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清明上河

在天津的某處豪華宅邸內,年僅12歲的溥儀正在前清大學士陸潤癢的教導下學習着漢文。

雖說在辛亥革命後,溥儀已經成爲了廢帝。而在嚴光北伐討袁成功後,溥儀這個廢帝更是被人從紫禁城裡給趕了出來。但是實際上溥儀的真實生活還是很不錯的,畢竟在袁世凱時期,袁世凱曾經用善後大借款所得的資金前後兩次補貼清室,每次四百萬兩白銀…

而在國社政府時期,嚴光也僅僅只是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至於溥儀的私人財產,包括袁世凱給溥儀的八百萬兩也是分文未動。

等到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前往天津租界居住的時候,先是有前清官員兩湖統制張彪提供住所給溥儀居住(也就是有名的張園),並且特定製了英國惠羅公司的歐式傢俱,裝潢宅內西洋式的建築,令剛出皇宮的溥儀讚歎不已。

等到山東戰役結束後,失敗的日本人也覺得溥儀是奇貨可居,因此出資在天津租界內給溥儀購買了現在的這所宅邸,甚至就連許多方面的資金也是日本人提供的。

再加上天津本來就是滿清遺老遺少最爲密集的地區,即便溥儀已經遜位,他所居住的宅邸也常有遺老遺少上門覲見問安。

順帶一提,因爲在歷史上溥儀是15歲才結婚的,所以現在的他還沒有碰上那個吸毒、私通侍衛甚至是私生子的末代皇后,再加上也沒有紫禁城內那種沉重的氣氛,因此現在對溥儀來講反而是最快新的一段時光。

只不過,現在這麼一段短暫的快樂時光,似乎也快要終結了…

“雲想衣裳花想

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在陸潤癢的身前,溥儀正在慢慢的背誦着陸潤癢曾經教導過自己的詩詞,而一旁已經閉上眼睛的陸潤癢,也是一邊聽着一邊暗自點頭。

在陸潤癢看來,溥儀雖然不如聖祖皇帝一般,但至少也稱得上是天資聰穎,如果不是太過喜歡惡作劇的話,到也稱得上是一個好學生,如果未來的道路不會出現偏差,甚至有可能做一個好皇帝。

只可惜…

“不過這或許也是件好事吧,至少不用像歷史上的崇禎帝一般品嚐那種迴天無力的絕望感…”

陸潤癢作爲曾經的大學士,自然很清楚前清已經是徹底沒救了,所以纔會產生這樣的感慨。而在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陸潤癢也曾經氣氛過,只不過在離開了紫禁城內的那種壓抑氣氛後,陸潤癢突然覺得或許離開紫禁城也是件好事。

陸潤癢已經年近八十了,到了多活一天是一天的年紀,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儘可能的去教導溥儀,也不負他對清皇室一生的忠誠。

這時,溥儀也已經背完了剛剛的幾首詩,正在開始背新的詩詞。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

溥儀現在揹着的的是李白的

,不但是李白的詩中最長的一首,而且也是標題最長的一首。

那句極爲著名的清水出芙蓉,同樣也是出自這首詩。

然而就在溥儀正揹着的時候,一個太監突然跑了過來道。

“皇上,陸大人,外面有內務部的人,說是有事要找皇上…”

“內務部…”

12歲的溥儀暫且不提,陸潤癢在聽到內務部這個名字的時候卻是眉頭一皺,因爲當年將他們從紫禁城裡趕出來的就是內務部的人。雖說這些年來陸潤癢已經有些釋然,甚至覺得離開紫禁城也不見得就不是一件好事,可是這卻不代表陸潤癢就對內務部抱有什麼好感。

而事實上,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能對內務部抱有好感的也並不是很多。

不過雖然如此,但是陸潤癢還是不覺得有得罪內務部的必要,畢竟到如今,內務部已經被傳成了如

一般的組織,許多的內部處理任務也都是有內務部出面負責的。

而且日本已經因爲戰敗的關係撤銷了在中國的全部租界,換句話說,溥儀等人已經不再受到租界的保護,因此在考量了片刻後陸潤癢開口道。

“你去讓內務部的人稍等一下,一會我就帶皇上到正廳去。”

