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轟炸北京

英國人對中國的防範心理甚至還要高於日本,因此當國社政府對英國政府提出從中亞出兵支援印度英軍的時候,丘吉爾政府毫不猶豫的回絕了。

甚至爲了防範國社政府,英國人還將原本就不多的兵力,抽調了一些到印阿邊境上去。當然這麼做的後果,就是前線原本不多的兵力變得更少,若是日本人繼續推進的話無疑會更順利許多。

不過…

不過英國人也不是白癡,這種便宜了日本人的事情是絕不會做的,他們做恰是料定了日本人不會趁着這個機會向印度腹地推進,而事實上英國人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爲在國社政府由雲南和泰國向緬甸出兵後,原本正朝着印度腹地推進的日軍,不得不將兵力調到孟加拉。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人的壓力自然就減輕了不少,也就能抽調兵力到印阿邊境。

與此同時,日本人也全面放棄了緬甸,將戰線後延到了孟加拉境內。

日本人這麼做,是希望將基建設施落後同時因爲戰爭而變成廢墟的緬甸交給中國。對日本人來說,由於目前日本的補給主要通過水路,所以反而不會有那麼多的麻煩。

然而對國防軍來說,由於戰線拉長,再加上緬甸落後的基建設施還有複雜的叢林地勢,以及山下奉文撤退前留下的諸多游擊隊,無疑能給何柱國帶來很多的麻煩。

對山下奉文的想法,何柱國心知肚明,不過面對日本人讓出來的這塊泥潭,何柱國卻是不得不佔。畢竟何柱國的任務就是挺進印度,而想要進入印度緬甸就是不得不佔下的門戶。

所以,雖然明知道現在的緬甸已經成爲一塊泥潭,但何柱國還是不得不下令部隊全面推進緬甸。

另一方面,對英國人的小心思國社政府也是不屑一顧。

然而雖然現在中國自成一體,成立了以中國爲主的【中盟】組織,並不屬於同盟國的一份子。但現在中盟和同盟國畢竟屬於同一戰線,兩個陣營的共同敵人都是以德、日爲首的軸心國陣營。

在還沒有擊敗德國和日本前,沒有必要和同盟國翻臉。

所以雖然國社政府內部有很多人都在叫囂着無視英國的意見。直接進入印度,甚至是直接打進印度去,但是最終國社政府還是沒有這麼做。

事實上哪怕是對國社政府而言,佔下整個印度也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當然。這並不是說印度的領土很大,事實上印度的領土雖然大,但和中國、俄國還有美國這樣的國家比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更何況印度本身有着在這個時代相當發達的交通系統,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國土面積的問題——————當然。在先進的交通系統,近一百年都沒有更新也是會變得很落伍的,後世的印度就是這麼個情況,英國人近一個世紀前建的鐵路,居然用到了一個世紀後…

讓人擔心的並不是印度的面積,也不是印度的交通,畢竟印度的交通還是很發達的,至少比中國的一些偏遠地區要發達。

真正讓人覺得麻煩的是印度的人口。雖說此時中國的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八億多。但是印度的兩億多人口對中國而言依然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首先別的不說,如果真要佔下印度全境的話,至少要管理好這兩億印度人的肚子吧。

而且印度人對英國人的牴觸情緒很大,不代表他們就喜歡中國人,要是隻是暴力抵抗的話到還好說,到時候直接開殺戒後好了。偏偏印度人在甘地的影響下喜歡玩什麼非暴力不抵抗…

非暴力不抵抗,通常來講也就是所謂的逆來順受。反正咱就是不合作,但那些能給人口舌同時也給你藉口動手的事情咱也不做。

總的來講。這幫人還是很麻煩的,畢竟很難找到對付的藉口。

真要佔下印度全境,招來一幫不好伺候的大爺怎麼辦,總不能全都殺了吧?何況印度也不都是非暴力不抵抗的傢伙,也有一些是很暴力的那種,不然的話後來甘地自己也不可能被人給做掉了…

所以…

“還是不要動的好…”

“你說是嗎?”

瞥了一旁的乾瘦的印度人,嚴光笑着開口道。

“甘地先生!”

