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首相之死

五相的御前會議,應該就是決定日本國策的最高層的會議了。雖然在這個會議的背後,有着太多的聯合、背叛、交易存在。但是當首相、陸相、海相、外相、藏相一起端坐在這裡等待着大正天皇出現的時候,氣氛還是一片的沉靜緊張。在大正天皇還沒有來之前,井上馨、山縣有朋、桂太郎、西園寺公望、伊藤博文等等元老都也陸續來到,陣容竟然是出奇的全。這些擁有帷幄上奏權,並且在各界擁有深遠影響力的元老們。纔是五相會議背後強大的影子,某些人,不過是他們的操線木偶罷了。大隈重信坐在他尊崇的首相位置上面,目光有些茫然。他突然有些覺得悲哀,自己不僅僅是在和內閣戰鬥,更是和從明治以來形成的這個擁有全部既得利益的團體進行戰鬥。在雨辰來自的那個時空裡,從大隈重信開頭,他們這些大正時期的政治家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這個權力集團達成了部分的諒解,加上搭上了歐戰的班車,而中國當時又弱小混亂,國內國外形式如此有利,使得日本獲得了一個十年發展的黃金時期,國力迅速膨脹。但是在這個時空當中,大隈重信還能取得這樣的勝利嗎?

在五相會議之前,他已經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和海軍還有他們背後的薩摩派元老一再往返協商,重申他們的盟約。通過宮內大臣一再向大正天皇痛切上奏日本現在面臨的危險局勢,需要韜光養晦。而且他還聯絡了部分財閥,取得了一筆資金,對右翼團體,一些知名浪人集團進行了賄賂,請他們暫時不要爲陸軍搖旗吶喊。他能做的,他可以做的,他都做了。但是每次從首相官邸出門,都遭到了大羣人的抗議。浪人們還是穿着傳統服裝,帶着小太刀在他官邸左右遊蕩,似乎隨時都要誅除這個國賊一樣。陸軍的中下層軍官已經在毫不掩飾的談論,要是大隈再進一步推行他的出賣日本的政策,他們將毫不猶豫的以武力來對待!

這時的大隈,仍然端坐在自己的作爲上面,甚至帶着點驕傲揚着頭看着目光陰沉沉的山縣有朋元老走進來。這位元老不過還給了他一個大有深意的笑容。岡市之助陸相早就恭恭敬敬的站了起來,向他鞠躬行禮。山縣不過擺擺手就坐到他自己的位置上面去了。會場裡的氣氛緊張而古怪,每個人都用眼神互相交流着。只不過有些人胸有成竹,而有些人則忐忑不安而已,經過這次會議,日本的國策將到底向何方去?

長廊木板地面傳來了一陣雜亂的腳步聲響,接着就看見兩名皇室隨從挑開簾子,肅立在會場的御出入口前,而宮內大臣木下則最先走了出來,大聲的道:“大正天皇陛下駕到,各官恭迎!”在場所有人都嘩的一聲站了起來,朝大正天皇出來的方向深深的把頭低了下去。然後就聽見軍靴踩在地板上的聲音,接着大正天皇已經在自己高高的位置上面坐了下來。木下內大臣高聲道:“禮畢,衆卿歸座!”會場內發出了一陣椅子挪動的聲音,所有人都僵硬的坐了下來,看着他們的那位天皇。大正仍然穿着他的禮服,表情僵硬。威廉二世似的大鬍子一動也不動,坐在那裡就象個金壁輝煌的木偶一樣。這位天皇,在這些大臣心目中的地位,恐怕也不過如此。他有腦疾,喜歡騎馬看閱兵勝過一切。其他來說,倒沒有什麼特別荒唐的舉動。不過他的父親明治大帝奠定的天皇尊崇的地位,讓他在這裡坐享其成。

