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聽到唐人有意在英荷戰爭中拉荷蘭一把,範德斯皮格爾還是有些激動的。畢竟現在荷蘭基本上已經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英國人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初用三次英荷戰爭,基本上重創了荷蘭的海上馬車伕地位。空有強大的貿易能力和船隊,在軍事組織力和戰術上都十分差勁的荷蘭人,也吞下了苦果,不僅先後輸給了英國人北美等殖民地,更是失去了自己在全世界的貿易壟斷地位。
到了第四次英荷戰爭的時期,荷蘭已經在國力上全面落後於英國了,甚至連荷蘭執政威廉五世以及大顧問官範德斯皮格爾都認爲,荷蘭是不可能擊敗英國的。即便英國人在之前的北美獨立戰爭和三強戰爭中損兵折將,消耗不少。但是英國人很會挑選對手,撿了荷蘭這塊肥肉用來滋補。
更加令荷蘭恐慌的是,隨着時間推移,英國皇家海軍反而會越來越強。這是因爲英國造船廠跟大唐方面簽訂了合同,助其改造幾十艘風帆戰艦爲蒸汽鐵甲戰艦,而荷蘭人至今都沒有一艘類似的戰船,面對優化戰力的皇家海軍,荷蘭人可謂是沒有抵抗之力的。
範德斯皮格爾當然希望唐軍能夠出動,幫助荷蘭人抵抗英國人。就算是在歐洲,範德斯皮格爾也是聽聞了諸多大唐軍事強大的消息。不僅僅是唐軍支持美國人擊敗了英國,而且還用軍火武裝了法國人和西班牙人在英國人身上狠狠地砍了一塊肉。而且貿易涉及亞洲的荷蘭人自然也清楚,大唐共和國在兩年前發動了對遠東大國清國的戰爭,跨過太平洋,往遠東輸送了數萬人的軍力,還直接攻破了清國的首都。這場戰爭直接使得大唐在清國獲得了特殊地位,並且贏得了極大經貿利益。沒有哪個歐洲國家是不眼饞的,事後英國人荷蘭人甚至葡萄牙人都想獲得等同大唐的貿易地位,可是清國人還沒說什麼,唐人就跳出來說妄想了。而歐洲國家腦袋還沒有壞到敢跟唐人在遠東對戰,唐人在那裡有極爲強大的軍事存在,歐洲人光想想派遣數萬人到中國去打仗,已經是覺得不可能的事情了。關鍵你還打不過。
這第四次英荷戰爭的主要戰場是在海上和殖民地,涉及陸軍的部分其實並不大。荷蘭在自己的殖民地並無多少強力的駐軍,英國人幾乎都能輕易取勝。如果唐人進行了軍事援助,那麼即便大海廣闊,那麼英國皇家海軍也會變得寸步難行,就算他們擁有了蒸汽鐵甲艦,仍舊無法對抗大唐海軍,這個邏輯誰都明白,因爲唐人不可能把最好的武器賣給外國人。
楚白自然不會代表大唐向荷蘭提供武裝的援助,因爲這對大唐沒有什麼好處。荷蘭商船在歐亞非美四大洲不斷地進行着航行,就算大唐海軍艦隊龐大,也照顧不過來,總有商船船隊會被英國人盯上,而英國人也正是採取這樣的手段不斷地攫取利益,從而滋補自己之前的戰爭損失。大唐出兵相助的效果不會好,而大唐本意上也不希望出兵。大唐雖然還進行着在東南亞的殖民戰爭,但國家的核心內容已經是移民和發展了。國內大批的移民在遷入和安居,而中華聯合特區方面也在快速地繁榮和發展,建設國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大唐能夠供應東南亞殖民戰爭已經是不容易了,自然不會額外發兵在全世界幫助荷蘭人對抗英國海盜。
而趁火打劫,順便發財,向來是以實用主義精神和極度務實的大唐政治的特徵,所以楚白也是帶來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雖然沒有辦法出兵幫助荷蘭對抗英國,畢竟我們之前也跟英國簽訂了和平協議,但是我們卻有方法解決荷蘭的困境,同時儘可能減少荷蘭的損失,甚至是使得荷蘭在之後獲得更多的利益。”楚白說道。
這讓範德斯皮格爾十分好奇,問道:“不知道這是怎樣一個天才的構想呢?”
楚白笑道:“天才不敢當,其實方法很簡單,這也是利用了唐英之間有和平協議的事實,如果荷蘭將荷蘭東印度公司所轄的殖民地,全部轉交給我大唐共和國,使其主權上成爲大唐的領土,那麼英國人自然不敢來攻擊了。”
範德斯皮格爾差點打碎自己手邊精緻的大唐出產玻璃杯,驚駭萬分地道:“什麼?讓我們把殖民地全部轉讓給你們,憑什麼?!”
