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貨幣改革

在遼寧的瀋陽市,一個50多歲滿臉滄桑的農民從銀行裡走了出來,手中拿着的是一張印着各種花紋和圖案的紙張,從表情上看,可以看的出這位老農相當的茫然。

而在老農的身邊,許許多多的人在走出銀行後,臉上也同樣是一片茫然之色,當然他們的手裡和老農一樣,也同樣拿着一張印着各種花紋和圖案的紙張。

在1925年,接連發生了許多大事。

比較著名的一個,就是《人口遷移政策》,自願前往哈薩克等省份的百姓,每人都能得到一百畝面積的耕地,而且是免費的。同時每戶人家還能得到國社政府贈送的一輛拖拉機和三年的燃料供應,在這個政策下數以百萬計的國人被遷往位於中亞的哈薩克等行省。

通過鐵路遷往新家的國人,在這些新國土上安家落戶,同時他們的存在也代表着國社政府對這些新領土控制的日漸穩固。

而這,也引出了第二件大事,那就是國社政府自費向國內各大汽車企業訂購三十萬輛拖拉機。雖然這時在世界各地投入使用的機動車要用千萬來計算,但是由政府出面一次性訂購三十萬輛拖拉機,依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在這一時期,在華經營的各汽車企業也同樣在憤怒着他們政府的無能,因爲在這三十萬輛的訂單當中他們的政府甚至沒有替他們爭取到一輛。

在聯想到國社政府爲了扶持國內汽車業而做出的各種努力,也就不難理解這些汽車企業的憤怒了。

不過國社政府會下達三十萬輛的訂單。除了鞏固在新領土的統治外,就是爲了扶持國內的汽車業。在這個時候若是將訂單分給國外的企業,那到底是扶持國外還是國內?

因此就算洋人氣的在怎麼跳腳,甚至搬來了各自的政府。嚴光的回答依然是不。

雖然爲此出現了許多的非議,但是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卻是一片大好,甚至幾家汽車公司已經在考慮生產一種哪怕是工薪階層也能享用的汽車,就好象這時的福特T型車和後世的甲殼蟲汽車一樣。

不過福特T型車在最便宜的時候,也差不多要260美元,也就是500多銀元的樣子,而這時中國的一般工人月工資也不過10多塊銀元而已。雖然中國的人工成本要比美國低,但也不可能像後世的中國和美國一樣差距大。因此想要生產一種“國民汽車”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而且嚴光也很明白,這裡面最重要的並不是汽車有多便宜,而是百姓的收入有多高…

好在隨着中國開始從農業化國家向工業化國家轉變,百姓們的收入也在不斷增長。因此這個問題到也不需要嚴光去擔心。另外《8小時工作制》的法案也在嚴光這個全國最大資本家的推動下被確定了,畢竟就連嚴光這個全國最大的資本家都這麼做了,其他人也沒什麼反對的立場。

不過雖然法案推行下去了,但是法案的推行時間畢竟太短,所以一些違背法案的事情不要說在偏遠地區。甚至就連在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也是很普遍的情況。同時地方官員也不可能完全清廉,在收下資本家票子的同時,這些地方官員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因此就像這時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一樣,國內工人的遊行和罷工行爲也時有發生。在這一情況下一些布爾什維克政黨也開始悄然在國內興起…

好在這些年來嚴光的政績“相當可以”,再加上8小時工作制也是嚴光力排衆議推廣下去。而且在自己旗下的公司、企業裡嚴格執行——————這些都是嚴光自己的,既然老闆都不介意。那麼下面的管理者自然也樂得輕鬆一些,何況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被人在背後指着脊樑骨罵的。

也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所以雖然下面的罷工和遊行時有發生,但是嚴光的地位和威望卻一點都沒有被影響到,在個別時候甚至還曾出現過不降反升的狀況——————雖然已經升無可升了…

至於那些自俄國流傳過來的布爾什維克?

這時的中國和另一個世界的中國完全不同,在另一個世界,同時期的中國僅僅只是處於半殖民狀態的農業國家,工人的數量雖然不能算少,但也絕對不能算多,因此走工人這條路是絕對走不通的。

而這時的中國,雖然有着很多的問題,但在和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對比後,不管怎麼說也勉強算得上是半農半工業化國家了,而且在整體上還在不斷向着工業化的方向飛速進步着。

因此要是這些飄洋過海來到中國的布爾什維克和中國本土的布爾什維克分子走老一套的話,成果將會和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完全不同——————要是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話反倒是死定了,因爲農業上的賦稅已經免除很多年了,而且在災荒時期還有政府的救濟及時發下,雖說累了點,而且也不像哈薩克的移民那樣有免費的拖拉機發放,但這時的農民兄弟可絕對比工人兄弟輕鬆得多,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再怎麼拉攏也想不出該用什麼來拉攏。

至於比同期數量多出十倍的工人兄弟?

