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0353【觀政一】

bookmark

成都,內城。

轉運司衙門,已經成了朱銘的“大將軍府”衙門。

朱銘看着查抄物資清單,隨口問道:“先生爲何不願主政成都?”

高景山說:“不宜拋頭露面,還是留在將軍身邊做幕僚好。”

朱銘笑道:“劍門關裡,恁多士卒隨你投降,消息早就傳出去了。”

高景山說:“傳出去是一回事,坐實了又是另一回事。”

宋代有誅九族的大罪,但在優待士大夫的前提下,還沒有哪個進士官被誅九族。

而且,高氏屬於山東大族。高景山即便真的從賊,他弟弟高景雲也能繼續做官,只不過肯定受到牽連遭貶謫。

這些都不算什麼,主要是老家那邊,可能收稅時就不客氣了。

朱銘感覺挺扯淡,明明是個有能力的,明明已經獻關投賊,還給反賊出了許多主意,到現在居然畏畏縮縮。

“隨你吧,”朱銘翻看查抄物資,嘀咕道,“廟觀真是富有啊,連道士也這麼富。”

高景山笑道:“有個道君皇帝,天下道士自然富裕。將軍沒去過福建,那裡的寺廟才富呢,成都這邊算不得什麼。”

“我哪天領兵去見識一下。”朱銘說道。

整個宋代,僧道占人口比重最高的就是福建。

沒有之一。

宋真宗天禧五年統計,全國僧尼數量45萬人,其中福建就佔了15.5%。

曾鞏做福州太守時說,當地百姓出家者,三年一附籍每次近萬人,改戶口的錢已累計數萬貫。

衛涇(朱熹好友)則說,福建地狹而人多,農家子選擇當和尚的人數,是選擇耕田的一半。這跟汪應辰(南宋吏部尚書)的記述差不多,百姓家裡若生三子,或一人爲僧,或兩人爲僧。

不要覺得寺廟啥都不幹,他們也要從事工農商業的,並且形成獨特的寺院經濟。

南宋理學家陳淳在闡述福建情況時,特以漳州來舉例,說漳州的各種產業,70%已被寺院所控制。這導致漳州的稅收,主要來自寺院和僧尼,鄉下富戶跟和尚比起來全是窮逼。

於是在南宋的福建,出現一種奇葩現象:寺廟盤剝百姓,官府盤剝寺廟!

南宋末年朝廷收稅,竟把寺院收到紛紛倒閉,把和尚收得各種逃亡。

朱銘就要講道理許多,在查抄廟觀產業時,給和尚道士們留了一些。

比如昭覺寺,廣場周邊的店鋪,都給和尚們留下。這裡是四川最大的娛樂和商業場所,勾欄瓦舍無數,各類店鋪衆多,其元宵燈會堪比東京。

和尚們經營商業賺錢,朱銘派來稅吏收稅,可謂各取所需。

隆冬時節,駐紮在成都的義軍,兵分幾路攻取地盤。

特別是邛州和雅州,皆爲互市買馬之地。邛州還有鐵礦和鑄錢場,雅州的茶葉最受少數民族歡迎。其餘諸如眉州、陵井監(仁壽),都屬於產鹽區。

梓州銅山縣,更是專門派駐一支部隊,那裡是四川少有的產銅區(明代採盡)。

常捷軍留守成都,鄧春卸任都指揮使,帶着雜牌騎兵去攻打黎州。

“僞宋黎州廂軍指揮俞典,率衆恭迎鄧將軍!”

鄧春還未抵達城外,鬱郁不得志的俞典,就夥同譙歡等胥吏,捆了州縣官員舉義歸順。

鄧春笑着下馬攙扶:“俞指揮莫要見外,都是自己人。”

衆胥吏也上前見禮,全是朱銘做知縣時的老部下。

鄧春問道:“黎州蠻夷可有生事?”

譙歡回答說:“宇文太守調去整頓茶馬司,那段時間蠻夷最聽話。可宇文太守很快就卸任,茶馬司買馬又開始拖欠,各部蠻夷多上幾次當,都不願再賣馬給官府。如今已蠢蠢欲動,極有可能到漢地劫掠。”

“給各部蠻夷傳遞消息,俺奉命組建騰驤軍,”鄧春說道,“只要送來壯士當兵,各部都不會再被官府欺負!對了,譙先生,朱將軍任命你爲黎州太守。”

“某一定鞠躬盡瘁!”

