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戰前夜(四)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去一點,公元1912年6月28日。

對於這一天,雨辰其實已經期待很久了。但是當這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因爲晚上睡得不太好,頭腦還有些昏沉。副官長王登科將今天的報紙送來的時候,他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注意到了上面的時間,一下跳了起來,大聲地叫了一句:“總算到今天了!”王登科被雨辰的舉動嚇了一跳,總統沒毛病吧!雨辰這才發現了自己的失態,早飯也不吃了,整理一下身上的軍服就朝外走。王登科忙快步跟了上來,就聽見雨辰一連聲地吩咐:“通知楊皙子還有楊杏村,任公先生在南京的話也要通知到,請他們密切關注歐洲傳來的消息,水電報房二十四小時都要有人守着。司馬純如還有念蓀他們,今天全天在虎穴待命,吃睡都在那裡!另外內閣和議會那邊,你通知不羣去給他們打個招呼,這兩天我有重要講話發表,事先可以先溝通一下……”他皺着眉頭,想想自己還有什麼事情沒有交代,最後才吩咐道,“通過外交部轉達英德大使,我希望會見他們。外交部這段時間做好準備,政府有極其重要的關於外交政策的公告發表,伍文爵到時我還要找他具體談談,大概就是這些……先分頭佈置通知去吧。”王登科習慣性地拿出小本子匆匆地記着雨辰的命令,他這個總統府副官頭兒,其實就是雨辰上情下達的一個大傳令兵,早就幹得氣悶不耐煩了,但是在這個位置,還真不敢出半點紕漏。聽雨辰一連聲地佈置工作,只有板着臉答應,然後飛快地跑出去,分頭打電話通知相關的人了,心裡同時還在奇怪,終於等到這一天了。這一天是哪天?有什麼奇怪的?

到了下午終於水電報房接到歐洲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奧匈帝國的王儲菲迪南大公和他的夫人,在薩拉熱窩被塞爾維亞的民族狂熱分子槍殺,藉以表明這個巴爾幹民風強悍的國家意圖擺脫奧匈帝國的控制和影響的姿態。巴爾幹從本世紀初就是歐洲局勢的火藥桶,不管是奧匈帝國,還是他們背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是英國、法國還有俄國,所有歐洲的強權勢力都糾纏在其中。這裡是中歐同盟國的軟肋,也是民族問題最複雜的地區。土耳其這個將死的大帝國留下的豐厚遺產,讓所有摻雜在其中的政治勢力都紅了眼睛。俄國眼饞這裡的黑海出海口,掌握了這裡,就可以自由進出地中海,並且可以打近東地區的主意;英國要借用這裡屏障他們的近東勢力範圍;法國要維護他們在地中海的權益;中歐兩大強國更是要穩定這裡的局勢,一是可以聯絡土耳其,穩定自己的側翼,切斷英帝國的印度——蘇伊士——地中海生命線,二就是把俄國封鎖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內,防止北極熊把爪子伸到南歐。複雜的政治局面,導致這裡的一小點火花就可能醞釀成一場大戰,更別說現在歐洲整個就已經成爲了一個大兵營!

無數的歐洲人在這個時刻只有一個強烈的感覺,大戰就要來了。輝煌了三百年的歐洲,就要因爲這場大戰從巔峰跌下來。他們所締造的黃金時代,也許就要因爲這場戰爭而終結!

這個消息傳到遠東,給了這裡或者躍躍欲試或者野心勃勃的人不同的感覺。雨辰第一時間拿到電報紙的時候,激動得在自己的辦公室裡轉圈。歷史還是按照他巨大的慣性在向前運動!中國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來了!但願在這個時空,我們的民族不要錯過這次機會!他連忙催促外交部禮賓司,即刻就要會見德國和英國的大使,哪怕深夜也要見!總參謀部立即要給預備軍下達命令,進入一等的戰備狀態,加緊補充軍需物資!在等候兩國大使上門的同時還驅車親自去會見了宋教仁,本來兩人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利用這次歐洲啓釁的機會,以中立的旗號收回青島,在中立的名義下支持協約國家,如果到需要宣戰的時候,他們之間再協調解決。在雨辰到來之前,宋教仁也得知了這個消息,雨辰一到,兩人沒談幾句話就已經認定了現在要做什麼事情。首先就要宣佈中國絕對中立的地位,任何國家不得以交戰的名義侵犯中國領土,籬笆扎牢狼才進不來!其次就是要宣佈任何交戰國家在中國的軍事基地,除非事先和中國政府達成諒解,否則不得做軍事用途,要不就要在中**隊的監管保護之下!言外之意,就是英國等協約國家可以事先達成諒解,而德國在青島的基地,就沒有達成諒解的機會了,要不就是解除武裝,中國可以妥善保護他們,要不就是硬打下來。

