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兵艦救災

在府邸內,並無大礙的西園寺內閣正在指揮則災後工作,只是因爲地震發生時恰巧是日本人煮飯的時間,再加上日本人的建築是木質的,結果被地震給震懵了的西園寺公望等人才剛開始災後工作沒多久,就已經被燃起的大火給弄的焦頭爛額了。

“天照大神啊,難道我們做錯了什麼嗎!”

因爲地震的關係,西園寺內閣全員都已經離開了房間,來到宅邸內的空地上去辦公,然而看着遠處已經被大火染紅的天空,西園寺公望卻絕望的道。

也難怪西園寺公望會這樣,畢竟經過了山東戰役和庫頁戰役的失敗後,在西園寺等人的努力下日本的國力纔剛剛恢復了一些,居然就碰上這種幾十年也難一遇的大地震…

而且地震的涵蓋範圍十分廣泛,發生的地方更是日本的核心東京都…

不過最要人命的,還是地震後的大火…

“火災還沒法撲滅嗎!”

在用溼掉的毛巾擦了擦臉後,不再是一副狼狽不堪樣子的市來乙彥開口問道。

“不行…”

陸軍大臣山梨半造和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都搖了搖頭。

“我們已經派出駐紮在東京附近的陸軍和海軍幫助救援,不過外面剛剛颳起一陣大風,工廠、學校、居民住宅,現在東京的各處都在燃起大火,再加上東京市內本來就有不少易燃易爆的物品…”

“沒錯。”加藤友三郎點了點頭。“現在的救火行動不但危險也很麻煩,在救火的過程中士兵和消防員隨時都有可能碰到被大火點燃的易爆物品,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裡,我們這裡甚至已經接到了幾百起士兵因爲易爆物品爆炸而造成傷亡的事件了…”

“還有因爲地震的關係,許多地下的自來水管道遭到了破壞,根本找不到水源,消防員也無法赤手空拳的去滅火。再加上倒塌的房屋已將各條街道堵塞,消防車根本無法通行,消防車進入火場後更是寸步難行…”

其實糟糕的還不止這些,目前最嚴重的就是,因爲大火的關係許多的緊急物資都被燒燬。

日本的許多物資原本就有相當一部分囤積在東京,再加上這次地震波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就算是從其他地區調集物資也未必夠用…

而這時的東京和其他災區,不但缺少糧食,也缺少藥品…

尤其是因爲大火的關係,在地震的過程中有不少的災民和軍人、消防人員被燒傷,而現在的東京卻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燙傷藥…

畢竟誰也沒想到,在東京會發生這麼大規模的火災…

“真是焦頭爛額…”

現在唯一讓西園寺公望慶幸的,恐怕就是目前還是9月,不像海原地震時那樣寒冷,不然的話西園寺公望就真的要用頭去撞牆了。

“不管怎麼說,一定要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至最小,諸君,努力啊!”

看着西園寺公望的樣子,剛剛纔上任的加藤友三郎等人紛紛低頭道。

“是!”

然而就在空地的諸人在那裡互相打氣的時候,一名外務大臣內田康哉卻突然快步走了過來道。

“閣下,中國人剛剛傳來消息,說願意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人員、物資幫助!”

“哦?”

聽到內田康哉這麼說,西園寺公望和其他人的臉色頓時變得很複雜,不過總的來說在裡面喜色還是比較多的。畢竟現在的東京什麼都缺,能多一點救命物資的話,都能多救下一個人來。

然而西園寺畢竟還是比較眼尖,很快就看出內田康哉的臉色有些不對。

“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有…”

這麼說的時候,內田康哉的臉上難看道。

“除此之外,中國人還要求我們保障中國在日人員的安全,還有,那些人員和物資全部都是用軍艦運過來的…”

“軍艦!”

