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舊的一年

在東京,一場御前會議正在召開當中,討論的自然就是眼下的戰局。

“三木君,如今夏威夷方面如何了?”

端坐在裕仁天皇的面前,東條英機關切的問道。

雖說眼下日本的形勢不是很好,不過東條英機的位置到還穩當,畢竟還沒有到本土決戰的地步吧。

而聽到東條英機的問話,剛剛纔從夏威夷回來的三木則回答道。

“目前的情況還算好,夏威夷方面還能堅持一段時間……不過美國人的實力增長的很快,如果在不想些辦法的話,等到了明年的時候,恐怕就…”

聽到三木的話,東條英機點了點頭。

作爲內閣的首腦,這些他自然都很清楚。

隨着很久前興建的雲龍級航母的下水,在菲律賓海戰當中遭到重創的聯合艦隊實力開始得到復甦。

另一方面,隨着中國軍隊距離澳大利亞越來越近,盟軍方面也變得焦急了起來,他們很擔心中國軍隊會先他們一步登上澳大利亞。

真要是那樣的話,那事情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雖然實力纔剛剛恢復了一部分,但是美國人還是組織起了一支具有一定實力的艦隊,向被日本人給佔領了的夏威夷開進。

在那裡,美國人的太平洋艦隊和山本五十六的聯合艦隊發生了碰撞。

然而由於雙方的實力差距並不是很大,所以到目前爲止夏威夷方面依然處於激戰狀態。

這個時候。擔任大東亞大臣的青木一男對着海軍大臣嶋田繁太郎開口道。

“嶋田君,難道就不能將美國人放過來嗎?”

島田繁太郎,一個矮胖的中年男人,是日本海軍大將。二戰甲級戰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任日本海軍大臣、軍令部總長。

島田繁太郎於1883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其父島田命周在德川幕府時期擔任神官。1904年,島田繁太郎從日本海軍兵學校第32期畢業,與山本五十六、吉田善吾等人同級。1905年,島田繁太郎在日本巡洋艦和泉號上服役,參加了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峽海戰。

1915年,島田繁太郎畢業於日本海軍大學校13期。12月13日升爲海軍少佐。1923年任海軍大學校教官。1928年出任日本海軍巡洋艦多摩號、戰列艦比叡號艦長。1929年晉銜海軍少將。在日軍入侵上海的一?二八事變中,島田擔任第三艦隊參謀長。1934年晉升爲海軍中將。1935年任海軍軍令部次長。1937年任日本海軍第2艦隊司令長官。1938年任吳鎮守府司令長官。1940年5月任中國方面艦隊司令長官,11月晉銜爲海軍大將。

1941年9月任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10月。島田繁太郎出任東條英機內閣的海軍大臣。年底,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島田繁太郎因其堅定支持東條英機的立場,被日本海軍界譏諷爲“東條的副官”。美軍發動楚克島空襲後。1944年2月21日島田繁太郎接替永野修身出任日本軍令部總長,統領日本海軍。在1944年7月塞班島戰役失敗後,東條內閣總辭職,島田繁太郎卸任,野村直邦出任海軍大臣。本月島田繁太郎成爲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人物。8月初。辭去軍令部總長,任軍事參議官。1945年1月轉預備役。

二戰結束後,島田繁太郎作爲戰犯接受審判。1948年11月12日,島田繁太郎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無期徒刑。列爲甲級戰犯。1955年假釋後被赦免。1976年死去,享年92歲。

當聽到青木一男這麼問島田的時候。會場上的其他人都轉頭看了過來。

他們都很清楚,島田作爲東條英機堅定的支持者。被稱作“東條的副官”的這件事。所以很多時候,向島田提問,就和向東條提問一樣,而且也要更加含蓄…

果然,在聽到青木一男的話後,很自然的,島田將目光轉向了東條。

也不能怪青木一男,要知道大東亞省就是爲加強日本和被佔領地區的特殊關係,完成“大東亞戰爭”,才由東條內閣決定建立的一個特殊機構。

在歷史上的1942年9月1日內閣會議通過《大東亞省設置案》,規定新省的宗旨爲:“集中發揮大東亞全區的總體力量以增強戰鬥力。”11月1日,根據裕仁天皇敕令,正式成立了大東亞省,下設官房、參謀、總務局、滿洲事務局、中國事務局和南方事務局等7個局。同時,原拓務省、興亞院、對滿事務局和外務省的東亞局、南洋局併入該省。

如今自然是沒滿洲事務局什麼事了,可是卻額外成立了印度局等特殊機構。

由於在戰成初期日本的擴張進度極快,使得青木一男這個大東亞省的大臣權勢也是極重。可是如今呢?中南半島已經全部都被丟掉了,印度也差不多了,還有菲律賓,現在就連南洋羣島也在丟失當中,在這麼下去的話,青木一男的大東亞省估計也就沒有什麼能管的地方了——————澳大利亞因爲太重要了,所以是不歸大東亞省管的。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青木一男纔想問個清楚。

