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 萊比錫戰役(五)

按照預計,奧軍需要二到三週的時間抵達萊比錫戰場,這場戰役於是出現了下面這種詭異的局面:德軍希望拖下去因爲後方可以武裝起更多的軍隊,參與到戰爭中來,但同時也不願意繼續拖下去,因爲普奧兩軍會師之後必然給德軍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普奧聯軍希望拖下去,因爲等到他們把大軍集結完成,就能夠給予叛軍最沉重的一擊,但他們也不願意拖下去,因爲國際主義革命的強大之處已經越來越被貴族們所知曉,如果這場革命繼續蔓延下去,必然會徹底動搖整個德意志的封建統治基礎,即便這次的革命被鎮壓了,接下來受到煽動的羣衆會不斷地發動新的起義,直到諸侯們徹底滅亡的一天。

在整體的戰略上,大方向德軍是要擊敗普奧聯軍,逼迫他們來到談判桌上,從而保住初步的革命果實。到戰場進行的層面,德軍要實現給予普奧聯軍決定性重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普奧聯軍基本上是在三個方向,卡爾一世所率領的普軍主力在西側;奧地利陸軍元帥荷亨洛赫親王率領的奧地利軍團、波西米亞軍團、匈牙利軍團在東南側;符騰堡、巴伐利亞以及奧地利的一部由克勒法伊特伯爵帶領,準備從南側攻入。

本來就兵力有限的德軍就不得不同時顧慮來自三個方向的敵人,而且多達十數萬的敵人,想要在戰場上從容將其擊破,勢必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普軍在首次的渡河嘗試失敗以後,卡爾一世並沒有消極地等待援軍的到來,而是確如郭新所料,用多種策略複合的方法,企圖強渡易北河,對德軍進行打擊。一方面,卡爾一世組織普軍的一部以及薩克森的部隊,仍舊在萊比錫以東的易北河河段打造渡船;另一方面,卡爾一世卻帶領兩萬多普軍的主力,沿着易北河向西北移動,企圖在普魯士控制的馬德格堡渡河,然後形成對萊比錫德軍的三面合圍,徹底擊敗這一股德軍。

德意志共和國控制了漢諾威和易北河西岸的薩克森地區,普魯士的馬格德堡地區實際就形成了插入國革控制土地中的一個突出部。跟隨唐軍學習和訓練多年的德國軍官們,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所以,布呂歇爾在拿下不倫瑞克之後,雖然帶兵繼續南下,不過德軍第一師兩個團也隨即進駐不倫瑞克地區。當然這兩個團其實並不滿編,實際比較有戰鬥力的,每個團只有一個營。不過,第一師的這兩個團很快就靠着吸收當地兵源,擴充到了大約兩千多人到三千多人的兵力,雖然大多數的士兵都沒有經過太多的訓練,不過至少他們在武器上都是得到了德軍最優的武器,而且戰鬥意志比較旺盛。

尤利烏斯在察覺卡爾一世的動向之後,明白要維持萊比錫的易北河防線,就不能讓普魯士人從北部易北河渡河而下,總司令布呂歇爾得知這一情況之後,立即一封電報拍到了不倫瑞克,命令那裡的第一師52團和55團立即前出,佔據普魯士的馬格德堡和斯滕代爾等地。幫助德軍作戰的還有人民衛隊的力量。

戰爭爆發之後,普魯士人雖然有意增強邊境的防禦,不過核心重點還是集結主力,隨卡爾一世出征,解救薩克森的危機。畢竟當時德意志各諸侯都在皮爾尼茨,如果德軍進展太快,攻破了德累斯頓和皮爾尼茨,那諸侯們顯然就危險了。所以卡爾一世帶兵南下薩克森也是不得不做出的抉擇。如果讓卡爾一世選擇,他會直接出兵不倫瑞克,從中將南北的叛軍截斷。

德軍52團和55團隨即發起了進攻,駐守的普軍首次與德軍進行了野戰。普軍在馬格德堡擁有四個步兵團,多過德軍兩個,不過齊整度上不如德軍。德軍發動的攻勢十分突然,普軍雖然在此之前,打造了塹壕等防禦工事,不過德軍和人民衛隊的戰士們,像是潮水一般無孔不入,從多個方向發動進攻,而且幾乎可以說是不計損失,在普軍缺乏重火力的情況下,德軍使用大量的自動武器壓制住了普軍,並且趁夜發動突襲,順利地吃掉了普軍的一個團,隨後配合當地起義的農民,將馬格德堡團團包圍。普軍緊急回援,但是再馬格德堡城外被德軍55團打了一個伏擊戰,損失慘重,幾乎被全殲。

在第一師把炮兵團拉到馬格德堡之前,馬格德堡就選擇了向德軍投降,在此之前他們並沒有接到來自卡爾一世的消息,德軍截斷了當地的通訊,使得守衛的普魯士人並不知道,他們也許再堅持三四天的時間,就能得到卡爾一世帶領的普軍主力的支援。

