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氣

嘆氣

在韓嫣看來,目前漢軍的假想敵就是匈奴,研究出一套對付匈奴騎兵的有效戰術,是非常重要的。以騎兵對抗騎兵,是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損人不利己的事件,騎兵的作用在於其機動性,用來正面對抗,很奢侈,尤其是上林現在這些用錢堆出來的精兵。

那麼,就要想其他的辦法了,韓嫣最初的設想,是仿照歐洲最初火繩槍時期的三排輪射,對□□手來對付騎兵。憑藉對前世一點軍事知識和N多小說裡描寫的記憶,這樣是最有效率的,而且,李陵最後以五千步卒對抗幾萬騎兵,也是靠的弩。實際上施行起來,卻遇到了大麻煩——□□是火器,哪怕是最原始的□□直接裝子彈點火就好,可弓、弩是機械類,要士兵費力拉弓,兩者所需的條件根本不同!

三排輪射,想法很好,一排射擊,一排上弦準備,另一排是剛射完退後準備下一次上場的。想法很好,問題就這上弦準備上了,弩還好,上了之後就等着扣動扳擊,弓卻是要上完弦後一直拉滿了,隨時接第一排射擊完了的人的崗——這樣的臂力要求,誰能做到?能撐幾個輪射?就是弩,上箭的時候,也是要臂力的。打個比方吧,一天連着射兩百次箭,韓嫣能做到,耗時在一個時辰左右,可要是讓他拉滿了弓堅持一個時辰,他寧願這輩子再也不摸弓箭。所以,把三排輪射的弓箭手方陣當成騎兵收割機的想法,不成立!!!

草原決戰,步兵行動不便,直面敵人接殺,幾乎是送死的,除非是用重裝步兵設包圍圈,配合騎合扎口袋,步步爲營地圍死騎兵。正面決戰,就不要想了,騎兵衝鋒,很容易衝破單薄的步兵陣地。有弩也不行,弩本身的技術要求就高,製造工藝在漢代算是相當複雜的,幾乎不可能大量配給。載於史籍明文的,也就只有李陵一支部隊。是該推行一下流水作業和零部件標準化了,拿當年秦國的制度打頭,配上《呂氏春秋》作證,韓嫣寫了道奏章,秘密地呈給了劉徹,劉徹召來相關人員商討。最終,因生產水平的關係,雖然兩樣都能做到,不過,數量上就不那麼樂觀了,整個系統年產能達到一萬套弩——問題是少府等部門不能全撲在造這一樣東西上頭,因此,最終合理的數目便只有年產一千套。

一千套就一千套吧,有了少府的保證,韓嫣打算給自己的騎兵帶上弓和弩兩樣裝備,配齊箭支,先三輪三排輪射,然後再出擊,這樣已經是能想到的最有效的辦法了。騎兵衝鋒的速度極快,頂多能射三輪,對方大概就在眼前了。即便不到,也很近了,這時就要準備好馬上作戰了。不然,等敵人衝到跟前再準備,只有等死的份了。而且,射箭要消耗體力的,先頭消耗得多,後面的力量就小,真正對仗硬拼的時候會很吃虧。

看着手頭的作戰方案,韓嫣嘆氣——科學技術,很重要!!!——要是現在有機關槍,還訂什麼計劃啊?直接排成一排對着騎兵掃射就是了。

—————————————————————————————————————————

讓人嘆氣的,還有另外的事情——劉徹氣沖沖地跑到建章宮來了!

這天下午,韓嫣結束了一天的訓練,回到建章宮,洗去一身塵土,正準備吃晚飯——三餐之一的晚飯——頂着建章監的名頭,韓嫣就是住在建章宮東殿裡的,李家兄弟就沒這麼好命了,只能偶爾來蹭頓飯。

見到劉徹跑進來,韓嫣很納悶,照說劉徹這會兒應該跟阿嬌膩膩歪歪的纔對啊,這跑過來算怎麼一回事?事先也沒得到風聲。不過,看看劉徹的臉色,韓嫣決定今天說話要小心一點。

還沒等韓嫣開口,劉徹倒發話了:“怎麼吃得這麼晚?當心身體!”

“一日三餐呢,這還不算晚。要再吃點麼?”

“氣都氣飽了!!!”

好強烈的語氣。韓嫣忙吩咐下去:“快去沏茶來。”

建章宮的小宦官應了,退到門口的時候和剛趕到的阿明、六兒三個人撞成一團。後面是一堆跟着過來的小宦官,站在三人身後,手足無措。

劉徹皺皺眉:“都怎麼搞的!!!亂七八糟的!各領二十板子去!!!”