雨辰在心裡計算時間,這些歐洲強國正式開戰還要一個月,但願經過這一個月時間的努力,不要給日本伸爪子的機會,也不要讓他們動員準備完畢!日本和自己一樣,都是眼睜睜地在盼着這個機會啊!

當他晚飯前回到總統府的時候,德國大使施特貝格已經在總統府等候着他了。這位外交官已經顧不得通常的外交禮儀,在晚飯的時候上門求見,看來也是很清楚這個局勢的嚴重程度。很有可能歐洲還沒有打起來,遠東就已經烽火連天了!這位大使和青島一直保持着電報聯繫,當天下午,一直都是加滿了煤、水兵編制完整的施佩伯爵的巡洋艦隊兩艘主力裝甲艦、四艘輕巡洋艦已經生火起錨離港。皇帝陛下最關心的這支艦隊,帶着英、日、法十來條小型軍艦的跟蹤,已經駛向大洋。最重要的力量已經暫時安全了,剩下的就是和遠東這個狡猾的軍人總統協商解決青島的地位問題了。他在膠東半島已經展開了十萬大軍,在他看來,青島德國守軍再驍勇善戰,最終也免不了敗亡的局面。可是他作爲一個文職外交官,並不能影響軍隊的決策。皇帝和陸軍高層已經指示青島德軍要光榮地抵抗到最後,他能做的,只有爲這些遠在遠東的孤軍,爭取一個體面的結局了。

當雨辰回到總統府會客廳的時候,就看見這位留着大鬍子的大使正端正地坐在那裡等候,桌上放着好茶和點心,他卻看都沒有看一眼。這位四十多歲的大使先生,原來是舒爾茨伯爵的副手,後來留任大使,他也是第一個向雨辰遞交建交國書的列強大使。在中德短暫的蜜月期間,在中國他有着極好的口碑。可是他對中國的政策也有着清醒的認識,曾經多次給國內去報告,指出雨辰只是在利用德國,他的政策很可能會轉向,帝國對他的指望,是完全靠不住的。但是他們那個皇帝,對自己的錯誤向來沒什麼認識,生理的缺陷反而導致他加倍的剛愎。到了現在,看到十萬中**隊陳兵於青島之外,他在德國也應該明白了吧!

雨辰摘下軍帽,遞給身邊的隨從,笑道:“大使先生,累您久候了,當真不好意思!請喝茶,請喝茶!今天在歐洲,發生了這麼不幸的事情,動盪也一直蔓延到遠東,一天都在外面奔忙,現在纔有空坐下來,和大使先生聊聊。有些問題,在新形勢下,的確需要另外的應對方式,您認爲呢?”他一邊說,一邊笑着在施特貝格的身邊坐下,對於這位大使沒有起立迎接的不禮貌行爲,臉上渾沒有半點在意的表情,只是在那裡一味地笑得和藹可親。

盡職的翻譯用德語說完了雨辰的寒暄話語,施特貝格認真地看着雨辰,慢慢地開口了:“總統閣下,中國新政府和德意志帝國的交往雖然短暫,但是卻有着深厚的友誼。特別是帝國這一方面,對於這種友誼的維護是不遺餘力的。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時間裡,德國爲中國提供了幾千萬金馬克的貸款,德國勤勉的軍事顧問爲貴國國防軍的完善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貴國近代歷史上,應該沒有哪一個歐洲強國向貴國表示出了這樣的善意吧!”德國大使的話漸漸激動了起來,不時用手勢在加強他的語氣,“但是貴國是怎樣回報帝國偉大的友誼呢?友好合作條約還在,德國的軍事顧問就被送走。德國武器才武裝完貴國的國防軍,現在這些軍隊就包圍了青島的帝**隊!現在歐洲的確發生了令人痛心的事件,毋庸諱言,局勢也一觸即發,但是請貴國認真考慮帝國的實力還有偉大的友誼。因爲強大,所以我們才節制地使用自己的威力,貴國並不是協約國家,這樣和帝國爲敵,我不能不深表遺憾!”

