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糾纏

這時在蘇州的城外,林述慶的東進支隊和湯斯靈的南下支隊已經把這個城市合圍。城中的朋家兄弟掌握的部隊似乎就是不肯投降,現在他們已經被全中國都拋棄了,據守在城市裡面,看來就是打算自暴自棄了。

合圍蘇州城的部隊有第九師兩個團大部,第二師一個團大部,統一由林述慶指揮。而其他部隊都放了出去,接管蘇南各城市的大權。從津浦路那邊陸續還有部隊過來,正在配合先期出發的部隊,真正地去掌控全蘇南地方。

只有蘇州城那些同盟會的真正理想主義者,還在倔強地堅持着。

兩個支隊總計二十四門七十五毫米的野炮早已放列完畢,這兩天來卻一炮未放。兩個師所屬六個營的野戰部隊也早就進入了出發陣地,二十多架重機關槍都在自己的發射陣位上,彈藥在各自陣位上堆得滿滿的,這兩天同樣是一發子彈沒有打。(第九師各步兵營編制六架重機關槍,安徽第一師和江蘇第二師,每營只有2~3架重機關槍。)

這一切都是因爲雨辰有命令,如果蘇州不肯投降,開火的命令只能由他親自下達。這就是林述慶坐擁強兵,卻還停留在蘇州城下的原因。不然以朋家兄弟那不到兩千、人心惶惶裝備低劣的部隊,只怕連一天第030章糾纏(3)

楚老二撲過來拉住他的衣服:“朋老大,當初你把我從會黨裡面拉過來,我早就想到要把這條命還給你了!你說的對啊錯啊我也不懂,咱們江湖漢子,這輩子認了兄弟,生死就在一處!”

他抄過一支步槍想去拉槍栓,朋際唐推他走:“你老婆快生了,你也走吧!”楚老二正擡頭看他,還沒說話的時候,卻被一發流彈打中。七九重彈的強大推力打得整個身子都向後飛了出去。朋際唐想去扶他,在轉身的時候幾發子彈卻也打中了他。他無力地想去抓住些什麼,世界卻終於在他的眼中失去了顏色。

當江北軍部隊在吶喊中衝殺上來的時候,蘇州城幾乎完全沒有抵抗,部隊一直行進到城內時,纔在蘇州巡警局發生了短暫的交火。使用手榴彈和刺刀的江北軍很快粉碎了抵抗,打死了頑抗到底的朋祖同。這麼一場輕鬆的戰事,天還沒有黑就完全告終了。按照指揮這場戰鬥的林述慶的評價,這不過是一次火力演習而已,江北軍傷亡輕微。

1912年4月26日,同盟會急進派的青年戰將朋際唐和朋祖同兄弟在蘇州雙雙戰死。雨辰的江北軍在炮擊後一個衝鋒就拿下了蘇州城。其實他們的命運在起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在江北軍強大的兵鋒下,他們選擇戰死,也不過是爲了殉葬心中的理想罷了。

雨辰的江北軍也正式擁有全部蘇南,兵力已經逼近上海。大家都在看着,雨辰敢不敢於冒着引起中外各方勢力反對的情況下,貿然揮兵上海。

這時在蘇南周邊勢力,浙軍的朱瑞師已經開抵嘉興,西面依託着太湖,東面延伸到大海,呈全力戒備的態勢。雨辰最近手腕耍得太厲害,沒有中央命令就敢揮兵蘇南,眼見上海也是他口中的食物。誰知道他會不會打浙江的主意?本來面向皖南方向的呂公望師也抽調出主力,增援浙東方向。畢竟在皖南還有姚雨平師作爲緩衝,浙江現在擔心的就是雨辰再繼續南下。

而在河南和山東,河南的毅軍也開始陸續從鄭州向南移防。山東改編充實後的中央第五師和第三師一部,第二十師一部,在臺兒莊一線的活動也開始頻繁了起來。中央似乎同浙江達成了默契,要全力牽制雨辰在東南的行動。

