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0126【宋雜劇】

第131章 0126【宋雜劇】

宋代的解試(州試)時間不固定,大體來講,距離京城越遠,考試時間就越早,方便偏遠士子第二年春天進京趕考。

洋州雖然距離開封不算遠,但考試時間跟成都一樣,足足提前了兩個多月。

到得洋州城外,李含章向衆人告辭,他要獨自去興元府參加漕試。

已經走出幾步,李含章又轉身,把朱銘拉到一邊:“大郎,解試你肯定能中,就算不中也能發解。所以,不須擔心,放鬆了考便是。”

“不中也能發解?”朱銘有點沒搞懂。

李含章解釋說:“我爹和楊知州,可以薦舉士子直接發解。只要薦舉數量不多,中書省那邊一般不會駁回。”

還有這種操作?

朱銘是真不知道啊!

也就是說,朱銘即便不參加地方考試,也能被保送去京城趕考。

這屬於地方官“薦舉權”的一種,原則上需要中央批准,實際上中央懶得管。反正宋代舉人又沒啥特權,地方舉薦考生再多,中央也無非多閱幾張卷子。

沒有真才實學,舉薦也沒用,該落榜還得落榜。

шωш▪ тTk an▪ ¢Ο

李含章又說:“薦舉雖然便利,但總不如考上的好聽。大郎可以寫篇文章,讓我爹熟悉一下筆跡。我爹……是洋州解試的主考官。”

“不必了。”朱銘婉言謝絕。

後門都開成這樣了,還要讓主考官幫忙,實在是太過跌份兒。

在王安石改革科舉之前,州判主考進士科,錄事參軍主考諸科。改革之後,還是由州判主考進士科,錄事參軍主考不常設的明法科。

跟明代相比,顯得非常不嚴謹正規,明代的主考官是提學使(道試)和監察御史(鄉試)。

但還是那句話,宋代舉人沒有特權,再作弊你又能咋地?

李含章離開之後,朱銘與其他士子一道,前往文化用品店買紙。

試題紙,需要自己掏錢買。

“幾位小相公里面請!”書鋪老闆熱情招待。

鄭胖子說:“每人一套試紙,俺來給錢。”

王昶不高興了:“這是俺家的書鋪,誰要你給錢?一人一套,記俺賬上。再多來兩張,寫家狀和保狀。”

朱銘都不好意思再買墨條了,一旦開口,肯定免費。

衆人就在書店裡,把各種狀子寫完。

家狀的內容,有姓名、年齡、家庭狀況、祖宗三代、是否中過舉、中舉過幾次等等。

保狀就是考生互相擔保,保證家狀上的信息爲真。若查出是假的,另外兩個擔保人一併坐罪。

搞定這些,大家又結伴前往州衙。

就連鄭胖子都去了,考不考得上無所謂,重在參與。

禮案吏員辦事挺利索,也不存在吃拿卡要,畢竟大部分考生他們得罪不起。

家狀和保狀,官府驗明後蓋章。

按理說要出示戶口本,朱銘沒帶在身上,但那文吏也不管。畢竟是八行士子,刷臉即可,咔咔兩個大印就杵上去。

試題紙也蓋了章,並寫下名字,然後發還給考生。這玩意兒得好好保存,若是造成污損,今年就別想考試了。

朱銘把試紙放在書箱底部,用幾本書壓着,也沒咋當回事兒。他參加科舉純粹體驗生活,順便找理由拒絕皇帝徵辟。

橫豎今後是要造反的!

白崇彥卻特別小心,專門準備了一個竹筒,將試紙捲起來放進去。蓋上蓋子之後,又在外面包裹油紙,生怕下雨天給淋壞了。

他又對朱銘說:“大郎,這有多的竹筒,伱那樣放着容易折損。”

“也行。”朱銘從善如流。

“成敗在此一舉!”白崇彥給自己打氣兒,按照流行說法,他這種鄉下土財主的兒子,已經稱得上“貧寒士子”。

朱銘拱手說:“祝君高中。”

鄭泓完全沒想考試的事兒,他在山裡無聊得發黴,回到洋州就想着玩耍:“今日沒有相撲戲,可去俺家酒樓觀看雜劇。”

朱銘說道:“行李還沒放好呢。”

“俺自使人拿回去!”鄭泓當即叫來驢車,帶着朱銘、白崇彥去酒樓看戲。

到得酒樓,又讓親隨和車伕,把他們的行李送去鄭家。

白崇彥害怕試卷紙遺失,抱在懷裡不肯交出。

這間酒樓挺大,有上下兩層。

鄭泓邊走邊介紹:“以往只吃飯時,酒樓的客人才多。自從有了君子茶,喝茶的客人也變多了,一邊品茶,一邊看戲,實爲人生樂事。”