“是…”

等到太監退下後,陸潤癢纔對着溥儀道。

“皇上,我們去正廳去吧…”

“哦…”

雖然是已經退位的皇帝,不過也不可能穿着便裝就去見客,所以溥儀是在換上了正服後纔去的正廳。

而在正廳裡,林天源也已經有些等的不耐煩了。

雖說內務部和軍情、軍防兩局不同,沒有擅自行動的權利,甚至就算髮現了些什麼也必須先向總統府請示後才能形容,然而作爲嚴光最健壯的一隻走狗,內務部的權勢卻是毋庸置疑的。

而作爲天津分局的局長,林天源也稱得上是手握重權的人物。

像今天這樣等了半個多小時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至少哪怕是天津市的市長也絕不敢讓他等這麼長的時間,如果不是溥儀的身份實在是太過敏感的話…

“一個廢帝居然也敢這樣,真是自尋死路…”

雖然是這麼想的,不過林天源的表情卻和往常一樣,僅僅只是陰沉了一點。不過跟着林天源的幾個部下卻知道,這已經是上司惱怒到極點時纔會有的表情,在沒多久溥儀就在陸潤癢的陪同下走了出來。

“不知…”

看着穿着一身黑色軍服的林天源,陸潤癢有些疑問道。

“鄙姓林…”

“哦,林局長…”

雖說過去局長這樣的小官壓根就不在陸潤癢的眼裡,但此刻陸潤癢也只能客氣着道。

“不知道林局長大家光臨究竟有何貴幹。”

“貴敢不敢當…”林天源搖搖頭道。“聽說在貴所藏有一幅宋代的

請問是真的嗎?”

“清明上河圖…”當然在沒錯,而且一直都保存於溥儀這裡,然而陸潤癢卻不明白林天源爲什麼要問這個,只是他也沒辦法否認,因此只得道。“沒錯,清明上河圖的確是在皇上這裡,不知道林局長問這個…”

“在就最好了…”林天源先是點點頭,然後就換了個臉色。“清明上河圖等文物乃是屬於國家的珍貴文物,理應由政府保管,我這次前來就是奉了總統府的命令,前來從廢帝愛新覺羅.溥儀這裡收繳應該屬於國家和人民的珍貴文物。”說着林天源又緩和了一下臉色道。“不過請放心,政府會適當補償你們的…”

然而林天源雖然覺得自己的已經稱得上是和顏悅色了,可是在陸潤癢的眼裡卻是可惡至極,所以等到林天源說完後,陸潤癢已經是憤聲道。

“你們這和搶有什麼區別,還有,當初讓我們遷出紫禁城的時候,你們的嚴大總統已經答應過要保證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難道那個嚴光想要食言嗎!”

“放肆,你居然敢直呼大總統名諱…”

聽到陸潤癢居然敢直接叫嚴光的名字,林天源厲聲道,就連其他幾個內務部的也都是一臉憤怒。

雖說嚴光身邊的人都知道這個人貪財好色極不靠譜,然而近年來嚴光開疆擴土,使得中國的版圖面積遠超漢唐,更不是前清所能相比,若論疆域廣闊恐怕僅在蒙元之下,因此嚴光在國社黨人和普通百姓心中的地位已是如日東昇。

因此聽到陸潤癢居然敢直呼嚴光的名字,林天源等人都是極爲憤怒。

至於嚴光好色的傳聞,作爲天津分局的局長,林天源也是比較清楚的。不過就和孫中山的蘿莉控情史一樣,嚴光的那點事情並沒有影響到他在衆人心中的那點地位。

事實上,只有4個女秘書的嚴光,在這個依然實行納妾法的時代,已經是極少的數量了。

而在注意到林天源等人憤怒的表情後,陸潤癢也驚覺到自己的失言。

好在顧忌到溥儀的敏感身份,林天源倒是並沒有妄動,只是冷冷的扔下一句。“給你半個小時時間考慮。”後就轉身離開了。

而在林天源離開溥儀的府邸沒多久,一百多名內務部的成員已經將溥儀的腹地團團圍住。

好在溥儀的身份敏感,周圍也時常有人經過,所以陸潤癢倒是並未絕望。畢竟在天津的原日租界裡,還有不少的前清王公居住,雖說滿清已經滅亡,可是這些前清的王公們卻是絕不會拋下嚴光不管的。

