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 拳亂(十四)

唐軍上萬大軍在京師對義和團拳匪的餘孽進行了徹底的清剿。義和團雖然具備一定的組織性,但是跟真正嚴密的軍事組織還是不同的。單一某個拳團的指揮和行動尚且好說,但到了總壇所轄數十上百的拳團,去統領這麼多建制,並且安排不同任務,甚至設置中層的指揮人員,都是極高難度的事情。

一個拳團中,大師兄管着上百號兄弟,可是有些拳團沒有基層什伍一類的劃分,所以很難面面俱到統領百人規模的拳團。而總壇指派的指揮數個拳團的大師兄,可能是某個受信任的拳團大師兄,其他拳團可能就不服氣,根本不聽號令甚至內訌。

這樣的組織結構,在進攻的時候不會有效果,在遭遇到極大困境的時候更是容易崩潰。此時京師之內,各個拳團早就被唐軍打散,拳匪們只顧着各自逃命,也聚集不起有效的力量進行反擊或者撤退。

更慘的是,義和團在入京之後沒做什麼人事,爲害京師百姓。少數留在京師的百姓對於義和團多是不喜,甚至還咬牙切齒,這時候沒有人會暴斃這些暴民,甚至有些京師百姓還一頓板子把那些企圖藏在他們家中的拳匪給趕出去,也有直接擒了人等唐軍來領的。

一直到第二天,京師內的亂象大致平息了,街面上也安定了起來。唐軍士兵開始上街巡邏,有些大膽的百姓已經敢出街做一些小生意了。

作爲一個大帝國的首都,這時候的京師居然失去了一切的政治只能。興許有些小的官吏還在,但是管事兒的那些全都跑了一個空。

時隔二十年,唐軍再度開入紫禁城,常斌讓人在臺階上鋪了承重的木板,然後讓汽車開進了紫禁城。常斌望着這雄偉瑰麗的宮殿羣笑道:“行了,這次咱們就賴在這裡不走了,以後這裡不叫皇宮了,就改名故宮了,做旅遊景點,順便開個博物院。”

參謀的馬屁再次拍到,說常司令果然高瞻遠矚,常斌就是笑笑,這都是以前那個位面的舉措。當然他也就是說說,之後會有人真正來處理這些事情的。軍方現在的任務就是快速平定局勢,並且接管全國的政權。

唐軍接下來在華北展開了對拳匪的徹底清掃,各村各店舉報拳匪有獎。加之樸實的鄉民們多看不慣這些拳匪,因爲這個位面中義和團運動的邏輯在很多普通鄉民來看是有問題的。另一位面中,義和團誕生的直接矛盾衝突來源是本土力量跟教民的衝突。教民們不僅違背了傳統,更主要的是他們依仗着洋人欺壓當地百姓,特別是佔據了大量良田,雙方衝突不斷。

而本位面中,唐人雖然是洋人,一樣地從外面打進來的。但甭管髮型和衣着如何,根底上唐人跟清人是沒有兩樣的,而且大部分唐人都是前些年出洋的。唐人沒有搶奪過鄉民的土地,沒有收過他們的稅,甚至還有很多通商修路的好處福惠各地。確實大唐的糧食輸入擠壓了本土鄉民的種糧收入,但是很多樸實百姓的邏輯不會轉移到這上面。畢竟糧價有高有低,豐年低災年漲,各地調糧也頻繁,所以賴不到唐人的身上。而且近年來,除了地裡刨食,跟着唐人做工也成了一項重要的營生。有統計表明,清國在二十年間工業化其實取得了一定進展,清國實際已經有百分之二點幾的工業人口,從事工業生產。加上從事商業的人口,其實古老的農業國正在發生變革。

義和團中的那些傢伙,大都是好吃懶做,平時不務正業的鄉民。總是有那麼些人,種地種不好,也不願意去作別的工作,出了問題最先是埋怨其他人,埋怨不了其他人就埋怨老天爺。很多踏實肯幹的人是看不起的義和團中的人的。這也是本位面中義和團形象跟另一位面中對抗外國入侵的義和團最大的區別。

加上唐人並沒有對義和團進行暴力屠殺,大唐決定將這些義和團成員全部發配到條件相對艱苦的一些海外領,比如天方海外領,將他們編成集體化的建設兵團之後,去中東或者印度墾荒。百姓們沒有看到鮮血,自然認爲沒有什麼大不了,也不會被觸動,加上舉報有獎,所以一時之間,義和團從“民族英雄”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大唐也在京師向全國發布了通電,大唐表明此時正處非常時期,爲了打擊破壞社會穩定和團結的暴力團體,全國進入臨時特別管控時期,由大唐軍方暫時接管各地政權,各地政府須對唐軍和大唐公務進行配合。

