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5 紐芬蘭海戰(中)

美國海軍戰艦雖然技術水平來說領先,但是美國海軍的主要假想敵是英國,所以美國人打造的戰艦都有其針對性,主要作戰也是集中在艦對艦作戰上面。即便世界海戰形勢正在變得越來越複雜,但美國人尚未跟上這個腳步。

在美國海軍艦隊中,具備反潛能力的僅有四艘埃塞克斯級護衛艦。美國海軍立即派出所有的反潛護衛艦,到被伏擊海域執行任務。這些反潛護衛艦都裝備了被動聲吶,另一位面中一戰時期就已經有了這樣的反潛裝備。反潛武器則是深海炸彈,大唐海軍反潛倒是還有反潛火箭和刺蝟炮一類的東西。

不過美國人的舉動,也正在納爾遜的預估之中,納爾遜從他的艦隊中分出了幾艘高速巡洋艦,也向出事海域前進了。

美國方面很快通過水上偵察機發現了納爾遜的企圖,不得不中止派出反潛護衛艦進行反潛任務。美國海軍這時候陷入了一點麻煩,那就是如果攻擊這幾艘巡洋艦,那麼美國海軍勢必要出動主力艦,而英國皇家海軍則會圍攻美國船艦;如果美國海軍全面壓上,與皇家海軍主力艦進行對抗,那麼又不得不冒着再次被英國人潛艇伏擊的風險。

海戰戰術形勢的天平已經傾斜向了英國皇家海軍,英國人可以按照自己意願對美國海軍下手。不過英國人也同樣不能太拖延,因爲他們的目標是取得制海權,沒有消滅美國海軍,其實戰略上還是美國人佔優。

美國人在這個時候,不得不冒一些風險,他們派出兩艘速度比較快緬因級戰列艦外加巡洋艦,配合反潛護衛艦進行反潛任務,而大艦隊則拖後一步,保持能夠儘快對前方的分艦隊進行支援。

這個手段可以說是比較穩妥的,但也有走鋼索之嫌,一旦出現一點問題,那麼分兵的美國海軍可能遭遇重大的損失。

果然,當發現美國海軍派出含有戰列艦的編隊靠過來的時候,納爾遜立即命令艦隊全速前進,力求在最快的時間內抵達目標海域,對美國海軍先行發起打擊,佔據優勢。

在皇家海軍艦隊行動的時候,美國海軍的水上偵察機終於發現了他們的蹤跡,原來這支艦隊一直躲在紐芬蘭以南的海域,正好是一片偵察的盲區。得到了敵人具體位置的美國海軍立即出動,準備與敵人展開決戰。只要他們可以在南方水域截住英國人,那麼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避免潛艇的威脅,這些小潛艇的速度很慢,而且過段時間不得不上浮,水上飛機不能攻擊,但是卻可以看到上浮的潛艇,一旦上浮,潛艇的威脅就可以忽略不計了,變成獵殺者們的活靶子。

而在行駛方面,英國人和美國人也用了兩種不同的方法。納爾遜爲了保持艦隊的最大戰力,不得不將行駛速度限制在17節左右,雖然他的柏勒羅豐級和巡洋艦都能跑到21節以上的速度,可是無畏號和更老的戰艦卻做不到。反觀美國人,卻爲了發揮速度,避開潛艇威脅,則集中了所有21節以上的艦艇,企圖先行對敵人進行打擊。這樣一來,美國海軍艦隊又拋棄掉了奇沙治級等速度慢的老艦船,將之前派出的兩艘緬因級和兩艘康涅狄格級集合起來,帶着高速巡洋艦急速衝向敵人。

納爾遜的艦隊是單橫陣,主力艦排成一條線,肩並肩成一條橫陣,而巡洋艦則沒有被他排在橫陣中,而是綴在戰列線的另一側。

美國海軍在即將接戰的時候,排出了一條縱列,這也是標準的作戰陣型。美國海軍的打算是在進入射程後進行轉向,然後用火力快速襲擊對手。他們必須圍住幾艘主力艦猛攻,儘可能躲避對手的集火,因爲這時候他們的戰艦數量要少。等過一段時間,美國海軍的慢速艦艇將抵達,美國人就能選擇更靈活的支援方式,對敵人作戰。

不過,這種作戰模式基本是看命的。

納爾遜在美國海軍進入視野之後,指揮他的皇家海軍大艦隊完成了一次集體右轉向,單橫陣在一眨眼的功夫變成了單縱陣,而同時將自己的舷側對準了美國海軍單縱戰列線的頭部,形成了一個不算標準但也足夠有利的t字頭了。

皇家海軍的操艦水平讓美國同行大吃一驚,雙方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從大唐外貿火炮的基礎上山寨的東西,射程相差不大,主力艦都在一萬碼的距離上開火了。這也是除了大唐海軍以外的其他國家海軍,第一次有戰艦在這麼遠的距離上開炮的。