從這場戰鬥中,德軍的一些特點也展露出來了。首先是打法上異常兇悍,這其實在之前也有表現。德軍作戰基本上不等對手劃下道來,就一味地猛衝猛打,而且是特別愣頭青的打法。普軍的防禦其實並不是不好,但是德軍居然直接衝擊普軍防禦最堅硬的地方。第二點在於德軍擁有數量比較大的自動火力,這也使得他們在發動進攻的時候,很好地壓制住了普軍,使得衝鋒的部隊能夠直接攻入戰壕之中。而只要一點突破了,普軍幾乎就被全面突破。

缺點也是明確的,那就是德軍士兵的作戰素質還是比較差的,他們依靠着比較強的火力,以及強大的士氣和精神,能夠打出士氣如虹的戰鬥,但是其實還是遭受到了一些損失,並且布呂歇爾在之後發現,德軍戰場上的彈藥消耗是很大的。不少士兵在戰場上操縱着武器一會兒就把子彈打空了,很多子彈都是在緊張之下一氣兒射出的,根本發揮不到應有的作用。照這樣下去,恐怕德軍連一個月都撐不住,彈藥就消耗乾淨了。

當然不管怎樣,德軍還是成功在卡爾一世抵達前,基本肅清了易北河的西岸,並且炸燬了河道上的大橋,再次讓卡爾一世面臨了無橋可過的尷尬局面。

564 隱藏的爆炸701 白南解決方案653 土倫戰役(下)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104 再擴軍314 英國人的求購763 調派935 決戰日德蘭(十)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594 里約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542九零工程381 財政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226 大沽口之戰(中)772 奪路而逃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642 俄使團401 入真臘608 青州案(二)503 內陸擴展325 聖女112 軍事援助460 西海岸戰區(上)254 主動防禦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088 國王的特使564 隱藏的爆炸524 河網戰術695 讓步208 售法巡洋艦534 大選723 秩序制定(下)517 鋼鐵531 新選518 阮惠745 賊窩226 大沽口之戰(中)569 萊比錫戰役(一)833 加拿大民兵406 軍費申請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867 駐軍權590 文化發展829 觀望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123 瓦胡的野心932 決戰日德蘭(七)620 扣留941 新年轟炸行動280 應對天地會433 新加坡943 導彈戰321 奇峰020 剿滅407 用命083 夜上船455 炸藥543陸軍籌謀842 出手446 跳火車(中)058 走私船899 風雨未來273 電廠460 西海岸戰區(上)589 移民之議(下)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033 不小心291 皇子818 新艦名835 紐芬蘭海戰(中)740 候選人們(上)626 反擊051 約庫茲戰爭(上)233 擒龍(二)671 小打536 祭天742 君子道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302 廣州城破481 墨西哥城之戰(下)363 唐甲299 兵部尚書007 聯誼360 紅顏醉(十一)153 盤蛇計劃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954 愛爾蘭獨立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179 小工人陳福仔864 解放455 炸藥822 兜售(上)600 萃英會(下)882 部署調整662 馬達加斯加793 新局051 約庫茲戰爭(上)
564 隱藏的爆炸701 白南解決方案653 土倫戰役(下)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104 再擴軍314 英國人的求購763 調派935 決戰日德蘭(十)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259 城管是個有前途的職業(上)594 里約706 華沙會戰(四):巨大傷亡542九零工程381 財政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226 大沽口之戰(中)772 奪路而逃396 吞武裡之戰(十二)642 俄使團401 入真臘608 青州案(二)503 內陸擴展325 聖女112 軍事援助460 西海岸戰區(上)254 主動防禦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088 國王的特使564 隱藏的爆炸524 河網戰術695 讓步208 售法巡洋艦534 大選723 秩序制定(下)517 鋼鐵531 新選518 阮惠745 賊窩226 大沽口之戰(中)569 萊比錫戰役(一)833 加拿大民兵406 軍費申請707 華沙會戰(五):焦灼867 駐軍權590 文化發展829 觀望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123 瓦胡的野心932 決戰日德蘭(七)620 扣留941 新年轟炸行動280 應對天地會433 新加坡943 導彈戰321 奇峰020 剿滅407 用命083 夜上船455 炸藥543陸軍籌謀842 出手446 跳火車(中)058 走私船899 風雨未來273 電廠460 西海岸戰區(上)589 移民之議(下)說點跟本書沒關係的033 不小心291 皇子818 新艦名835 紐芬蘭海戰(中)740 候選人們(上)626 反擊051 約庫茲戰爭(上)233 擒龍(二)671 小打536 祭天742 君子道513 大革命之大唐應對302 廣州城破481 墨西哥城之戰(下)363 唐甲299 兵部尚書007 聯誼360 紅顏醉(十一)153 盤蛇計劃581 萊比錫戰役(十三)954 愛爾蘭獨立378 中華特區的一年(中)179 小工人陳福仔864 解放455 炸藥822 兜售(上)600 萃英會(下)882 部署調整662 馬達加斯加793 新局051 約庫茲戰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