只是看着身邊僅有12歲,還什麼都不明白的溥儀,陸潤癢卻是長長的嘆了口氣…

事情的確如陸潤癢所料一般,當看到溥儀所住的宅邸被內務部給圍了起來後,雖然有很多人被嚇得根本就不敢多問,但也有不少前清的王公和遺老遺少跑到天津市政府那裡去詢問。

雖說現在滿清已經滅亡,但這些遺老遺少在天津還是有些能量的,何況溥儀的身份也的確很敏感。可憐市政府的人根本不瞭解內務部執行的任務,因此也只能被那些遺老遺少們弄的焦頭爛額。

當然,用不了多久,這些遺老遺少們也就顧不上溥儀就是了…

平日裡有往來的官員指不上,最後這些遺老遺少們只能去拜託在天津的英美日法等國的領事館。只可惜這些遺老遺少們曾經的最大靠山日本,因爲多次戰敗的關係元氣大傷,幾乎損失掉了在華的所有利益,所以這個時候也沒這個能力出面。

至於英美?現在可是最需要國社政府出面對付蘇俄的時候,怎麼可能會爲了一個廢帝去和嚴光爲難,雖說那是英美等國曾經明確保障過的。

不過既然當初溥儀被趕出紫禁城的時候他們都沒出面,這個時候就更不會出面了。何況現在嚴光還沒對溥儀怎麼樣呢,因此各國領事也只能對這些遺老遺少們道。“先看看再說…”

只不過就在他們還在“先看看再說”的時候,內務部的一百多號人早已在林天源的帶領下強行闖入了溥儀的宅邸,並且搜走了諸如

等珍貴文物。

一時間,溥儀宅內的文物幾乎一空,只要是少有價值的文物幾乎都被林天源等人給搜走了。

至於溥儀私藏起來什麼的?雖說溥儀這個廢帝沒什麼太大的價值了,但是當年軍防局的人還是弄到了整個宅邸的設計圖紙,因此陸潤癢雖然藏了一些東西到密室中,可最後還是讓林天源帶人給搜了出來。

這次和林天源行動的人,除了內務部的外還有文物局的人在裡面,所以林天源到是不怕會有遺漏出現。

而除開溥儀外,也有不少的遺老遺少的家庭遭到了內務部的突襲,只不過在突襲的過程中,這些內務部的成員僅僅只是搜走了早前軍防局確認過的珍貴文物,至於一般的文物則沒有動。

——————————

雖然這次的行動,僅僅只限於像清明上河圖或次一級的珍貴文物,但是對天津、北京等地的突襲行動還是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事實上單只是一張

本身,就已經屬於無價之寶了。

只不過這次行動也帶來了很大的反彈,畢竟這些前清的遺老遺少還是有點勢力的,不少甚至還是當地官員的座上賓。不過這一時期滿人的地位畢竟是很尷尬的,所以嚴光到也不怕會出什麼事情。

至於會抄了這些文物,除了要完善新成立的博物館的收藏外,還有就是擔心文物的流失。

嚴光可是記得很清楚,在歷史上因爲囊中羞澀的緣故,溥儀可是曾經倒賣過不少的珍貴文物。因此與其被溥儀給倒賣了,到不如由嚴光先在博物館裡收藏好。

可惜現在還有不少的珍貴文物流散民間,甚至有不少被掠到了國外,讓嚴光多少有那麼一些遺憾,不過…

“反正還有二戰,到時候讓英國全都吐出來就行了。”

至於歷史改變後,還會不會發生二戰?

