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

澳大利亞雖然是一座巨大無比的大陸,單憑大陸本身的面積,就足以讓這座大陸曾經的擁有者澳大利亞,在後世的衆多國家中名列第六大國家,僅居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五個國家只有,約相當於後世五分之四個中國。

然而在這個時代這座龐大無比的大陸,卻僅居住着不過7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人,而且在戰爭迫近後,這700萬人中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口逃到了印度和美國…

所以當日本人將堪培拉、悉尼、墨爾本和布里斯班這四座城市佔領後,雖然他們的步伐還沒有踏足澳大利亞的每一處角落,但是這個國家卻已經等於是被日本佔領了。

畢竟在澳大利亞的其他地方,問題不是那裡有沒有人能夠抵抗日本的侵入,而是那裡有沒有人…

不管怎麼說,在墨爾本這座澳大利亞第二大,同時也是最後的一座大城市被日軍佔領後,澳大利亞這座大陸最終還是落入了日本人的手裡。

至於澳大利亞原本的統治者?在墨爾本被佔領的前夕,這些曾經的統治者乘坐着飛機飛到了距離墨爾本幾百公里外的一座海濱小鎮,並且在那裡乘坐着客輪在澳大利亞海軍僅剩的幾艘軍艦的保護下駛向印度。

同時也就是在客輪上,這些曾經的澳大利亞統治者宣佈成立流亡政府。

不過在將澳大利亞也丟了後,這些流亡者大概也不會有什麼人管了。畢竟現在澳大利亞的統治者是日本人和新的澳大利亞政府,就好象維希法國什麼的…

雖說澳大利亞人對僞政府和日本人的牴觸是毫無疑問的,但現在澳大利亞的統治者的確就是他們。

————————————————————

在佔領了澳大利亞,或者說是將在澳大利亞的幾個主要抵抗着全部處理掉後。日本人開始掉轉矛頭對準了新西蘭。

新西蘭,算是除了澳大利亞外的大洋洲上的唯一一個國家。

不過和澳大利亞不同,新西蘭只不過是一個小島罷了,一個和英倫三島差不多大的小島,而且新西蘭的人口也很少,只有一百多萬人而已。

在過去和未來的歷史中,新西蘭和澳大利亞一向是矛盾重重,這也難怪。畢竟整個大洋洲就只有他們兩個國家。如果一個地方只有兩戶人家的話,那麼他們的關係要麼就是親密無間,要麼就是矛盾重重,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的選擇。也就是說這種關係的機率是一半一半的。

而很明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關係是後者,也就是說兩國的關係並不是很好,這點哪怕是後世也是如此。

說實在的,在澳大利亞剛剛遭到侵略。尤其是澳大利亞海軍在日本海軍的打擊下全軍覆沒的時候,新西蘭人更是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可是沒多久,就在布里斯班、堪培拉和悉尼一一陷落後。新西蘭人的心裡卻升起了一絲兔死狐悲的感覺。

畢竟澳大利亞倒黴了,他們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

要知道他和澳大利亞一樣。都是和英國是一夥的,也就是說他們都是同盟國的一員。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澳大利亞被擺平沒多久後,日本人就已經轉頭開始收拾新西蘭人,而新西蘭…

怎麼說呢…

整個新西蘭的人口,也不過才和悉尼差不多而已,所以面對日本人的入侵新西蘭人根本無法阻止起有效的抵抗。所以纔沒多久,整個新西蘭就已經被日本人給佔領了。

不過由於新西蘭人的準備時間要比澳大利亞多,所以在日本人佔領新西蘭前,新西蘭政府就已經落跑了。只不過新西蘭人和澳大利亞人的選擇不同,澳大利亞人的選擇是先去印度,然後在考慮剩下的事情,而新西蘭人的選擇則是美國——————因爲通往印度的西方航線已經被日軍封鎖了…

————————————————————

整個大洋洲都被軸心國佔領,這對以英美爲首的同盟國還有另外一邊的蘇聯來說都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這意味着澳大利亞上的豐富資源,已經爲軸心國所用。

要知道澳大利亞實力弱只是因爲他的人口太少了,可不是因爲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貧匱的國家。

而澳大利亞和日本,恰恰可以互相補足。

另外在太平洋戰場,日本聯合艦隊也已經攻下了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全部島嶼,甚至包括了夏威夷——————在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後,美國政府將在太平洋上殘餘的部隊全部撤回了本土,於是夏威夷也就等於是成了一個不設防的地方。