對於這些不合外交身份的話語甚至指責,雨辰並沒有太介意,甚至連臉上的笑容都沒有變,只是認真地聽着他在那裡說話,最後才往椅子上一仰:“這些話從何說起啊!大使先生,我這個地位,是需要對國內、國際負責任的。德國和我國之間的友誼,是有着穩固基礎的,是不會動搖的。我們國家一直秉承着嚴守中立的外交政策,這點是不會變的!德**事顧問,爲我們國防軍建設付出的努力,我一直表示感激。但是他們的離開,是因爲六個月的合同已經到了!現在陸軍官校裡簽署了長期服務合同的德國顧問,不是還在麼?大使先生,您要記住,我們永遠是貴國在遠東的朋友。至於青島的問題,您考慮過沒有?”

他表情漸漸地變得有些很值得玩味的樣子:“根據我的瞭解,貴國在日本的大使雷克斯先生,根據貴國的外交政策,極力遊說日本政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保持中立,不要參與到歐洲的爭端當中。可是日本政府的反應是什麼?除了拒絕還是拒絕!他們在集結艦隊,跟蹤施佩伯爵,在動員陸軍,準備進攻青島。青島可是我們中國的領土,我不能讓國際的戰事發生在這個保持中立的國家!歐洲戰事的爆發已經不可遏制,作爲中立國家,對於這個青島這個軍事基地,根據國際法我是不是有解除這些武裝的權力?是不是有動員部隊防止日本進一步打算的權力?在遠東,國際之間的爭端和歐洲一樣,同樣是你死我活的!”

施特貝格有些發呆地看着雨辰突然爆發出來,只有在那裡領教他有名的演講本事。“這些話,不對着我的德國朋友,我是不會說這麼明白的。青島德軍不能在我們的國土上交戰,這是不容更改的!德**隊可以就地解除武裝,置於我們的保護之下,只要歐洲來船,我可以讓他們毫髮無損地回歐洲!對於在青島這支光榮的孤軍,還能有更好的結果麼?明天或者再遲一點,我們將提前發表中立聲明,歐洲戰事一旦爆發,青島在很短時間內就必須非武裝化。何去何從,請大使先生向國內彙報吧。我的話就這麼多,請您相信,我是珍惜兩國之間的友誼的。”

施特貝格鬱悶地離開了總統府,雨辰滿口都是珍惜友誼的話,內涵卻是不折不扣地對遠東德國武裝力量的最後通牒!但是他也算說了一些非常實在的話,實在得都不像是他應該說的了。青島集結的十萬大軍,主要還是用來防範日本的野心的。在遠東有這麼兩個國家相互牽制,讓日本陷在亞洲動彈不得,也許對歐洲的局勢也是一種幫助吧。畢竟日本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還有打敗過俄國人的陸軍,在德皇眼中的威脅,是遠遠超過這個貧弱已久的中國的。德國在遠東的全部投入,要是換來了中國能夠牽制住日本,似乎也還是值得的。施特貝格下定了決心,他馬上就發電報回國內,建議將青島交還給中國!不要再發生什麼戰事了!不要讓這些孤軍在遠東白白地犧牲了!至於自己的建議,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他也還是心中無底,這時他忍不住想起了一句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中國話,“盡人事,聽天命”吧!