認真的講,除非是像後世的發達國家一樣,不然的話任何一個國家的工人在工作的時候都是很辛苦的。而在這個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還不完善的時代,更是相當的明顯。

再加上早期的共產主義都是聯合工人階級,而這一時期的中國在工人數量上至少比另一個世界同時期的數量多出十多倍,因此要是這些布爾什維克分子真的能策動工人階級的話。就算無關大局也會造成很多的麻煩。

不過…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咳,這句話好像不怎麼對,不過哪怕是普通國人只要擡頭看一下1911年和1925年時的全國地圖,都會明白蘇俄絕對不是中國的朋友。

而共產主義。偏偏是俄國最著名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願意支持共產主義的人自然就少了許多,畢竟哪怕是最普通的國人都明白什麼樣的人該支持,什麼樣的人不該支持…

因此哪怕中國時常會爆發一些罷工運動,但是願意支持共產主義的卻沒多少,畢竟只要是正常人都不會幫助敵人破壞自己的國家的。或者說在得知共產主義出自俄國,而且面前的這些布爾什維克分子也都是來自俄國或得到俄國支持後,那些正受到蠱惑的國人就已經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懷好意了…

於是很自然的。雖然共產主義很有蠱惑性,但是在中國的發展卻一直都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

——————————

除開上面的兩件事外,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國社政府正式宣佈關閉位於東北等地的幾座油田,如大慶油田等。

官面上的說法。是政府擔心在東北等地區出產的石油會污染當地的耕地,因此纔會決定暫時關閉位於東北和其他地區的幾座油田。

不過就像上面說的一樣,這只不過是官面上的說法而已。

實際上,國社政府會這麼做是出於另一方面的考慮。

隨着移民政策的實行,目前在哈薩克等地的內地居民已經達到了幾十萬。而且按照這個速度進行下去的話,很快在哈薩克的內地人口就會超過百萬,而且哈薩克斯坦的可耕地面積很大。

在後世,哈薩克斯坦的耕地面積二十二萬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十五位,然而在蘇聯時期哈薩克斯坦的耕地面積卻達到了三十萬平方公里(三千萬公頃)。位列世界第十一位,僅比尼日利亞、印度尼西亞和烏克蘭少了三萬平方公里上下。

再考慮到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原本就不需要太多耕地面積這一因素,因此即便是往哈薩克斯坦移民個三五千萬人口也是全部問題的。在這種情況下,至少國社政府在中亞的統治是相當穩固的。

不過和中亞地區不同,伊拉克等地並沒有哈薩克斯坦這麼多的耕地面積,而且剩下的那些耕地也是有主的,根本無法像在哈薩克一樣分土地吸引移民。

雖然在政策決定後,伊拉克等地已經開始修建大量工廠,以此來吸引人口遷移到這幾個地區,但是和在哈薩克的方式相比,這種方式實在是太沒有效率了。

雖然國社政府已經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守住這幾座噴金的寶地,但是在上有蘇俄,下有英法,左側還有土耳其覬覦的情況下,誰也無法保證未來不會出現什麼情況。

因此國社政府決定先關閉在東北和其他地區的幾座油田,全力開發位於高加索和中東的石油,至於內地的石油?就暫時先封存吧,如果伊拉克等產油區發生問題就重新開採應急,若是沒有問題,那就繼續封存下去留給子孫後代好了…

世界上的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再加上國社政府的意圖並不是很難看透,不過國外的媒體卻並沒有因爲這件事情而出言諷刺國社政府,因爲在這個政策宣佈沒多久後,另外一件大事就發生了…

——————————

“………這個…”看了手裡的紙幣一眼後,50多歲的老農猶豫着道。“真的能花的出去嗎?”

一旁一個知識分子打扮的青年接口道。“既然是政府推行的貨幣,畫肯定是能花出去的,不過…”說着青年也有些猶豫的道。“不過紙幣什麼的,好像很容易變成廢紙啊…”

的確,至少在中國的歷史上,紙幣的確是很容易變成廢紙。

畢竟在中國的歷史上,紙幣已經發行過無數次了,因爲世界最早的紙幣就是出現在中國。

何況和沉甸甸,銀晃晃的銀幣相比,紙幣也實在是太單薄了一些。也難怪他們會這麼猶豫了。

“不管怎麼說,還是先試試再說吧…”

咬了咬牙,一個看上去像家庭婦男的男人道,說着他走入了銀行附近的一家商店。

而在婦男的身後。老農等人着是一臉緊張的看着他,就好象是在看着一位赴死的英雄一樣,就這麼一直過了幾分鐘的樣子,那個婦男終於大包小包的走了出來。

“沒問題,能花的出去…”