韓嫣瞧着不對頭了,生氣的時候罰個小宦官來煞煞火,這對皇家人來說很正常。這回連阿明、六兒這樣跟前得用又跟着時間長的人都被遷怒了,劉徹是真的很惱火。

不能眼看着這些人在自己面前挨罰還一聲不吭,好歹都是熟人,好話總是要說的。韓嫣想着,忙走到劉徹身邊:“這是怎麼啦?還沒到夏天,火氣就這麼大。喝點涼茶,消消火罷。天都快黑了,還打板子,劈里啪啦的,別攪得晚上睡不好覺。啊——”

輕輕拽着劉徹袖子,瞧他沒反對,順勢往案桌邊拉:“今晚菜色清淡,嚐嚐吧。有什麼事兒啊,都放一邊兒,行不行?氣成這樣,會傷身子的。何苦跟自己過意不去呢。”

“是有人跟我過意不去!!~~”最後一個去字,打着彎兒地往上擡高了音調,聽着有些滑稽。

“誰?六兒、阿明?是你們麼?”回頭揚聲。

兩人忙趴在地上,連道不敢,這會兒氣還沒喘勻呢,想是跟在後頭一路追過來的。他們倆倒也乖,見韓嫣有求情的意思,自然不會上趕着去討打,都呆原地了。

“不是你們?那陛下怎麼要打你們吶?”笑問。

兩人不敢接話了,劉徹卻道:“行了,都滾起來伺候吧!”瞪了韓嫣一眼,“就你好心!!”

韓嫣笑了,對着小宦官道:“還不沏茶去?不罰你了。茶別太燙了。”

三人謝恩。小宦官自去了,阿明、六兒,小心地挪過來伺候着。

待到坐定,劉徹連灌三杯溫茶,臉色纔好了些。韓嫣趁劉徹喝茶的空檔匆匆扒了幾口飯略墊了一下,然後就等劉徹說話。

劉徹開口了,麻煩還不小——阿嬌。

韓嫣暗罵自己是笨蛋,目前朝上大家都在忙舉薦的事兒,沒人有心思跟皇帝找不痛快,事情自然就發生在其他方面了。而能夠給劉徹排頭吃的人,不外那麼幾位——竇太后、王太后、阿嬌,頂多加上一個長公主。

這麼一想,劉徹長到現在,還真沒受過什麼委屈。做太子的時候,有景帝這個好父親罩着,自不用說。做了皇帝以後,朝裡大臣又不是活夠了,沒事兒惹皇帝發火玩兒。須知這朝堂上,自周亞夫去後,敢給皇帝找不自在的人,幾乎就算是絕種了,傳說中的汲黯,現在還沒有達到能給劉徹不痛快的地位呢。

竇太后穩坐釣魚臺,沒事兒也不會找劉徹的麻煩,王太后是親媽,上頭還壓着一個竇太后,更不會找事兒了,阿嬌就不一樣了……劉徹這麼些年的不痛快,有八成是阿嬌給的,另兩成是他自己想法太多給憋的。

事情其實很簡單,劉徹阿嬌最近感情不錯,這麼多天看得見吃不到,咳咳,兩人都有些想念,少年夫妻,膩在一起也是正常的。然後,劉徹不是下了道求賢的詔書麼?問題就來了,大長公主,走她門路的人實在是多得很,她老人家自覺底氣很足——大漢朝就是她們家開的,先先皇是她爹、先皇是她弟、皇帝是她侄子兼女婿,如今她的親孃太皇太后還健在,而且,她對皇帝登基還有功——直接列了一串名單就往上報了。

劉徹很火大啊,這朝廷,分明是自己開的!!!再看看那一串名字,心裡就來火兒,我纔要幾個人啊,你就列了這麼一串子!!!原本,大長公主要是列的人少些,三個五個的,他也就允了,如今……劉徹不高興了,沒答應。就算他想答應,這麼多人,他也要犯嘀咕啊。再說,下旨是讓朝廷官員、列侯薦人,你一個婦道人家,攙和什麼呀?就算你是大長公主,那也不行。

尋常人舉薦,不合皇帝心意,自己就要擔心會不會惹皇帝不高興。可大長公主不是尋常人,她錢都收了,如果辦不成事,這信譽就不好了,好在她還知道自己的道理不太能擺上檯面,就沒敢跑到竇太后那兒哭訴。然後,看到阿嬌和劉徹關係很好,就想讓女兒吹吹枕頭風。

阿嬌尋思着,這不是什麼大事,就直說了。劉徹不太想答應。阿嬌也不想退讓,畢竟,是自己母親讓辦的事兒,還說“你跟徹兒好,說說他會聽的”,阿嬌就卯上了。劉徹也不是個好拿捏的人。兩下頂上了。

再然後,鋼刀砍到銅盾上,火星四射,聲振天外。

頂上就頂上了吧,可阿嬌一句:“連我娘你都不放在眼裡,你這混帳東西!也不想想你的皇位是怎麼來的?!沒有我娘,你能當上太子?!!能登基即位?!!你忘恩負義!你給我滾!”徹底讓劉徹綠了臉。

關於皇位之類的話,是大長公主攛掇阿嬌幫她說話時講的:“好歹他這皇位有咱們一份功勞,你說句話,他也得尋思尋思啊。”這話並不是針對劉徹的,純是爲了鼓動阿嬌。阿嬌自信滿滿,覺着應該一說就成,沒想到事關國政,劉徹沒有一口答應。阿嬌自覺沒有一說就成,失了面子,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女人,直接把大長公主的原話給背了出來。她要是軟下來磨一磨,興許劉徹就答應了——剛選的人,給的官職都不高,以後處理也方便,就是對丈母孃有意見,爲了給老婆個面子哄老婆高興,也不是沒可能的。偏偏阿嬌不信邪,直衝衝就說了句噎人的話。