雨辰送走了施特貝格,又迎來了克勞福德。對付這個年輕卻已經修煉成精的英國外交官,可就不像對付那些實心眼的德國人了。這個英國佬,把遠東平衡政策玩得很是精熟。前些日子支持中國,壓制日本,就是爲了能夠迅速安定遠東的局勢,現在又在鼓勵日本進攻膠州灣的計劃,也是爲了平衡中國的發展崛起,弄得兩家似乎都要求他們這些約翰牛似的。不僅想到了現在,更想到了未來戰後繼續維持英帝國的地位,不愧是有着幾百年殖民經驗和帝國經驗的老江湖!但是隻怕他們也沒有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歐洲實力的巨大摧殘,還有他們這個帝國在戰後急劇的實力收縮吧!不過在這個時候,還是要好好敷衍他們呢。

和克勞福德的談話,雙方客氣之極,說着一些言不由衷的好聽話。克勞福德在話裡暗示,大英帝國對於歐洲局勢是早有準備的。德國在青島的武裝力量,由中國出陸軍、日本出海軍聯合加以清除,似乎是個不壞的主意。歐戰不需要日本參加,也不需要中國參加。大英帝國希望的,只是兩國攜手發展,維持遠東現在安定的局面。約翰牛的意思明顯得很,你們兩家互相耗着吧,歐洲這邊結束了,回頭再來收拾你們!雨辰也笑哈哈地一個勁地表示,青島的非武裝化和中立地位是一定要得到保證的,讓日本摻和進來算怎麼一回事?將來我們的英國朋友如果遇到了什麼麻煩,我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兩個人都是客氣話背後吐露着雙方堅決的意圖。克勞福德看沒有什麼結果,臨走的時候丟下一句話:“貴國如果希望能夠加入協約國的體系,提升國際地位,就必須要有這種體系內的合作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要考慮到國際觀感……必要的妥協也許真的是貴國現在需要的。”說完就點頭告辭,這種氣焰雨辰還真的硬生生地忍下去了。現在沒有德國撐腰了,中國也幾乎綁在了大英帝國的遠東體系當中,就真以爲可以對中國發號施令,玩他的平衡政策了?咱們看將來吧!雨辰將克勞福德送出了門外之後,站在庭院之內目光深沉,驀然轉頭命令王登科道:“把念蓀和純如找來,我有命令下達給他們!動員,咱們馬上動員!”

薩拉熱窩的槍擊事件傳到了日本,同樣是驚起了滔天巨浪。特別對於軍隊來說,更是欣喜若狂。遠東的新局面眼看就要開始了!這真是大正時代的天佑啊!參謀本部第二部部長福田雅太郎大佐得知這個消息就雙手合十,坐在自己的辦公桌上喃喃唸經,看着陸軍次官矮胖的大島健一少將揮着拳頭衝進自己的辦公室,大喊了兩聲:“天佑!天佑!”又發狂一樣地衝出了門去。狂喜擊倒了這些軍官們,當天都或多或少地顯出了一種癲狂的姿態。到了晚上,參謀本部就召開了會議,骨幹的參謀軍官都出席了會議,幾乎很快就形成了決議,馬上動員!以滿編的近衛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八師團爲骨幹,組成山東派遣軍。海軍以第二艦隊配合,一待歐洲宣戰,就迅速出兵山東!同時關東軍、朝鮮軍、支那駐屯軍也要做好準備,在滿蒙配合行動,如果中國敢在山東抵抗日本的進軍,就果斷地全面出擊,造成滿蒙局勢的特殊化!這樣下來,估計北中國的要害,都將成爲日本的勢力範圍。在這種斷然的姿態下,英美想幹涉也無從干涉。他們已經自顧不暇了,在遠東沒有足夠的實力,還玩什麼平衡?

這些參謀軍官們還商議定,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推行這個計劃,分別遊說陸軍省、陸相、外相、首相等,並結合民間團體,一定要造成這種全面解決對華問題的風潮和輿論!現在日本的前途,就維繫在解決對華問題上!關於這些活動的經費問題,出席了這次會議的軍務局局長田中義一中將表示由他來全部籌劃。

這些日本軍官都知道,他們國家還不像英美那樣強大,要達成獨霸中國、轉移國內矛盾的目標,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都是不足的,只能用政治手段。大島健一少將甚至在會議上高叫:“以最快的速度通過本次斷然的政策,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陸軍的動員,這是和支那雨辰的決戰!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時間,一定要在德國青島的守軍覆滅之前!這樣對國內和國際都好交代!”