————————————————————

甘地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對中國的警惕,因爲在過去的一段歷史當中,中國展現出了超乎所有人想象的貪婪,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爆發的時候,中國更是趁着西方的幾個國家互相大戰的機會,吞併了距離印度並不是很遙遠的伊朗。

然而隨着中國軍隊距離印度越來越近,對印度的發言權越來越強,最終甘地還是不得不見見能夠決定印度命運的中國人。

當然,這並不是說甘地放鬆了對中國人的警惕,僅僅只是迫於無奈而已。

不過甘地卻不明白,他和嚴光有着核心上的分歧。

對甘地來說,一個大統一的印度是必須的,而這個印度不但包括了後世的印度,同時也包括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然而對嚴光來說,印度卻必須是分裂的,單是後世的那個印度就已經是不能接受的,更何況還有一個巴基斯坦和孟加拉?

雖說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印度的實力都不值一提,但多出一個對手,就意味着要在防務上多一份投資,這點嚴光還是很清楚的。

不過當着甘地的面,嚴光卻並沒有將這種想法表達出來,畢竟過早引起甘地的警惕也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但是總統先生,我認爲中國政府應該發揮他的影響力,來幫助印度人民,畢竟中國和印度一樣都飽受過西方殖民者的欺凌…”

“當然,您說的沒錯,我國也的確很支持印度人民的獨立舉措,但是現在畢竟是戰爭時期,一切最好還是等戰爭結束後再說。”

此時甘地已經是在亞洲乃至整個世界都相當有名望的一位人物了,因此當甘地決定面見嚴光的時候,很輕易的就見到了嚴光。

在見到嚴光後。甘地十分直接的提出希望中國通過他的影響力來支持印度的獨立,甚至在中國的軍隊進入印度後直接幫助印度獨立——————當然,這個獨立是大統一的印度。而並不是嚴光理想中的被分割爲好幾個邦的那個印度。

在嚴光看來,甘地的提議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畢竟不將印度分割的話,我幫你做什麼?

而且民族自決什麼的…

國社政府歷來最反對民族自決了,這個時候讓嚴光提出來。那豈不是自找麻煩?

要知道,現在中國的領土遍佈歐亞,別的不提,單是中亞、南俄、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伊朗等地,這些可都是能自覺的地方。

真要是國社政府站出來支持什麼民族自決什麼的。那真的是自掘墳墓了。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國社政府反到是和英國站在一線,那就是堅決反對民族自決。

如果非要中國支持的話,那也要等到中國對這些個地區的同化政策成功後再說,

目前來講,同化政策還是進行的很順利的,除了新佔領的敘利亞、黎巴嫩等新佔領的地區外,其他地區基本上已經達到了1:1的程度,在中亞等幾個人口較少的地區。原中國人的數量甚至達到了原住民的幾倍之多。

當然。如此的同化政策自然會引起原住民的牴觸,不過這時期的地球各國都還是人口較少的時期,不少的地區都是地廣人稀的那種,就算將大量人口遷移進去也沒有什麼關係,再加上中國人歷來都是比較溫和的一個民族,本身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信仰。基本上是想信什麼就信什麼,不信的話就是不信。不會和中東的地區的原住民發衝信仰上的衝突,因此同化政策並沒有出什麼大的問題。

根據有關部門的估計。在這麼過五十年的話,估計就能較完美的同化這些地區了。

不過這些話卻是不能告訴甘地的,所以嚴光的藉口就是目前還是戰爭時期,不能在這個時候挖英國的牆角——————其實嚴光也沒說錯,現在還是戰爭時期,當然不能挖英國人的牆角,可是等到戰爭結束或者是快要結束的時候就能挖了,事實上美國人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暫且不提甘地信不信,嚴光就是這個一個藉口。

嚴光之所以沒有趕甘地走,一方面是因爲他比較敬佩甘地的爲人——————雖然嚴光對甘地的非暴力不抵抗完全的不以爲然,另一方面,嚴光也需要通過甘地去接觸更多的較有地位的印度人。

