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

看着鑾披汶?頌堪的資料,嚴光的臉上一片鐵青。

作爲另一個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陣營的泰國首腦,鑾披汶?頌堪雖說不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那麼有名,但嚴光也是聽說過鑾披汶?頌堪的一些事蹟的,畢竟在後世鑾披汶?頌堪好歹也算是個半吊子的軍事迷。

而鑾披汶?頌堪和他領導的泰國政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疑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只不過和德國、曰本還有意大利這樣的國家相比,泰國在軸心國陣營中無疑只是配角而已,再加上嚴光在後世也只是個半吊子軍迷,甚至就連想要分辨SU-27、SU-30還有J-11B和J-15的區別都很困難,所以雖然知道鑾披汶?頌堪這個人,但是詳細一些的細節卻並不怎麼了解。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在面對鑾披汶?頌堪的恭順時,嚴光纔會選擇信任了他。

會信任他的原因很簡單,在歷史上泰國政斧是親曰的,這點沒錯,可那卻是因爲當時的遠東,甚至是全部的亞洲國家中只有曰本這個一個列強存在,而另一邊的中國卻還處於軍閥混戰,整個國家被瓜分的狀態中,在這種情況下泰國不親曰還能親誰?

可是現在卻不同,現在的中國已經成爲亞洲第一強國,和英、美、德、蘇分屬五極中的一員,而且還是五極當中實力最強的幾個國家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嚴光沒有理由不相信鑾披汶?頌堪會不持親華態度…畢竟鑾披汶?頌堪出身華裔,而現在的中國卻是那麼的強大…然而嚴光卻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鑾披汶?頌堪是上個時代纔出生的,等到中國崛起的時候,鑾披汶?頌堪早已長大誠仁,而那個時候鑾披汶?頌堪的許多觀念也已經成型…或許鑾披汶?頌堪會因爲中國的強大而選擇親華態度,可是在骨子裡他還是認爲自己是個泰國人…也正是因爲這點,纔會造成現在的後果…

雖然鑾披汶?頌堪和一些泰國高層已經決定由內跳反,選擇站到軸心國一邊而不是中國這邊,並且爲此逮捕和清除了不少親華派,但是近二十年的積累,親華派在泰國畢竟還是有着很深的根基,甚至就連在正在孟加拉和緬甸的泰國部隊裡也有不少的親華派。

對付這些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

好在現在國社政斧這邊也沒準備好,所以鑾披汶?頌堪還有很多時間來做。

事實上,鑾披汶?頌堪唯一有是最大的貢獻,恐怕就是將這件事情告訴給曰本人,讓曰本人有時間做好準備了。

說到底,曰本在中國的情報能力還是很強的,很多事情如果及早準備的話,想要瞞過曰本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那可是近百萬部隊的集結,然而如今泰國人的背叛卻搞砸了一切,到現在爲止做好準備的也只有機動姓最強的空軍而已,稍好一些的則是大洋艦隊,不過也有超過半數的主力艦還沒有集合到一起,最慢的恐怕就是陸軍了…————————————————————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泰國人唯一同時也是最大的貢獻,恐怕就是選擇了背叛國社政斧,站到軸心國這邊這一件事了。

雖說曰本人從來都沒有信任過中國,但有了泰國人的警示,曰本人畢竟能及早的做好準備。

“不過的確很玄啊…”

在御前會議上,內務大臣湯澤三千男有些慶幸的道。

“好在有泰國人的警示,不然的話事情就麻煩了…”

聽到湯澤三千男的話,作爲首相同時也兼任着陸軍大臣的東條英機點了點頭。

“沒錯,別的不提,至少在孟加拉的十萬遠征軍,如果真的被泰國人切斷後路的話,恐怕他們就再也沒法回來了!”

雖說東條英機對帝國陸軍的戰鬥力很有信心,但是在後勤被截斷,同時前有英國人後有泰國人的情況下,東條英機也不怎麼看好遠征軍的命運。

“不過沒想到中國人居然真的會翻臉,而且是在這個時候…”

“也不是沒想到,只是沒想到這麼快罷了…”

“是啊,本來以爲中國人會在歐洲戰場分出勝負後纔會跳出來呢,沒想到居然會跳的這麼快!”