大隈重信離開自己的座位,走到大正的御座前,深深的鞠躬下去:“臣不勝惶恐,在御前召開本次五相會議,實爲探討當前風急浪高之國際局勢下,我帝國的國策將爲如何。對陛下冒昧犯瀆之處,臣思之不勝惶恐。”大正天皇仍然一動也不動,只是宮內大臣木下喝道:“卿爲國之忠良,請於陛下御前召開本次五相會議,望實心國事,無負陛下所託。”

大隈恭謹的退了回來,站在自己的座位前面,目光一遍又一遍的掃視着其他四相,還有那些表情莫測高深的元老的們,久久沒有開口。最後他終於輕輕敲了一下桌子:“諸君,現在我帝國,實已面臨幾十年所未有之困難關頭。自明治大帝御極以來,國勢蒸蒸日上,國民團結一心,造就出帝國現在於東亞,於世界之地位。但自日俄戰爭獲勝以來,本國面臨幾乎長達十年之經濟衰退,出口銳減,農業生產形式也不樂觀。在外交上,英日同盟關係漸漸冷淡,和美國關係更是日趨緊張。帝國發展,實已到最緊要之關頭。值此時機,歐洲爆發全面戰事,這本來是我們帝國發展最好的機會!在歐洲列強及美國注意力都集中在歐洲大陸上之時機。我帝國對內充實國力,發展民生,對外則奠定東亞之絕對優勢地位。利用東亞大陸資源改善帝國昆窘之財政局面,發展強大之陸海軍。這本來是帝國所面臨的天佑局面!所以當上次御前會議當中,陸軍提議出兵青島,藉以控制北華,確保帝國滿蒙生命線,應對雨辰南京政權崛起之態勢時,五相都已取得統一意見,決定頓然推行此國策。”

大隈在這裡停住了口,眼神裡面飽含的都是痛苦,白色的鬍鬚不住的抖動着。最後終於大聲說了出來:“但是我十萬陸軍,及絕對優勢之海軍。在青島作戰當中,遭到了空前的慘敗!這是帝國自維新以來,最大的恥辱!陸軍辜負了國人的期望!陸軍耽誤了帝國國策的推行!必須要有人承擔這個責任!”他點頭示意藏相若規:“若規君,煩請你說明一下帝國現在的財政情況。”

表情苦惱,個子矮小的藏相若規站了起來,用含混不清的關西口音低着頭在那裡說了起來,他似乎不想看場中的任何人一樣,只是在報着一個個不祥的數字:“本年度所撥發,所追加之陸海軍經常費用,特別費用,已經完全使用完畢。而以上費用,以佔本年度財政開支之百分之五十六,陸海軍分別提出追加本年度特別軍事預算,僅陸軍的要求就是九千一百萬日元。財政實在無法解決。國家現在承擔債務每年支付利息即達到七千萬日元以上。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當中,尚無改善的期望。而國家外匯及黃金儲備,只有二億二千二百八十萬日元。已是維持通貨穩定之最低警戒線。進一步在國內發行債務,已無現實可行之基礎……而中國南京政權,根據公開資料及推斷,估計其才借有主要來自美國之三千萬美元之外債,因債期較新,尚無巨大還款壓力。另該國貨幣因中英美平準基金支持,及過去三年度積欠之關稅撥付,貨幣基礎遠比帝國健康。南京政權經稅收整理,及近年其經濟發展趨勢。可以調動之財政資源也在帝國之上,在這裡我僅僅向大家報告一個數字,僅僅開戰兩月以來,協約國向華方定購的原材料就達到七百九十萬英鎊之多,這僅僅纔是個開始。帝國並不如華方擁有此雄厚的資源。在可預見的將來,此種經濟戰,帝國將持續落於下風…………”

他說得有些顛三倒四,但是意思總之都在叫苦。一直正襟危坐的陸相岡市之助突然道:“我國不是有遠超華方的工業基礎嗎?怎麼會在經濟競爭當中落後?”若規從眼鏡上面有氣無力的看了這個軍人一眼,低聲道:“工業基礎要和資源力所配合,如果華方資源可以爲我所用,帝國的工業能力自然能夠發揮作用。而現在不得不從其他國家進口資源,成本局高不下。而華方的資源可以大量出售,所積累的資金,相信很快會進行他們的工業建設…………長此以往,帝國的前途將更不堪設想。如果陸軍本次作戰成功了…………也許北華的資源就能爲我們所用,可是偏偏………”岡市之助一瞪眼睛就想站起來,大隈重信在這個時候阻止了若規的發言:“若規君,夠了,請坐下吧。”

