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女孩子眼中的時代(上)

公元1914年的12月19日,華盛頓已經被一片潔白的大雪所覆蓋。波托馬克河的兩岸,一片的銀妝素裹。高高的華盛頓紀念碑從紛飛的小雪中看過去,它面前的水池已經結上了一層薄冰。這個城市,看起來竟然是這樣的安靜。

雨辰坐在汽車裡,今天他也裹了一身的海軍藍大衣,靜靜的看着窗外的雪景。而李媛就坐在他的身邊。1914年就要過去了,他的新年將在大西洋上面度過。而今天,就是他訪美以來最重要的一天。所有的努力,所有幕後的周旋,在在今天就要得出最後的成果。到華盛頓來幾天,受到的待遇並不是高規格的,才抵達夏威夷時主人的那種熱情,到了這裡,似乎也就和冬天差不多。日本施加的影響是巨大的。而美國政府爲了外交至少外表看上去平衡,刻意降低了迎接雨辰到來的熱烈程度。原來的一系列的餐會,見面會,還有在白宮和伍德羅,威爾遜的正式談判,都全部被取消,迎接雨辰的仍然是老熟人,藍辛副國務卿閣下。他們只是和國務院相關的機構進行會談,見了幾位堅決反對日本擴張的國會議員代表。除了李章雲的財政代表團還有些收穫以外——藍辛已經非正式的確保,美國政府將再爲中國政府提供一筆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並指明用途在美國有着巨大商業利益的長江流域。數額可能達到二千五百萬美元之多。一些美國東部新英格蘭地區的老牌財團,在擁有巨大的過剩資本的情況下,原來在歐洲的計劃投資,在李章雲他們的辛苦遊說之下,也有到中國考察一下的打算。李章雲對未來中國廣大市場地描述,讓人簡直覺得他是一個第一流的文學家。

但是總體來說,用司馬湛私下的牢騷話來表達的話:“他媽的。簡直就是拿咱們的熱臉去貼美國大鼻子的冷屁股!”底下地人的這些意見,雨辰不是不知道。但是這個時候他拿定的主意,並沒有因爲這種冷遇而有半點動搖的意思。這個時候,按照新中華現有地實力,就是要放低姿態來爭取自己發展的空間,越甲三千,藉助十年教訓。十年生聚,尚可吞吳。而自己又爲什麼做不到呢?國際上的博弈,以自己所擁有的微薄實力,能走到這一步。已經是最大地驚喜了。對自己地任何高看,和對敵人地任何低估,都是這個新生的國家所不能承擔的錯誤。如果這是一次屈辱,那自己就咬牙承受下來!十年、二十年以後。也許就是另外一番局面!正因爲這個世界。沒有正義公理一定勝利的原則。雨辰才這樣加倍的謹慎小心。他始終記者自己的目地,打破日本在東面對中國的壓制,反而利用國際勢力來制約他們的發展,爲自己實力的進一步壯大贏得時間!其他的事情,都不過是不值得介意的小節罷了。

所以他一直再以不卑不亢的姿態和美國政界的人士周旋,並不因爲他們接待規格的下降而自己的陣腳大亂。該怎麼做他還是怎麼做。廣泛出席了華盛頓衆多的民間團體的集會。向他們發表演說,宣傳新中華的形象,和中美兩國在太平洋上合作的美好前景。歡迎美國公民到中國旅遊、投資、購置產業。同樣的,在這些民間的場合,雨辰也毫不顧忌白宮方面的提醒,詳細的向美國民間團體敘述了幾十年來的中日關係的演化,還有日本在中國的擴張,在整個亞洲的擴張,近次爆發的中日之間的大規模戰事,在他精心組織的言辭當中,就成了一個古老巨人挽回自己失去多年自尊的英雄般的史實。這些都傳到了一直在關注着着雨辰在華盛頓行蹤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耳中。這位年輕總統在美國鎮定而有尊嚴,但是又對這個世界有着充分了解的理智的姿態,讓威爾遜對他有了相當的好感。

