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從鎮江到上海

一夜的行軍,讓缺少鍛鍊,又穿着皮鞋的雨辰已經是疲倦若死。看到鎮江城果然已經光復。臂膀上繫着白毛巾的士兵來來去去。街上還有蒙古人裝束的旗兵家眷被趕出自家宅子,流落在街頭踟躇哭泣。還被漢人的小孩子追逐扔石頭笑罵。(鎮江駐防的三千旗兵全爲蒙古八旗)正是一片凌亂的景象。

雨辰這一隊還算嚴整的部隊走了進來,馬上就被人注意到了。一個穿着軍官服色的年輕人走了過來,開口就是湖南口音:“你們可是從秣陵關敗下來的弟兄?是三十三標的還是三十四標的?我奉命在這裡收容。”

雨辰還沒來得及回答,何燧已經衝出隊列拉住他的手:“念蓀兄!沒想到還能見到你!”

那念蓀兄也抱住何燧轉圈:“灼然,你小子還沒死啊!快收容了你的部下,隨我去見林標統!他知道你也來的,定然歡喜得很。”

何燧笑笑,伸手向那位念蓀兄介紹雨辰:“這位雨辰先生,是中山先生和伯先兄介紹回來襄助我們起義的。我們這支隊伍已經歸他收編統帥了,現下我們是中華江蘇革命軍。咱們不是來被收容的,而是要和林標統接洽的,咱們還有大舉。”

又朝雨辰介紹那個念蓀兄:“這位是三十五標的革命同志,和我一樣是隊官的吳採大哥,是個湖南騾子。”

吳採笑着捶了何燧一拳,又帶點懷疑的看看雨辰。雨辰一身小翻領的藍色西裝,還有短短的平頭在這羣隊伍裡實在是很扎眼:“雨先生是中山先生和伯先兄派回來的?那真是太好了,你們先安頓下來,我帶兩位去見林標統。”

林述慶的鎮江都督官廳就設在原來清朝鎮江府的衙門裡面。四下裡也是一片凌亂,公文、衣服扔得到處都是。門口連個衛兵都沒有,扎着白毛巾的各色人等自由出入。吳採帶着雨辰和何燧就朝裡面走,纔到了二堂,就聽見裡面一個人用閩南口音的官話在那裡咆哮:“問我要補充?我哪裡有?這兩標二千多弟兄的伙食費我現在都開發不出來!現下又冒出這個司令,那個軍長,我提着腦袋光復鎮江的時候,怎麼沒見到他們出來配合一下?他老母的!”

吳採朝我們悄悄道:“現在問標統索餉索械的人太多,他脾氣不大好,你們多當心一點。

何燧也做了鬼臉:“林標統一向脾氣急噪,也不是就今天的事情了。”

走進內廳就看見裡面幾個人正灰溜溜的出來。一個個子矮小,服色黝黑的南方人模樣的軍官在裡面走來走去。他正是林述慶,福建人,日本陸士畢業,清朝南洋常備陸軍第9鎮的三十五標標統,現在的鎮江軍政府都督兼鎮軍司令。

吳採立正大聲報告,又湊到林述慶面前小聲介紹了一番。

林述慶上下打量一番我們,吩咐道:“請坐,上茶。”

雨辰扶着茶碗,坐在那裡看着林述慶不說話。倒是林述慶先發問:“先生是中山先生和伯先兄派過來的?當初兄弟在日本的時候,和中山先生往還頗多,沒聽過先生的大名啊。”

雨辰早有準備,笑道:“兄弟一向在美國,打理父輩的堂口,光緒三十年的時候,中山先生在美國加入致公堂,一舉擔任全美堂口的紅旗大哥。那時兄弟歲數還小,但是也被中山先生風采所感。先生說革命缺少軍事人才,就讓兄弟去學軍事。去年兄弟從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校才畢業,就蒙先生手召,從美國先到的香港,再從香港到的上海。蒙英士前輩安排,到南京聯絡第9鎮。因爲一向在美國讀書,所以和日本的革命同志沒有什麼來往。先生的書信,在船到上海的時候都投到海里去了,只留下一張和先生合影的相片,可以給林司令看看。”

林述慶看着被雨辰當作法寶的那張相片,皺眉思索了半晌。才緩緩道:“先生似乎老了很多,操心國事,也難怪憔悴…………你在香港見過伯先兄?”