若規嘟嘟囔囔的坐了下來,只是在嘴裡翻來覆去的道:“沒有辦法,沒有辦法。只有趕快和平,可以就近利用中國的資源,加緊發展經濟。沒有錢那是什麼都不成的!現在歐戰的機會,我們還是可以抓住的!”大隈重信在那裡沉重的點了點頭,摘下眼鏡來擦了一下。等待着他的政敵的反擊,但是會場當中還是鴉雀無聲,讓他覺得有些意外。他四下看了一下,又點了外相加藤周明的名字:“加藤君,現在帝國所面臨的困難外交環境,你也和大家說一下吧!”加藤定吉這個時候顯得非常的疲憊,最近外交風潮的變動讓他早沒了當年出使英國時候的翩翩風采,眼袋深深的發青。他筆直的站了起來,認真的看着對面的陸相岡市之助大將,似乎他要說服的對象就是他一樣:“外交形式之惡劣,現在也是前所未有的!本來陸軍不是已經贊同首相的和平方案了嗎?爲什麼還要在山東採取那樣無謀的行動?帝國的君子氣概和男子漢的風度都被陸軍的行爲玷污了!現在各國都認爲帝國是東亞麻煩的製造者,認爲我們在歐洲大戰的時候,不想履行協約國之間的神聖義務,而一心想在東亞謀求霸權!就算帝國的長遠目標真是這個,也拜託你們在戰場上面打勝仗啊!斷送了幾萬人的性命之後又在這裡要求國家動員,列強沒有一個會支援我們的!他們只會壓迫我們打消這個念頭,甚至在軍事上面武裝南京的軍隊,讓我們不得不選擇和平!如果再推行魯莽的政策下去,帝國的外交將無法再進行下去,帝國在東亞將會被孤立起來!現在需要有人果敢的爲上次陸軍的擅動承擔責任,挽回帝國的形象,然後斷然推行和平的政策!”他的唾沫都快噴到岡市之助大將的臉上去了,但是大將一動不動,臉上還帶着一種嘲諷的微笑。讓加藤周明都忍不住想撲過去跟他扭打一番才能解氣。

最後還是大隈重信讓加藤周明坐了下來,他看了一下海相木村,這個老傢伙端坐在那裡,沒有半點要發言的意思。他在心裡罵了海軍一句。這些傢伙,永遠是這麼滑頭!但是藏相和外相的發言也有了足夠的分量了,內大臣木下也得到了他一百萬日元的獻金。這個傢伙對天皇有着足夠的影響力。答應如果五相會議自己這裡形成了優勢,他會全力讓天皇做出難得一見的鶴音指示,讓政策按照他的方向制定下來。陸相將得到更換,而他的內閣將得到支持。現在看來,一切進行得還算順利!他雙手扶着高高的桌子,站在那裡語氣深沉的做總結髮言:“各位,現在帝國面臨的局勢,大家都應該很明白了。這個時候帝國需要的是,東亞儘快的和平!儘快的開始談判!爲此帝國甚至可以做出有限的讓步!帝國未來在東亞和雨辰的南京政權競爭是長期的。但是我們並不是沒有優勢!帝國所擁有的工業基礎和海上優勢,都是對華的強大威懾力。暫時的和他們的關係緩和,可以讓我們充分利用華方的資源,爲協約國供應大量的軍事民生物資!這是拯救帝國經濟的唯一辦法!而對協約國的出兵義務,我們也應該毫不猶豫的履行下去,我們和協約國之間的基礎,是目前中國還趕不上的。帝國現在需要臥薪嚐膽,革新政體。讓國策能夠得到專一的執行,在外駐軍獨斷專行的活動,必須要得到有力的遏制!十年之後,纔是我們真正稱霸東亞的時候!”