當然青木一男的另一個想法,就是能不能坐山觀虎鬥,把美國人放進來,然後看着美國人和中國人互相爭鬥。

然而青木一男的這個建議,在島田得到東條英機的許可後,卻是被不假思索的給否決了。

雖說島田一直都是以“東條的副官”這個名號著稱,可是既然當的上海軍大臣。那麼島田就絕不可能是個無能之輩。

“的確,美國人和中國人現在都對澳大利亞虎視眈眈,尤其是美國人,更是絕不可能會將澳大利亞讓給中國。可這並不代表兩個國家就會因此而爆發衝突,尤其是在這種時候,而且最重要的是…”說道這裡,島田苦笑了一下。“最重要的是,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想的都是將澳大利亞納入己手啊。現在單是防備中國人的話,憑我們在澳大利亞的力量或許還足夠,可不要忘了。美國人也是衝着澳大利亞來的,要是把美國人也給放進來的話,同時面對中國和美國,單憑在澳大利亞的力量是絕對不夠的…”

就和島田說的一樣。中國和美國的確看不順眼,美國也的確不可能坐視澳大利亞落入中國人的手中。

可是有一點卻是不會改變的,那就是無論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本質上都是衝着澳大利亞來的。

如果現在在夏威夷,將美國人給擋住了。那麼憑着澳大利亞自身的實力,想要抵擋中國人或許還有可能,可是如果將美國人也放過來的話,同時受到中國和美國的夾擊。那麼最後不管是中國勝還是美國負,和日本都沒有什麼關係了…

“不過這麼下去的話。澳大利亞的情況恐怕也……前線最新傳回來的情報,中國人在南洋羣島大規模的使用化學武器。前線的部隊死傷慘重…”

“哦?”

聽到在座的一人這麼說,其他人也都看了過來。

雖然他們也很關注南洋方面的情報,不過顯然,這個情況對他們都很陌生。

這個時候,東條英機清了清嗓子。

這時的陸軍大臣是由東條英機本人兼任的,因此東條英機對前線的情況也比較瞭解。

“的確如此,中國人似乎在南洋羣島投放了一種很厲害的化學武器,我們在羣島中的叢林裡……作戰的部隊傷亡的很厲害…”

“防護措施呢?難道發放給前線的防毒面具不夠用嗎?”

聽到東條英機這麼說,一名官員皺眉問道。

這時東條內閣的軍需官,就和陸軍大臣一樣都是由東條英機本人兼任的,因此有一些人都用一種疑惑的目光看着東條英機,就好象是他貪墨了一樣。

要知道,東條英機本人可並不怎麼受歡迎。

而受到這樣的目光,東條英機本人也變得不怎麼舒服了起來。

只不過在想到在照片上看到的那些東西后,東條英機卻忽然覺得身上一寒…

雖說日本進行的一些實驗,對東條而言根本不是秘密,但是那些幾乎就連皮膚也被融化掉的人的模樣…

只要想到那些人,東條英機就連生氣也生不出了…

“防毒面具一類的東西是充足的,尤其是在中國人開始使用化學武器後,部隊調集了相當數量的防毒面具到前線,問題是中國人使用的化學武器,是必須全身防護纔有效的。不然的話那怕只是暴露出一點皮膚,都會導致人的死亡,那些死亡者甚至就連皮膚也被融化掉了…”

聽到這麼說,在座的人都露出了驚容。

————————————————————

就連東條等人還在討論着話題的時候,美國人卻是在對夏威夷展開着攻勢。

雖然在後世太平洋幾乎就和美國的池塘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畢竟不是如此,而且浩瀚的太平洋本身也是一個巨大的阻礙。

所以對美國人而言,夏威夷絕對是進軍亞洲必不可缺的一箇中轉站,大概就和大航海時代大西洋上的亞速爾羣島差不多吧。

15世紀,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了亞速爾羣島,長期以來,該羣島一直是大西洋航線的重要補給點。亞速爾羣島屬於北大西洋中東部的火山羣島,爲葡萄牙海外領地,陸地面積2344平方千米,各島地勢崎嶇,多火口湖、熱泉和地震,爲西歐、南美、西非間重要海運站和國際航空中繼站。

在長達三百年的時間裡,這些島嶼控制着歐洲與非洲、亞洲、美洲所進行的大部分貿易。

當初放棄夏威夷,對美國人來說也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因爲當時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內全軍覆沒,已經沒有實力繼續保護夏威夷,甚至就連保護美國海岸的實力都沒有。

所以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美國人也只能將剩餘的力量調回美國本土。不然的話,如果繼續在夏威夷保持着力量,等待他們的估計只有滅亡。

而對日本人而言,夏威夷本身並不是一個十分讓他們垂涎的地方,因爲他們並沒有想過要進攻沒有本土——————那樣的話,單憑日本自身的實力是不夠的,而如果依靠中國的話,那麼在未來的某一天則很有可能會被中國給賣掉,這點是大多數日本人的想法。