是個有血性的男人都不能容忍這話,何況是皇帝!於是,劉徹“滾”了,一滾,就滾到建章宮訴苦來了——長樂宮,竇太后是鎮山太歲,王太后也只會讓他忍,他是不想去了,未央宮裡阿嬌又鬧,想來想去,乾脆跑建章尋求安慰來了——就算不安慰,也能聽聽自己說話啊——可憐堂堂一國之君,連倒苦水的地方都要仔細尋找,也難怪他要向外發展了。

再補上一句,大長公主給劉徹提條件這事兒,已經不是第一回了,從把陳蟜留在長安別回封地——因爲是隆慮公主的丈夫,劉徹允了,到討要莊園加封地——看到建元新年的份上,就當發紅包了,劉徹給了,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哪怕這皇位真是劉嫖給的,劉徹也會不自在,他覺得自己真像頭肥羊,養肥了就宰,刀刀見血,實在不想再由着這個女人了。

韓嫣無奈,太皇太后還在,大長公主母女就不能慢待。劉徹也不是個能受委屈的人——就是本來能忍,受了阿嬌這麼多年,他也快到臨界點了——他的職業是皇帝又不是忍者,早晚要爆發一下。

只能言詞隱諱地道:“做晚輩的,理當尊敬長輩纔是,況且大長主以愛女嫁陛下,陛下當愛護,怎麼能吵架呢?”劉徹開始冷笑,“再說了太皇太后兩子一女,只餘大長公主,諸多晚輩唯愛皇后,陛下怎麼可以讓她們受委屈?太皇太后春秋已高,這樣的事情傳到她老人家那裡,惹得老人家不高興,豈不是罪過?夫妻之間,因爲親密,所以,有些話就直說了,換了個人,還聽不到呢?只能說明皇后直爽不藏奸。”說白了,就是傻。咳咳,有些不敬,不過,阿嬌真的不太適合生活在這宮裡啊。

劉徹收了冷笑,睜珠子轉了一轉,哼哼了兩聲:“知道了。快點吃飯,完了陪我說話。”

周圍人等對於皇帝陛下這個“我”字,已經不發表意見了。

“那可不行,有話,臣還留着等明天早上見駕的時候再說呢,現在說了,明天豈不是沒話說?那多尷尬?”

“那就先說了,明天再說明天的話。”

“得了吧,陛下還是先回去跟皇后說說話吧。”

劉徹的臉又沉了下來。

韓嫣上去,一手輕撫劉徹的後背,給他順氣兒。劉徹嘆了口氣,滿眼無奈。韓嫣見他這樣,有些想笑,手上稍一用力,向門口輕推:“快去吧,天黑了,路上不好走。明天見。”

劉徹有些戀戀不捨,眼巴巴地望向韓嫣,卻見韓嫣只是微笑不語,就是沒有挽留的意思,不禁有些喪氣。

“磨蹭什麼呢?事情啊,說開了就好,趁現在正熱乎,解開了就是。要是現在不了結,以後再做,效果就沒這麼好了,心結越積越多,就不好解決了。”

劉徹只得去了。

韓嫣直到劉徹的背影消失,纔回過去重新準備吃晚飯,飯菜早涼了——一旁機靈的小宦官忙上前端去熱了。

再次捧着飯碗,韓嫣感嘆——真是麻煩的日子。

再麻煩,這日子還得過下去。於是,知道□□的,便開始圍繞這一次皇帝夫妻吵架,有所算計了。

氣沖沖的跑進建章宮,出來就跟沒事兒人似的,是個人都看出這裡頭的門道來了。

竇太后、大長公主、阿嬌這邊沒聽到談話的具體內容,卻看出了韓嫣對劉徹的影響力,可也放下心來,兩位年長的從利益角度考慮,認爲這樣很好。阿嬌被這兩位至親瞞得死死得,見劉徹從建章回來就跟自己服了軟,也覺得韓嫣勸導有功。

王太后這邊,有了阿明這個耳報神,也算是知曉了一二,覺得韓嫣說的話很在理,直指太皇太后這個最終原因,倒對兩人關係之類的問題沒考慮太多。然而,終是覺得不保險,忍不住跟平陽再商量一下候補兒媳婦人選的問題。

事情,就此揭過。至於留下來的痕跡,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於是就在這樣的令人不安的平靜中,策論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不知道劉徹和阿嬌夫妻吵架算不算情感糾葛?抱頭……

終於想好了要怎麼處理小豬和小嫣之間的關係,囧~不久的將來,大家就會看到了——無恥地吊人胃口地預告,嘎嘎~~~

不知道是電腦抽了還是晉江卡了,回覆留言很卡很抽,憋得偶爬上來說一聲,今天不一一回復了,淚奔……

插入書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