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水經注者得江山,單單蘭陵王妃是驪家女兒,擁有水經注做嫁妝的消息,便引發擂臺上下衆人的喧譁!
這樣的話,驪歌知道,一說出來,便會引起轟動,那些曾經參加過太子宴會的權貴們曾經親眼見到酈道元之子驪孝友當場認回她的驪家女兒身份,就算是拓跋曄在此,因爲那是他親自做出的安排,驪歌這樣說,他也不能否認。
一層冰寒從那半開的窗櫺處迸射而來,驪歌嘴角微微一笑,朝着居中瞪大眼睛的蘭陵王盈盈一禮:“夫主,阿九有足夠的資格同你共享秀麗江山!”
在擂臺之下的角落裡,林俠皺着眉頭,朝着一側的胖貴人使了一個眼色,猛地,那胖貴人在臺下大聲喝道:“蘭陵王妃,誰不知道你是假認那驪孝友爲父,此刻居然用水經注欺騙蘭陵王,實在是居心叵測之舉!”
胖貴人的聲音突兀響起,句句指責擂臺上的驪九在撒謊!
“《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燕京山。亦管涔之異名也。其山重阜修巖,有草無木,泉源導於南麓之下,蓋稚水濛流耳。又西南,夾岸連山,聯峰接勢。”
“後立屯農,積粟在斯,謂之羊腸倉。山有羊腸阪,在晉陽西北,石隥縈行,若羊腸焉,故倉阪取名矣。漢永平中,治呼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志》,常山南行唐縣有石臼谷,蓋資承呼沱之水,轉山東之漕,自都慮至羊腸倉,將憑汾水以漕太原,用實秦、晉。苦役連年,轉運所經,凡三百八十九隘,死者無算。拜鄧訓爲謁者,監護水功。訓隱括知其難立,具言肅宗,肅宗從之,全活數千人。和熹鄧後之立,叔父陔以爲訓積善所致也。”
“冠爵津,汾津名也,在界休縣之西南,俗謂之雀鼠谷。數十里間道險隘,水左右悉結偏樑閣道,累石就路,縈帶巖側,或去水一丈,或高五六尺,上戴山阜,下臨絕澗,俗謂之爲魯般橋,蓋通古之津隘矣,亦在今之地險也。”
“其水又逕安邑故城南,又西流注於鹽池。《地理志》曰:鹽池在安邑西南。許慎謂之盬。長五十一里,廣七裡,周百一十六裡,從鹽省古聲。”
連解釋都不屑,珠玉之聲在擂臺之上響起,驪歌一字一句背誦着,這一系列的汾河,涑水河,都在當今的永濟附近注入黃河,湛水,澮水,文水,原公水,洞過水,晉水都是汾河的支流,這是她腦海裡的水經注上關於山西境內河流位置的準確描述!
當時地形地貌,唯有水經注纔有這樣精準的描述!
她念到這裡,如願地聽到那震驚的停滯了很久的呼吸,她笑了笑,朝着擂臺上驚呆的大將軍和謀士們笑了笑,眯起了雙眼望着那漸漸西沉的斜陽,嘆息道:“唯有祖父的水經注,才能配得上如此良辰美景,唯有我傾城之貌,纔有資格同蘭陵王比肩!”
她那清澈的杏眼瞟過擂臺之下,如願地看到林俠悄然消失的身影,如願地看到那胖貴人慘白的臉色,她微微側身,朝着居中的蘭陵王道:“夫主,驪家女郎深知投我以木瓜,報之於瓊琚,匪報也,永以爲好也的禮儀!”
我驪九知道你對我寵愛,我也會報答你更寶貴的水經注!
蘭陵王高長恭哈哈一笑。
笑聲中,他朝着驪歌豎起了大拇指,說道:“好一個投我以木瓜,報之於瓊琚,阿九的嫁妝甚得夫主歡心,恭從此江山美人在側,歡喜之至!”