而這時的日本海軍幾乎已經拿下了太平洋上的全部島嶼,在這種情況下對夏威夷自然是不拿白不拿,不管將來守不守的住,先拿下來總是好的…

不過在拿下夏威夷後,在日本軍部內部也再次響起了攻上美國本土的呼聲,畢竟在拿下了夏威夷後,對日本而言美國已經算是門戶大開了。

然而在經過了多重考慮後,東條內閣最後還是拒絕了這種提議。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還是很誘人的,畢竟現在攻上美國本土的話,總比等美國將他的戰爭機器全面發動要來的好。

問題是美國和夏威夷不一樣,夏威夷雖然也被稱作是美國本土,但實際上他就是一個距離美國幾千公里遠的羣島而已。

而幾千公里的距離,對日本而言已經是很遠的了,這麼遠的距離日本甚至不能保證對夏威夷的有效支配,會拿下夏威夷也只是因爲是美國人先將夏威夷拋棄的。日本人本着不拿白不拿的心態纔會去派兵佔領。

可是美國本土不同,依照日本現在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持在美國本土上和美國人進行戰爭,這一點。就算現在日本已經拿下了澳大利亞也一樣。

因爲想要攻上美國本土需要龐大的兵力,而日本在南洋和澳大利亞已經被牽制太多兵力了。另外在後勤補給和物資上的壓力也是很巨大的,沒錯,現在日本的確是佔領了富饒的南洋羣島和澳大利亞,那裡的資源也的確非常豐富,可是現在的日本人雖然擁有着這些土地上的資源,但是他的工業實力卻無法將這些資源轉換成戰爭所需的物質…

而想要獲得將這些資源轉化成物資的能力,日本還需要至少數年的時間…

————————————————————

除開對大洋洲的攻略外。日軍中南半島和南次亞大陸的進展也十分喜人。早在對澳大利亞展開攻略前,日軍就已經佔下了法屬印度支那,稍後沒多久就派遣十萬遠征軍會同泰國軍隊一起對英國所屬的緬甸發起進攻。

對於英國人來說,印度可說是英國在海外最重要的一塊殖民地。所以哪怕英國本土的情況十分惡劣,但是英國人還是給予了印度極大的支持。

尤其是在軍備方面,印度部隊所使用的武器幾乎都是英國政府從中國購買的,而嚴光也對將武器出售給印度軍隊毫無芥蒂——————反正最後死在印度部隊槍口下的也不是中國人…

正是由於這種支持,所以日泰聯軍光是攻下緬甸就已經耗費了很大的時日。等到日軍攻佔墨爾本的時候,日泰聯軍也不過纔將戰線延伸到了孟加拉而已,距離恆河的話還有那麼一段距離…

至於歐洲那邊,德國人的巴巴羅薩計劃順利進行。莫斯科的保衛戰早已展開,而且從去年開始一直打到了現在…

這場戰役硬要說的話。已經打的有些離譜了…

德國人那邊,由於有國社政府從烏克蘭邊境提供的直接支持。所以在物資上完全沒有擔心的必要。而俄國人那邊,從西伯利亞開來的部隊則都是直接在中俄邊境換裝國防軍的裝備,然後纔開拔前往前線的…

換句話說,兩國的這場戰爭能支持到現在,完全是由於國社政府的支持,只不過由於巴巴羅薩計劃明顯要比歷史上更順利,所以一直到現在俄國政府都沒有緩過勁來,而不是像歷史上一樣到現在爲止已經開始實施反攻計劃了。

對國社政府而言,這場戰爭是很矛盾的。

因爲他需要德國人替他削弱俄國人的實力,但是卻又不能讓俄國人被德國人打垮,所以戰爭進行到了最後,國社政府一直在平衡着兩國的實力,儘可能的避免天平倒向其中一方。

只不過戰爭進行到了現在,這種平衡已經是越來越難以維持了,畢竟這場戰爭是歷史上少見的龐大。

好在這個時候,日本人攻下澳大利亞的消息已經傳來,這也就是說,嚴光已經不需要在去刻意維持兩國的平衡,他已經可以從幕後走向檯面了…

————————————————————

“比預想中的慢了一些啊…”

揚了揚手中關於澳大利亞的情報,嚴光搖了搖頭道。

“的確是比預期的慢了一些,不過好在總算是趕上了…”掏出打火機,在將香菸點燃后王耀武道。“如果在蘇德間的平衡被打破前,日本人依然沒有拿下澳大利亞的話,事情可就有些麻煩了。”

“那麼現在該怎麼辦?按照計劃繼續進行嗎?”扇了扇王耀武那邊傳過來的煙霧後,宋鼎寒的身子前傾道。

“既然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那麼自然也就沒有更改的必要…”這麼說着顧維鈞看向了嚴光。“總統,我這邊是不是可以開始接觸俄國人和美國人了?”

