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婆羅洲戰爭(中)

李岱宗率領的德意志外籍兵團,擁有一艘巡洋艦和一艘護衛艦的護航,對於海軍來說,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打過一場真正的海戰,就算是木質帆船的敵人都不見了。所以海軍這些日子的主要工作,是給陸軍的運輸艦護航,是給殖民船和貨輪護航,給陸軍做海岸火炮的支援。

文萊蘇丹國實際上就是歷史上國人熟知的渤泥國,跟中國還素有淵源。永樂六年(1408年)八月二十日,國王麻那惹加那乃於明永樂六年(1408)年攜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泛海來訪,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渤泥國王在南京遊覽月餘,終因不幸染病,雖經御醫精心調冶,終因病情過重,病逝於南京。明成祖朱棣遵照渤泥國王遺願,以禮葬王侯的儀式,將渤泥國王葬於南京城南石子崗,並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國墳戶,世代爲之守墓,併爲陵墓建詞立碑。

事實上,這名渤泥國王並不是真正的國王,他實際上是一個元末明初逃到婆羅洲避難的華人,名叫黃森屏。黃森屏在勃泥團結華人,創造的自己的勢力,並跟當地的綠教勢力通婚,渤泥國蘇丹馬合謨沙因勃泥受到蘇祿王國的襲擾,向黃森屏率領的華人力量求援。馬合謨沙把女兒嫁給了黃森屏,黃森屏把妹妹嫁給馬合謨沙,蘇丹贈與黃森屏“麻那惹加那”的稱號,按中國人的理解也就是一字並肩王。最終聯合起來的他們,擊敗了蘇祿人,挽救了勃泥。

在馬合謨沙死後,黃森屏又稱爲監國攝政,經過政爭之後地位更加穩固。晚年時黃森屏返回大明,並最終葬在了南京,其子也受封渤泥國王。同樣的事情並不罕見,明初對日本的敕封,真正受封爲國王的也是幕府將軍,而不是天皇。黃家在文萊繁衍數代,經久不衰,不過最終還是回教化、馬來化,慢慢融入到了本地人裡,不復華人樣貌。

另一個位面中,文萊蘇丹國一直存續下去,雖然在19世紀淪爲英國的保護國,不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文萊蘇丹王室最終還是取得了國家的控制權,並通過石油變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之一。

李岱宗對於這些掌故一清二楚,不過就算是文萊跟中國再有淵源,現在他也是名正言順地要去攻破這個國家。當然,即便名不正言不順,大唐對於婆羅洲是志在必得的。在殖民時代,只要佔據了一個地區的首要城市,消滅了具有行政力的政權,就可以對整個地區宣稱主權。而且殖民很多時候都懶得找一個藉口,是徹徹底底的弱肉強食。

文萊蘇丹支持馬來人侵襲唐人,實際上大唐沒有掌握確切的證據,只不過是捕獲的俘虜和獲取的情報這麼說的。但是這對於大唐已經足夠了,大唐不希望北婆羅洲有其他勢力的存在。大唐現在已經控制了西婆羅洲的全部,中婆羅洲大部分山地雨林地區都是土著人,唐人一時對於他們沒太多興趣。

唐人會徹底清掃沙撈越地區的馬來人勢力,滅掉北部的文萊蘇丹國,同時向東繼續從蘇祿王國手中奪取沙巴。另一邊,唐人則會在南婆羅洲擊敗馬辰蘇丹,最後的目標則是石油產地巴釐巴板。即便在任何一份大唐的文件中都沒有明確地提出來,但是大唐在婆羅洲所做的事情目標明確,那就是去綠教化。

願意跟唐人合作的本地土著,唐人不介意他們稱爲海外領的一份子,但是比較固執的穆斯林馬來人,一絲不苟的德意志僱傭兵們會忠實地執行他們的工作。日耳曼人都是新教徒,甚至很多來到大唐之後歡愉地接受了自己是無信者的事實,所以對付馬來猴子,他們是沒有心理壓力的。

做出這樣的決定幾乎是必然的,歷史中西班牙人高舉着天主教的大旗,對菲律賓當地的綠教勢力進行了大肆的清洗,最終使得二十世紀後,菲律賓成爲了亞洲唯一一個天主教國家。而荷蘭佔據爪哇的時間並不比西班牙人短多少,他們走後,印尼仍舊是一個綠教國家。這當然跟荷蘭人是新教徒,對於傳教的熱情願比不過香料有關。

