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驟然發動

傲氣凜然sodu

北洋軍直皖和奉系之間進行的戰爭,並沒有因爲全國民衆的強烈反對和惡劣的天氣而停止,也沒有受到蕭益民公開發表的反對內戰、和平解決爭端呼籲的影響,再進一步即可拿下天津以實現擴張野心和奪取中央政權美夢的張作霖,表現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大手一揮,從瀋陽和長春緊急調往前線的四個師,投入了激烈的進攻之中。

一九二〇年中國農曆大年初一,法國《遠東日報》的特別增刊在全國一片反對內戰、抨擊段祺瑞和張作霖的輿論浪潮中,突然發表了一系列詳細數據:

直奉戰爭從開始到二月十日,交戰雙方四萬兩千餘官兵死亡、七萬餘官兵受傷,八個縣十餘萬平民房屋毀於戰火,多達一百五十餘萬的無辜平民被迫逃離家園,數以十萬計的民衆死於兵禍、飢餓、寒冷和疾病,北京天津兩城擠滿逃難的災民,整個華北地區出現了巨大的移民潮,數以百萬計的民衆在大雪之中拖家帶口,艱苦南行。

《遠東時報》的增刊立刻被大江南北所有報紙轉載,引發全國民衆的強烈義憤,也引起歐美列強的深切擔憂。

在華利益受損最重的英國政府終於看清了南京政府坐山觀虎鬥的真實面目,再也無法忍受華北局勢繼續糜爛下去,由駐華公使朱爾典率先對北洋開戰雙方發出“立刻停戰談判”的警告。

緊接着,英國駐華機構聯合歐美各國以及國聯調查小組。在《字林西報》、《京津泰晤士報》等媒體上發出呼籲,要求中國中央軍政部長、中央政府副總理蕭益民挺身而出,以“更有效、更積極的措施促成和平”。最後決定由英國公使朱爾典率領歐美十二國調停小組趕赴南京,與蕭益民舉行“涉及中國四萬萬民衆和世界和平的正式會談”。

十天後,南京行營與“歐美十二國代表團”以及國聯調查小組共同舉行的緊急會晤暫告一段落。蕭益民以中央軍政部長的名義,公開發布命令:

“調集南京陸軍總醫院、第六野戰醫院三百醫療人員,以及駐紮南京的工程兵團三萬將士,即日起開赴山東聊城、德州一線,接引賑濟百萬華北難民,並緊急搶修黃河堤壩損毀地段。”

命令一出,全國驚詫,民衆很快就從各主流報紙上得知。段祺瑞集團爲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竟然三番五次禁止南京方面干涉華北局勢,不但嚴禁駐紮山東的南京行營軍隊北上助戰,同時也多次拒絕南京行營和南方各慈善機構進入華北賑災、救護的請求。

“打倒段祺瑞”、“重組中央政府”的呼聲就這樣響徹全國,南方各省督軍和省長紛紛發表言論,對北京中央政府的執政能力提出質疑,對蕭益民寄予巨大希望。全國各界紛紛呼籲蕭益民挺身而出,力挽狂濤,儘快結束戰火拯救萬民。

二月二十五日,春節剛過去十二天,新年首次中央政府會議在北京國會大廈召開。總統段祺瑞剛剛做完自辯報告,緊接着上臺發言的國家總理張瀾便宣佈辭職。

緊接着,國會議員中佔三分之二的民主黨員集體宣佈辭職,擔任中央政府各部部長、副部長和中央軍政各機構的八十餘名文武官員,也隨之宣佈辭去現有職務,北京中央政府應聲癱瘓。

二月二十八日,晚上九點,南京行營總司令辦公室。

“第一階段任務圓滿完成了!”

蕭益民將手中的《京津泰晤士報》摺好,放到一大沓新聞報刊上面,轉向在座的包季卿、楊度、王陵基、顧維鈞、孫寶琦、林白水、吳佩孚、陳炯明、朱慶瀾等人,歡快地笑道:

“明天下午,辭去中央政府職務的三百餘名中央國會議員和各部正副部長就會抵達南京,北洋兩派之間打得你死我活,哪裡想得到會是這樣一種結局?希望能以此來促使兩派之間停戰。”

“難說。”