納爾遜的主力艦隊動手了,但是他的巡洋艦隊還在保持沉默,巡洋艦們向右繞去,並不打算插手的樣子。

在上萬碼距離上的炮擊,雙方都一無所獲,炮彈着彈點都比較離譜,不過雙方都卯足了勁炮戰,很快又射出第二輪。

美國人在忙着轉向避免自己的戰列線劣勢,所以他們的炮擊無論從密集還是射速上都比英國人差一些,英國人打出第四輪主炮射擊之後,美國人的第二輪炮才射出來。兩方的炮擊頻率都不是很快,雙方都是首次在遠距離進行炮擊,槍炮官需要觀測着彈點,從而對彈道進行調整。這一天海面上的能見度還算不錯,能夠很好地完成觀測工作。兩國海軍艦艇上已經存在初級的火控裝置了,雖然功能不強,但勝過沒有。

最先命中敵人的是美國海軍,當然這只是運氣好。佛蒙特號戰列艦三號炮塔射出的炮彈擊中了英國人的柏勒羅豐級二號艦壯麗號,這枚炮彈直接擊中了壯麗號前甲板兩門主炮之間的部位,造成的損傷同時癱瘓了壯麗號兩座炮塔,壯麗號的前甲板立即失去了攻擊的能力。

不過,納爾遜所在的柏勒羅豐號打出的第五輪炮擊,其中兩枚炮彈越過了美國海軍的旗艦康涅狄格號,距離命中,似乎越來越近。

493 失親308 制憲會議(下)160 女兒874 推諉的歐洲540出口增長927 決戰日德蘭(二)077 解釋(上)032 新的殖民點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676 愛爾蘭283 “虛張聲勢”420 種子(下)009 甦醒的蘇穆裡602 上秘魯歸屬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904 覆滅黑海艦隊881 應對歐洲341 江南(三)778 拳亂(四)017 遇襲646 抵押113 送完再賣653 土倫戰役(下)430 抵滬221 接近札幌683 再戰英吉利(上)733 進展神速670 被擺一道036 不信827 新聞輸出191 天化危機(下)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461 西海岸戰區(中)083 夜上船655 德意志野望443 阿帕奇青年722 秩序制定(上)539 赤字(下)875 空襲莫斯科818 新艦名644 恐懼與機會291 皇子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610 青州案(四)233 擒龍(二)742 君子道409 反擊076 潘振承015 融入420 種子(下)294 臣工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282 薛嶽出山231 時間膠囊241 擒龍(十)538 赤字(中)925 U艇868 巴爾幹之亂(上)952 法國戰役461 西海岸戰區(中)876 地面壓迫816 百大廠建設327 幕府之使768 傳單683 再戰英吉利(上)182 展示軍火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709 華沙會戰(七):誘敵深入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179 小工人陳福仔525 江面水戰337 教育758 伊拉克戰役015 融入639 梅斯戰役(上)504 秘魯共和國515 晚餐547干涉850 工業帶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182 展示軍火723 秩序制定(下)015 融入749 波斯578 萊比錫戰役(十)430 抵滬266 康仕平955 毀滅者(上)691 駐歐唐軍675 擴大化337 教育602 上秘魯歸屬346 江南(八)694 橫貫線950 葡萄牙政變765 行程739 總統千金097 風轉232 擒龍(一)
493 失親308 制憲會議(下)160 女兒874 推諉的歐洲540出口增長927 決戰日德蘭(二)077 解釋(上)032 新的殖民點474 巴亞爾塔港暴動(續)676 愛爾蘭283 “虛張聲勢”420 種子(下)009 甦醒的蘇穆裡602 上秘魯歸屬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904 覆滅黑海艦隊881 應對歐洲341 江南(三)778 拳亂(四)017 遇襲646 抵押113 送完再賣653 土倫戰役(下)430 抵滬221 接近札幌683 再戰英吉利(上)733 進展神速670 被擺一道036 不信827 新聞輸出191 天化危機(下)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461 西海岸戰區(中)083 夜上船655 德意志野望443 阿帕奇青年722 秩序制定(上)539 赤字(下)875 空襲莫斯科818 新艦名644 恐懼與機會291 皇子031 市場中的印第安人610 青州案(四)233 擒龍(二)742 君子道409 反擊076 潘振承015 融入420 種子(下)294 臣工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282 薛嶽出山231 時間膠囊241 擒龍(十)538 赤字(中)925 U艇868 巴爾幹之亂(上)952 法國戰役461 西海岸戰區(中)876 地面壓迫816 百大廠建設327 幕府之使768 傳單683 再戰英吉利(上)182 展示軍火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709 華沙會戰(七):誘敵深入200 一七七八巴黎和約179 小工人陳福仔525 江面水戰337 教育758 伊拉克戰役015 融入639 梅斯戰役(上)504 秘魯共和國515 晚餐547干涉850 工業帶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182 展示軍火723 秩序制定(下)015 融入749 波斯578 萊比錫戰役(十)430 抵滬266 康仕平955 毀滅者(上)691 駐歐唐軍675 擴大化337 教育602 上秘魯歸屬346 江南(八)694 橫貫線950 葡萄牙政變765 行程739 總統千金097 風轉232 擒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