“我也是這麼想的,本以爲他們會對西伯利亞有興趣……難道他們還有新的目標…”

就在會議上諸人議論紛紛的時候,聽到這段話作爲海軍大臣的嶋田繁太郎心中卻突然靈光一閃,就好象想到了什麼一樣…作爲曾經的聯合艦隊參謀長,雖然嶋田繁太郎和東條英機的關係很密切,密切到了他被海軍大多數高級將領歧視,甚至被人譏笑爲“東條英機的褲帶”的地步。

不過作爲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還是很聰明的,至少比在座的不少人要聰明,只可惜雖然剛剛的靈光一閃讓他感覺了什麼,但是會議上吵雜的聲音卻使得這一閃而過的靈光真的變得一閃而過…順帶一提,在歷史上嶋田繁太郎也是反對開戰的,不過後來被他的恩主伏見宮博恭王罵了幾句又趕快表態,說“如果是因爲我海軍大臣一個人反對而貽誤了戰機就太對不起了”。

另外在戰敗後聽說東條自殺未遂,他卻用英語對來拘捕他的憲兵說:“請放心,我是不會自殺的,我會遵照天皇的詔書執行的。”

東京審判的時候,人人都認爲作爲開戰海相的嶋田繁太郎這次肯定逃不了絞刑。然而最後在法官投票時,11個法官他拿了5票,這一票幫他逃脫了絞刑。於1948年作爲甲級戰犯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1955年獲釋,1976年去世。終年92歲。

————————————————————

在那邊,嶋田繁太郎正在苦思着一閃而過的靈光,不過這邊大東亞大臣青木一男卻轉頭對東條英機道。

“既然中國人已經決定和我們翻臉,那朝鮮那邊該怎麼辦?”

聽到青木一男的話,就連還在苦思中的嶋田繁太郎也轉頭看了過來。

目前曰本的勢力範圍極爲遼闊,除了開戰前的朝鮮半島和臺灣外,還有廣戎的南洋羣島和整個大洋洲,而這其中唯一和中國接壤的就是朝鮮…同樣包括嶋田繁太郎在內的許多人都很清楚,和中國接壤的朝鮮是絕對保不住的,甚至就連臺灣能否保住也很難說…所以雖然在場的人都沒有說話,但是絕大部分人卻已經認爲,似乎應該放棄朝鮮了…雖說曰本已經在朝鮮經營多年,就這麼將朝鮮放棄了多少有些不捨,但是耗費無數的物資和兵力,就爲了去保住一個怎麼看都保不住的地方…至少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沒有意義的。

只不過就在有人想要出聲這麼說的時候,嶋田繁太郎卻突然站出來道。

“絕對不能放棄朝鮮…”

聽到嶋田繁太郎的話,在場的人都吃了一驚,東條英機更是側目看了過來。

“嶋田君,說說你的理由。”

聽到嶋田繁太郎反對,東條英機有些高興的道。

由於嶋田繁太郎和東條英機密切的關係,所以嶋田繁太郎也沒有客氣,而是直接走到一副地圖上,然後用手比劃了一下。

“諸位請看…”說着嶋田繁太郎在地圖面前比劃着道。“中國人的飛機有多厲害,相信諸位都是很清楚的。”

聽到嶋田繁太郎的話,在場的人都點了點頭。

說到底曰本和中國畢竟也曾關係密切過,因此對中國的空軍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在一次演習當中上千架轟炸機密集飛過時的場景,許多曾經親眼目睹的人更是至今都沒有忘記。

“目前中國能夠讓轟炸機直接飛抵曰本的機場有很多,不過主要分佈在山東、直隸和遼東一帶,不過這裡面除了海參威的空軍基地外,剩下幾個基地起飛的轟炸機想要飛臨帝國本土,要麼從朝鮮上空跨過,要麼就只能繞過朝鮮…”

說着嶋田繁太郎在地圖上再次比劃了幾下。

“中國人的轟炸機航程有限,如果有朝鮮半島隔開的話,中國轟炸機的航程不足以飛到東京來,這點哪怕是在山東基地起飛也一樣,可如果將朝鮮拱手讓給中國人的話,那中國人就可以輕易的在兩國間飛上幾個來回…”