譙歡大喜。

鄧春是帶着任務來的,在黎州、雅州、邛州三地,招納蠻夷組建“騰驤軍”。

騰驤軍皆爲輕騎,準確來說是山地騎兵。

漢騎一千人,蠻騎一千五百人。

還有五百非戰鬥士卒,都是獸醫、軍醫、裁縫、鐵匠、皮匠、廚子之類,這些後勤人員也全部騎乘劣馬或騾子。

先讓他們在成都集訓兵甲還在打造當中。

四川有大量鐵礦,金州的槍炮工匠,正在火速調來各處礦山,作爲技術骨幹打造火槍和火炮。

此外,就是打造鎧甲,以製作鍊甲爲主,主要用來防弓弩和標槍。

弓箭作坊,也正在籌備當中。

牛角、牛筋等弓箭製作材料,從各處產鹽地徵集。

鹽井打得越深,就越需要畜力提取鹽滷。一頭健壯的耕牛,一年半載就撐不住了,往往殺了賣肉再換新的。

整個冬天,義軍都在出兵。

基本沒打什麼大仗,川南地區傳檄而定,無非派小股部隊去接收城池。

只有夔州路那邊,高歌猛進的夔州官兵,竟然提前從巴州撤回。北邊死守達州峽門口,西邊死守恭州(重慶),一時之間李寶居然打不下來。

李寶無奈分兵奔襲,先去攻佔大竹鎮(大竹縣柏林鎮),然後親率一千精兵,連續翻越華鎣山、明月山,突襲攻取梁山軍(梁平)。

夔州軍嚇得棄守達州,一路退到開州。

李寶就地募兵南下,攻取樂溫(長壽東北)、涪陵。

三面受困之下,恭州(重慶)官兵不戰而降。

至此,在整個川峽四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已拿下,只剩半個夔州路還在朝廷手中。

即將過年的時候,張鏜、陳東等三十餘人,結伴來到成都。

“xxx拜見明公!”

衆人見面就拜,在興元府觀政三月,已然做出自己的選擇。

……

說到觀政,時間且退回朱銘離開興元府時。

張根和妻子黃氏,還有五十多個士子,坐船前往漢中。

這些士子,有的是太學勸退生,有兩個桂州士子,剩下的全是金州本地人。

船隻先在大明鄉停靠,沈有容代替朱國祥進行接待,全部在客棧暫時過夜歇息。

張根夫婦去見女兒,一家三口相顧無言。

張錦屏低頭說:“父親,母親,外子已做出那般事女兒也只能嫁雞隨雞,只是害苦了張氏一族。”

“唉!”

張根一聲嘆息,他還能責怪女兒不成?

實在找不到事做,張根踱步出去溜達,身後始終跟着煩人的賊兵。

此時正在收割稻穀,那遍地金黃的稻田,帶來讓人愉悅的豐收之感。可惜沒看到多少男人,入眼全是婦女在下田勞作。

“這便是朱家父子做的好事,”張根終於找到罵人的理由,“青壯都帶出去造反了,連收割稻穀都得靠老弱婦孺。”

張錦屏說道:“有了打穀機,婦人收稻也不算太吃力。”

張根指着田裡的一臺機器:“那便是打穀機?”

“對。”張錦屏點頭。

這種腳踩式打穀機,流行於20世紀末、21世紀初,多在南方丘陵山區使用,後來漸漸被燒油的機器取代。

兩個人擡着,就能上山下谷。

一人即可輕鬆操作,另一人負責割稻,非常適合小家庭生產。

經過朱國祥的改造,通體竹木結構,一根鐵釘都不需要。用腳踩動踏板,棕帶傳動做功,竹片擊打脫粒。

張根脫鞋下田查看,仔細研究好一陣,點頭說道:“此物方便,可節省壯勞力。”

再聯想到造反的朱家父子,張根變得更加惱怒好端端的造什麼反?多發明幾樣便民機器不挺好嗎?

張錦屏說道:“等安置好更多流民,大明鄉的一些婦人,就會去成都跟丈夫團聚。”

張根知道流民從哪兒來的,京西南路那些昏庸之官,竟然放了好幾撥流民過來從賊。

歇息一日,繼續行船。

嚴大婆、沈有容、鄭元儀等人,以及頭領們的家眷,都要接去興元府重新安家。

朱國祥開府之後,他的幕府設在漢中,而朱銘的幕府暫時設在成都。

父子倆對此都不在意,怎麼方便怎麼來。

一路坐船西行,沿途到處都在秋收,漢中(包括整個四川)今年都是豐收年。

東南其實也挺順的,可惜入夏之後又遭洪水。

究其原因,無非圍湖造田過度,相應水利設施還未調整。

朱勔搞花石綱動用太多民力,不但新的水利設施未建設,老的水利設施也缺乏維護,導致這些年幾乎年年都有洪災。稍微降雨過多,就有某處決堤。

陳東眺望着江邊的金黃稻田,忽然說道:“富元衡、雷觀二人,應該是去爲先生效力了吧?”