楚白娓娓道來,“首先呢,不是所有的殖民地,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有的殖民地,也就是巴達維亞、蘇門答臘、馬魯古羣島和望加錫等東南亞地區的殖民地。我說過了,這個提議是極具可操作性的,而且對荷蘭還是有利的。一旦這些殖民地轉讓給我們大唐,大唐就會派遣人手和船隻對這些地區進行衛護,而英國人是不敢對我們造次的。而在殖民地上荷蘭的各種產業,自然就會得到保護,荷蘭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就不用擔心了。我們要求的是荷蘭轉讓給我們當地的主權和治權,提供的是對你們的保護。而且爲了唐荷友誼,我們可以爲荷蘭提供優惠的條件,比如可以大範圍減免荷蘭商船和貿易商在這些前荷蘭殖民地的貿易關稅,並且允許荷蘭人在此進行經營。甚至爲了友誼,我們還可以進一步開放我們在婆羅洲、棉蘭老島、三佛齊半島以及暹羅等海外領的商貿給荷蘭人,待遇跟巴達維亞和蘇門答臘相同。您瞧,雖然名義上荷蘭將殖民地轉讓給了我們大唐共和國,但是實際上你們卻獲得了更多地區的貿易准入。我也不用多說,現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什麼經營能力,全歐洲的人都知道,那裡充斥着腐敗,而且效率低下,無法給荷蘭聯省共和國帶來更多的財富,甚至還拖累了荷蘭。以我們唐人的經營能力,必定可以對巴達維亞等地區進行更加徹底的開發,做大市場和經濟,荷蘭朋友省卻了相當的精力,但是卻擁有了更多選擇,並能賺取更大的利潤,何樂而不爲呢?”
他這一番話出口,使得範德斯皮格爾居然產生了“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然無法反駁”的念頭。範德斯皮格爾在荷蘭政治光譜中屬於奧蘭治派,與所謂的愛國者派是對立的,也就是擁護執政奧蘭治親王威廉五世。但範德斯皮格爾自然清楚荷蘭東印度公司隨着發展已經窮途末路。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爲在亞洲海上佔據主導地位的大唐共和國,排擠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商貿。雖然雙方一直在做生意,但是大唐商品和大唐控制的亞洲貨物,使得荷蘭東印度公司競爭力大大降低。同時這家公司本身的腐敗和經營不善問題,也是一個巨大災難。另一位面中,在英荷戰爭後,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入末日期,最終在1799年正式解散。
即便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特大型公司,有發行貨幣、僱傭士兵的國家職能,同時她也是一傢俬人資本性質的公司,可是她同樣受荷蘭政府的控制。這種事情其實屢見不鮮,殖民公司在發展到一定地步後,都會被相關國家給直接採摘,這就是他們的使命。
現在荷蘭是風聲鶴唳,英國隨時可能出兵奪佔這些地區,那麼他們損失的可能就是全部的東印度羣島殖民地了,英國人連毛都不會留給他們,財貨帶走,人殺掉,殖民地也直接佔據,未來荷蘭人根本不可能再進入了。而如果真的像楚白說的那樣,殖民地轉交給大唐,大唐仍舊保護荷蘭人在此的財產和經營,保障荷蘭的貿易,那麼損失就是有限的。大唐本來就是一個貿易國家,跟荷蘭類似,在這點上應該不會反悔。加上大唐還同意開放他們在東南亞其他的殖民地貿易,等同於變相的擴大了荷蘭的在東南亞的貿易,這還是相當利好的。
這種在戰爭中殖民地轉手的事情也不是沒有先例。七年戰爭中,法國人就把路易斯安那整個轉交給了西班牙,防止英國在戰後直接從法國手中攫取這一地區。而由於法國人在那裡的經營比較深入,所以即便名義上屬於西班牙,但是法國人仍舊享受着當地的特權,跟印第安人展開各種貿易,而西班牙的殖民地政府反而要遷就當地的法國人。
最後,楚白又增添了一個籌碼,他提出由大唐向荷蘭低息貸款2000萬唐元,並且向荷蘭提供低廉價格的大唐武器,併爲荷蘭改造和製造新式的軍艦和新式的蒸汽商船。這些東西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對荷蘭產生什麼明顯效果,但是考慮到大唐插手本身對英國就是震懾,而且憑藉這些新武器和新技術,荷蘭在之後也會增強國力,面對敵人就更加有信心,也算是重大利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