畢竟分裂印度的計劃,就只有通過這些印度人才能達成。

甘地並不相信嚴光的話,但是他卻不得不信,因爲他沒有別的選擇。

另一方面,甘地也需要明白中國人究竟在想些什麼,這樣纔可以在中國想要吞併印度的時候,提前做好準備。

————————————————————

東京大轟炸給日本帶來了極爲慘痛的代價,也使得不少的日本國民開始從早些時候的勝利中清醒了過來,也開始仔細的琢磨日本究竟能否在這場戰爭中獲得勝利。

另一方面,日本內部也開始強烈要求對中國進行報復。

無論是爲了振奮軍心,爲了出口氣,還是爲了那些在空襲中死去的日本百姓。

然而日本卻並沒有像H3或H40這樣的戰略轟炸,根本無法從本土出發對中國進行轟炸,不過…

這並不代表日本人就沒有辦法了…

“可行嗎?”

雖然是這麼說,但其實東條英機本人已經相信了。

www• ttκǎ n• C〇

“請閣下放心,計劃絕對可行。”

在東條英機的面前,嶺男健一略顯激動的道。

“衆所周知,我國距離中國本土有着很大的距離,這個距離如果不是大型長程轟炸機是絕對飛不到的,甚至就算是在長崎起飛,想要飛到距離最近的上海也需要至少一千六百公里的航程,如果算上載彈量再加上作戰時所需的停留時間的話,這個航程還需要再增加一些…”

“然而,這僅僅只是從本土起飛。如果從朝鮮起飛的話,這個距離就能得到極大的下降。”

“平壤,距離最近的大型城市大連僅有三百多公里的距離。這個距離目前陸軍現役的幾個型號的轟炸機都能達到,哪怕是單發轟炸機也可以,除開大連外還有天津和北京兩個目標,其中平壤與天津的距離爲七百多公里。與北京的距離則是八百公里…”

“目前陸軍裝備的轟炸機當中,所有型號都能從平壤起飛轟炸大連,如果是轟炸天津和北京的話則只有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一式陸上攻擊機,另外九八式俯衝轟炸機的1900多公里的航程勉強能達到…”

“所以,現在我們只需要選擇一個目標。然後指定一個嚴密的計劃就可以了…”

聽完嶺男的解說後,東條英機和在座的內閣成員都點了點頭。

“眼下東京遭到轟炸的關係,舉國震動,因此爲了振奮士氣,對中國實施報復行動是必須的,而考慮到實際效果的話,我認爲最好的目標就是北京…”

在環顧了一下四周後,東條英機開口道。

“我也贊成。”

另外一名內閣成員點了點頭。

“我也贊成…”

“贊成…”

在座的內閣成員幾乎都贊成了東條英機的提議。其實這也難怪。畢竟遭受轟炸的東京是日本的首都,如此的話就只有將對方的首都也炸了纔算是報復。

另一方面,能夠轟炸北京的話,對整個軸心國的士氣恐怕也是一個提升。

畢竟到目前爲止,中國本土一直都沒有遭到過任何的打擊,甚至就連一顆敵國的子彈也沒有落在中國本土上面過。

因此如果能夠成功對中國實施轟炸的話。無疑是一件極爲振奮士氣的事情。

“既然諸君都贊成了………那就開始行動吧…”

————————————————————

雖說軍情局潛伏在日本的成員很少有被日本人挖出來的,但是東條英機很清楚在眼下的日本政府內。來自中國的間諜絕對不會少。

所以在正式決定對中國展開報復行動後,一切都進行了嚴格的保密。

另一方面。由於中日開戰後一直以來的搜捕行動,軍情局潛伏在日本的成員絕大多數也都進入了潛伏階段,所以雖然日本人的行爲並不是沒有蛛絲馬跡暴露出來,但是軍情局的人卻沒有發現什麼。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準備了數百架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九八式俯衝轟炸機和一式陸上攻擊機…

這其中航程最短的就是九八式俯衝轟炸機,僅有1900多公里,武裝也只有一枚450公斤級的航彈,不過日本本來就不是一個重視轟炸機的國家,能找到可以轟炸到中國的轟炸機本身就已經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了,所以九八式俯衝轟炸機的那點缺點到也沒怎麼讓人在意。