日本在經過日俄戰爭之後連續幾年的衰退與國內政局的混亂之後,終於尋覓到了這個機會。英美等國對中國局勢要不就是隻能用外交手段平衡,要不就是接近於抽身不管,放眼望去,已經沒有國際上的力量制約他們的野心,同時也找到了對德國宣戰而攫取在華利益的最好藉口。這隻野獸已經開始在磨礪他們鋒利的爪牙,準備在自己偉大的鄰居身上抓下一大塊血肉來。這次大戰,是雨辰領導下的中國難得的發展壯大機會,而對於底氣不足、窮兵黷武的日本來說,又何嘗不是繼續走上強國之路的機會?他們在甲午的屍骨上崛起,這次又想在華夏民族的血海當中繼續壯大,歷史,會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

第26章 南方北方第86章 宣戰第39章 在北方(下)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88章 北方風雲第4章 出兵援鄂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75章 戰意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11章 解決(三)第42章 抉擇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154章 海軍的準備第85章 掃清障礙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45章 波動(一)第45章 舉國第111章 成軍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111章 成軍第62章 戲中之戲第136章 歸來第34章 記者第28章 糾纏(二)第12章 揮兵鄂贛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32章 決死衝擊第20章 亂局第10章 解決(二)第182章 調職第100章 誕生第54章 授勳儀式第32章 決死衝擊第136章 歸來序章回到1911第58章 衆矢之的第59章 何去何從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79章 炮火地獄第186章 認輸第86章 談判第13章 震動第97章 黎明前的黑暗(三)第190章 華盛頓還是拿破崙第198章 每個人第188章 重整第6章 奠基(六)第14章 雨辰的勝利第179章 漢江第32章 利益交換第29章 糾纏(三)第26章 正式開打第72章 東亞的角力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104章 血戰聖梅朗(三)第23章 準備開戰第57章 對賭第82章 和平進步黨序章回到1911第89章 在海上第44章 突襲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54章 十年生聚第131章 地震(一)第61章 迫在眉睫第100章 計劃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30章 糾纏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8章 前哨戰(上)第171章 包圍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57章 對賭第32章 截斷京漢線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70章 在夏威夷第35章 開始的結束第46章 波動(二)第181章 追晉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108章 秋風秋雨第118章 犧牲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70章 切斷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19章 前哨戰(下)第181章 追晉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89章 被風吹動第38章 統合(二)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77章 國運誰屬
第26章 南方北方第86章 宣戰第39章 在北方(下)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88章 北方風雲第4章 出兵援鄂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75章 戰意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11章 解決(三)第42章 抉擇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154章 海軍的準備第85章 掃清障礙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45章 波動(一)第45章 舉國第111章 成軍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111章 成軍第62章 戲中之戲第136章 歸來第34章 記者第28章 糾纏(二)第12章 揮兵鄂贛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32章 決死衝擊第20章 亂局第10章 解決(二)第182章 調職第100章 誕生第54章 授勳儀式第32章 決死衝擊第136章 歸來序章回到1911第58章 衆矢之的第59章 何去何從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79章 炮火地獄第186章 認輸第86章 談判第13章 震動第97章 黎明前的黑暗(三)第190章 華盛頓還是拿破崙第198章 每個人第188章 重整第6章 奠基(六)第14章 雨辰的勝利第179章 漢江第32章 利益交換第29章 糾纏(三)第26章 正式開打第72章 東亞的角力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104章 血戰聖梅朗(三)第23章 準備開戰第57章 對賭第82章 和平進步黨序章回到1911第89章 在海上第44章 突襲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54章 十年生聚第131章 地震(一)第61章 迫在眉睫第100章 計劃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30章 糾纏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18章 前哨戰(上)第171章 包圍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57章 對賭第32章 截斷京漢線第37章 和談背後的小交易第70章 在夏威夷第35章 開始的結束第46章 波動(二)第181章 追晉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108章 秋風秋雨第118章 犧牲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70章 切斷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19章 前哨戰(下)第181章 追晉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89章 被風吹動第38章 統合(二)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77章 國運誰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