這麼說的時候,嶋田繁太郎還比劃了一下朝鮮和曰本本土間的距離。

也難怪嶋田繁太郎會這麼認爲,畢竟姓能堪比B-29的H-40轟炸機目前還處於機密狀態,國社政斧的高層本身對曰本就有很深的警惕心理,根本不可能將這麼機密的東西給曰本人看。

所以哪怕是曰本的最高層,對中國空軍轟炸機的姓能,也只停留在早期四發轟炸機的程度上,硬要形容的話,這種目前國防空軍中的主力遠程轟炸機的姓能,大概就和美國的B-17差不多吧…而很明顯的是,如果是B-17的話,長崎也就算了,但是想要從山東飛到東京的話,單靠B-17的水平是不可能的,不過如果是在釜山起飛的話,情況就不同了…如果是從釜山起飛的話,不要說轟炸東京了,就是在多轉一圈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在想到這一點後,在座的人也紛紛倒吸了一口冷氣。

對於中國,曰本政斧還是很警惕的,所以當見識過中國轟炸機羣的威力後,曰本政斧也曾經苦思過解決的辦法,這其中包括開發新型的大口徑高射炮。

比如說射高爲10420米的99式88mm高射炮,射高爲10500米的十四年式105mm高射炮,射高爲14000米的三式120mm高射炮和射高大於19000米的五式150mm高射炮…另外除了零式外,曰本還開發了紫電、雷電、震電和疾風等戰鬥機、截擊機,這些飛機也都有能力對早期型號的大型轟炸機造成威脅。

咳,其實H-40也一樣,雖說H-40的最大升限和B-29一樣,都是12000多米,但是在載彈後H-40的實用升限卻是10000米左右,通常都是在9000米,而這恰恰是曰軍的攔截範圍內…另外在這個高度進行轟炸,其實效果很不好,不然的話後來李梅也不會選擇在夜間進行低空轟炸了,不過這點還沒有將H-40投入實戰的國防空軍卻是不清楚的…————————————————————

會上的人聽了嶋田繁太郎的話後,紛紛茅塞頓開,東條英機更是高興的點點頭。

當然,他高興僅僅只是因爲不需要放棄朝鮮了,作爲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者,對東條英機來說放棄朝鮮顯然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要知道,東條英機的頑固和不服輸可是出了名的,歷史上他小學院時期的老校長深井鑑一郎回憶起當時的東條英機時就曾說:“東條君是屬於好打架這一窩的,要論成績,是排不到前一二名的,可是論頑強和不服輸,那確實是屬第一的。”

“可是…”

就在東條英機讚許的朝嶋田繁太郎點頭的時候,在座的一個人卻開口道。

“中國人在東北不但有大量的兵力,而且也裝備了大量的坦克,如果非要保住朝鮮的話,會不會…”

不等在座的幾個陸軍將領跳出來大叫什麼“武士道精神”,一旁的一名陸軍將領已經開口道。

“這點請放心,朝鮮北部地勢多山,並不適合坦克的大規模使用,所以想要在朝鮮北部擋住中國人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麼說着,這名陸軍將領看向了東條英機。“不過就算這樣,在朝鮮的部隊還是需要裝備一定數量的反坦克武器,不然的話損失就太大了…”

就像他說的一樣,朝鮮北部地區地勢多山,並不適合大規模使用坦克,尤其是那些噸位超過40噸的重型坦克,而目前國防陸軍裝備的主力坦克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超過40噸的…聽到這名將領的話,東條英機也點了點頭。

“這點到是可以放心,很久前我們就已經從德國引進了88毫米高炮的生產技術,兵工廠那邊也很早就開始生產了,如果需要的話,完全可以將這部分高炮調到朝鮮去…”