嚴光相信,只要在德國戰敗後,英法依舊提出那些讓德國倍感屈辱的苛刻條件,那麼德國最終還是會和歷史上一樣再次掀起復仇之戰的。

(歷史上德國戰敗後,英美等國提出的條件被法國認爲太輕,被英美認爲太重,同時也讓德國覺得屈辱。雖說沒過多少年爲了防範蘇聯英美開始對德國鬆開鎖鏈,可是這份屈辱卻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解開的,畢竟最後達成的條約和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原則相差太遠,而後便產生了

當然,隨着歷史的改變,全面接納威爾遜十四條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不過就算這種可能真的出現,作爲協約國重要一員的國社政府,也會盡量去反對,何況在當時還有一個在戰爭中損失慘重的法國可以作爲盟友。

因此…

二戰將會是必須會發生的一場戰爭…

而中國,則會在這場戰爭中徹底奠定未來百年的世界格局…

——————————

嚴光開始收繳前清遺老遺少手中的珍貴文物,遠在烏拉爾的高爾察克也沒有閒着。

在用30多噸黃金換來了二十萬杆步槍和火炮、機槍等武器後,高爾察克便開始着手招募軍隊和對目前所掌握的部隊進行換裝。

因爲高爾察克手裡的一千六百多噸黃金,到現在爲止也只不過是用去一點的關係,所以在資金上高爾察克並沒有什麼問題,何況黃金也是十足十的硬通貨,因此很快就在烏拉爾區域招募了數萬軍隊。

這些士兵原本都是臨近地區的普通百姓,只不過因爲俄國大亂,許多俄國人都沒了生計的關係,所以在高爾察克願意用黃金來招募士兵後,便紛紛投入到高爾察克的麾下。

斯拉夫人天生悍勇,再加上俄國民間多有槍支,平時也算是會使用。

只是這些新招募的士兵過去畢竟僅僅只是百姓,就算裡面有一些退役的軍人,數量也實在是太少了。

而作爲曾經的海軍上將,雖然和陸軍的關係並不是很密切,但是高爾察克也很清楚,如果士兵不經過嚴格訓練的話,是不可能有戰鬥力的。

在這點上,哪怕是盤踞在莫斯科等地的蘇俄也要比高爾察克強,畢竟現在蘇俄的許多軍隊都是由前俄軍隊組成的。

因此爲了改善新募軍隊的戰鬥力,高爾察克決定從協約國招募一批教官來對部隊進行整訓。

在歷史上英國人曾經向高爾察克派出過差不多200人的軍官團,負責幫助高爾察克訓練部隊。只不過這個時候由於海參威已經被嚴光佔下,再加上先前曾經向國社政府採購過足夠的武器,因此最終高爾察克決定請求中國提供幫助。

嚴光本來就想安插一些人到高爾察克的臨時政府裡去,如今一聽高爾察克居然主動邀請自然是大喜過望。

因此沒過多久,就命令在高加索的蔣百里抽調出一個四百多人的軍官團出來,然後在由軍情局的人補全,最後湊出了一個整五百人的軍官團到高爾察克那裡去。

他們的任務就是替高爾察克訓練部隊,用來抵禦蘇俄的紅色民兵。不過這個只是次要的任務,主要任務是監視高爾察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高爾察克那一千六百多噸黃金的去向…

現在的高爾察克也算是得到協約國承認的一員,因此嚴光沒法明着去對付他,不過嚴光卻很清楚最終高爾察克所領導的俄國領事政府會失敗,而後高爾察克就會帶着願意和他流亡的人,以及那一千六百多噸的黃金一起穿越西伯利亞前往海參威。

在歷史上,失敗的高爾察克就是準備利用已經佔領海參威的日本人的力量來東山再起,只可惜在貝加爾湖附近的時候,因爲被捷克人出賣等原因…

而現在,伏爾加河南部和中亞都成了自己的領地,就連海參威也是如此。這麼一來在高爾察克失敗後,自然會選擇投奔自己,而到了那個時候,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噸黃金還逃得出自己的手掌心嗎…

一千六百多噸的黃金,五十多億銀元,只要這筆資金弄到手,哪怕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石油在22年後才能開採,也足夠解決政府現有的全部問題的…

雖然嚴光在一心一意的算計着高爾察克的一千六百多噸黃金,不過高爾察克卻不知道這一點。所以當蔣百里將挑選好的軍官團送來後,高爾察克便讓這個已經混雜了數十個軍情局間諜的軍官團負責新募軍隊的訓練工作。