西園寺公望和加藤友三郎等人的臉色一變。

對於物資上的援助,雖然對中國的感官不是很好,不過西園寺公望等人還是樂於成見的,畢竟這些援助都是日本急需的,而且還都不要錢。

至於保障中國人在日的安全?這個就比較困難了,因爲現在各處都在救火,實在是沒工夫去管那些中國人。不過現在中國已經是強於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強國,再加上中國人也準備送一些救災物資過來,看在物資的份上照看一下那些在日中國人也不是沒有關係。

然而運送物資的是軍艦…

暫且不提美國人的黑船事件,當年北洋海軍給日本人帶來的恥辱,直接造成了日本後來的奮發圖強。而現在讓中國人的軍艦開進東京灣來?這絕不是西園寺公望等人所能忍受的。

“閣下,援助的物資也就算了,軍艦的事情絕對不能答應!”

還沒等西園寺公望對此表態,作爲海軍大臣的加藤友三郎已經大聲道。雖然是剛剛上任沒多久,但是這個時候加藤友三郎也不得不表態。

這時陸軍大臣山梨半造也同樣開口道。

“沒錯,而且誰知道那些中國人是不是來趁火打劫的!”

其實在場每個人都知道,中國人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派軍艦來日本趁火打劫,不過讓中國人的軍艦開進東京灣,對日本政府來說始終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情,所以其他人也都接受了山梨半造的觀點。

其實在歷史上,在日本關東大地震的時候,中國也曾經派出過軍艦到日本來,爲日本人運送一些急需的物資。

當時的中國政局,也如同日本一般,處在波動當中。這年6月份,在曹錕等人的逼迫下,大總統黎元洪被驅逐,而參與驅黎的國務總理張紹曾也隨即辭職,依照法律規定,由內務總長高凌攝政,代理總理職務。

這一攝政內閣在日本大地震次日(9月2日),就立即派人前往日本駐華使館表示慰問,展現了極其罕見的高效率。9月3日,內閣召集會議,外交總長顧維鈞提出,對於日本震災,“我國本救災恤鄰之義,不容袖手旁觀,應由政府下令,勸國民共同籌款賑恤”。

內閣一致通過了5條援日救災決議:除了分別電令駐日代辦張元節、駐神戶總領事館緊急調查災情之外,撥款20萬元援助日本,並要求“各省長官聯合紳商地方團體組織日災急賑大會,與政府一致進行”,同時“派遣商船運送糧食藥品,及紅十字會赴日”。

當時令中國人柔腸寸斷的日本,不久前還在令中國人咬牙切齒。

這一年,日本本應歸還租期屆滿的旅順、大連。旅大是由俄國在1898年強租的,租借期限爲25年,正好在1923年到期。日俄戰爭後,日本打敗了俄國,就繼承了這個租約。但是,對於25年的租期,日本人並不滿意,他們希望永久持有這兩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軍港城市。1915年,日本逼迫袁世凱政府簽訂“二十一條”,遭到袁世凱巧妙地拖延。在國際壓力下,日本放棄了部分要求,最終以武力爲後盾,逼迫袁世凱政府簽訂了條約,這就是所謂的“民四條約”(民國四年簽訂),其中規定“將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滿、安奉兩鐵路管理期限延長爲99年”。

對於刺刀威逼下籤訂的“民四條約”,從袁世凱開始,中國曆屆政府都堅決不承認其具備法律效力。在引發“五四運動”的巴黎和會上,中國代表團也對此進行了力爭,堅決否定“民四條約”的合法性。1922年年底,在旅大租期即將屆滿之前,中國衆議院、參議院先後通過議案,重申“民四條約”無效,得到無數民間團體支持,要求中央政府儘快對日交涉,收回旅大。

同時在民間,也展開了抵制日貨的各種活動。

然而在地震的消息傳到中國後,在北洋政府的號召下,全國人民積極響應。進入民國之後一直分崩離析的中國,出現了罕見的凝聚力,上下一心、南北協力。

上海總商會決定,“購辦麪粉一萬包,米三千包”,並墊付611萬元,由顧馨一、榮宗敬購置麪粉及裝船,虞洽卿辦理報關。招商局則派出“新銘”號輪船免費運送。他們的效率非常高,在9月3日當天,滿載着麪粉和大米等第一批救災物品的“新銘”號,就起錨駛往日本,這成爲日本接受到的國際第一筆援助,也成爲與美**艦同時到達的第一批國際船隻。