包季卿對騎虎難下的段祺瑞和張作霖的性格非常瞭解:“短期內華北戰場不會發生太大變化,雖然直皖和奉系之間打了兩個多月,但雙方都還沒到精疲力竭無以爲繼的地步,張作霖付出這麼大的代價,肯定不甘於雙手空空地撤回關外,而段祺瑞受此巨大打擊之後,唯有獲勝才能保住現在的地位,否則將失去所有軍心民心,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數日來一直負責對外談判的顧維鈞笑道:

“歐美列強基本上都對左右搖擺的段祺瑞失望了,隨着我們的軍隊控制京漢鐵路、隴海鐵路、津浦鐵路三條大動脈的絕大部分,並穩穩佔據了整個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所有省份,列強爲了保住各國的在華利益,不得不調整其對華政策,採取更加務實的態度與我們展開合作,這一點,已經無可置疑了。”

“少川,經過這幾天的談判,你心裡應該有數了,列強和我們之間最大的分歧能不能調和?”蕭益民問道。

顧維鈞回答:“從總體上看,分歧還是能夠通過反覆協商解決的,列強如今最大的疑問是我們是否有能力控制東北?還有就是一直沒有表態、遊離於南北兩大政權之外的山西,再加上河南兵力被段祺瑞抽空之後,我們暗中支持的劉鎮華和張鈁兩位將軍的聯軍突然發難,佔領了兵力空虛的豫南和豫西大片地區,把首鼠兩端的趙倜趕出了洛陽,所以不明其中關係的歐美各國公使非常擔心引發全國性的戰爭。

“只要再過一段時間,等形勢明朗下來,我想一切都不是問題。目前談判僵持的焦點,還是天津和青島的利益分配問題。”

吳佩孚連忙表態:“青島的利益不能讓出去。好不容易收回來了,怎麼可能再輕易讓出去?”

蕭益民點點頭:“青島肯定不能讓,天津也不能讓。這是我們的底線,倒是廈門和福州可以考慮放寬關貿政策和投資限制,福建對面就是被日本佔領的臺灣。絕不能讓日本勢力一家獨大。”

顧維鈞眼睛一亮:“可行!”

“不錯,確實是步好棋!福建之所以反反覆覆,對我們南京的領導陽奉陰違,完全是日本勢力從中作祟,既然我們短期內沒能力去解決,何不把整個局勢攪亂,讓它變得更加複雜?只要把福建三面的粵贛浙邊境控制好,再有計劃地戮力進取。步步爲營,終究能穩穩地控制整個福建。爲了長遠的目標,暫時放棄眼前的利益算不了什麼。”楊度說出自己的意見,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陳炯明道:“潮汕地區是我們今後三年的建設重點,我警備部隊的一個師已經駐紮那裡,益帥建議爲國家海關進駐提前進行的各項工作已經展開,廣東海岸警衛部隊籌建完畢。南澳軍港的擴建也進入準備階段,我們有信心控制好整個粵閩交界地區和所屬海域。”

Wωω¸тTk án¸c o

衆人頻頻點頭,一個重大的決定得以通過。

朱慶瀾看到蕭益民望向自己,微微一笑,說道:“閻百川還沒給我回電。不過我覺得問題不大,雖然調任蒙古集團軍司令的廖震從榆林和九原帶走了三個師北上,但留在榆林基地的鄧錫侯部兩個師,以及九原至榆林一線的兩個警備師,仍然對晉西、晉北形成巨大威懾,加上劉鎮華和張鈁兩位將軍的四個師控制了豫西和洛陽等大部分地區,山西其實已處於我軍的三面壓迫之中。以閻百川的精明和算計,不會看不清形勢,之所以遲遲不表態,估計也就是個面子問題。”

包季卿插一句:“拿下河南指日可待,屆時心向我們的安徽地方勢力定會把督軍吳光新轟走,沒了河南和安徽,段祺瑞應該死心了,再加上保住自身實力的十餘萬北洋地方部隊已暗中向我們輸誠,以及打得精疲力竭損失慘重的段祺瑞和曹錕,只有俯首稱臣。”

衆人哈哈一笑,蕭益民卻滿臉鄭重:“雖然形式對我們極其有利,但是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將每一個計劃、每一個行動方案都考慮得清清楚楚才行!一旦王鍵集團軍兩個主力師北上遼西,就必然牽涉到曾超然集團軍三個師的後續策應等問題,沿途雖然有投誠我們的北洋大小武裝提供幫助,但決不能放棄對段祺瑞和曹錕的爭取。而且,北洋一系也是人才濟濟,只是二十年來的腐朽僵化制度和統帥的無能,壓制了大部分人的發揮,這些人只要不賣國,都值得我們去爭取。”