當然,高爾察克也不是全無防備,在讓軍官團肩負訓練工作的同時,也派了一些人到他們的身邊,名爲輔佐,實際上卻是監視。

只不過如今的軍情局和軍防局一般,都是世界一流的情報機構,所以高爾察克手下那些連做軍官都不稱職的將領,根本就拿混入軍官團的間諜們毫無辦法。

甚至在進入烏拉爾僅三天後,軍官團內的間諜們就已經探聽到了黃金所在的具體位置,只是因爲任務性質的關係,還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

不過…

在替俄國人訓練部隊的同時,這些混入軍官團的軍情局成員,就已經開始試圖在臨時政府內發展自己的眼線。雖說因爲人種的關係,軍情局比較容易受人注目,不過現在的臨時政府前途未卜,所以在這些間諜許諾了前往英法美等國所需的現金、船票後,還是有不少人願意和軍情局合作。

當然也有如高爾察克這般堅定的反布爾什維克分子,只不過軍情局很聰明的並沒有去動這些人,所以高爾察克也沒有察覺。不過這並不代表高爾察克不清楚軍官團裡有間諜,只不過往軍官團裡安插間諜屬於常理,不安插幾個進來反而是比較奇怪的事情,所以高爾察克也沒有太過在意。

只是…

如果高爾察克知道了,這些混入軍官團間諜的真正目的是爲了他的一千六百噸黃金,是否還會不在意呢???

——————————

話說菲律賓7.9級地震了呢.?^^

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385章 競選第253章 轟炸第99章 炮第481章 博多河第295章 騎兵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170章 綦江第124章 趙爾豐第477章 轉移第302章 清掃第333章 指揮權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511章 破雷艦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139章 貴州第223章 渡河第208章 炮擊第138章 和談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86章 張潤清第2章 圓珠筆第197章 代表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352章 警惕第220章 無奈第211章 杯具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426章 順利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447章 炮臺第57章 未知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3章 轟炸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89章 五樣第107章 炮兵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46章 倒黴第118章 不甘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154章 唐繼堯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221章 潛江第五百一十三章第35章 再往倫敦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200章 開始第225章 船隻第131章 75小姐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61章 不信第461章 澎湖列島第211章 杯具第434章 啓航第168章 探聽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430章 新坦克第212章 增援第500章 VX毒氣第346章 虎!虎!虎!第207章 外圍第87章 槍第433章 含淚第510章 初步第113章 美味(上)第71章 借勢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347章 珍珠港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291章 登陸第302章 清掃第135章 總攻第244章 騎戰第72章 發動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385章 競選第233章 嚴光的YY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33章 五個月後第208章 炮擊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301章 除害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446張 攻城第231章 回絕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421章 我恨停電
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385章 競選第253章 轟炸第99章 炮第481章 博多河第295章 騎兵第363章 低頭認輸第170章 綦江第124章 趙爾豐第477章 轉移第302章 清掃第333章 指揮權第390章 拿“日”當槍使第511章 破雷艦第383章 嫉恨中燃燒的英國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139章 貴州第223章 渡河第208章 炮擊第138章 和談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86章 張潤清第2章 圓珠筆第197章 代表第373章 高爾察克第352章 警惕第220章 無奈第211章 杯具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09章 我要吃餃子第426章 順利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447章 炮臺第57章 未知第445章 澳大利亞淪陷第253章 轟炸第242章 武漢戰役第89章 五樣第107章 炮兵第355章 庫頁衝突第46章 倒黴第118章 不甘第41章 只差一步第166章 像豬一樣蠢第154章 唐繼堯第375章 逃向遠東第221章 潛江第五百一十三章第35章 再往倫敦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388章 關東大地震第200章 開始第225章 船隻第131章 75小姐第460章 目標臺灣第61章 不信第461章 澎湖列島第211章 杯具第434章 啓航第168章 探聽第365章 山縣有朋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430章 新坦克第212章 增援第500章 VX毒氣第346章 虎!虎!虎!第207章 外圍第87章 槍第433章 含淚第510章 初步第113章 美味(上)第71章 借勢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347章 珍珠港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291章 登陸第302章 清掃第135章 總攻第244章 騎戰第72章 發動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385章 競選第233章 嚴光的YY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33章 五個月後第208章 炮擊第243章 水戰和騎兵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301章 除害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446張 攻城第231章 回絕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421章 我恨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