明面上唐人是要清掃義和團,但是實際上大唐卻是在攫取各地政權的權力。不僅是鬧義和團的華北,唐人在行動,甚至在江南和華南地區,唐軍和武衛軍也在行動着。軍隊簇擁着大唐的公務員來到地方官府的衙門裡,拍在桌上一張紅頭文件,然後政權就被接管了。大部分地方官都是識相的,因爲他們也沒有實力去反抗唐軍,拒絕執行這個命令的,基本上都被軟禁起來了,總之這就是必須執行的一條命令。

而對常斌而言,總統壓下來的任務還有找到嘉慶的下落。現在嘉慶是還沒有反應過來,被大唐的三板斧給砸暈了,但是嘉慶畢竟還是名義上的皇帝,各地還是奉他的號令的,如果他號召全國反對大唐,顯然會給大唐製造出更多的麻煩。所以常斌時下第一要事就是把嘉慶給解決了。

所以,在唐軍剛佔領京師後,常斌就派出了一支機動部隊,追尋着嘉慶的腳步,一路向西追去。根據情報,嘉慶逃亡的方向是去山西。大唐在山西並無駐軍,所以必須一路從直隸追過去。好在大唐在地面上有着情報網絡,天空中還有偵察飛機。嘉慶畢竟是跟上萬禁衛軍一起出行的,所以行蹤很難掩蓋。

063 舊金山建市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074 轉運的出洋人823 兜售(中)643 不知道地獄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753 合同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955 毀滅者(上)918 四面受敵635 法德摩擦159 荷蘭商館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828 成長的美國354 紅顏醉(五)352 紅顏醉(三)062 候鳥計劃409 反擊414 坑352 紅顏醉(三)932 決戰日德蘭(七)534 大選601 段九025 戰俘375 上海生意(中)067 候鳥起航之前951 倒下的西班牙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280 應對天地會613 青州案(七)346 江南(八)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844 方案097 風轉495 編列522 疆域838 青年說174 東南三州414 坑049 怒火329 攻打仙台702 兵力準備150 波士頓海戰855 調停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332 火力支援艦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833 加拿大民兵875 空襲莫斯科630 修約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806 培訓談話585 運河728 意大利統一145 接近紐約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171 鹿皮貿易289 戰山海(下)360 紅顏醉(十一)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503 內陸擴展240 擒龍(九)713 華沙會戰(十一):下山461 西海岸戰區(中)668 真正圖謀(中)255 武衛軍385 吞武裡之戰(一)810 書店383 連長313 新戰區新裝備727 瓜分瑞士862 滅土司735 八十萬雄兵421 六海外領538 赤字(中)252 橫財538 赤字(中)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044 妥協318 應對319 修碼頭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767 可選擇的路485 三寶顏334 遣唐使(上)277 直布羅陀211 北海道179 小工人陳福仔089 邊界談判572 萊比錫戰役(四)857 海軍演練527 頹勢589 移民之議(下)903 橙色革命(下)305 回家772 奪路而逃070 遵守紀律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956 大毀滅者(下)760 亂來116 乾隆傲天
063 舊金山建市269 是破壞者也是拯救者074 轉運的出洋人823 兜售(中)643 不知道地獄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753 合同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955 毀滅者(上)918 四面受敵635 法德摩擦159 荷蘭商館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828 成長的美國354 紅顏醉(五)352 紅顏醉(三)062 候鳥計劃409 反擊414 坑352 紅顏醉(三)932 決戰日德蘭(七)534 大選601 段九025 戰俘375 上海生意(中)067 候鳥起航之前951 倒下的西班牙560 國際縱隊的小戰士280 應對天地會613 青州案(七)346 江南(八)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844 方案097 風轉495 編列522 疆域838 青年說174 東南三州414 坑049 怒火329 攻打仙台702 兵力準備150 波士頓海戰855 調停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332 火力支援艦139 夏威夷王國戰爭(中)833 加拿大民兵875 空襲莫斯科630 修約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806 培訓談話585 運河728 意大利統一145 接近紐約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171 鹿皮貿易289 戰山海(下)360 紅顏醉(十一)107 列剋星敦的槍聲503 內陸擴展240 擒龍(九)713 華沙會戰(十一):下山461 西海岸戰區(中)668 真正圖謀(中)255 武衛軍385 吞武裡之戰(一)810 書店383 連長313 新戰區新裝備727 瓜分瑞士862 滅土司735 八十萬雄兵421 六海外領538 赤字(中)252 橫財538 赤字(中)583 萊比錫戰役(十五)044 妥協318 應對319 修碼頭659 東瀛治安作戰計劃(上)767 可選擇的路485 三寶顏334 遣唐使(上)277 直布羅陀211 北海道179 小工人陳福仔089 邊界談判572 萊比錫戰役(四)857 海軍演練527 頹勢589 移民之議(下)903 橙色革命(下)305 回家772 奪路而逃070 遵守紀律641 請德軍幫忙佔領巴黎956 大毀滅者(下)760 亂來116 乾隆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