這些日子裡,在報紙上也冒出了一些聲音,原來幾乎一邊倒傾向於雨辰的輿論現在也分化了。特別是一篇“革命英雄乎?東南新軍閥乎?”的評論被流傳的最爲廣泛。

“雨辰在光復初起的時候,的確是青年的偶像、亂世中的豪傑。他立下的功績,只怕街頭巷尾的孩子們都能說上兩句。在他們心目中,年輕的雨辰將軍恐怕就是那種拿着亮銀錘和金彈子大戰八百會合的英雄人物吧……光復以來,雨辰將軍在江北推行地方自治、免除農民稅收、裁撤厘金都博得了一片叫好的聲音。

“我們這些升斗小民不由幻想,光復了,共和了,中央有袁、孫、黃諸公操勞,地方有黎、雨這樣的英雄人物主持,咱們中國百姓的日子該好一些了吧?誰想到應了一句古話,慎終果然很難。蘇南叛亂,果然是人神共憤。但是現在既然成立了中央政府,他們自然也不是泥偶,總要等到中央的討伐下來,指明某某部隊開過去討伐,那才成一回事吧。就算中央暫時沒有命令,咱們一時從權,在南京還有個節制東南局勢的黃興留守啊!”

“黃留守手頭現在總有幾萬的兵隊,蘇州那些烏合,也是可以一股蕩平的。什麼時候輪到某將軍發通電,出動自己那身經百戰的部隊去討伐呢?”

“哎呀呀,是不是某將軍現在以爲蘇省就是他家的禁臠,不能容許別人染指了呢?這到底是民國的地方官還是江蘇省的太上皇呢?筆者一向是市井百姓,但是偶爾也會讀一點書。這種行爲,和藩鎮軍閥又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這些升斗小民終日祈禱,就盼我們的光復功臣革命英雄們,多把國家這兩個字放在心上一些,多把中央的命令看得重一些。大家都是大有見識的人物,互相砥礪,定能把我華夏建成泱泱強盛的東方大國,筆者善頌善禱也爲的就是這個。某些光復英雄,其速醒乎!”

第030章糾纏(4)

這些妙文的影響不能說不大。至少在雨辰轄區內,那些士紳和地方議會,對他這次的行動意見頗大,讓他的精力也頗受牽制。在北方要求對雨辰制裁懲戒的風聲就更高了。這些電文,中央都一概轉發給雨辰,讓他自行解釋分辯。

在上海的外國勢力中,英國已經在英租界增加了一個從香港調來的廓爾喀步兵營,一支小型的皇家海軍陸戰隊,這目標明顯就是衝着雨辰逼近上海的軍隊來的。上海的英國商務領事肯特勳爵也代表駐華公使宣稱,不願意見到上海這個國際勢力關注的地方,被任何地方性的勢力掌握。陳其美都督因爲歷史遺留的原因現在還在這個位置上面,希望能夠儘快服從北京中央的命令,迅速解職。其他地方勢力對上海的進逼,將一概被視爲對外國在華勢力的挑釁。

英國的遠東艦隊,這些日子還不時有軍艦上駛,在揚州港外打轉,截留陳山河第二師過江運送補給的船艦。雙方雖然還沒有撕破臉來,但是氣氛也已經相當緊張了。

雨辰終於命令他的軍隊停住了腳步,他派人去上海迎接莊蘊寬回任,莊蘊寬早已得到北京袁世凱方面、同盟會方面、江浙立憲派方面的共同交代,這個任是非回不可,也是對雨辰新近伸到蘇南的勢力進行某種牽制。

莊蘊寬回任之後,卻發現自己還是被完全架空。雨辰雖然只留下了第二師的一個團駐守在蘇州,其他野戰部隊全部回防,但是利用南京被裁撤下來的散兵,又在蘇南組建了十一個保安營。這些保安營可不像在江北的那樣,完全是治安部隊。他們都是按照野戰部隊編制訓練,甚至有金壇縣保安炮兵營這種番號!誰都知道,他又在蘇南給自己準備了一個師的架子。

而且雨辰也毫不手軟地在江南繼續推行地方自治和免除各種農稅雜稅的政策。這點他佔着理,所以做得毫無顧忌。這麼一做,等於就是把官制完全改了。莊蘊寬的政令不能出蘇州閶門一步,又少了不少收入。這個都督當得可實在沒有味道得很。