雨辰也搖頭嘆息:“伯先兄自從黃花崗起事失敗後,傷心先烈,身體已經完全垮啦。在病牀上握着我的手諄諄叮囑,現下想起來都是心感。”

林述慶終於放棄了盤問雨辰底細的想法,站起來道:“雨先生回國參加革命,我林某人十分佩服!而且你又收容了第9鎮的幾百散兵,兄弟也感激得很!但是現下兄弟這個局面雨先生也看在眼裡,要餉餉沒有,要械械沒有。但是兄弟也不能虧待了革命同志,要不雨先生就着手上的實力,先編一個營?屈就個營長?雖然日子苦點,但是大家同生共死就是了。”他也把雨辰看作來求官索餉的人了,先把門封得死死的。

雨辰微笑道:“頌亭兄,兄弟不是來和你化緣的,而是在香港的時候,就和伯先兄計較已定,到上海再和英士兄最後確認過的。這次兄弟是想給頌亭兄餉械補充的。”

林述慶一下過來拉住雨辰的手:“那太好了!鎮軍上下三千弟兄同感大德!這餉械現下在哪裡?”

雨辰笑道:“正在上海,等我回去取來呢。”

當下就把鼓動何燧的話和林述慶又細細說了一遍,林述慶顛來倒去的想了一回。又把鎮軍的參謀長陶駿保請了過來。我們又商議了一回。都覺得事情大是可行,本來就是以三三、三四兩標的殘兵去配合上海光復,失敗了對他們無所損失,成功了上海到鎮江的接濟就源源而來。這又何樂而不爲?而且林述慶的確是被黃興都誇獎過的忠實革命同志,對上海光復,也的確是樂見其成。

林述慶又問雨辰:“雨先生,你準備什麼時候動身出發?要什麼幫助不要?只是兄弟這裡家當太小,怕也幫不上什麼忙。”

雨辰想了一下,屈起幾根手指:“有些事情還是要請頌亭兄幫忙解決的。一是幫我們刻一箇中華江蘇革命軍的關防,有個名義纔好辦事。二是我們子彈實在太少,想請頌亭兄酌量接濟個二三千粒,這也就勉強敷用了。三是最重要的!我們要船!要夠四百人到上海的船!只要船一到,我們就馬上動身。革命事業急如星火,兄弟實在也耽擱不得。”

這一天來,雨辰把革命兩個字掛在口中不知道要說多少回。他知道,在這個民心洶涌,舉國幾乎都是革命狂的年代,這兩個字還是很有說服力和殺傷力的。其實真革命成功了,他有什麼打算,還在未定之天呢。

林述慶和陶駿保對望一眼:“關防好辦。子彈再難,我們擠出二千粒也是可以的,至於這船…………”

一直侍立在旁邊的吳採突然道:“三十六標的營副官陳山河是蘇北人,也是和會黨多有來往,蘇北的船幫他應該很是熟悉。他應該能聯絡到船。”

林述慶和陶駿保又對望一眼,都覺得自己應該下點本錢。林述慶道:“那好,兄弟就把陳山河派給雨先生指揮,雨先生和灼然先休息一下,飲食兄弟馬上讓念蓀送來。船一到,就請先生動身!”

目送雨辰和何燧吳採三個人出門之後,陶駿保轉身就對林述慶道:“這個雨辰,來歷實在不清楚得很。他說他的書信憑證都丟到海里去了,怎麼目標最明顯的相片還當寶貝一樣藏好?他從英士兄那裡派過來,英士兄的書信電報總要有一份吧!”

這陶駿保在林述慶讀武備學堂的時候就是他的老師,這次又被林述慶特意請來當鎮軍的參謀長,實在可以幫他當半個家。一聽陶駿保這麼一說,林述慶也急了:“那這麼說這小子是奸細咯?我馬上讓人把他拖回來斃了乾淨。”

陶駿保笑着搖頭:“這我也看不準,同盟會內部的情況給他說得頭頭是道,是真是假,他到上海英士兄自然會分辨的,現下他的行爲對咱們也有利無害。又何苦繼續追問盤查下去呢?”