不過既然美國人自己把夏威夷給送上門來了,那麼日本人覺得如果自己不笑納了的話,也太對不起日本人了一些。

於是,日本也就勉爲其難的收下了夏威夷。

然而世事難預料,如今對美國人來說,夏威夷是必不可少的,對日本人來講更是如此,因爲如果失去夏威夷的話,那麼美國人無論是去日本本土,還是找澳大利亞的麻煩,都將會暢通無阻。

而夏威夷,也將會成爲美國人進軍亞洲最好的一箇中轉站。

而現在,爲了這個名字只有三個字的地方,雙方卻是在進行着一場死戰。

另一方面,在印度國防軍的進展也是相當的喜人,在攻下加爾各答後,何柱國接連攻下多座重要城市。而日本人在印度的地盤也是越來越小,到了最後,何柱國甚至放棄了進攻那些位於內陸的日本軍隊,轉而進攻沿海的日本地盤。

眼見自己將被圍死在印度,甚至很有可能會被圍殲。

雖然山下奉文很清楚東條英機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但是山下奉文也只能指揮部隊轉移到沿海一帶,將內陸的土地讓給何柱國以免自身全軍覆沒。

不過這個時候英國人卻是全面出動,打算和國防軍爭奪一番。

好在何柱國的空降兵部隊,到目前爲止還很少動用,實力也保存的相當不錯。

所以在爭奪地盤的時候,何柱國並沒有吃太多的虧。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新的一年快要過去了…(未完待續。。)

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184章 國社黨第248章 飛機第34章 洋灰廠第200章 開始第89章 五樣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136章 黃縣第352章 警惕第82章 到來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45章 諜海第405章 擔心第五百一十四章第335章 解圍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405章 擔心第229章 楊藎誠第265章 合肥第91章 反應第208章 炮擊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221章 潛江第511章 破雷艦第84章 川東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247章 狙擊手第131章 75小姐第183章 政黨第360章 破交戰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49章 時間第13章 賭運亨通第442章 堪培拉第298章 決定第405章 擔心第五百一十六章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31章 75小姐第267章 馬鞍山第174章 時間第271章 蔣百里第101章 陪同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462 登陸澎湖第227章 強攻第203章 獨立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51章 再次到來第472章 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第312章 肉彈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176章 電報第83章 去重慶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五百一十四章第38章 張謇第311章 總攻第8章 風水寶地第53章 離開第459章 戰鬥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5章 再往倫敦第79章 爭執第209章 吐血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18章 江上(二)第110章 如何吃餃子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193章 宋教仁第172章 禮物第293章 震世第13章 賭運亨通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136章 大月薰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
第389章 兵艦救災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動手槍第184章 國社黨第248章 飛機第34章 洋灰廠第200章 開始第89章 五樣第512章 攻佔澳大利亞第136章 黃縣第352章 警惕第82章 到來第506章 中英印度條約第146章 好奇與感激二百九十四章 議論第509章 目標:澳大利亞第338章 攻佔摩蘇爾第345章 諜海第405章 擔心第五百一十四章第335章 解圍第239章 同盟會回國第194章 東京街頭第405章 擔心第229章 楊藎誠第265章 合肥第91章 反應第208章 炮擊第188章 測試性能的楊楷第221章 潛江第511章 破雷艦第84章 川東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429章 蚊蟲什麼時候才能死絕啊第247章 狙擊手第131章 75小姐第183章 政黨第360章 破交戰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185章 狙擊步槍第49章 時間第13章 賭運亨通第442章 堪培拉第298章 決定第405章 擔心第五百一十六章第505章 危月燕級潛艇第448章 炮臺淪陷第131章 75小姐第267章 馬鞍山第174章 時間第271章 蔣百里第101章 陪同第417章 二戰爆發及攻佔伊朗第462 登陸澎湖第227章 強攻第203章 獨立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427章 拿錢來換第431章 日本人的動作第372章 條約簽訂第51章 再次到來第472章 火焰噴射器的威力第312章 肉彈第508章 德黑蘭會議第176章 電報第83章 去重慶第222章 渡河戰役第346章 16式輕型坦克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五百一十四章第38章 張謇第311章 總攻第8章 風水寶地第53章 離開第459章 戰鬥第29章 子彈省着點第35章 再往倫敦第79章 爭執第209章 吐血第276章 有形的和無形的第39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第18章 江上(二)第110章 如何吃餃子第334章 新的目標,美索不達米亞!第90章 老套的免稅政策第482章 血戰博多河第193章 宋教仁第172章 禮物第293章 震世第13章 賭運亨通第521章 戰爭結束第494章 地面戰鬥第136章 大月薰第210章 絕好機會第476章 東京大轟炸第468章 營救拉瑪八世第341章 鐵路通車第275章 時刻準備着第149章 貴州攻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