他在這個時候停頓了一下,鼓了鼓勇氣,終於將最後的話說了出來。現在已經得罪陸軍了,爲了維持自己內閣的地位,就只能將他們得罪到底,搖擺不定,就是斷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他沒有看陸相岡市之助,而是看着那位仍然帶着淡淡微笑的陸軍背後的最大元老山縣有朋大將,將自己的意思完全表達了出來:“陸軍必須爲這次國策的慘痛挫折承擔責任。戰事失敗,擅自行動,不服從軍令。都是不能容忍的,國際上面,也必須要有一定的交代。我個人覺得,陸軍在內閣的代表陸相閣下必須引咎辭職。對中國派遣軍司令長官進行軍法審判。而隨着此次和談結束之後,帝國在大陸上面的權益暫時收縮。而陸軍佔用的財政資源也可以轉移部分給海軍,畢竟在未來帝國參與歐洲戰事當中,出動大規模的海軍是花費較少而所得利益較大的選擇。帝國現在沒有餘力陸海兩軍全面發展,而繼續擴大我們海軍對華的優勢,也是確保帝國地位的最好辦法…………現在,本首相提請全體內閣恭請天皇陛下睿斷欽定國策,臣等不勝惶恐之至。”

外相加藤周明和藏相若規都站了起來,和大隈重信一起恭恭敬敬的朝天皇的御座鞠躬行禮。海相木村卻仍然在那裡端坐不動,陸相岡市之助更是一臉滿不在乎的冷笑。讓大隈心裡一沉,海軍這是怎麼搞的?事先商定的擠壓陸軍的資源將其轉給海軍換取他們的支持,現在怎麼不支持自己?這讓他不由在行禮的時候用餘光去看着內大臣木下,現在可就指望他對天皇的影響力了!自己在五相會議上壓制陸軍,而利用內大臣來壓制元老。是成是敗,可就看現在了!一般來說,天皇是不會對內閣形成的統一意見發表自己什麼看法的。只要內大臣木下在大正耳邊說幾句,天皇再用他的鶴音說句“爾等實心從事之類的”,可就算大事定了!

就在這個時候,山縣有朋終於從自己的座位上面站了起來,大聲的道:“稍安勿躁!現在爲什麼不聽聽陸軍方面的意見呢?本人有話要說!”他走到會場中央,對着大正天皇這個木偶一鞠躬,然後站直了腰板。七十八歲的老人了,開口還是聲如洪鐘:“帝國絕不能容忍現在內閣對帝國向來國策的叛變出賣!首相閣下的這些言論,他完全沒有了我們的大和魂!帝國從明治大帝開始開國維新之後,又何嘗不是在國貧民弱,篳路藍縷這樣過來的嗎?那時我們不如清國富有,不如清國兵多。但是還是毅然向面前這個看似龐然大物的清國挑戰。經過陸海軍的艱苦奮戰,我大和男兒,終於以一戰奠定了現在帝國的基礎!而現在帝國的實力,還在雨辰的南京政權至上,怎麼當政的某些人,卻就喪失了我們當年擁有的勇氣了呢?這是對帝國利益可恥的出賣!值此艱危之際,更應該舉國發揚明治時期的精神。以我們的沉着勇毅來應對風急浪高的國際局勢。東鄉大將曾經在對馬海戰中掛出皇國興廢,在此一舉的信號旗幟。而在這個時候,我們也應該記住這個精神!皇國興廢,也就在你我的方寸之間!”