到了中午果然熱騰騰的飲食送了過來,隨來的還有五大箱子彈,正好二千五百粒七九口徑的步槍彈。每個槍兵,現下總算保證了有兩排槍彈。雨辰拉着吳採的手只說感謝的話。吳採笑道:“雨司令,您別盡說客氣的話啦,你們去上海做名耀千秋的大事業,我實在羨慕灼然得很。您這裡還有沒有空缺?給個排長,我也是願意幹的。”

看着吳採一臉誠懇,雨辰心下也有些感動。這些百年前的年輕人,爲了祖國光復,在當時真的是不計名利。清朝給這些新軍的餉項待遇其實豐厚得很了,升遷也非常的快速。但是這些青年義之所至,都是不再回頭。辛亥前後殉難的烈士,有多少是世家的子弟?真是數也數不過來。

雨辰拉着他的手笑道:“我可不敢挖頌亭兄的牆角,念蓀是頌亭兄的得力干將,有這份心意兄弟是感激不盡啦。”

吳採一臉失望的神色,何燧還在一旁攛掇:“現下鎮江亂紛紛的,念蓀和底下交代一下,輕身上我們的船有何不好?反正都是爲革命出力,林司令也不會說什麼的。雨司令,這位念蓀兄能文能武,在武備學堂的時候就是拔尖的人物。這種人才,對咱們有大用。”

雨辰聽着也是有些心動。現在號稱的中華江蘇革命軍軍官嚴重缺乏,那些原來在軍中不過正目(班長)的人物,都提拔做了連長。今天雖然和吳採接觸不久,但是這小夥子做事雷厲風行,又極有條理,這個人才,可不能在手邊滑過了。

他正色朝吳採道:“剛纔的話我就當沒有聽過,你也沒有向我說過。如果開船的時候船上多了你這麼個人,那也是純屬意外…………”下一句就漏了雨辰的馬腳:“念蓀要是過來,這二支隊的支隊長,非念蓀莫屬。”

下午的時候鎮江碼頭果然辦來了五六條烏篷糧船,船頭站着一個青年軍官。眉清目秀的倒象一個女孩子。雨辰帶着自己四百多人在碼頭早等得望眼欲穿。看着那青年軍官押着糧船過來,何燧在那裡高叫笑道:“陳大妹子,你來得好慢啊!”

那青年軍官還沒等船靠幫,已經忙不迭的跳上了碼頭,重重的捶了一下何燧的胸口:“你他孃的狗嘴裡就吐不出象牙來,這次聽說要陪你們去上海做大事業,我也高興得很。咱們船幫的這些叔叔伯伯都是洪門子弟,幹打滿韃子的事情也絕沒有二話。”

何燧笑着拉着他向雨辰介紹:“這小子就是陳山河,字無病。家裡在寶應縣掛了千頃牌,又是蘇北船幫老大的兒子,最是個土財主。在三十六標一營當副官。”

陳山河利落的向雨辰行了個軍禮:“陳山河向雨司令報到!這次有六條大糧船,裝七八百人也綽綽有餘,船上還有糧食小菜,幾百弟兄在上海的十天的伙食也能應付了。”

雨辰心下大喜,看着這些精神健旺的小夥子,他心中也歡喜得很。他笑着拍拍陳山河的肩膀,轉頭對何燧命令道:“以連爲單位,上船出發!”

何燧領命去了,那陳山河卻衝着雨辰笑:“雨司令,這次我隨着您鞍前馬後,也賞派個差使吧。”雨辰想了想:“那還是做我的副官如何?”陳山河卻大搖其頭:“這兩年副官已經當得夠氣悶的了,雨司令要瞧得上我,讓我和灼然一起到前面拼命去。”

何燧遠遠回頭笑道:“司令,無病是家中獨子,已經三代單傳啦。不象我,兄弟七個。”

陳山河漲紅了臉:“司令,您別聽灼然胡說。三代單傳又如何了?腔子裡面還是漢人的血!這次是替咱們漢人復國仇,打出個新華夏的時候。我自從當了軍人,就盼着這一天呢!要是還讓我幹副官。我掉頭就走。”

雨辰看着這些朝氣蓬勃的青年軍官,一時竟然覺得天下事情沒有不可爲的。在他來的個社會,已經沒有這些爲了理想頭顱一擲輕的青年了。

他拍拍他的肩膀:“好,你就跟着灼然,當一支隊的副支隊長吧。好好幹。”