宋代也有茶肆,但大部分都很低檔,爲普通老百姓提供散茶。

高檔茶樓也有,數量稀少,主要存在於大城市。

鄭家這個酒樓,在洋州算高檔消費場所,客人一般喝不慣散茶,而團茶又比較費事兒,並且還不能反覆沖泡。

綠茶的出現,填補了市場空缺。

現在酒樓裡一直演戲,偶爾還有相撲。即便不在飯點,也有客人前來,有錢人喝一二等綠茶,囊中羞澀的喝三等綠茶。

即便是三等綠茶,這裡也賣得貴,二十文一碗,茶葉分量要多些。

看戲可以免費,泡一碗茶能看半天,票價全都在茶水裡。綠茶的反覆沖泡功能,提供了持續喝茶看戲的可能。

此時正是半下午,酒樓裡都快坐滿了。

洋州再怎麼商業凋敝,也是整個利州路排第二的城市,從來不會缺少有錢人。

鄭泓選了一張靠前的桌子,泡上三杯一等綠茶,又叫了些蜜餞果脯。

“這演楊貴妃的,是洋州名伶王壽奴,唐明皇是她丈夫。”鄭泓嚼着蜜餞做演員介紹。

朱銘好奇問:“他們夫妻是自由身嗎?”

鄭泓說道:“朝廷不再養官奴,也奉勸民間不養私奴。其實奴不奴都無所謂,養奴不划算,還得供他們吃喝。籤文契更省事,有五年的,有十年的,到了期限,各不相欠。”

這是經濟繁榮帶來的社會轉變,以契約形式僱傭演員,比養一幫演員做奴婢更划算。

宋代也不分什麼坤班,女人照樣能登臺,有名有姓的女明星就一大堆,她們的收入甚至遠遠高過小商人。

越是大城市,老百姓就越“重女輕男”。

北宋開封是“中下之戶不重生男,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南宋杭州是“風俗尚侈,細民有女則喜,生男則不舉(丟棄男嬰)”。

原因很簡單,城市居民又不種地,養那麼多男丁也沒啥用,反而是女兒更容易找工作,結婚的花銷也沒那麼大。

“哈哈哈哈!”

觀衆們忽然爆發出一陣鬨笑,卻是舞臺上在插科打諢。

這出雜劇,是根據北宋短篇小說《楊太真外傳》改編的。大部分臺詞爲念白形式,演着演着突然又唱起來,中間還夾雜着諸多笑料。

朱銘還是第一次看宋代雜劇,覺得頗有意思。

臺上演完一幕,中間還有串場表演。

兩個演員在那兒翻跟頭,又有個媒婆樣子的,由男演員塗脂抹粉反串,嬉笑怒罵有點像單口相聲。

這些串場表演結束,媒婆也翻着跟頭離開,中途故意把塞在胸口的布團弄掉。媒婆翻跟頭都快下場了,匆匆忙忙又跑回來,撿起布團塞回胸前,還雙手託了託,朝臺下觀衆拋個媚眼。

“哈哈哈哈!”

鄭泓被逗得拍桌子大笑,他是俗人,就喜歡看這種。

白崇彥也看得津津有味,鄉下只有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纔會請來戲班子演出。他平時在書院,也沒啥娛樂活動,這種表演他並不討厭。

媒婆走後,楊貴妃再次回到臺上,換了身行頭邊走邊唱。

看着看着,朱銘感覺味道不對,舞臺上的某些對話,怎麼好像在暗諷蔡京是奸相?

朱銘問道:“這出雜劇,演多少年了?”

鄭泓回答:“已經有幾十年,今年有位興元府的雜劇名家,將這《楊太真外傳》又改動了些,比以前演的老戲更滑稽逗趣。”

朱銘沒有再問,他已經可以確認,有人在故意諷刺蔡京。

這種還屬於小兒科,開封雜劇才狠呢。

那出雜劇的內容爲——

蔡京的弟弟蔡卞,想把老丈人王安石捧上去,在祭祀孔子時重新排座位。

孔子請王安石坐下,王安石請孟子上座。

孟子推辭,對王安石說:“座次該按爵位排,我是公爵,你是真王,你該坐我前面。”

王安石又請顏回上座。

顏回說:“我只是陋巷匹夫,沒有建功立業,你纔是世間真儒。”

於是,王安石落座,僅排在孔子之下。

孔子也坐不住了,連忙避位退讓,請王安石坐自己的主位。

王安石惶恐推辭。

子路在外面,看得憤怒不已,跑去禮室找到公冶長(孔子女婿),把公冶長拖出孔廟就一通臭罵。

公冶長懵逼道:“我犯了什麼錯,你罵我幹啥?”

