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在波斯灣的動作是兩個方向一併出手的,印度洋戰區成立之後,從屬於該戰區的地面作戰力量數量龐大,除了兩個師的正規唐軍以外,緬甸師、廓爾喀旅以及正在組建的印度師同樣規模不小,完成整建之後,當地總兵力能夠達到15萬人。擁有足夠的兵力,使得大唐在處理波斯灣問題上就有着比較大的餘裕,初期雖然印度師尚不能使用,不過大唐國防部考慮從日本調來一些部隊參與作戰。
大唐不會像西方列強一樣,堅船利炮打上門之後讓對方屈服,對於大唐來說,推倒重建似乎更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大唐的殖民地都是單一制的海外領,即便一些鄉村地區仍舊有舊勢力的殘餘,但是海外領政府完全是大唐把控的,不需要跟當地勢力進行妥協。
唐軍很快就組成了一支小規模的遠征軍,實際上只有一個加強團的兵力,以及一個由輕巡洋艦和護衛艦組成的小型艦隊。大唐執行先禮後兵的策略,派出外交人員,來到馬斯喀特,照會阿曼蘇丹蘇爾坦,稱大唐的商船阿曼的海域中屢遭侵害,是可忍孰不可忍,阿曼這個海盜國家的存在令人不恥,大唐勒令阿曼國王立即向大唐投降,在大唐的指導下建設一個和諧健康的國家,促進當地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如果蘇爾坦蘇丹不接受大唐的條件,那麼大唐將會對阿曼發起攻擊。
阿曼蘇丹蘇爾坦大呼這是無妄之災,打劫大唐商船的根本跟他的阿曼王朝沒有太多關係,迪拜等地的埃米爾雖然名義上奉阿曼爲主,但實際上自行其是,根本對蘇爾坦愛答不理。可是不管蘇爾坦怎麼嘗試向大唐解釋,唐人都堅持認爲阿曼應該爲海盜行爲負最終責任。
蘇爾坦是聽說過大唐的聲名的,阿拉伯人從一千年前就開始滿世界地做生意,對信息是敏感的。大唐的強大蘇爾坦曾經多有耳聞,他甚至在奪取自己哥哥的權柄之後,打算從大唐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武裝自己的阿曼軍隊,可是卻沒有想到唐人居然率先打上門來了。
馬斯喀特的外海就是數艘大唐的戰艦,即便對唐軍本身而言,這些戰艦都是輕型戰艦,可是仍舊是阿曼人絕對無法抵抗的。唐軍的地面部隊也在完成了登陸,就在馬斯喀特以東的地區,隨時可以對馬斯喀特發動攻勢。雖然數量上只有一兩千人,可是阿曼也是小國寡民,此時守衛馬斯喀特的軍隊都沒有一千人那麼多。
蘇爾坦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阿曼不存在任何本錢跟大唐扳手腕,所以只能妥協。不過他還是提出一些條件,希望能夠在投降之後最大可能保留自己的權力。
然而這當然也是不可能的,大唐方面表示,有意繼續在大唐組成的當地政府供職的,大唐會歡迎他們,但是必須服從大唐的利益,而大唐也不會遷就當地任何的條件。
當地的宗教勢力倒是不想屈服,煽動一些民衆準備與唐人對抗,可是在之後大唐地面部隊進行了一次火力展示,數十門大炮轟了一個來小時。馬斯喀特人膽戰心驚,而那些個宗教領袖居然連夜逃離了馬斯喀特。
最終,蘇爾坦向大唐方面投降,大唐在沒有真正動手的情況下,順利接收了阿曼。不過當地的局勢還是錯綜複雜,很多部落都不會主動投降,所以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內,唐軍還是多次出擊,掃平了包括迪拜和阿布扎比在內的所有當地部落。
這個過程是有些血腥的,不是所有人都像是蘇爾坦一樣識時務,實際上阿拉伯人也是相當兇悍的,尤其是在有信仰加成的情況下,很多武士拿着彎刀與唐軍對抗,後果當然是可想而知的。具體多少人死於這場變亂中一直沒有詳細的統計,這也可能是大唐故意爲之。有相當一部分居民向沙漠的深處遷移。
中東的石油絕大部分集中在波斯灣的沿岸地區,這次的軍事行動讓大唐在短期內就掌握了大量的石油產區。不過唐軍仍舊以比較小規模的部隊爲單位,乘坐着機械化戰車向更深的內陸地區進軍,唐軍在之後的行動稱不上太多的正義,大量建立在沙漠上的部落和小城鎮被唐人連根拔起。進行反抗的阿拉伯人不計其數,其中大部分被消滅。活下來的則被打上戰俘的標籤,被運送到戰俘營集中管理,等待他們的命運無非是強制勞動或者被髮配到其他地方去,永遠地遠離家鄉。
大唐在當地的行動雖然稱不上隱秘,但是由於沙漠交通和信息流動的問題,所以實際上並沒有掀起什麼特別大的波瀾。這一地區並不是奧斯曼帝國傳統的控制區域,奧斯曼帝國甚至對於唐軍在波斯灣的行動沒有什麼耳聞。
一部分土耳其人對此也有些警惕,畢竟這是第一次唐人離他們如此之近,從土耳其人所瞭解的情況來看,唐人絕對不是好惹的。
大唐接下來的行動也是順理成章,大唐在此建立天方海外領,天方是華人對阿拉伯半島的古稱,治所在迪拜。幾家石油公司輸送了一大批工人和他們的家人前往波斯灣地區。大唐將在當地建設起一些油田,爭取短期內投產。由於當地環境的惡劣,所以工人們都是拿着比較高的補貼的,同時他們籤的合同一般都是在五年內,五年之後他們可以返回氣候良好的北美本土。也有一些從清國來的新移民直接來到這裡,他們也獲得了更多的土地分配以及各方面的補貼。
僅僅是在一年之內,大唐就在波斯灣南岸修建起了四個石油城鎮,總計華人人口突破五萬人,不過在未來當地不會有什麼太大規模的擴展,保持其比較單一的工業職能。當地的各種日用品和糧食需求主要將會從北印度海外領提供,同時墾殖的農民們也會出售椰棗等富有當地特色的土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