陳山河用力敬了個禮,歡喜得一跳老高,去找何燧去了。

到了船上,果然吳採已經偷偷摸摸的躲在裡面,還帶了幾個志同道合的青年軍官。看着雨辰一臉尷尬的笑。隨身除了步槍手槍,還給這支隊伍帶來了一千粒七九子彈。這下雨辰可算是徹底的挖了林述慶的牆角了。

糧船解了纜繩,張開船篷,在漸漸黑下來的天色裡朝着下游緩緩駛去。雨辰站在船頭,和送行的林述慶陶駿保行了個不倫不類的軍禮。心中也是在起伏激盪。

自己來到這個時代不過一天多點的功夫,卻被綁上了歷史的馬車,這一去,自己的人生和中國的未來到底會有什麼改變。在1911年10月24日的雨辰,並不知道。

第33章 調整第29章 一城兩督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18章 計劃擴軍第67章 決定第4章 奠基(四)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71章 遊子第61章 迫在眉睫第89章 在海上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72章 棋局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11章 急轉直下(2)第47章 波動(三)第141章 考驗第46章 波動(二)第70章 在夏威夷第31章 北伐第88章 向西方第95章 分割第12章 揮兵鄂贛第70章 大勢第2章 安蒙軍北上第93章 未來(二)第27章 大戰前夜(二)第22章 初見中山第17章 海軍之春第181章 追晉第12章 揮兵鄂贛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129章 日本沸騰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33章 聯邦黨第118章 犧牲第59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上)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62章 戲中之戲第3章 起事前夜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43章 發現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43章 發現第82章 和平進步黨第142章 告訴我第22章 路向何方第8章 新年第108章 秋風秋雨第114章 西園寺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42章 抉擇第40章 戰第15章 歐美局勢研究會第86章 宣戰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184章 海軍的兵變(下)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93章 未來(二)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136章 歸來第23章 審判(一)第154章 海軍的準備第46章 泰山壓頂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41章 決斷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136章 歸來第198章 每個人第73章 遭遇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23章 審判(一)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16章 清室退位第79章 炮火地獄第39章 統合(三)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33章 聯邦黨第42章 統合(六)第116章 東亞和平?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92章 未來(一)第38章 雨中決戰第136章 歸來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66章 首相之死第191章 平衡第42章 統合(六)第35章 國寶第166章 匯聚第86章 宣戰第14章 競標(上)第173章 背後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14章 暗戰重起(三)
第33章 調整第29章 一城兩督第18章 內閣的動向第18章 計劃擴軍第67章 決定第4章 奠基(四)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71章 遊子第61章 迫在眉睫第89章 在海上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72章 棋局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11章 急轉直下(2)第47章 波動(三)第141章 考驗第46章 波動(二)第70章 在夏威夷第31章 北伐第88章 向西方第95章 分割第12章 揮兵鄂贛第70章 大勢第2章 安蒙軍北上第93章 未來(二)第27章 大戰前夜(二)第22章 初見中山第17章 海軍之春第181章 追晉第12章 揮兵鄂贛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129章 日本沸騰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33章 聯邦黨第118章 犧牲第59章 何去何從第74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上)第68章 國防軍的未來第62章 戲中之戲第3章 起事前夜第1章 南洋第9鎮的敗兵第148章 世界的震動第43章 發現第5章 最長的一夜(二)第43章 發現第82章 和平進步黨第142章 告訴我第22章 路向何方第8章 新年第108章 秋風秋雨第114章 西園寺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42章 抉擇第40章 戰第15章 歐美局勢研究會第86章 宣戰第15章 暗戰重起(完)第184章 海軍的兵變(下)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93章 未來(二)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136章 歸來第23章 審判(一)第154章 海軍的準備第46章 泰山壓頂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41章 決斷第8章 最長的一夜(五)第136章 歸來第198章 每個人第73章 遭遇第185章 開始的結束第23章 審判(一)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16章 清室退位第79章 炮火地獄第39章 統合(三)第99章 黎明前的黑暗(五)第33章 聯邦黨第42章 統合(六)第116章 東亞和平?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92章 未來(一)第38章 雨中決戰第136章 歸來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66章 首相之死第191章 平衡第42章 統合(六)第35章 國寶第166章 匯聚第86章 宣戰第14章 競標(上)第173章 背後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17章 江浙滬聯軍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14章 暗戰重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