衆人望向越來越穩健的蕭益民,均爲蕭益民的豁達與包容暗自讚歎,同時也對自己的選擇慶幸不已。

會議之後,整個南京行營的行動計劃開始出現積極的變化:

顧維鈞負責的對外談判很快打開僵局,進入又一個嶄新階段;楊度和孫寶琦負責的對外統一戰線發起熱烈的迎接儀式,讓離開中央政府匆匆趕來南京、把全副希望都寄託在南京政府身上的數百政治精英倍受感動;包季卿和王陵基負責的軍事行動指揮完成了政策上的調整,以各種名義集結在山東一線的二十萬精銳部隊,做好了臨戰準備。

林白水負責的政治宣傳,掀起了又一輪呼籲政治改革的浪潮,爲衆望所歸的蕭益民的上位做足了鋪墊。

三月一日,方方面面均做好準備的蕭益民,在南京行營隆重接見了順利完成系列談判的“歐美十二國代表團”和國聯調查小組代表。

三月二日,得知南方二十萬大軍已經在段祺瑞和曹錕默許下飛速北上的張作霖,大驚之下,果斷下令全軍撤往關外。

wωω● ttκā n● C○ PS:謝謝dlghy_zy、70生人、山青盈、七兩黃鱔大大的打賞,謝謝弟兄們的訂閱、推薦和月票!

天子繼續求訂閱等一切支持,感激不盡!

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92章 理想與現實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105章 開戰(三)第4章 兄弟第13章 暗夜驚魂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82章 組合拳第42章 心動了(下)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242章 蓄勢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6章 賭一把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6章 賭一把第24章 總督召見第93章 沒有王法第87章 一觸即發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56章 修修補補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20章 淵源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52章 求變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209章 近衛軍第115章 分歧(上)第117章 形勢比人強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34章 靠山(上)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45章 動盪中的選擇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94章 危機來臨前的應變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30章 偶得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121章 痛擊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105章 開戰(二)第42章 心動了(上)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下)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189章 示弱第126章 赤誠(二)第95章 說客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105章 開戰(二)第61章 以進爲退第31章 官場三味第79章 川滇之戰(四)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34章 靠山(上)第79章 川滇之戰(三)第99章 求變圖存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99章 求變圖存第228章 不斷進取
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33章 此時不幹更待何時第92章 理想與現實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1章 匯春巷的野生混混第105章 開戰(三)第4章 兄弟第13章 暗夜驚魂第128章 乾坤初定(上)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182章 組合拳第42章 心動了(下)第227章 各取所需第133章 先下手爲強(下)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208章 秋後算賬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上)第41章 最好的選擇第68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6章 豈止是煽動仇恨第159章 轉移視線第140章 不斷升級的暗戰第242章 蓄勢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6章 賭一把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6章 賭一把第24章 總督召見第93章 沒有王法第87章 一觸即發第148章 瞞天過海第216章 連續交惡第56章 修修補補第49章 茫然的革命者(上)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59章 有而示之無(上)第20章 淵源第85章 大浪淘沙(上)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54章 提醒還是威脅(下)第152章 求變第11章 小丈夫本色第209章 近衛軍第115章 分歧(上)第117章 形勢比人強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34章 靠山(上)第220章 鼓樓西路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上)第45章 動盪中的選擇第27章 迷霧中的光亮第94章 危機來臨前的應變第96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30章 偶得第201章 此消彼長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70章 故佈疑陣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153章 誰也得不到第112章 縱橫捭闔(下)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121章 痛擊第37章 如約而至的德國人第223章 突發事件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105章 開戰(二)第42章 心動了(上)第90章 戰爭帶來的財富(下)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189章 示弱第126章 赤誠(二)第95章 說客第186章 暴風雨來臨之前第74章 流言中的婚禮(下)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105章 開戰(二)第61章 以進爲退第31章 官場三味第79章 川滇之戰(四)第136章 緩兵之計第34章 靠山(上)第79章 川滇之戰(三)第99章 求變圖存第97章 山雨欲來(下)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39章 混亂的川軍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29章 慷朝廷之慨(下)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99章 求變圖存第228章 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