中國紅十字會總辦事處理事長莊得之、醫務長牛惠霖,親自率領“男女醫士四人,救護員八人,書記會計各一人,女看護士四人,隊役四人,現款二萬元,藥料等品十餘大箱”,於9月8日乘日輪皇后丸起程前往日本東京參與賑災工作。這是到達日本災區的第一支國際醫療救援隊伍。

京劇大師梅蘭芳發起成立了“全國藝界國際捐賑大會”,餘叔巖、楊小樓等明星都參加了義演,爲日本賑災籌集了5萬元大洋。“上海伶界聯合會”也在“新舞臺”開展兩天的義演,由何豐林、盛竹書、汪精衛、史量才、虞洽卿、葉楚傖、張季鸞等人贊助。上海書畫保存會通過拍賣,爲日本賑災籌集款項,拍賣的畫作包括會員們收藏的唐寅(唐伯虎)、劉墉、吳昌碩、李梅庵、錢季寅等名家精品。

商人、畫家、上海佛教領袖王一亭募捐白米6000擔、麪粉2000餘包以及各種生活急需品,這是來自國外的首批救災物資。王一亭被日本人稱爲“王菩薩”。

我國普陀山和許多寺院舉行四十九天道場法事,唸經唸佛,弔祭日本罹難者。在杭州鑄造完工的梵鍾,至今還存放在東京都慰靈紀念堂。

甚至就連當時的海軍部長李鼎新,這個曾經參與過甲午海戰的海軍將領,也調派了兩艘軍艦載運糧食急駛往橫濱拯救災民。

當時的中國,只能用善良來形容吧…

畢竟就在不久前,中國還因爲山東等地的關係,在北京爆發過五四運動。

可是等到日本地震的消息傳來時,當時的國人卻是以德報怨。

然而日本人是如何回報中國人的?

“不過在地震後的混亂中,日本散佈【朝鮮人要舉行暴亂】的流言,軍隊、警察和市民殺害了數千名朝鮮人和數百名中國人。”

“事後的統計表明,在日本大地震中被殘害的華人,共716人,其中當場死亡622人、失蹤11人(事後查出一些已遇難)、負傷83人(事後一些人傷重死去)。在這些遇難者中,來自浙江溫州、處州的共658人,死605人、傷53人。另有溫處籍華工42人(其中死34人、傷8人),雖有同行目睹者,但因姓名不詳,未統計在內。合計浙江華工遇害總人數爲700人,其中死639人、傷61人。消息傳回溫州、處州,從通衢大道到鄉野小村,幾乎處處哭聲…”

“儘管日本政府日後一口咬定是在鎮壓朝鮮人的過程中“誤殺”華人,但那些溫州工人中,不少還沒剃去滿清的長辮子,穿着中式衣服,一望而知就是華人。實際上,除了對華工下手外,中國留日學生中也有不少遭了毒手。”

——————————

“善良”的中國人在五四運動後,用以德報怨的精神去對待日本人,可是日本人卻是如何回報中國人的?只有屠殺…

不止是在關東大地震中,甚至在日後也同樣如此…

而且在十餘年後,日本人用來回報的手段,要更令人髮指。

對此,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人比嚴光更加清楚了…

因爲那是需要用千萬來計算的…

“所以,在日華人的安全,必須要得到保障啊…”

揉了揉腦袋,嚴光在心裡默默的道。

就在這個時候,顧維鈞突然冒了出來。

“大總統,日本人剛剛來電錶示歡迎我們的援助行動,但是拒絕我們用軍艦運送物資…”

“意料之中…”

不奇怪,在歷史上的中國,實力就那麼一點,而且壓根就是任憑日本欺凌的角色,所以就算當時的北洋政府派遣海軍軍艦運送武器去日本,日本人也不會特別在意。

可是現在的國社政府和歷史上的北洋政府完全不同,這個時候日本人如果會同意那就奇怪了,更何況嚴光要派往東京的,還是大洋艦隊的主力艦隊…

“薩老,這次就由你來帶隊吧…”

說着不等薩鎮冰回答,嚴光已經扭頭對着顧維鈞道。

“告訴日本人,一定要保障在日華人的安全,還有,艦隊只是護送着醫療船到東京去而已,讓他們不要特別擔心…”

雖說現在已經警告過日本政府了,但是對華人和朝鮮人的屠殺,除了日本政府的放縱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對華人的歧視和仇恨。

所以嚴光並不信任日本政府,不是都說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嗎?