看着桌面上的另一份情報,嚴光沉思了一下後點點頭。

“可以,你去接觸一下俄國人和美國人吧,然後將我們的要求提出來…”

“好!”

顧維鈞從沙發上起身。

“那我這就去…”

“嗯。”

等到顧維鈞離開了房間後,嚴光看向蔡鍔。

“你去聯繫一下泰國人。那件事情也可以開始準備一下了。”

“明白。”蔡鍔也點了點頭。“不過泰國人的實力會不會弱了一些,雖說在裝備上泰國人的確不錯,但我怕他們恐怕沒法吃掉在孟加拉的十萬日軍…”

“這個到無需擔心,現在泰國人已經開始有些不太聽話了。也是時候讓他們明白,如果沒了我們他們什麼都不是這個簡單的道理了…”

“這樣…”

泰國,是國社政府在中南半島上最重要的一顆棋子,在國社政府和英國還有法國的爭端日漸激烈後,國社政府開始扶持泰國作爲自己在中南半島上的一顆棋子。

而對泰國人而言,由於往日裡英法兩國的壓迫,再加上泰國內部有大量的華人存在並且位居高位,所以泰國人也十分願意親近曾經的宗主國中國。

而在建立了準盟友和盟友一級的關係後。國社政府對泰國的支持也越來越大。

先是對泰國政府提供武器裝備上的支持,接着是派遣大量軍官到泰國去幫助泰國政府訓練部隊,到了後來國社政府甚至幫助泰國建立自己的工業基礎。

當然,也是趁着這個機會。國社政府將在泰國內居住的華裔漸漸的扶上高位,等到了後來,泰國已經完全成爲了一個由親華人士和華裔把持的國家,而原本的泰國國王到了現在也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泰國更是成爲國社政府的馬前卒。在大戰爆發後當先派遣部隊進入緬甸,準備將緬甸從英國人的手中搶回來——————當然,當時在泰國和中國境內的宣傳是將“緬甸從英國殖民者的手中解放出來”…

而等到日本徹底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後,日本政府更是派遣了十萬遠征軍到泰國去。和泰國政府一起攻入緬甸境內。

雖說泰國人的戰鬥力比較渣,但是在經過了國社政府長時間的扶持後。泰國部隊的戰鬥力好歹也是有一點的,再加上人數和火力上的優勢。所以英國人在緬甸的抵抗很辛苦,而等到日本人也來了後,英國人和當地殖民部隊的抵抗更是全面瓦解。

不過等到兩國聯軍進入印度時,英國人的抵抗卻開始變得頑強起來,這也難怪,和緬甸可不同,印度畢竟是英國人最重要的殖民地。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當英國在印度的部隊需要裝備的時候,當時的國社政府在支持泰國人和日本人的同時,居然也大量出售武器裝備給英國人,這一點自然是件很難讓人理解的事情,不過對嚴光來說真正重要的是讓國社政府在印度擁有存在感,而不是真的讓泰國人把印度給解放了——————要知道印度對英國抵抗德國可是有着相當重要的作用,要是沒了印度的話,再加上軸心國在各地勢力的順利擴張,沒準丘吉爾最後真的學法國人一樣投降了呢,要是那樣的話那事情可就真的毀了…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嚴光纔會在支持泰國人和日本人的同時,也支持這英國人,畢竟他可不希望希特勒徹底的統治整個歐洲。

真要是那樣的話,就算嚴光最後能擊敗希特勒,最後的代價也絕對是慘烈的,而那樣可就不符合嚴光的座右銘了。

————————————————————

由於有中國的扶持,所以泰國人在緬甸和印度的進展很順利,另外馬來半島連同新加坡一起,也都被泰國給佔領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泰國人的心裡開始升起了自己的小心思…

一直到目前爲止,泰國人也稱得上是戰功赫赫了,畢竟先緬甸,在馬來,到現在連印度也攻入了,泰國人自認也算是貢獻良多。

然而到目前爲止,嚴光卻是一點甜頭都不準備給泰國,甚至就連泰國人親手攻下的緬甸,嚴光也準備讓緬甸新成立一個政府,而不是有泰國來管理。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雖說在後世中南半島上的幾個國家不過才手指大小,但是整個中南半島全部合併在一起的話也是不可小視的。

而且雖然越往南,人就越懶惰,但是和印度人相比,中南半島上的這羣人可比印度人還有南洋的土著強多了。

如果真的讓泰國人將整個中南半島都統一了的話,那和在自己的身邊立了一個印度也沒什麼區別,而且還是印度的加強版,這麼做的話豈不是在自找麻煩?