就像曾經說過的一樣,由於對國社政斧的警惕,所以爲了應對國防空軍的威脅,曰本人曾經研製了大量的大口徑高射炮和可以攔截轟炸機的戰鬥機和截擊機。

而和轟炸機的威脅相比,曰本人更早認識到的還是來自坦克的威脅。

畢竟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國防陸軍就已經將坦克投入到了戰場上,而且在坦克的技術方面一直走在最前列,這上面哪怕是現在把坦克運用的爐火純青的德國人也無法相比。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曰本人在反坦克技術上一直都很下工夫——————曰本和中國不同,可沒那麼多的資源去造坦克,所以只好在不那麼耗費資源的反坦克技術上下功夫了。

不過最早的時候,曰本人主要裝備的還是小口徑的反坦克炮,主要用來對付國防陸軍裝備的15式和16式坦克。

直到西班牙內戰時,十分重視反坦克技術的曰本人注意到了在西班牙戰場上出現的88毫米高射炮,88毫米高射炮有紀錄的第一次被使用在地面目標上是參加西班牙內戰的禿鷹軍團。

當然,第一次讓這門炮開始建立起廣爲後人所知的反裝甲名聲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入侵法國的黃色作戰當中,隆美爾是其中一位在諸多文獻與紀錄當中被提及如此使用的指揮官之一。

在西班牙內戰中,曰本人注意到了這種高射炮優異的反坦克能力,也就是藉着這個機會,曰本人從德國人手中引進了88毫米高射炮的生產技術…目前的99式88毫米高射炮,就是這一引進的成果。

事實上在歷史上曰本也曾經有過99式88毫米高射炮,只不過這種高射炮卻是從當時的國民黨部隊手中繳獲的,在繳獲後命名爲99式高射炮-_-!

根據曰本人私底下的計算,88毫米炮如果反坦克用的話,在有效射程內擺平當世全部的坦克還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東條英機會有信心的原因之一。

另外在一戰的時候,中國和曰本曾經爆發過兩次衝突,一次是山東戰役,一次是庫頁島衝突,兩次衝突中曰本都是大敗而歸。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兩國當時的關係相當緊張,尤其是在關東地震後更是如此,要知道當時的“東京慘案”可是震驚世界…而正是出於中國可能對朝鮮發起襲擊的擔心,所以在那之後曰本人曾經在朝鮮北部修建了大量的工事。雖然後來沒幾年兩國的關係緩和了許多,但是在朝鮮的工事卻一直都是加強而不是削弱,畢竟曰本政斧的高層從來都沒有對中國放鬆過警惕。

這也是東條英機放心的另一個原因,多山並且不適合坦克使用的地形,堅固的工事在加上88毫米高射炮這樣的反坦克利器,東條英機對自己的部隊還是很有信心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也有信心了…”

聽到東條英機的話,雖然附近的幾個陸軍將領都在那裡不屑的嘟囔着什麼武士道一類的話,不過剛剛開口的陸軍將領卻笑着點了點頭。

說到底,畢竟不是每個陸軍都是馬糞的,雖然曰本陸軍的正常人的確比較少…“好,既然已經做出決定了…”

這麼說的時候,東條英機看了在座諸人一眼。

“那就儘快進入戰備狀態吧,尤其是在朝鮮的部隊,一定要擋住中國人的步伐,決不能讓他們搔擾到天皇陛下的安靜!”

“是!!!”

————————————————————

“記住,哪怕是降低一部分要求,也一定要儘快和美國人、英國人還有俄國人達成協議…”

就在曰本那邊還在因爲泰國人的警示而進行着會議的時候,燕京這邊也在如此道。

對於嚴光來說,如今唯有在同盟國一方還不知道這件事情前,先和同盟國還有俄國敲定協議,纔算是挽回損失的最好辦法。

要知道原本嚴光可是準備在同盟國還有俄國人身上好好的敲一筆的,畢竟這個機會真的是不用白不用,不用的話就真的浪費了。

只不過現在…

既然曰本人已經提前得知了自己的計劃,那就等於自己已經和軸心國翻臉,這個時候就算自己不去和同盟國還有俄國結盟,自己也不得不和軸心國對着幹,在這種情況下同盟國還會和自己簽訂條約那纔有鬼…所以…

一切必須儘快…

在得到嚴光的命令後,外交部的官員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是根據嚴光的命令他們還是加快了和同盟國還有俄國的接觸。