那嚴光就把艦隊開進東京灣,他就不信,艦隊都進入東京灣了,日本人還敢對當地華人做些什麼。

“他們敢作,我就敢開炮!”

不過明目張膽把軍艦開進一國海域內,終究不是一件值得宣揚的事情,這也是嚴光會讓艦隊帶着醫療船去的原因,畢竟醫療船就是用來救治傷員的,在後世的時候甚至還有一些國家的海軍,會用自己國家的醫療船到其他國家去進行救治活動。

所以帶上醫療船的話,多少也算是有些掩護。

至於日本人讓不讓艦隊進入東京灣的問題…

“直接把艦隊開進去,他們難道還能把我們攆出來不成?!”

嚴光就不信把艦隊開進東京灣後,日本人還有什麼辦法把艦隊給攆出來。在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結束後,雖然日本人也曾經開動過主力艦替換計劃,也就是建造幾艘性能和【星日馬】級和【奎木狼】級差不多的主力艦,來替換那些性能過時的老式前無畏艦。

可是現在距離《華盛頓會議》過去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再加上日本政府財政上的困難等等,到目前爲止最新式的戰列艦也只不過是到了籌備階段而已。

所以現在的日本海軍根本就不是中國海軍的對手,當然,東京灣內也有日本人的岸防跑,用軍艦去對付岸防炮,哪怕是戰列艦也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不過關東大地震,這個東京等地人心惶惶的時期,嚴光可不相信日本人政府有勇氣開炮。

畢竟雖然未必能攻下東京,但是艦隊的主力艦想走還是沒問題的。

現在把艦隊開進東京灣,好歹也算是知會過日本政府一聲了,在外人看來也算是日本政府許可的。可如果日本政府開炮,那就等於是撕破臉皮了,如果日本政府還沒能留下艦隊的話,那就是真的丟人現眼了…

——————————

和嚴光一心想着保障在日華人不同,薩鎮冰等政府官員倒是真的有些可憐日本地震的受災民衆。

唔,就和歷史上的中國官民一樣。

說到底,雖然經歷過山東戰役和庫頁戰役,但是在中國有親日傾向的人依然不少。哪怕這個時候的日本在實力上已經完全不如中國,但是因爲早年有不少政府人士曾經有過日本留學經歷的關係,親日人士和親德人士在國社政府內始終佔有一定比例。

與之相對的,反倒是親美人士要少的多。

再加上什麼在日華人會遭到危險,僅僅只是嚴光的一人言行,其實薩鎮冰等人心裡很不以爲然的。

尤其是派軍艦到東京灣去,在薩鎮冰等人看來更是嚴光故意刺激日本人的舉動…

只可惜,現在的國防海軍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閩系海軍,薩鎮冰和劉冠雄等人的影響力也不像過去那麼大。因此在聽了嚴光的命令後,薩鎮冰也只能點頭同意。

不過在點頭同意的同時,薩鎮冰也在心裡想着。

“我去的話,至少還能把握一下尺度,如果其他人去的話…”

現在的國防海軍已經不再是閩系的天下了,在過去,薩鎮冰和劉冠雄這樣的海軍元老,在海軍內的影響力甚至比嚴光這個大總統還要大上許多。但是自從沿海各省的海軍學校成立、並且開始向海軍輸入人員後,薩鎮冰這些閩系將領的影響力已經是越來越低。

到了如今,薩鎮冰等人在海軍的影響力,甚至還不足過去的十分之一。

僅僅只是因爲薩鎮冰是海軍元老,因爲過去削減閩系海軍影響力的事情薩鎮冰曾經支持嚴光,所以嚴光才一直尊敬薩鎮冰,並且將他留在了海軍部長的位置上…

而在海軍內部,嚴光嫡系出身的海軍將領卻是佔據了絕大多數,而且這些海軍將領多屬於少壯派,不但僅聽嚴光一個人的命令,而且在薩鎮冰等老海軍看來也是極爲好戰。

要是派出去指揮艦隊的,是嚴光的少壯派將領,那麼等到艦隊開進東京灣的時候,會不會因爲摩擦而發生一些薩鎮冰不願意見到的事情,那就是真的不得而知的了…

也是因爲這個原因,雖然心裡有些牴觸,但是薩鎮冰還是點頭了。

畢竟他去的話,多少還能把握一下。

可要是去的是少壯派的將領,那就是真的天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了。

“可是大總統,您先前不是還說要緩和和日本人的關係嗎?”