而在確定了執行報復計劃的機種後,日本人一邊通過各種渠道叫囂着報復,麻痹着國社政府的情報系統,一邊則是偷偷的將分散在各地的轟炸機聚集到朝鮮去…

和世界的其他地區都打的熱火朝天不同,以鴨綠江爲分割線的中朝邊境卻相當的平和,甚至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的馬奇諾防線那邊差不多,基本上就是一場靜坐戰爭。

對鴨綠江一邊的國防軍來說,猛攻多山地勢的北朝鮮無疑是一件很吃虧的事情,畢竟多山的北朝鮮並不適合重裝備的展開,而如果沒有了重裝備的話,想要打贏日本人就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既然如此,到不如將朝鮮的日軍放着不管。

然後就像歷史上一樣,先將本土的日本鬼子給逼降了,然後在和他們秋後算帳。

至於日本人?

他們也沒打算離開多山的北朝鮮,然後到東北去和已經準備多時的數千輛坦克玩追逐遊戲…

許多人都認爲等到戰爭結束後,中朝邊境上的這種特殊狀態都會持續下去,然而事實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爲…

“諸君,努力啊!!!”

在平壤的一處機場上,基地的指揮官手中捧着一碗酒,對着站在他面前的數十位飛行員道。

在其他的幾處機場跑道旁,這樣的情景也是比比皆是。

在經過了差不多一個多月的籌備後,準備執行報復計劃的數百架各型轟炸機終於秘密的集結在了平壤。而了掩護這次任務,東條政府甚至犧牲了不少潛伏於國社政府當中的間諜。

而現在,在付出了諸多代價,在進行了長久的準備後,報復行動終於開始了。

雖然沒有人能夠預見這次行動是否成功,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在這次轟炸結束後,中朝邊境想要恢復往日的平靜顯然是一件無可能的事了…未完待續。。

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117章 走第193章 宋教仁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283章 日置益第471章 噴火兵第477章 轉移第492章 戰鬥第77章 羣龍無首第434章 啓航第14章 川漢鐵路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104章 時間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15章 工廠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299章 國難財第200章 開始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3章 倫敦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97章 一腳第123章 洋行第45章 華升一號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11章 三人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252章 九千字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231章 回絕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229章 楊藎誠第269章 雨花臺第5章 回國第五百一十六章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1章 三人第400章 阮愛國第309章 分部第267章 馬鞍山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251章 漢口第五百零七章第407章 泰國第267章 馬鞍山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107章 炮兵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11章 三人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345章 諜海第132章 迫擊炮第293章 震世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64章 一切就緒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105章 麻煩第144章 入黔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38章 和談第259章 議和第439章 仙山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231章 回絕第73章 槍聲第228章 炮盾第89章 五樣第92章 無二第290章 龍口第439章 仙山第31章 宋鼎寒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206章 巴東縣第114章 美味(下)第295章 萊陽第11章 三人第280章 整軍備戰
第36章 一千八百萬第260章 協約國觀察團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117章 走第193章 宋教仁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283章 日置益第471章 噴火兵第477章 轉移第492章 戰鬥第77章 羣龍無首第434章 啓航第14章 川漢鐵路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491章 索馬里到手後如何處理黑蜀黍第104章 時間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489章 攻佔加爾各答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15章 工廠第137章 和談,不,是談判!第299章 國難財第200章 開始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3章 倫敦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97章 一腳第123章 洋行第45章 華升一號第241章 蔣介石和蔡鍔第11章 三人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252章 九千字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367章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第231章 回絕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229章 楊藎誠第269章 雨花臺第5章 回國第五百一十六章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1章 三人第400章 阮愛國第309章 分部第267章 馬鞍山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497章 南洋羣島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94章 德國m32式制服第251章 漢口第五百零七章第407章 泰國第267章 馬鞍山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107章 炮兵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11章 三人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345章 諜海第132章 迫擊炮第293章 震世第399章 中南半島第64章 一切就緒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105章 麻煩第144章 入黔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38章 和談第259章 議和第439章 仙山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231章 回絕第73章 槍聲第228章 炮盾第89章 五樣第92章 無二第290章 龍口第439章 仙山第31章 宋鼎寒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206章 巴東縣第114章 美味(下)第295章 萊陽第11章 三人第280章 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