他這是廢話,紙幣本來就是爲了花出去而存在的。

國社政府在宣佈關閉位於東北和其他幾個地區的油田後,這本來是一個媒體攻擊國社政府的好時機,尤其是在這個世界的某些國家對國社政府並沒有太多善意的時候。

然而媒體們卻並沒有選擇這麼做。而是轉而集中報道另外一個新聞。

會出現這樣的原因,就是因爲國社政府在籌謀了數年後,終於正式宣佈更改貨幣制度…

在過去,中國一直都是銀本位制國家。在我國貨幣史上,白銀自漢代已逐漸成爲貨幣金屬,到明代白銀已貨幣化,中國真正成爲用銀之國——————雖然當時也通行銅錢和紙幣。明朝社會的商業氛圍濃厚,人民的物質生活極其豐富。花銷也七零八碎,由儉入奢起來。但實行的是銀兩制,以金屬的重量計值,屬於稱量貨幣制度。沒有踏入貨幣制度階段。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頒行《幣制則例》,正式採用銀本位。以“元”爲貨幣單位,重量爲庫平七錢二分。成色是90%,名爲大清銀幣。但市面上銀元和銀兩仍然並用。辛亥革命後,於1913年公佈《國幣條例》,正式規定重量七錢二分、成色89%的銀元爲中國的貨幣單位。

於是很自然的,在國社政府成立後,也就一直採用銀元作爲貨幣單位了。

在貨幣史上,銀比金更早地充當本位貨幣。但在充當貨幣商品方面,黃金遠勝於白銀。西方國家隨着經濟的發展,銀本位制先是過渡到金銀複本位制,19世紀20年代後又爲金本位制所取代。到了19世紀末,隨着白銀採鑄業的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白銀價值不斷降低,金銀之間的比價大幅度波動,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除了中國以外,各國先後放棄了銀本位制。

因此,中國放棄銀本位,也算是一件符合歷史潮流的事情,畢竟到了這時世界各主要國家已經沒有一個採用銀本位制了。

然而中國實用白銀作爲貨幣,已經有了千餘年的歷史,貿然將銀本位制取消始終是一件不好的舉動。而且在取消銀本位制後,國社政府應該採用什麼樣的貨幣形式也是一個難題,也因此,關於貨幣方面的爭議一直進行着。

一直到了1925年,這個爭論才得出了一個結果。

首先,就是銀本位制必須取消,因爲銀本位制已經不再符合歷史的潮流。

其次,便是國社政府決定,採用金塊本位制作爲國社政府未來的貨幣形式。

所謂的金塊本位制也是金本位制的一種,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爲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於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在歷史上,自從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以後,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實行了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爲了籌集龐大的軍費,紛紛發行不兌現的紙幣,禁止黃金自由輸出,金本位制隨之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在19241928年,資本主義世界曾出現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都先後恢復到大戰前的水平。並有所發展。各國企圖恢復金本位制。但是,由於金鑄幣流通的基礎已經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復典型的金本位制。當時除美國以外,其他大多數國家只能實行沒有金幣流通的金本位制。這就是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由於不具備金幣本位制的一系列特點,因此,也稱爲不完全或殘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而金塊本位制,就是這其中的一個。

1922年在意大利熱那亞城召開的世界貨幣會議上決定採用“節約黃金”的原則,實行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實行金塊本位制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法國、美國等。

而除開英法等主要國家,歐洲的其他國家實行的則是金匯兌本位制。

在金塊本位制度下,貨幣單位仍然規定含金量,但黃金只作爲貨幣發行的準備金集中於中央銀行。而不再鑄造金幣和實行金幣流通,流通中的貨幣完全由銀行券等價值符號所代替,銀行券在一定數額以上可以按含金量與黃金兌換。

而實行金匯兌本位制的國家,對貨幣只規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幣的鑄造和流通。國內實行紙幣流通,紙幣不能與黃金兌換,而只能兌換外匯,外匯可以在國外兌換黃金。本國貨幣與某一實行金塊本位制或金本位制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匯價,以存放外匯資產作爲準備金。以備隨時出售外匯。

簡單點講,金塊本位制雖然是用紙幣流通的,但是這些紙幣卻是可以到銀行裡去兌換黃金的。

而金匯兌本位制呢?則是在紙幣流通的同時,無法到銀行裡去兌換黃金。

簡單明瞭…

對於金塊本位制。國社政府曾經得到過高爾察克貢獻的一千多噸黃金,因此有着大量的黃金儲備。雖然在這之前。高爾察克曾經將一千六百多噸黃金的一部分用於購買武器和招募軍隊,到最後留給嚴光的僅有一千多噸。但是不要忘了,那些武器可都是嚴光賣給高爾察克的。至於招募軍隊?雖然高爾察克曾經招募了不少軍隊,但是他的白軍只維持了一年多也就煙消雲散了,根本就沒來得及消耗多少黃金。

因此到最後,落到嚴光手裡的黃金數量差不多有一千四百多噸…

一千四百多噸黃金,這是個什麼概念?