他的一些關於中美未來關於太平洋安全的合作前景描繪,還有具體的進行步驟。至少聽起來是非常的有道理。中國還是一個大而弱,並且沒有表示多麼強烈的打破現有格局的野心。他們的全部追求,似乎也只是想挽回他們在自己國土上面失去的全部權益而已。在經歷了對西班牙的殖民戰爭之後,美國國內對於帝國主義思想的反彈現在正處在一個高峰。對於日本擴張的反感也到了一個高峰,波托馬克河畔那些象徵日美友誼的櫻花樹,在日本佔領加羅林羣島,遣美支隊出現在夏威夷洋麪的時候,掛滿了聲討日本的標語。如“我們的海軍在哪裡?”之類的。雨辰所表現出來的這種姿態,在華盛頓一片刻意低調的氣氛當中,潛地裡還是非常受到歡迎的。經過白宮方面的努力,還有大大小小的院外集團的遊說。雨辰在華盛頓的訪問,終於有了轉機。國會山答應了李媛代表這次的訪問團,以非官方的身份發表演說。只是希望這個演說不要太敏感。說實在的,對於一個東方傳統國家的年輕女孩子來到國會山發表演說,這些議員們還有些創造歷史的激動感覺呢。而伍德羅威爾遜總統也正式確定了,在李媛的演講之後,和雨辰進行一次面對面的會談。

今天,就是李媛前往國會山的日子。

這個女孩子,幾乎從一聽到她將代表雨辰出席,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就處於一種失神的狀態。整天恍恍忽忽的,覺得這世界也太瘋狂了。而雨辰的態度那樣的堅定,也讓她終於知道這不是本來就沒什麼幽默感的丈夫開的一個不好玩的玩笑。自己真的要代表幾萬萬人口,在國會山這個地方發表演說?自己能夠說些什麼?自己又懂得多少國家的大事?現在自己會的。除了學校的一點書本上面的知識,就是怎麼在醫院護理照顧傷員。這事情交給自己,那真是肯定會辦砸的!女孩子在恍惚之後,就是情緒低落。躲着不想見人。直到雨辰握着她的手,對她溫和地道:“…………小媛,這不是一個官方身份的演說。也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重要,不需要什麼華麗的辭藻的。只需要你將自己從光復以來。在我們這個團體裡所看到的,所經歷到的事情真實地說出來。告訴他們,最普通的中國老百姓是怎麼想的,我們最渴望的是什麼。而單純地你,最渴望的東西又是什麼。這樣就足夠了。讓美國的議員們,聽聽一箇中國女孩子的聲音,讓他們瞭解我們。其實是一件最簡單地事情。”看着丈夫溫柔但是堅定地目光,還有不容置疑地期待。女孩子終於遲疑的點頭了,只要是爲了他的事業,自己應該做什麼都可以吧?她終於鼓起了勇氣。一直在爲今天準備着。而時間,也終於到來了。

國會山這個時候,平時這裡並不是正式的會議季節,但是今天。門口滿滿的都是車輛。海軍陸戰隊員們穿着他們的藍色制服。板着臉肅立警衛。在華盛頓地美國國內的各大媒體代表今天可都冒着這個嚴寒的天氣出動了。有的比較有身份。可以列席旁聽。直入其內。而有的就只能站在外面,看着熟悉的議員就高聲的喊着他們的名字,問着他們對今天這個非常有意思的演講做何感想。而議員們多半都是攤手聳肩,做出一個不可思議的表情。惹來一陣或大或小的笑聲。一頂頂禮帽在雪地當中涌動,華盛頓在這個季節,國會山可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人們呼出的白氣在空氣當中飄拂。穿着號衣的聽差們也聚在一起談笑。從這樣的氣氛來說,現在出席在這裡人們的心情,是獵奇多於嚴肅。似乎要上演的,只是一出歌劇而已。

飄揚着美國國務院旗幟的一排汽車,從遠處開了過來。人們發出了一陣嗡嗡的聲音,記者們都拼命的朝前涌去。那位要來國會山發表演說的中國女孩子來了!所有的照相機都舉了起來,等着拍下她走下汽車的鏡頭。其實李媛的相片在她陪同雨辰在夏威夷,聖弗朗西斯科等地進行訪問交流的時候就已經刊登出來,這些天又重新被翻了出來。人們都非常的好奇,這位纔不過二十歲,看起來總是小鳥依人一般,帶着天真的笑容,總是以晶瑩的眼睛對着鏡頭的女孩子,如何在國會山讓她的演說征服那些挑剔的議員們,爲她丈夫的事業帶來最大的利益?紐約時報有點尖刻的加以評論:“…………這是這些東方人所能想出的最好的公關手段,但是也有可能成爲最失敗的公關手段,如果他們只是把希望寄託在女人身上的話…………美國的紳士們會對女士彬彬有禮,但是他們並不會認爲女士的話是有說服力的。”