大隈重信臉漲得通紅,看着山縣有朋,似乎要打算說什麼。但是山縣有朋卻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用力的揮舞着他的手,大聲的說下去:“陸軍在本次戰事當中,受到內閣的諸多阻撓。陸軍原本後續動員的部隊,都被內閣以經費爲藉口,拒絕支持。在皇國決定命運之戰之際,內閣這樣的舉動,說明了他們根本不希望陸軍獲得勝利!在陸軍前線血戰之後,我忠勇的皇軍將士,仍然苦守在山東前線。他們期待國內給他們這些赤子以支持,但是等來的卻是大隈的一份迎合英美口味的聲明!這是華方求之不得但卻是帝國的國恥!陸軍在此失望之下,在他們被內閣可恥的拋棄了的情況下,仍然激發出他們最後的忠勇血性。向敵陣發起決死衝擊,其間成爲軍神之人,比比皆是!他們的犧牲喚醒了國內的民衆,現在舉國上下,無不是一片的憤慨!我八百萬神明照耀呵護之下大和國土,自有我們不可磨滅的精神!這種精神保佑我們成就了現在的地位。如果說什麼是大正年間的天佑,那麼皇軍在山東的犧牲,纔是真正的大正年間的天佑!”

他回頭看了一眼並排坐着的其他八位元老。又向天皇深深鞠躬行禮:“我等重臣,皆有帷幄上奏之權,在此國運轉折關頭。我等重臣協商決定,請天皇陛下諭令改組內閣。今後採取整軍經武,國內政治,進一步皇道化之做法。現有內閣,必須儘快改組。我等元老現有新內閣組成人選提供,恭請天皇陛下聖裁。”九個明治大正年間的元老都隨着他,深深的鞠躬了下去。那些曾經答應過支持大隈重信的元老們,現在竟然沒有一個站在他這邊!而內閣當中,海相陸相兩個大將,都跟着深深鞠躬下去。只剩下他們三個人,手足冰涼的站在那裡。這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大隈重信茫然的看着內大臣木下。就看見他根本不看自己一眼,就已經湊近天皇說了幾句話。一直端坐不動的大正這才用他又高又尖的鶴音說了幾句話。恍恍忽忽的大隈重信,根本不知道天皇到底說了什麼。就聽見木下高聲的宣佈:“天皇陛下嘉納卿等實心爲國之心,本次由元老重組內閣,望爾等衆卿謹慎行事,勿負朕望。”

大隈昏沉沉的從皇宮走了出來,搖搖晃晃的向自己的汽車走了過去。他實在想不明白,世界怎麼在一瞬間變成了這樣?這個帝國難道不知道,它正在向最危險的地方滑去嗎?秘書正爲他打開車門的時候,突然有一個穿着高中生制服的人從角落裡面衝了出來,冰涼的日本刀頓時就從肋骨之間刺進了他的肺裡。大隈的喉頭頓時就涌上了鮮血。茫然的看着周圍的隨從忙亂的將那個青年按住。但是那青年在這短短時間裡面已經又刺了他好幾刀。他的面容扭曲,刺耳的吼叫着:“天誅國賊!”大隈終於軟軟的倒在了自己女婿的懷裡,呻吟般的說了一句:“日本啊…………日本的青年啊…………”

公元19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大隈重信被刺殺身亡。他所代表的大正年間政治革新的浪潮。也被這種時代的激流所打斷。山縣元老等人重組了以桂太郎爲首的內閣。似乎又回到了大正之前的“桂園時代”,桂太郎內閣上臺之後,並沒有堅持將對華戰事進行到底。在對外政策上面,還是採取了大隈重信時代的意見。他們也深知,目前日本的國力並沒有將戰事進行到底的實力。但是對於日本國內,他們卻推行了更加保守,更加封建化的政策。軍部的權威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國家雖然在後來經濟有相當的恢復發展。但是更多的資源集中在了陸軍海軍的發展上面,整個日本,朝着一個大兵營在瘋狂的發展着。等到國內的矛盾再激化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東亞未來對於日本來說,一場復仇之戰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這都是未來的事情了。

大正年代,對於日本人來說,可以說是帝國時期一個黃金色的名詞。這個年代在曾經的歷史上面,政治開通,經濟高速發展,民生安定和平。但是在這個時空,這個年代卻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宣告了落幕。雨辰終於深刻的改變了歷史…………