對於唐人來說,雖然自己背靠華人這個大民族羣體,佔據了絕對的人口優勢,不過此時大唐土地上處處都需要移民,要排重要性的話,顯然北美要壓過一切海外領。即便此時婆羅洲的馬來人口和其他綠教人口最多也就十萬的樣子,華人人口移民個幾十萬過來就立馬佔據絕對優勢了,不過這需要好多年的時間。而且那些比較極端的,依舊會是安全隱患,所以乾脆徹底打掉那些不服的,拉一派打一派,馴服這些人。

布呂歇爾拿着望遠鏡觀望着文萊,頗爲驚愕地道:“旅長同志,我聽說這個國家已經存在了六個世紀的時間,可是看他們的首都,怎麼就像是一個大村子?”

李岱宗道:“這是一個好問題,按理講勃泥已經跟印度、阿拉伯人乃至我們中國人做了上千年的生意,這裡也擁有不錯的產出,但是他們並未建立起什麼令人稱讚的文明。發展程度也相當落後,歐洲人雖然造訪過這裡,但是並沒有帶來太多的啓蒙,他們的軍隊中甚至幾乎沒有火槍和大炮。”

布呂歇爾道:“這真是一個令人喜悅但同時又有些令人失望的消息,我們的士兵們渴望在戰場上證明自己呢。”

文萊灣中,兩艘海軍的艦船已經抵達了海岸邊,艦上的火炮已經準備就緒,不過也就在這個時候,李岱宗得到了一個讓他哭笑不得的消息。

“指揮官,澄海號巡洋艦在距離岸邊300碼的位置擱淺了,暫時不清楚碰撞有多麼嚴重,不過據艦長估測,他們在行進時速度比較低,應該不至於發生太大損傷,船隻也沒有進水。”

李岱宗無奈,道:“好吧,這也不是第一次了。”

雖然大唐掌握了不少地方的水文情報,很多都是從後世帶過來的,但是後世的水文情報跟現在肯定有所不同,而且他們也不是掌握所有的水文,所以偶爾還是會有大唐的艦船出現一點事故的。海軍每年出現四到五次擱淺甚至觸礁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甚至不久之前在上海還發生了一起護衛艦碰撞商船的事故。倒是比較大的海難並沒有發生過。

“讓海軍意思一下就得了,文萊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反抗能力,他們隨便開幾炮,嚇唬一下文萊人,然後想辦法找人來救他們的巡洋艦吧。”李岱宗並不希望海軍像是炮轟江戶一樣,把大半個城市毀掉。破壞力太大,雖然他卻是是抱着殺人的念頭來的。

兩艘島礁級運輸艦上,都攜帶了大量的衝鋒舟,一次全部派出,至少能派出接近2個營的兵力登陸。而且運輸艦上海配備了大量的充氣艇,不考慮運作空間的話,能夠將全艦載的士兵一次投到岸上。

澄海號巡洋艦的擱淺,使得幾艘吃水更深的運輸船不敢繼續靠近,李岱宗也提前命令士兵們登上艇筏發起登陸作戰。

由於文萊人對於海上來的敵人的預料性不夠足,他們沒有任何可靠的海防武器,甚至連觀望的岸邊哨塔都不具備,這使得當大批的大唐德意志士兵踏上沙灘的時候,文萊人幾乎是沒有反應的。

布呂歇爾隨後抵達了岸邊,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參與登陸作戰了,在軍營裡,他跟唐人的軍官學了不少的東西,布呂歇爾立即命令他的士兵們:“立即對文萊王城進行攻佔,同時執行清街,不允許任何一個文萊人走到街道上。”

此時的文萊人口擁有數萬,可是面對五千名荷槍實彈的敵軍,實在是太不夠看。文萊的王室衛隊甚至在看到大隊的大唐德意志士兵後,根本不敢反抗,扔掉了刀槍投降。整座城市中,居然只響起了零星的槍聲,更多的卻是日耳曼人的德語叱罵,以及他們動手揍人的聲音。即便在這個時代,德意志人的身高還不像二百年後那麼高大,但是比起此時的馬來人,他們已經算是巨漢了。