這時,榻幾之後的幾個將軍們也露出了歡喜的笑聲,連剛纔對驪歌橫眉立目的夏侯大將軍,態度也緩和起來,看向驪歌的眼光,充滿了喜悅。
果然,得水經注者得江山還是深入人心了,蘭陵王送出了五百里山河換到了王妃,原來有如此之妙!
想到這裡,夏侯大將軍朗聲問道:“恭請王妃展露令我等心服口服的本事!”
“恭請王妃展露令我等心服口服的本事!”擂臺上的謀士將軍們紛紛拱手施禮。
他們居然就這樣承認她是蘭陵王妃了。
“王妃,敵人數量衆多,正面攻擊,若王妃帶兵,要用何種戰術?”夏侯大將軍朗聲問道。
驪歌擡起頭來,嘴角的笑容更燦爛了:“戰書上雲,治兵如治水,強敵來勢兇猛,盲目初級,無異於以卵擊石,不如避其鋒芒,火攻擊敵人的薄弱之處牽制他,火襲擊敵人的要害部位威脅他,火繞道敵人的背後打擊他,能如此,敵人就不得不放棄原來的目標而反身解救自己的危難了,此處可用圍魏救趙之計破之!”
“王妃,若我大齊兒郎同大魏兵士們締結抗擊突厥盟約,突厥來犯,大魏兵士還猶豫未訣,我大齊兵士處在敵我懸殊之中,如何應戰?”
這是另一位將軍提出的問難了。
“敵我懸殊?這個時候,面對強敵突厥,若我大齊兵士們大方面作戰,顯然對自己不利,大魏兵士還沒有做出最後決定參戰,怎麼辦?我們可使出借刀殺人之計!”
說到這裡,驪歌又聽到了熟悉的倒吸着涼氣的抽氣聲,她提高了聲音道:“借刀殺人之計,我們可以演出一場虛實之劇,勾出大魏兵士們出戰打頭陣,我們大齊兵士便可做大魏兵士們的後盾,切記,他們受到重大損失,我們引兵作戰也會遭到重創,因此,我們再加入戰鬥時,要把握時機,保存實力,借刀殺人!”
這簡直是對高長恭答應大魏太子簽訂共同抵抗突厥的契約發起了嚴正的挑戰,拓跋曄,你不是要逼迫着蘭陵王高長恭簽訂不平等的抵抗契約嗎?
有我驪九在此,動用借刀殺人之計,定然教你後悔當初!
“王妃此舉,莫不是要陷我大齊兵士們與不義,豈不是小人行徑?”另一個將軍帶着讚賞的眼光質問着,他當然沒有料到,王妃居然在大魏華嚴街的擂臺之上公然對大魏太子拓跋曄挑戰!
“然,軍隊雙方對決,有陽謀有陰謀,兵書戰冊上講過聲東擊西之計,無中生有之計,趁火打劫之計,笑裡藏刀之計,若對方的大將軍連這些計策都盤算不清,實在有辜負了大將軍名號,指責我們是小人行徑,距滅亡不遠也。”
我們用三十六計勝出,只能怪你學藝不精了,你距離滅亡也不遠了。
這樣的話充滿了驕傲,更滿懷中豪情壯志,這個時代的兵士將軍們,能識字的很少,能提出花樣如此多的戰場應對計謀,足以引起大齊將軍謀士們的極度震撼,更足以讓擂臺之下的權貴百姓們目瞪口呆!
“王妃善計,我等心服口服!”
擂臺上的謀士和將軍們齊齊恭敬地朝着居中傲然而立的驪歌施禮,又轉身朝着居中而坐,嘴角帶着微笑的蘭陵王高長恭祝賀:
“恭祝郎君得王妃相助,我等心服口服!”
“咄!不過是紙上談兵一婦人而已,憑我手中長劍,頃刻之間便能斬落你的首級!”四條身影猛地從擂臺之下縱身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