就在薩鎮冰點頭同意的時候,一旁的徐世昌突然冒出來道。

“我自然想和日本人緩和關係,可問題是,我怕如果不迫使日本人盡力保障在日華人安全的話,我們和日本人的關係沒個幾十年恐怕就完全無法緩和了…”

嚴光沒有說謊,他的確是想緩和同日本的關係。

畢竟日本現在等於是英美用來牽制中國的一個手段,如果能夠解決掉日本帶來的威脅,那麼中國在海上的威脅就等於是減少了一半。

不過更重要的是,藉助和日本緩和的機會…

“把日本養成一個用來對付英美的惡犬啊…”

——————————

內蒙和外蒙都是由北京軍區負責的...

當然,蘭州軍區和瀋陽軍區也有協防的責任...

第492章 戰鬥第443章 慣例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461章 澎湖列島第412章 格局第265章 合肥第492章 戰鬥第五百一十五章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345章 預警機第220章 無奈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144章 入黔第3章 倫敦第246章 炮戰第223章 渡河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72章 發動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12章 肉彈第四百零四章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17章 走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75章 突進第211章 杯具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57章 崩盤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175章 5分之1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2章 圓珠筆第73章 槍聲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121章 請柬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35章 再往倫敦第123章 洋行第96章 草第221章 潛江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303章 轟炸第159章 狗大戶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183章 政黨第15章 工廠第33章 五個月後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133章 選誰第42章 寒風凜凜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9章 中國七大鐵礦區第145章 大方縣第86章 張潤清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92章 無二第433章 含淚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五百零一章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172章 禮物第347章 珍珠港第70章 武昌起義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439章 仙山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40章 援助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60章 坦白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36章 大月薰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177章 過錯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345章 諜海第156章 挨噴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257章 軍法第126章 表單(上)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302章 清掃第183章 政黨第47章 小洛克菲勒
第492章 戰鬥第443章 慣例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470章 登陸臺灣第415章 凌波級重型艦隊航母第461章 澎湖列島第412章 格局第265章 合肥第492章 戰鬥第五百一十五章第292章 一號計劃第345章 預警機第220章 無奈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144章 入黔第3章 倫敦第246章 炮戰第223章 渡河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422章 交換法案第362章 徹底摧毀第72章 發動第125章 想要的東西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12章 肉彈第四百零四章第273章 臨時大總統第117章 走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75章 突進第211章 杯具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57章 崩盤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175章 5分之1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2章 圓珠筆第73章 槍聲第479章 鬼子來了第121章 請柬第465章 噴氣式戰鬥機第35章 再往倫敦第123章 洋行第96章 草第221章 潛江第249章 四引擎重型轟炸機第303章 轟炸第159章 狗大戶第428章 人在屋檐下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183章 政黨第15章 工廠第33章 五個月後第202章 二次革命(下)第133章 選誰第42章 寒風凜凜第380章 告一段落第196章 210毫米榴彈炮第379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115章 乾坤一擲第9章 中國七大鐵礦區第145章 大方縣第86章 張潤清第495章 獵虎登場第92章 無二第433章 含淚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466章 應龍噴氣式戰鬥機及雙引工程第五百零一章第485章 菲律賓戰役第286章 宣戰許可證第172章 禮物第347章 珍珠港第70章 武昌起義第32章 派系與排擠第65章 鐵路國有與皇族內閣第439章 仙山第474章 莫斯科的勝利第66章 保路同志會第240章 援助第463章 對臺攻勢第60章 坦白第235章 蔡鍔與榴彈發射器第136章 大月薰第148章 貴陽城下第177章 過錯第473章 攻佔臺灣第406章 貨幣改革第356章 日本遠征艦隊第345章 諜海第156章 挨噴第416章 對日條件第257章 軍法第126章 表單(上)第364章 西園寺公望第302章 清掃第183章 政黨第47章 小洛克菲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