時代已經變化了,而新的世界,纔剛剛開始。

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80章 民氣第85章 博弈第51章 波動(七)第130章 三方第140章 準備第127章 密約第43章 父子第29章 大戰前夜(四)第045掌南方的決議第9章 解決(一)第2章 新武器第39章 在北方(下)第9章 解決(一)第45章 舉國第197章 中央警衛師第179章 漢江第3章 石油之夢(上)第26章 正式開打第51章 把國運搶回來第59章 何去何從第9章 解決(一)第42章 統合(六)第61章 迫在眉睫第9章 解決(一)第71章 遊子第31章 大戰爆發第97章 黎明前的黑暗(三)第89章 醞釀決心第45章 舉國第59章 等待第8章 建設伊始第94章 未來(三)第18章 計劃擴軍第134章 地震第135章 意義深遠的餘波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28章 挺進河南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3章 石油之夢(上)第196章 恐懼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36章 大迂迴(下)第13章 暗戰重起(二)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31章 青年法西斯第30章 七天第18章 前哨戰(上)第24章 綏遠事件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158章 序幕拉開第54章 授勳儀式第66章 即將發動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17章 太后之死第62章 戲中之戲第51章 把國運搶回來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17章 太后之死第59章 何去何從第172章 無路可退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66章 即將發動第48章 大開殺戒第10章 解決(二)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24章 審判(二)第33章 調整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155章 聯合第64章 變化莫測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50章 死守第180章 情報第7章 奠基(七)第15章 重新整合第59章 十一標的逆襲第190章 華盛頓還是拿破崙序章回到1911第30章 七天第105章 血戰聖梅朗(四)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95章 分割第156章 到來!第6章 奠基(六)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91章 大本營第28章 糾纏(二)第163章 主動權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31章 青年法西斯第38章 雨中決戰第26章 山雨欲來第30章 辭督第5章 奠基(五)第7章 奠基(七)
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80章 民氣第85章 博弈第51章 波動(七)第130章 三方第140章 準備第127章 密約第43章 父子第29章 大戰前夜(四)第045掌南方的決議第9章 解決(一)第2章 新武器第39章 在北方(下)第9章 解決(一)第45章 舉國第197章 中央警衛師第179章 漢江第3章 石油之夢(上)第26章 正式開打第51章 把國運搶回來第59章 何去何從第9章 解決(一)第42章 統合(六)第61章 迫在眉睫第9章 解決(一)第71章 遊子第31章 大戰爆發第97章 黎明前的黑暗(三)第89章 醞釀決心第45章 舉國第59章 等待第8章 建設伊始第94章 未來(三)第18章 計劃擴軍第134章 地震第135章 意義深遠的餘波第22章 血戰雨花臺(下)第28章 挺進河南第167章 死之徵程第3章 石油之夢(上)第196章 恐懼第139章 飛速運轉第36章 大迂迴(下)第13章 暗戰重起(二)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31章 青年法西斯第30章 七天第18章 前哨戰(上)第24章 綏遠事件第165章 甲午集團軍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158章 序幕拉開第54章 授勳儀式第66章 即將發動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17章 太后之死第62章 戲中之戲第51章 把國運搶回來第128章 北方軍和預備軍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第17章 太后之死第59章 何去何從第172章 無路可退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66章 即將發動第48章 大開殺戒第10章 解決(二)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24章 審判(二)第33章 調整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155章 聯合第64章 變化莫測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50章 死守第180章 情報第7章 奠基(七)第15章 重新整合第59章 十一標的逆襲第190章 華盛頓還是拿破崙序章回到1911第30章 七天第105章 血戰聖梅朗(四)第53章 最兇猛的突襲第95章 分割第156章 到來!第6章 奠基(六)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91章 大本營第28章 糾纏(二)第163章 主動權第145章 五月三十日(二)第31章 青年法西斯第38章 雨中決戰第26章 山雨欲來第30章 辭督第5章 奠基(五)第7章 奠基(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