對於上海,雨辰卻發出了通電。他現在的通電可是有價值得很。這封通電果然也是這樣。原來他呼籲的是在上海這個華洋雜處的地方,以駐軍容易惹動交涉爲由,不要再設都督,民事由上海華界地方自治辦理。電文裡對現在的軍人政治,很是有幾句悲天憫人的感慨。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雨辰的電報帶給大家的詫異。這次電報雖然提議有些匪夷所思,但是電報一出,幾方面對上海都虎視眈眈,但是卻互相牽制的勢力都紛紛表示贊同,反正誰都拿不到最乾淨。中央政府雖然駁斥了雨辰的這封通電,但是在5月陳其美終於卸職之後,也真的沒有再派出新的都督,原來的滬軍交給莊蘊寬整理,好讓莊手頭有點實力。上海的地方民政官也一直沒有派出,等於是默認了上海也進行地方自治的原則。

作爲中央對東南地方勢力變化的默認,雨辰在五月份正式把兩淮鹽務收入移交。除了每年收取地方待辦鹽務行政費用五百五十萬元之外,其他全部不再截留。

袁世凱投桃報李的是,解除了倪嗣沖安徽都督的職務,也未再設安徽都督這個職位。安徽省在民國的政治版圖上,似乎一時就變成了被人遺忘的角落。雨辰和北方中央政府之間,竟然出現了一團和氣的局面。

到了1912年6月,在黃興辭去了南京留守職務,莊蘊寬將江蘇都督治所遷到南京,繼續接手整理已經不多的民軍。此次在民國初年發生的政潮才真正平息了下去。雨辰繼續枕兵江北,除了忙於訓練補充他的三師部隊之外,比以前安靜了許多。而北方也完成了備補軍一百個營的建立工作,開始大借款的實質性進展。黎元洪越來越表明了和北京的合流態度……在這一片暫時的安靜下面,又有新的歷史潮汐在醞釀當中。

在雨辰看來,這不過是歷史暫時回到了他了解的正軌當中,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將去真正地將自己熟知的歷史改變。

都支撐不下來。

蘇州離上海很近,這個城市裡有被朋家兄弟當做人質的幾萬居民,還有再繼續向東挺進的話,上海的洋人和南面的浙軍,會有什麼反應,一直是雨辰想看看的。反正蘇南已經是自己口袋裡的東西了,那麼急做什麼呢。他覺得現在局勢紛亂,自己要仔細考慮的事情還多。在蘇州停頓個幾天,看看各方面的反應,這是比較穩妥一點的辦法。而且他現在有些捉摸不透袁世凱了,他這次貿然進兵,本來做好了和袁世凱大打口水賬的準備,但是沒想到中央政府只是語氣淡淡地說了他兩句未奉命令即擅自行事,着下不爲例。其他的就是追認了他這次行動的合法性,軟弱得讓雨辰都有點吃驚。這北方的人物,到底打得是什麼主意?

這些日子以來,自從將進軍蘇南的隊伍派出去了以後,雨辰卻沒半點輕鬆下來的意思。整天仔細地看着情報處收集的各處情報彙總,各種報紙,還有轉發過來的公文。心思完全撲在了上面,日常的公文都有些耽擱了下來。

這一天裡,他又揹着手在巡閱使署的花園裡面轉圈。身邊的人都知道雨司令又不知道在算計誰,這個時候還是不要貿然打擾他好,不然他就算不大愛罵人,這個臉拉下來也難看得很。

只有吳採,還盡忠職守地每天都來見他。

“司令,這是第九師的一些人事變動,要請您過目簽字。”吳採板着臉將手中的公文夾遞給了還在轉圈的雨辰。雨辰被他的話驚醒了,哦了一聲。將公文夾拿過來,匆匆瀏覽了一下便划行認可。他叫住了吳採,自己語氣也有些不確定,像是在問他又像在問自己。

“念蓀?你看我們的勢力是不是發展得太快了?”