子路指着殿內:“你也不知道護着老丈人,你看看別人家的女婿(蔡卞)。”

那出雜劇,把蔡京、蔡卞、王安石黑到天際,而且就是在今年開演的。

蔡京、蔡卞爲了鞏固自身地位,去年攛掇宋徽宗追封王安石爲舒王。

而在此之前,王安石已經配祀孔廟。

爵位一改動,座次也該改動,孔子和王安石都是王爵,孟子、顏回等人全是公爵。

民間傳來傳去,就變成了王安石要排到孔廟第二。讀書人對此義憤填膺,遂編雜劇諷刺此事,絲毫不給蔡相公面子。

孔廟事件,是王安石被儒生唾棄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謠言越傳越真,就連當世大儒都紛紛發表反對意見。

眼前這出《楊太真外傳》,明裡暗裡諷刺蔡京,估計也是受去年的孔廟事件影響。

王安石若地下有知,估計要掀開棺材板,跑出來胖揍蔡京一頓。

時間漸漸過去,鄭胖子喊了些酒菜,三人便在酒樓裡吃喝。

直至傍晚,結伴前往鄭家。

客房已經安排好,行李便在客房中,朱銘住東廂,白崇彥住西廂,都在一個院子裡。

剛搬出交椅,在院子裡坐下聊天,忽然就有人進來。

鄭元儀盛裝打扮,不但頭上插滿髮飾,身上還掛着一些玉飾,搞得就像要去禮佛一般。

“二哥不在嗎?”鄭元儀似乎是來找鄭泓的,眼睛卻一直盯着朱銘,還驚喜道,“哎呀,朱家哥哥也在!”

(本章完)

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372章 0367【“收復”燕京】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章 0009【露財】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267章 0262【試炮】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654章 0649【夜叉之真名】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6章 0006【官馬】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676章 0671【還是高麗最頭鐵】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94章 0189【立威】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841章 0836【天日昭昭】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95章 0090【昏禮】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8章 0008【張五】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54章 0051【收麥】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
第62章 0059【西鄉縣真的黑】第32章 0031【身上有味兒】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372章 0367【“收復”燕京】第745章 0740【內鬥纔開始】(等待更新)第419章 0414【小李廣花榮】第224章 0219【一羣業餘發明家】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5章 0005【茶留人去】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9章 0009【露財】第899章 0894【江西田畝越丈越少】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335章 0330【兵臨城下】第632章 0627【孔子要跟孔家切割】第208章 0203【提學使駕臨】第118章 0113【榴蓮成熟時】第844章 0839【誰在背信棄義?】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260章 0255【第二基地金潭村】第267章 0262【試炮】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376章 0371【你立功的機會來了】(爲盟主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397章 0392【張叔夜建功】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沉痛悼念七月新番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635章 0630【徒增笑料】第881章 0876【清田總督和王命旗牌】第85章 0080【桑下論道】第814章 0809【金國頭號謀士叛金】第264章 0259【狀元王爺】第654章 0649【夜叉之真名】第227章 0222【道君皇帝】第136章 0131【古代也有硬筆】第460章 0455【三姓家奴】第487章 0482【東京之亂】第236章 0231【殺人滅口】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307章 0302【追毀出身以來文字】第106章 0101【與民溝通】第295章 0290【騎戰初體驗】第761章 0756【桃花石汗】第636章 0631【降將的用法】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299章 0294【返回黎州】第6章 0006【官馬】第469章 0464【真結盟了】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405章 0400【醫生知州】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781章 0776【罷市可否?】第20章 0019【朱院長拒婚女兒國】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840章 0835【不殺兀朮,休言議和】第676章 0671【還是高麗最頭鐵】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94章 0189【立威】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187章 0182【進獻大補丸的蠢道士】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322章 0317【韓世忠與梁紅玉】第626章 0621【老薛差點去美洲?】第134章 0129【鹿鳴宴與煮玉米】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53章 0050【利令智昏】第841章 0836【天日昭昭】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744章 0739【日版徽宗】(等待更新)第690章 0685【桃花石】第777章 0772【臺北臣服】第163章 0158【加入炭行】第630章 0625【耶律餘睹南奔】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95章 0090【昏禮】第604章 0599【天文學社】第8章 0008【張五】第705章 0700【開京反應】第662章 0657【投名狀】第602章 0597【經筵大會】第280章 0275【遍地蠻夷】第593章 0588【春風得意馬蹄疾】第935章 0930【孤軍深入】第54章 0051【收麥】第451章 0446【天駟監】(爲盟主龍翔升騰加第933章 0928【兩位王爺的前途】第479章 0474【宗澤 王彥與岳飛】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577章 0572【是否該保留凌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