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布顏
佛雲:【母胎懷子,凡經十月,甚爲辛苦。在母胎時,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將來,午消散去。母懷胎時,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懷胎時,第三月中,猶如凝血。母懷胎時,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懷胎時,第五月中,兒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爲五?頭爲一胞,兩肘兩膝,各爲一胞,共成五胞。母懷胎時,第六月中,兒在母腹,六精齊開。何者爲六?眼爲一精,耳爲二精,鼻爲三精,口爲四精,舌爲五精,意爲六精。母懷胎時,第七月中,兒在母腹,生成骨節,三百六十,及生毛孔,八萬四千。母懷胎時,第八月中,出生意智,以及九竅。母懷胎時,第九月中,兒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質,桃梨蒜果,五穀精華,其母身中,生髒向下,熟髒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聳出,山有三名,一號須彌,二號業山,三號血山,此設喻山,一度崩來,化爲一條,母血凝成胎兒食料。母懷胎時,第十月中,孩兒全體,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決爲孝順之子,擎拳合掌,安詳出生,不損傷母,母無所苦。倘兒決爲五逆之子,破損母胎,扯母心肚,踏母跨骨,如千刀攪,又彷佛似萬刃攢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兒。】 此後更有(十項恩德),無以爲報。 佛雲:【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幹就溼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愍恩。】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刀布顏不是從小就啞巴的。
六歲那年,她和村裡大概十幾個小朋友一起去醫院看病,打了同樣的針吃了同樣的藥,有的小朋友什麼事都沒有,有的小朋友眼睛不行了,有的小朋友腿不好了,隔壁的小朋友又聾又啞,她就是說不出話來!
記得村裡老人去很遠的山上請二個紅衣光頭大師父來村裡驅魔,高個子光頭師父繞村裡走了三週,嘆了口氣,提前走了。矮個子光頭師父留下唸了三天經,吩咐村裡老人一通後,走了!村裡老人們齊齊嘆氣,又開了三天會,會後村裡對誰家不孝敬父母就會狠狠處理!
布顏本來是有個姐姐叫筱顏的,姐姐筱顏據說在很遠很遠的地方打工,寄錢來給父母治病給自己讀書,初中畢業那年父母病死了,姐姐筱顏也失去了聯繫!
布顏就投奔了遠房親戚姑姑刀巧虹。什麼活都幹過,就是沒苦下錢。
來纜鎮改變了布顏的命運,她從沒想到大山外面的世界會那麼精彩!
幹活不怕!
苦不怕!
感恩上天給她送來了施谷覽!
後來,布顏去向水月庵的浮雲師父請教自己啞巴的原因,師父給她念了一段經文:此後更有(十項恩德),無以爲報。
佛雲:【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幹就溼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愍恩。】
第一、懷胎守護恩 頌曰:累劫因緣重,今來託母胎,月逾生五臟,七七六精開,體重如山嶽,動止劫風災,羅衣都不掛,裝鏡惹塵埃。
第二、臨產受苦恩 頌曰:懷經十個月,難產將欲臨,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難將惶怖述,愁淚滿胸襟,含悲告親族,惟懼死來侵。
第三、生子忘憂恩 頌曰:慈母生兒日,五臟總張開,身心俱悶絕,血流似屠羊,生已聞兒健,歡喜倍加常,喜定悲還至,痛苦徹心腸。
第四、咽苦吐甘恩 頌曰:父母恩深重,顧憐沒失時,吐甘無稍息,咽苦不顰眉,愛重情難忍,恩深復倍悲,但令孩兒飽,慈母不辭飢。
第五、回幹就溼恩 頌曰:母願身投溼,將兒移就幹,兩乳充飢渴,羅袖掩風寒,恩憐恆廢枕,寵弄才能歡,但令孩兒穩,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養育恩 頌曰:慈母像大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同等,父娘恩亦然,不憎無怒目,不嫌手足攣,誕腹親生子,終日惜兼憐。
第七、洗濯不淨恩 頌曰:本是芙蓉質,精神健且豐,眉分新柳碧,臉色奪蓮紅,恩深摧玉貌,洗濯損盤龍,只爲憐男女,慈母改顏容。
第八、遠行憶念恩 頌曰: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關山外,母憶在他鄉,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
第九、深加體恤恩 頌曰:父母恩情重,恩深報實難,子苦願代受,兒勞母不安,聞道遠行去,憐兒夜臥寒,男女暫辛苦,長使母心酸。
第十、究竟憐愍恩 頌曰: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佛雲:【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爲於爹孃,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爲於爹孃,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爲於爹孃,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假使有人,爲於爹孃,百千刀戟,一時剌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布顏說:師父我不懂?
浮雲法師又說:面對父母訓誡,豈敢不遵、何敢違從?而不孝之人,視慈親如(眼中釘、肉中刺),每每算計父母(家產、田宅),爲了取得所有家產,辱罵雙親,甚而毆打雙親之(忤逆罪),一旦順利取得(田宅、銀兩),便將雙親棄之不顧,任其生滅,如此之人乃報以來世【聾啞】之罰,令其惡口難再造次,使其雙耳不得再聞慈親言語,此中悲痛何苦來哉? 在泰山地區,便有董氏三兄妹,生來(長兄失聰、大姐啞口、小妹既聾又啞)。追溯因果,乃多生以前三兄妹本是富家子弟,不愁茶飯衣住,因而未曾思及父母苦心經營事業之辛勞,在其父母年紀近知天命之齡,竟然爲求早日分得財產,而商議惡計,長兄較爲不擅爭論,卻視父母訓誡如馬耳東風,大姐較擅長言詞,造惡口辱雙親,令父母老淚縱橫,小妹個性強悍,非但打罵父母,更視父母慈語如馬耳東風;身爲父母親眼見此種情況,爲求【家和萬事興】,乃同意將財產平均分配給三兄妹,子女在順利分得財產後,無一人肯負起照顧雙親之責任,卻使雙親落得三餐不繼,無人理會之地步。當然不事生產之三兄妹,數年光陰早將所分得之財產花光無餘,竟思惡計,出賣老爹孃以圖微薄數兩錢,以此惡業乃犯不孝一級罪過,當判百世聾啞之報。 按董氏三兄妹如能早知懺悔,並積極利用今生行孝道,進而勸人行孝道,再則常助印有關(孝道)之善書及足以啓發世人憶思孝道之經文書籍,則可多少減消數世聾啞之懲報,至誠發心大力助印者,更可減除甚深殺業怨戾。勉之有違犯者儘速懺悔,並悔改之,未違犯者,持恆孝道也。
布顏又說:師父,我父母已經往生!
浮雲法師笑道:你丈夫父母猶在!
布顏拜謝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