在降低了相當一部分條件後,這種接觸獲得了許多成效,不過同盟國和俄國人也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中國人降低了條件,要知道原本國社政斧提出的條件都是諸如割讓夏威夷或是蘇伊士這樣的苛刻條件…不過不管怎麼說,國社政斧這邊降低了條件,對同盟國和俄國人來說總是好事一件。

而另一邊,正對着莫斯科猛攻的德國還有配合作戰的意大利也得知了這件事。對希特勒來說,眼見着莫斯科就像一個快要垮塌的建築一樣,可是不管怎麼用大錘去掄打,它就是不塌,這讓希特勒十分的惱火。

當然希特勒更惱火的,還是國社政斧對俄國人的支持,事實上如果不是國社政斧一直對俄國人進行支持的話,俄國人根本就堅持不到現在。當然,如果沒有國社政斧對德國的支持,恐怕現在德國人也已經在俄國人的反攻下敗退了…不過希特勒並不清楚這點,所以他只是在惱火着國社政斧對俄國的支持,而曰本人傳來的這份情報更是點燃了希特勒胸中的憤怒。另外最近一段時間的勝利也讓希特勒志得意滿了許多,自認爲就算沒有中國的支持也能讀力擺平俄國。

所以在看到這份情報後,希特勒只是憤怒的對他的將軍們道。

“宣戰,宣戰,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訓一下這些中國殲商!!!”

沒錯,殲商,對希特勒和不少德國人來說,兩頭倒賣軍火的中國人就是一羣該死的,可恨的殲商!

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107章 炮兵第118章 不甘第308章 不良第64章 一切就緒第135章 總攻第95章 談判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第120章 無憂第59章 建議第211章 杯具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45章 華升一號第59章 建議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129章 王耀武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229章 楊藎誠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71章 綦江縣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18章 港口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434章 啓航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212章 增援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175章 5分之1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47章 珍珠港第385章 競選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126章 表單(上)第173章 人力第11章 三人第8章 風水寶地第五百一十五章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345章 預警機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41章 只差一步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208章 炮擊第174章 時間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180章 毛瑟G98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103章 陳鎮藩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345章 諜海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23章 渡河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312章 肉彈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182章 內務部第331章 裝甲師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248章 飛機第265章 合肥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45章 華升一號第37章 中國第一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98章 商談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384章 總統任期什麼的第297章 燃燒彈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30章 朱爾典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407章 泰國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127章 表單(中)第60章 坦白
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107章 炮兵第118章 不甘第308章 不良第64章 一切就緒第135章 總攻第95章 談判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第120章 無憂第59章 建議第211章 杯具第469章 攻佔曼谷第45章 華升一號第59章 建議第139章 在華駐屯軍第129章 王耀武第288章 日本海軍的實力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342章 南下巴格達第229章 楊藎誠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71章 綦江縣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16章 再度啓程第218章 港口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408章 大遠東共榮第369章 歐戰結束第434章 啓航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212章 增援第150章 貴州攻防(下)第386章 加特林機炮第175章 5分之1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347章 珍珠港第385章 競選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126章 表單(上)第173章 人力第11章 三人第8章 風水寶地第五百一十五章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345章 預警機第236章 民族主義第486章 菲律賓海戰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41章 只差一步第258章 青島要塞第488章 聲自導魚雷 決定勝負的武器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238章 三國演義第208章 炮擊第174章 時間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322章 歐戰的對手第180章 毛瑟G98第328章 亞美尼亞第321章 加入協約國第103章 陳鎮藩第279章 漢陽兵工廠第345章 諜海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23章 渡河第179章 情報機構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190章 鐵獅子衚衕第232章 德國公使馬爾贊第312章 肉彈第262章 清海級和靖海級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182章 內務部第331章 裝甲師第411章 二戰前夕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47章 小洛克菲勒第248章 飛機第265章 合肥第349章 蓄勢待發第425章 巴巴羅薩第45章 華升一號第37章 中國第一第519章 讓元首開開眼第198章 商談第339章 航空母艦第384章 總統任期什麼的第297章 燃燒彈第281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230章 朱爾典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407章 泰國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454章 真正的目標澳大利亞第127章 表單(中)第60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