簡單點講,後世美國的黃金儲量也不過八千多噸,至於中國則是一千零幾十噸,位列全球第六位。

因此國社政府金庫裡的一千四百多噸黃金絕對算多了,不過也難怪,畢竟是羅曼諾夫王朝幾百年的積蓄,可憐最後全都落到嚴光的手裡了。

不過也正是由於手裡有着這麼多的黃金儲備,所以嚴光對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的追求。前些年財政緊張的時候,嚴光到是考慮過變賣金庫裡的黃金來緩解財政,不過沒過兩年中東的油田就創匯了,於是很自然的這一千多噸黃金也就只能堆在金庫裡面發黴,嚴光會採用金塊本位制也和這有一定的關係。

現如今國社政府大概有一千六百多噸的黃金,其中的一千四百多噸是高爾察克獻上的,至於剩下的兩百多噸則是自1913年國社政府成立後逐漸積累下來的…

可別小瞧了這一千六百多噸黃金,根據如今的金價,這一千六百多噸黃金大概相當於二十五億多銀元。雖然二十五億多銀元還不到全國一年的財政收入,但是考慮到這是移動資金的話…

因此,有着一千六百多噸黃金儲備的國社政府,完全有能力採用金塊本位制的貨幣方式。

至於銀行裡的黃金會不會遭到惡意兌換?

根據金塊本位制的方式,鈔票的數量只有達到一定數額後才能兌換黃金的,在英國這個最低數額是1700英鎊兌換400盎司黃金,在法國最低數額則是21500法郎允許兌換12公斤黃金,至於中國則是16000銀元允許兌換10公斤的黃金。

當然,嚴光也不是沒有想過一步到位,直接從銀本位制進步到《不兌現本位制》,也就是後世的人民幣等鈔票,不過這麼做畢竟還是太前衛了一些,而且貨幣的改革也需要一個過渡。

如另一個世界的民國,所謂的法幣改革最初也不過是由銀本位制轉變到金匯兌本位制,只不過後來民國失敗了,而且敗的很慘…

——————————

大家給個意見,新的貨幣叫銀元、華元還是直接叫人民幣?(未完待續。。)

第443章 慣例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62章 調任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75章 5分之1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10章 狙擊手第38章 張謇第345章 預警機第283章 日置益第14章 川漢鐵路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70章 綦江第206章 巴東縣第100章 戰備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5章 回國第500章 VX毒氣第97章 一腳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92章 無二第56章 回家第392章 興趣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464章 襲擊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四百零四章第313章 反攻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14章 江上第四百九十九章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477章 轉移第87章 槍第305章 火焰第487章 空戰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35章 銀元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133章 選誰第189章 練兵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138章 北伐第46章 倒黴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59章 潛艇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247章 狙擊手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214章 江上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98章 決定第120章 無憂第206章 巴東縣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446張 攻城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92章 無二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135章 總攻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五百一十七章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43章 坦皮科第118章 不甘第116章 離去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129章 王耀武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8章 風水寶地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295章 騎兵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128章 表單(下)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03章 轟炸第459章 戰鬥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204章 佈局第118章 不甘第163章 新的採購計劃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54章 武昌第365章 山縣有朋
第443章 慣例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62章 調任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87章 匆匆數月第175章 5分之1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40章 史上最大艦第310章 狙擊手第38章 張謇第345章 預警機第283章 日置益第14章 川漢鐵路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70章 綦江第206章 巴東縣第100章 戰備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44章 埃弗雷特.李.德高里爾第5章 回國第500章 VX毒氣第97章 一腳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92章 無二第56章 回家第392章 興趣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464章 襲擊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四百零四章第313章 反攻第402章 哈薩克鋼鐵基地第214章 江上第四百九十九章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477章 轉移第87章 槍第305章 火焰第487章 空戰第396章 帝國大廈第135章 銀元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133章 選誰第189章 練兵第137章 不靠譜的嚴大頭第138章 北伐第46章 倒黴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59章 潛艇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247章 狙擊手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214章 江上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98章 決定第120章 無憂第206章 巴東縣第450章 泰國人的小心思第446張 攻城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92章 無二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192章 再次匆匆幾個月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135章 總攻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五百一十七章第423章 眼皮子底下插棒槌第387章 孫中山逝世第438章 戰鬥核心第43章 坦皮科第118章 不甘第116章 離去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129章 王耀武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8章 風水寶地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76章 四川軍政府第295章 騎兵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128章 表單(下)第326章 我要伊拉克第303章 轟炸第459章 戰鬥第64章 一切就緒第418章 巴列維王朝的終結第216章 濫發淫威第204章 佈局第118章 不甘第163章 新的採購計劃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254章 武昌第365章 山縣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