汽車在人羣躁動的等待當中開到了國會山上,停在了清掃了積雪的門前的大道上。一個海軍陸戰隊員將旁邊的車門打開,這次先下來的,卻是李媛。人羣當中發出了一聲低低的驚歎。這麼多的驚歎聲匯聚到了一起,也嫌棄了不小的聲浪。李媛穿着一身顏色淡雅的旗袍,恰到好處的勾勒粗話了他玲瓏秀美的身形。她黑色的長髮淺淺的挽着,紮了一個小小的髮髻。美國人從來沒有想到,在報紙翻印出來的照片當中,已經覺得足夠美麗的這位總統夫人,真人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是如此的耀眼!那種不同於西方女性張揚的美,也是如此的獨特。如果他們懂得中文的話,那麼清純而沁人心脾的這個形容詞,將自然而然的涌上他們的心頭。李媛婷婷的站在那裡,似乎顯得還是非常的從容。看着那麼多人注視着她,她微微帶着羞怯的向大家輕輕點頭致意,只一微笑,酒窩就已經在她精緻的小臉上深深的綻放。

已經站在車前等候她的美國衆議院外交委員會委員長,同樣也是有着三十年從政經驗的切斯特。威廉姆斯老先生,這一刻似乎也爲李媛的身影迷醉了。他挽起李媛的手,非常紳士的朝她微微鞠躬示意,就要邁步朝國會大廈裡面走。車門又一下打開了,就看見雨辰的身影從車子裡面也鑽了出來,他沒有在意別人的眼光,將一件披肩披在了李媛的身上,又在她地臉頰上面輕輕吻了一下。圍觀的那些記者們分明的看見了暈紅一下就淡淡的染滿了李媛的小臉。她朝雨辰鼓足勇氣的笑笑。轉身就向國會大廈走了進去。雪地裡面一片比雪光還要耀眼的鎂光燈閃爍,記錄下了這位總統夫人前往國會大廈地全部身影,還沒有開始演說,這個東方來的女孩子就已經傾倒了所有的記者。

國會大廈的議事廳裡面,本來是一片嘈雜地聲音。半圓形向着講壇的階梯座位裡面。議員們散亂的坐着,有的在高聲談笑,有地在一本正經地應對着入場採訪地記者們的現場提問。議長似乎也無心維持秩序。在議長席那裡坐着似乎有點在打盹的樣子。當老威廉姆斯象個騎士一樣挽着李媛端莊的走進來的時候,會場內似乎也就重演了國會大廈外的那一幕。低低地驚呼,不斷的情不自禁吸氣的聲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這裡,李媛明顯有些羞怯和緊張。但是仍鼓着勇氣,顫巍巍的跟着老威廉姆斯朝講壇走了過去,當走到第一排的時候,威廉姆斯請李媛坐了下來。然後就象護花使者一般莊重的站在她的身邊。

衆議院議長一時也似乎忘記了自己的使命。整個議事廳安靜了好一陣子。他才恍然大悟般的拿起木錘在自己桌子上重重的一敲:“先生們!紳士們!今天大概是我們這個團體第一次迎來一位女士向我們這些可敬的議員們進行演講的日子。先生們。你們在見證歷史!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總統雨辰先生和他的夫人李媛女士,跨過整個太平洋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太平洋兩岸的兩個最大的國家第一次的握手!這是兩國外交史上面值得紀念的一次盛事。而相信這次李媛女士在國會山的這次演說,將是這次訪問當中最值得紀念的一章!今天我們這位李媛女士,將以一個接受過西方教育,而生長在中國的一個傳統基督教家庭的身份。在這裡,爲我們說說在她眼中中國現在的情況,在她眼中,中美兩國共同的價值追求所在,還有她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心議長老先生明顯是事先將這個發言準備過了。客氣、嚴謹而半點也沒有涉及到實質性的東西。雖然語氣裡面比原先所想的加了幾分熱情。在許多國會的議員看來,李媛身上那種純東方式的美麗雖然讓人心動。但是對她的演說,還是沒有什麼期待的,雖然他們現在都贊同白宮的觀點,這的確是雨辰一次成功的公關活動,天知道他的太太爲什麼這麼象一位東方的天使!但是僅僅如此,想影響他們的觀點和判斷,還是遠遠不夠的。他們都安靜了下來,看着李媛站了起來,象小學生一樣朝議長鞠了個躬,又轉過身來朝議員們鞠躬,還沒走上講壇,就已經小臉漲得通紅。大家都發出了善意而且諒解的笑容,她畢竟纔是個二十歲的女孩子。