所以在利用泰國的時候,不是不能給他們一些甜頭,而不是不能給他們想要的甜頭,畢竟嚴光只是想在自己的身邊養幾頭獅子狗,卻不想在身邊養兩條狼…

而泰國那邊,雖說現在泰國主要是由親華人士和華裔來控制,但就算是親華人士和所謂的華裔,和中國畢竟也不是完全一條心的,所以泰國人的心裡也開始有那麼一點別的想法了…

在泰國內部,甚至還有一些人想過是不是親近一下日本,畢竟現在日本的發展也相當不錯,雖然看起來稍遜中國一些,不過如果再加上和日本關係不錯的德國幫襯…

那麼如果有機會整合整個中南半島的話,或許泰國有機會成爲一個像日本一樣脫離於中國的存在?(未完待續。。

———————————————————————————————

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80章 歸入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209章 吐血第385章 競選第135章 總攻第252章 九千字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360章 破交戰第四百零四章第274章 旗人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480章 傷亡第312章 肉彈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8章 風水寶地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337章 摩蘇爾第310章 狙擊手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四百零四章第100章 戰備第462 登陸澎湖第18章 江上(二)第335章 解圍第25章 趙爾豐第162張 林秀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297章 燃燒彈第12章 麻將第212章 增援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337章 摩蘇爾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299章 國難財第152章 張百麟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180章 毛瑟G98第30章 清末槍照第40章 蝴蝶效應第311章 總攻第121章 請柬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17章 江上(一)第337章 摩蘇爾第五百一十六章第331章 裝甲師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385章 競選第141章 介入第175章 5分之1第230章 朱爾典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496章 坦克戰第72章 發動第138章 北伐第180章 毛瑟G98第347章 珍珠港第149章 鍾昌祚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307章 準備第48章 第三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章 倫敦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56章 回家第40章 蝴蝶效應第511章 破雷艦第233章 嚴光的YY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26章 好事第198章 商談第121章 請柬第205章 猜想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33章 指揮權第62章 調任第62章 調任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
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80章 歸入第111章 圖窮匕見(上)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209章 吐血第385章 競選第135章 總攻第252章 九千字第325章 開玩笑的!第360章 破交戰第四百零四章第274章 旗人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480章 傷亡第312章 肉彈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493章 決定空戰高度的人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181章 軍情局、軍防局第8章 風水寶地第490章 索要索馬里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337章 摩蘇爾第310章 狙擊手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四百零四章第100章 戰備第462 登陸澎湖第18章 江上(二)第335章 解圍第25章 趙爾豐第162張 林秀第344章 裝甲部隊的完美首站第289章 日本遠征軍第69章 東路同志軍第297章 燃燒彈第12章 麻將第212章 增援第424章 暴跳如雷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337章 摩蘇爾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299章 國難財第152章 張百麟第233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502章 舊的一年第180章 毛瑟G98第30章 清末槍照第40章 蝴蝶效應第311章 總攻第121章 請柬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17章 江上(一)第337章 摩蘇爾第五百一十六章第331章 裝甲師第52章 百分之三十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28章 有品級的人第385章 競選第141章 介入第175章 5分之1第230章 朱爾典第282章 歐戰爆發第496章 坦克戰第72章 發動第138章 北伐第180章 毛瑟G98第347章 珍珠港第149章 鍾昌祚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350章 十月革命第112章 圖窮匕見(下)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307章 準備第48章 第三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第195章 善後大借款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37章 中國第一第3章 倫敦第358章 庫頁戰役第56章 回家第40章 蝴蝶效應第511章 破雷艦第233章 嚴光的YY第343章 出戰 裝甲部隊第26章 好事第198章 商談第121章 請柬第205章 猜想第五百一十七章第333章 指揮權第62章 調任第62章 調任第441章 兩棲攻擊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