“多半如此,否則怎會同時病逝。”魏良臣點頭。

陳東猛地來一句:“我有種預感,先生估計真能成事。”

魏良臣說:“巴蜀空虛,西軍又在河北,至少也能割據一方。西軍若在河北大敗,先生在四川就穩了。”

“西軍如果回來平亂,伱盼着哪面贏?”陳東問道。

魏良臣說:“不知道。我既盼着朝廷平定巴蜀,又盼着先生席捲天下。前者忠於君,後者仁於民,這忠仁二字原爲一體,如今卻必須做出選擇。”

陳東笑道:“跟着先生學了那麼久,還沒體悟到忠字本義嗎?孔夫子可沒教導愚忠。”

“話雖如此,知易行難啊,大宋畢竟是天命正統。”魏良臣嘆息。

經過最初的憤怒與迷茫,這些太學勸退生都漸漸冷靜下來。

他們目前還過不了心裡那道坎。

第202章 0197【大數據治民】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1150章 後記七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誨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1066章 1061【豫王的算盤】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708章 0703【完顏宗輔】第74章 0070【分贓】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1054章 1049【水最寶貴】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210章 0205【遛狗】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1140章 1135【科學思想萌芽】第1004章 0999【秦檜受死】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981章 0976【將軍射虎】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6章 0081【都閃開,我要裝逼了】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021章 1016【一個登萊府就吊打高麗】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490章 0485【進城】第1029章 1024【兩國皇帝之間的私信】第1119章 1114【僞造寶鈔者,雖遠必誅!】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195章 0190【拿人】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1057章 1052【服不服】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463章 0458【怨軍老兵的傷患生活】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26章 0025【公私】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989章 0984【軍正監】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664章 0659【兩個猛人合作】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1159章 後記十五西邊有個大漢國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237章 後記九十三買這胡姬一文錢沒花第1125章 1120【塞爾柱宰相跑來大明做官?】第1222章 後記七十八會騎馬放槍的公主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請假條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
第202章 0197【大數據治民】第426章 0421【北聖公】(爲盟主樹猶如此12第509章 0504【高太尉回京】第1150章 後記七太后對小皇帝的教誨第637章 0632【壓榨民力】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1066章 1061【豫王的算盤】第683章 0678【大理西夏互吹牛逼】第835章 0830【糧草保衛戰】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708章 0703【完顏宗輔】第74章 0070【分贓】第193章 0188【貪官也想進步】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876章 0871【秦檜雄風振奮】第491章 0486【諸多安排】第922章 0917【西夏之困】第170章 0165【就差三年的萬年靈芝】第816章 0811【追殺變血戰】第464章 0459【郭藥師的忠誠】第857章 0852【龍門書院】第1054章 1049【水最寶貴】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873章 0868【四倍體大西瓜】第3章 0003【快滑鏟它!】第210章 0205【遛狗】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1140章 1135【科學思想萌芽】第1004章 0999【秦檜受死】第985章 0980【瘋魔畫家】第1147章 後記四變法派裡的牆頭草第966章 0961【大明的農民與西夏的牧人】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128章 0123【黑話切口】(爲企鵝大佬加更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981章 0976【將軍射虎】第448章 0443【郭藥師之叛】第66章 0063【與子同食】第108章 0103【沙縣名儒】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6章 0081【都閃開,我要裝逼了】第14章 0013【三字經】第773章 0768【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021章 1016【一個登萊府就吊打高麗】第689章 0684【錢不夠了就抓賭】第490章 0485【進城】第1029章 1024【兩國皇帝之間的私信】第1119章 1114【僞造寶鈔者,雖遠必誅!】第920章 0915【醜狀元】第932章 0927【耶律大石再度擴張】第195章 0190【拿人】第542章 0537【西夏之憂】第811章 0806【父皇,還是降了大明吧!】第894章 0889【三人御前論戰】第251章 0246【殺民立威】第1057章 1052【服不服】第83章 0078【提學駕到】(重新求首訂)第463章 0458【怨軍老兵的傷患生活】第1061章 1056【武大郎的醬油首戰】第26章 0025【公私】第152章 0147【榜下捉婿】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784章 0779【一勺燴】第37章 0036【打油詩也是詩】第301章 0296【薛道光訪日】第989章 0984【軍正監】第681章 0676【讓呂家查呂家】第1102章 1097【河西走廊的半漢化牧民】第40章 0038【貫通三經與圖窮匕見】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第1106章 1101【敦煌遺書帶來的影響】第78章 0074【真假夜襲】(求首訂)第664章 0659【兩個猛人合作】第314章 0309【七星書院】第699章 0694【完顏宗望的小算盤】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268章 0263【張根來了】第852章 0847【白勝回大明鄉】第1159章 後記十五西邊有個大漢國第500章 0495【朱相公抵京】第976章 0971【論功也要講人情】第579章 0574【高麗使節】第217章 0212【洋州有人造反?】第558章 0553【大明班定遠】第1237章 後記九十三買這胡姬一文錢沒花第1125章 1120【塞爾柱宰相跑來大明做官?】第1222章 後記七十八會騎馬放槍的公主第740章 0735【菩薩太子】請假條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第102章 0097【山寨裡的女人】第465章 0460【怨軍果然怨】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100章 0095【朱院長正式收徒】第438章 0433【慰問百姓】第847章 0842【想着退休旅遊的朱院長】第806章 0801【束水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