最失望的還是布呂歇爾,當他站在文萊王宮之中,看着簌簌發抖的文萊蘇丹被捆成糉子,幾個不太規矩的士兵正在對着那些蘇丹的公主們動手動腳的時候,感覺十分失落。

李岱宗從後面拍了拍他的背,道:“其實你應該在來的路上,就意識到這會是一場怎樣的戰爭。”

布呂歇爾點點頭道:“是啊,我曾經幻想過要爲最英勇和強大的軍隊效力,所以我選擇了普魯士,後來我來到了大唐,更確信大唐是這個世界上軍事最強大的國家,可是,我現在又爲此感到苦惱,正因爲太強大,而很難遇上棋逢對手的敵人。”

李岱宗哈哈一笑道:“現在我們還只是殖民地戰爭的階段,對付的還是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不過用不了幾年,我們將會直面歐洲的軍隊,也許這能讓你更興奮一點。”

661 挺進柏林343 江南(五)096 風變685 再戰英吉利(下)847 新移民潮254 主動防禦834 紐芬蘭海戰(上)825 購物廣場923 海外領之助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886 核118 由秋收而想865 電子工業(修正)121 馬德里協定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769 孫先生467 白山踏平550放棄抵抗559 統一計劃803 三面進軍416 紅皮書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642 俄使團492 不妥協668 真正圖謀(中)036 不信091 重商主義911 低地戰役(三)830 宣戰576 萊比錫戰役(六)320 收買119 馬德里之行(上)673 初戰英吉利(中)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181 鄭信912 低地戰役(四)810 書店733 進展神速886 核843 表現曖昧311 西海岸三州116 乾隆傲天444 乘警546擔憂568 大戰的肇始223 南固威島636 敲打619 不戰030 出使239 擒龍(八)264 滾突擊273 電廠061 貿易需求516 家居037 返國658 三八大遊行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756 五國之議780 拳亂(六)914 低地戰役(六)700 增兵184 苴洲島849 唐人紐約642 俄使團282 薛嶽出山748 天方692 美國商人(上)631 善後498 報應不爽(上)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280 應對天地會833 加拿大民兵679 陸戰二團740 候選人們(上)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300 肱股之臣292 友好的新皇帝611 青州案(五)136 投誠大唐067 候鳥起航之前632 惘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563 火的夜晚387 吞武裡之戰(三)447 跳火車(下)094 真正的國力813 宗族瓦解(上)745 賊窩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321 奇峰655 德意志野望047 灌溉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088 國王的特使521 作戰計劃590 文化發展219 軍事儲備
661 挺進柏林343 江南(五)096 風變685 再戰英吉利(下)847 新移民潮254 主動防禦834 紐芬蘭海戰(上)825 購物廣場923 海外領之助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886 核118 由秋收而想865 電子工業(修正)121 馬德里協定557 第一國際大會(中)769 孫先生467 白山踏平550放棄抵抗559 統一計劃803 三面進軍416 紅皮書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642 俄使團492 不妥協668 真正圖謀(中)036 不信091 重商主義911 低地戰役(三)830 宣戰576 萊比錫戰役(六)320 收買119 馬德里之行(上)673 初戰英吉利(中)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181 鄭信912 低地戰役(四)810 書店733 進展神速886 核843 表現曖昧311 西海岸三州116 乾隆傲天444 乘警546擔憂568 大戰的肇始223 南固威島636 敲打619 不戰030 出使239 擒龍(八)264 滾突擊273 電廠061 貿易需求516 家居037 返國658 三八大遊行919 前總統的未來學(上)756 五國之議780 拳亂(六)914 低地戰役(六)700 增兵184 苴洲島849 唐人紐約642 俄使團282 薛嶽出山748 天方692 美國商人(上)631 善後498 報應不爽(上)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488 馬尼拉灣海戰(上)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280 應對天地會833 加拿大民兵679 陸戰二團740 候選人們(上)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300 肱股之臣292 友好的新皇帝611 青州案(五)136 投誠大唐067 候鳥起航之前632 惘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563 火的夜晚387 吞武裡之戰(三)447 跳火車(下)094 真正的國力813 宗族瓦解(上)745 賊窩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321 奇峰655 德意志野望047 灌溉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088 國王的特使521 作戰計劃590 文化發展219 軍事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