吳採低頭沉思了一下,看着雨辰,語氣很平板地道:“我只能從我分管的業務範圍來看,咱們的勢力是發展太快了。部隊分散在兩個省,訓練計劃一再因爲軍事行動而打亂。而且部隊因爲擴充劇烈,原來一向很充足的武器裝備,現在也頗有不足。百里先生他們已經壓縮了課程,加快了教學進度,但是合格的下級軍官現在也遠遠不敷部隊的使用,只能從士官甚至士兵中選拔。我們部隊戰鬥力的最頂峰是在吸收了鎮軍之後,當時三旅九團,編制足,裝備好,老兵多。現在雖然已經擴充到了二十個團以上,但是我個人認爲,戰鬥力反而下降了。”

雨辰哦了一聲,眉峰因爲思考問題過多地皺起,現在放平下來,中間還是有個川字。他苦笑了一下:“部隊的問題我還沒有你想得那麼多,不過念蓀,你還是提醒我啦……我想得更多的是,咱們現在是不是已經成了樹大招風的對象?原來的地方勢力,應該提防的是中央,現在我看更多的是針對我來呢。”

第030章糾纏(2)

他拉着吳採陪他轉圈,娓娓地道:“南京留守府始終把第八師攥在手上,戒備態勢也是向着西面的。不過咱們佔據了蘇南,南京在咱們的包圍之中,這點我倒不擔心。可是在江西,在浙江,收到的情報,贛軍不去防備長江了,倒是把部隊擺在了東面,而浙軍兩個師,一個對着皖南方向,一個對着上海方向。這都是明白衝着咱們來的呀!”

他擡首望天:“我讓部隊在蘇州停下腳來,也是想再看看局勢。要是咱們一鼓作氣把上海給打下來,在軍事上除了要顧慮外國人可能的干涉,那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我擔心的就是咱們拿下了上海,是不是就真的成了衆矢之的?”

還有一些話他沒有說出。前些日子,歷史還是大體地按照他了解的走向在行進。隨着他的勢力越來越強,現階段,至少在江南沒有可以制衡他的力量了。可是當他的勢力強到一定地步,那歷史還會按照原來的走向發展嗎?有些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他還想再利用一下。這才能真正加強他的地位,真正能做到合乎情理地攫取整個政權。

他心氣很高,但是現在卻不能不如履薄冰。

中國的棋局,也漸漸到了他能參加博弈的時候,這種情況下,他不能不多想一點,多擔心一點。還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輕鬆一些呢。

吳採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他也知道雨辰不過隨便和他說說罷了,真正的主意,還是他自己拿。有時他微微也覺得有些奇怪,這個歲數比自己還小几歲的年輕司令,爲什麼能在每件事情中都能佔到便宜,就像事先已經猜到了別人的想法似的?還是他的腦子裡,就是比別人想得深,看得遠?

他只能微微苦笑:“司令,這些話我是插不上口的,您知道,我也就是一個軍人……不過蘇州城不能久圍,不然百姓吃不消。咱們該動手還是要動手啊。”

雨辰點點頭:“這些我都知道,你先去吧,合適的時候我會命令攻擊的……只要到了我口裡的東西,誰也別想讓我再吐出來!”

進攻蘇州的命令是在4月26日凌晨正式下達的。雨辰的命令很簡單,就幾個字:“當日蘇州不下,前線指揮官一體解職。”他利用兵力停頓在蘇州的幾天裡,已經看清楚了周圍勢力的動向,現在終於決定把這座城市拿下來了。

蘇州的朋家兄弟的部隊兵力實在不足,只能依託城垣據守,而且把主要的兵力都放在西北兩面。林述慶也沒有絲毫要繞過防禦強點的意思,將火炮抵近射擊,機槍火力延伸掩護。整整一上午的炮擊打下來,蘇州古老城垣的西北兩面已經是千瘡百孔。

朋際唐從硝煙裡站了起來,對面的江北軍還沒發起衝鋒,自己的城垣陣地就已經是血肉模糊一片了。再仔細一看,除了鐵心跟着自己的兄弟,這幾天爲了每天五百大錢而上城牆防守的兵士們已經把槍支丟了一地,朝城裡面的街巷潰退了。

朋際唐一時也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滋味,抄過一支步槍就想對着那些潰逃的士兵開火,卻一把被人攥住了。他紅着眼睛一看,原來是那個光頭楚老二。

他啞着嗓子對朋際唐道:“朋老大,現在打他們還有什麼意思?反正都是敗定了的,給他們一條活路吧!”