李媛都有點僵硬的走上了講壇,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白人對準她的眼光。這可是她真的從來都沒有經歷過的場面!在學校裡,她是個不愛出風頭的女孩子,後來翹家追隨雨辰。在雨辰巨大的影響力之下,她似乎就是一個花瓶般的影子。只有在陸軍總院護理那些傷員的時候,她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但是這次自從踏上美國國土開始,她就要開始扮演她最不擅長的角色,陪着雨辰去交際,去展現自己的風采。現在更要單獨一個人在這個美國最高的立法機關當中,代替雨辰來發表演說,要告訴他們現在存在的一個全新的中國,要展現他們這次前來尋求合作,尋求友誼的誠意。自己能夠說服他們嗎?萬一自己說不好,又該怎麼辦?在這一刻,女孩子只覺得一陣陣的緊張,手掌心裡面溼溼的。真有一下子衝下講壇的衝動。不知道爲什麼,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丈夫,那個在外人面前堅定鎮靜,指揮若定。但是在背後卻總是眉頭緊鎖,肩膀上似乎承擔了太多重任的年輕人。他真的是…………太辛苦了啊。現在,就是自己幫助他的最重要的時候,就在現在—就在今天。

女孩子終於鼓足了勇氣,開始了她的發言。略微帶點美國南方口音的流利英語,在這個有着美國全部光榮歷史的議事廳裡面娓娓的響起:“各位尊敬的議員先生們,你們好。按照中國的習慣,對長輩應該稱呼叔叔伯伯。讓大家在這裡聽我說話,耽誤了大家的時間,真是非常不好意思…………”雨辰並沒有教她在這種場合應該用如何的措辭稱呼說話纔算正確,甚至連演講的內容都沒有替她準備,只是告訴了她,說說她經歷的中國的變化,還有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追求就可以了。當然,還有用她自己認爲正確的方式來呼籲兩國之間的友誼。

李媛靜靜的說着,她並不會用手勢來加強自己的語氣。一開始她還微微的低着頭,有點不敢正視大家關注的目光。語氣也有些緊張的顫抖,但是漸漸的,她的發言越來越流利了。她說了在清末的時候,她在上海親眼看見,親身經歷的那些外國在中國所擁有的特權,白人的高高在上,那些印度巡捕,越南巡捕的狐假虎威。外灘花園“中國人和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在她們這些女學生當中也漸漸流傳開來的孫文、黃興這些帶點神秘色彩的革命黨人。她還說到了上海蘇報上面刊登的林覺民烈士的遺像,還有他留給她懷孕妻子的遺書。她們是這樣驚歎於這位烈士的年輕英俊,又是怎樣爲那封遺書的樸實決絕而感動!

任何一個爲自己民族的歷史而自豪的人,哪怕是她們這些女孩子,都認爲這種恥辱的局面是必須要得到改變的。李媛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這樣總結。她說話的語氣並不像雨辰那樣激烈豐富,只是說着她身邊的事情。就是這樣的話語,在這個場合,卻因爲真實而更加的打動人。不管聽衆的真實思想到底是什麼,在這一刻,他們都沉浸在了女孩子的敘述當中。

上海竟然就在一夜之間光復了!女孩子說到了她們的狂喜。怎麼樣瞞着父母去參加那些遊行慶祝的隊伍。說到了她們眼中那支蘇滬革命軍的年輕英武,還有那個從一開始就有了最爲傳奇的色彩的現在這個年輕的總統!雨辰崛起的過程,本來就是一段最爲吸引人的故事。在李媛的口中,那些議員們似乎就象在聽着一箇中國的1793年一樣。年輕人與革命,油畫般的大時代變動的場景,都被女孩子樸實的一一道來。人們的熱情,張園的光復勝利慶祝會。理想和光榮在這個時候綻放出了最耀眼的光彩。人類的感情是互通的,特別對於那些離中國是那麼遙遠的人們來說。這種激盪的大時代,本身不用華麗的辭藻來進行修飾,就已經是一種神話了。李媛的敘述被一陣陣的驚歎,和低低的鼓掌聲音所烘托,女孩子的話也越來越流利。這個時候,整個議事廳已經完全沉浸在她所描述的那個東方國家劇烈的變動的時代潮流之中了。

