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70章 武昌起義第259章 議和第189章 練兵第49章 時間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51章 再次到來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54章 再次中槍第443章 慣例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227章 強攻第203章 獨立第245章 賭勝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