朋際唐頹然把槍扔掉,機槍子彈打在城牆上濺起了星星點點的火花,他也不彎下身子,只是抓住楚老二的身子在那裡搖:“我們哪裡錯了?我們哪裡錯了?袁世凱難道還會把咱們往好的地方帶嗎?怎麼孫先生罵我們是叛逆,黃先生說要出兵討伐咱們?我們將革命繼續下去難道錯了嗎?”

他一把丟開楚老二的衣領:“都逃吧!都他媽的逃吧!柳伯英跑到上海去了,你也走吧!我倒要死在這裡,讓這些傢伙看看,我朋際唐是不是做錯了!”

城牆下一片硝煙瀰漫,對面的黃衣江北軍在出發地域裡已經組成了隊形,擡起了雲梯,看來馬上就要發起衝鋒。他現在唯一希望的,就是有一顆機槍子彈把他打倒在城牆上。伍子胥當年在這座城市要將自己的人頭懸掛在城門上,看着吳國滅亡。他也恨不得在自己死後,能看到這些背叛當初理想的同志,是怎麼一個下場!

第24章 審判(二)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31章 我自南向?第79章 在法國第166章 匯聚第20章 雙管齊下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43章 白狼匪患第151章 潮涌第64章 紀念碑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65章 白山黑水第31章 北伐第146章 胡無人第34章 戰將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133章 地震(三)第11章 解決(三)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180章 情報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113章 烏雲第160章 上刺刀!第45章 復仇第92章 升旗第44章 重傷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32章 利益交換第38章 統合(二)第3章 起事前夜第50章 死守第30章 囑託第89章 在海上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86章 談判第197章 中央警衛師第50章 死守第15章 重新整合第77章 開戰前夜第44章 增兵河南第131章 地震(一)第45章 波動(一)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48章 波動(四)第72章 東亞的角力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18章 計劃擴軍第65章 世界之潮第20章 雙管齊下第5章 塞北江南第21章 行動第97章 進入戰場第57章 對賭第171章 包圍第100章 誕生第32章 決死衝擊第67章 餘波盪漾第29章 大戰前夜(四)第67章 決定第108章 秋風秋雨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10章 全局牽動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71章 遊子第150章 潮起第71章 遊子第24章 綏遠事件第143章 迎面而來第61章 迫在眉睫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130章 三方第93章 未來(二)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37章 統合(一)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55章 你是最好的總統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44章 突襲第39章 在北方(下)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50章 孤軍獲救第73章 雨辰的創意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36章 和戰第13章 江面對峙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71章 包圍第133章 地震(三)第27章 機會來臨
第24章 審判(二)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31章 我自南向?第79章 在法國第166章 匯聚第20章 雙管齊下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43章 白狼匪患第151章 潮涌第64章 紀念碑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65章 白山黑水第31章 北伐第146章 胡無人第34章 戰將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133章 地震(三)第11章 解決(三)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180章 情報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113章 烏雲第160章 上刺刀!第45章 復仇第92章 升旗第44章 重傷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32章 利益交換第38章 統合(二)第3章 起事前夜第50章 死守第30章 囑託第89章 在海上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86章 談判第197章 中央警衛師第50章 死守第15章 重新整合第77章 開戰前夜第44章 增兵河南第131章 地震(一)第45章 波動(一)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48章 波動(四)第72章 東亞的角力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18章 計劃擴軍第65章 世界之潮第20章 雙管齊下第5章 塞北江南第21章 行動第97章 進入戰場第57章 對賭第171章 包圍第100章 誕生第32章 決死衝擊第67章 餘波盪漾第29章 大戰前夜(四)第67章 決定第108章 秋風秋雨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10章 全局牽動第103章 血戰聖梅朗(二)第71章 遊子第150章 潮起第71章 遊子第24章 綏遠事件第143章 迎面而來第61章 迫在眉睫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130章 三方第93章 未來(二)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37章 統合(一)第183章 海軍的兵變(上)第55章 你是最好的總統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44章 突襲第39章 在北方(下)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54章 山東和蘇北第60章 第一次北伐的結束第50章 孤軍獲救第73章 雨辰的創意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36章 和戰第13章 江面對峙第125章 凡爾登(六)第200章 我和時代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71章 包圍第133章 地震(三)第27章 機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