李媛並不知道,她已經在逐步的獲得了成功。

第43章 父子第64章 變化莫測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86章 宣戰第78章 倫敦聲明第51章 波動(七)第10章 全局牽動第97章 進入戰場第73章 雨辰的創意第190章 華盛頓還是拿破崙第33章 調整第49章 向南第76章 民族利益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56章 精銳對精銳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18章 犧牲第85章 博弈第3章 殺張事件第22章 初見中山第57章 對賭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57章 對賭第25章 藏伏爪牙第25章 新的開始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26章 山雨欲來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28章 糾纏(二)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44章 突襲第35章 開始的結束第13章 解決(五)第50章 波動(六)第25章 藏伏爪牙第20章 亂局第7章 奠基(七)第168章 粉碎第10章 光復日(上)第25章 藏伏爪牙第84章 日軍的慘敗第6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52章 奔襲方城第49章 向南第94章 面臨大戰第10章 全局牽動第2章 奠基(二)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36章 大迂迴(下)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11章 光復日(下)第41章 決斷第196章 恐懼第157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58章 衆矢之的第63章 戰爭的怪獸第59章 等待第55章 北軍之雄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15章 競標(中)第43章 父子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16章 繼續推進第80章 王牌丁羽觴第43章 父子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69章 向遠方第4章 最長的一夜(一)第4章 最長的一夜(一)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92章 升旗第94章 面臨大戰第20章 絕不退讓第39章 在北方(下)第13章 震動第80章 民氣第4章 奠基(四)第94章 未來(三)第34章 至高無上第47章 抵抗第37章 統合(一)第3章 奠基(三)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42章 抉擇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76章 民族利益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27章 糾纏(一)第24章 綏遠事件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65章 世界之潮第51章 波動(七)第67章 決定
第43章 父子第64章 變化莫測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86章 宣戰第78章 倫敦聲明第51章 波動(七)第10章 全局牽動第97章 進入戰場第73章 雨辰的創意第190章 華盛頓還是拿破崙第33章 調整第49章 向南第76章 民族利益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33章 沿着津浦路前進第56章 精銳對精銳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18章 犧牲第85章 博弈第3章 殺張事件第22章 初見中山第57章 對賭第164章 騎兵和“豬”第57章 對賭第25章 藏伏爪牙第25章 新的開始第21章 轉折和驚變第26章 山雨欲來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28章 糾纏(二)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44章 突襲第35章 開始的結束第13章 解決(五)第50章 波動(六)第25章 藏伏爪牙第20章 亂局第7章 奠基(七)第168章 粉碎第10章 光復日(上)第25章 藏伏爪牙第84章 日軍的慘敗第6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52章 奔襲方城第49章 向南第94章 面臨大戰第10章 全局牽動第2章 奠基(二)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36章 大迂迴(下)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11章 光復日(下)第41章 決斷第196章 恐懼第157章 即將到來的碰撞第58章 衆矢之的第63章 戰爭的怪獸第59章 等待第55章 北軍之雄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15章 競標(中)第43章 父子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95章 黎明前的黑暗(一)第16章 繼續推進第80章 王牌丁羽觴第43章 父子第120章 凡爾登(一)第69章 向遠方第4章 最長的一夜(一)第4章 最長的一夜(一)第144章 五月三十日(一)第92章 升旗第94章 面臨大戰第20章 絕不退讓第39章 在北方(下)第13章 震動第80章 民氣第4章 奠基(四)第94章 未來(三)第34章 至高無上第47章 抵抗第37章 統合(一)第3章 奠基(三)第55章 北方的密議第42章 抉擇第20章 血戰雨花臺(上)第76章 民族利益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27章 糾纏(一)第24章 綏遠事件第101章 東方式攻擊第65章 世界之潮第51章 波動(七)第67章 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