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

bookmark

第1137章 1132【女子科舉?】

朱國祥一路接見官員和百姓,沈有容也在一路接見官員家眷、民間婦人。

中秋節的前一天,朱國祥把杭州城內的省府縣三級官員叫來宴飲。官員們可以帶正妻和子女,這些婦孺通通去了沈有容那邊。

男人和婦孺的宴飲地點,只相隔一道院牆。

而且院牆有月洞門相連,不僅可以互相聽到聲音,甚至可以通過門洞互相看到。

除了太上皇后,太上皇的妃嬪、子女,自然也是要參加的。

沈有容是全場第一焦點,李清照則是全場第二焦點。那些女眷,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讀過李清照的詩詞。

而官眷之首,自是浙江左布政使李文會的妻子孫氏。

李文會雖然自稱家境貧寒,但這會兒能考上進士的,又有哪個真就是窮人?

他的先祖是李淵第二十子李元祥,貞觀二年被封去福建。武則天時期,李元祥的兒子被殺,孫子襲爵又遭流放,天寶年間才恢復身份。

宋仁宗年間,李文會這一脈分家出來,從晉江遷到惠安錢山。因那裡土地緊張難以生存,又遷到小岞去開墾繁衍——小岞半島還未完全連接大陸,退潮時可以通行,漲潮時就變成島嶼。

跟別的官宦世家比起來,李文會家裡那是真窮,甚至還不如當年的老白員外。

但別人有家族啊!

從小在島上接受教育,因爲聰慧過人,年齡稍長就送去晉江主宗那邊讀書。

孫氏帶着兩子一女一媳,先去拜見皇后、嬪妃們。

沈有容問道:“兩位小郎可有功名?”

孫氏回答說:“犬子愚鈍。長子只考上秀才,次子連秀才也不是。倒是長女嫁在晉江老家,長女婿弱冠之年便中了舉人。”

“兩位郎君還年輕,今後努力向學便是。”沈有容鼓勵道。

一番言語,右布政使宋勃的妻子刑氏,也帶着兒女過來拜見。

直至府曹、縣令的家眷,全都拜見拉家常結束,時間已經過了一個鐘頭。

距離開宴還早,沈有容又聊趣聞,文小妹、李清照等人也加入聊天。嗯,還有原宋國太妃、原金國皇妃、原西夏太后、原安南太后、原大理太妃等等。

大孝子朱銘,把一堆亡國太后、太妃、皇妃,一股腦兒的扔給朱國祥處理。

段譽的妃子極多,一把年紀顧不上,而且自己早就出家了。其中一個最年輕漂亮且無子嗣的,也被朱銘孝敬給爸爸,今年才三十三歲而已。

當時,朱國祥發電報大罵一通,然後勉爲其難的收下。

眼前這些官眷,都想趁機表現一下,主要表現他們的子女,拉到太上皇后、太上皇妃們面前背誦詩文。

尤其是還沒有婚約的女兒,指不定就被太上皇后給看中!

其中一個女童,表現的極爲出衆!

這女童年僅十歲,還未及笄取字。因爲有其他少年在場,也不好透露閨名,只以小名“拂拂”相稱。

李清照說道:“上皇與皇帝陛下,皆言女子應該大方一些。閨名如何就不能示人?東西兩京的少女,包括公主在內,如今都不隱藏閨名了。”

這一幫地方官員的妻子,聞得此言都很驚訝。

心想不愧是京城,風氣果然不俗,非是杭州可以比的。

於是乎,她們又重新介紹女兒。比如那個趙拂拂,閨名便喚作趙睦。

趙睦爲啥能脫穎而出?

年僅十歲,就能流利背誦《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而且還學過數學、物理和天文。

沈有容非常喜歡這小姑娘,叫來膝前拉着手問其母:“旁人只授女子《論語》、《孝經》、《女戒》、《數學》,你家女郎怎把四書學全了?”

其母黃氏回答:“她自己喜歡,便請了老師。”

沈有容問小姑娘:“你喜歡讀書?”

“喜歡,”趙睦點頭,“我還想考科舉。”

此言一出,衆皆愕然。

李清照拍手笑道:“果然有志氣!”

後世之人,對宋代女子的處境頗有誤解。

尤其是女頻小說及其改編影視劇,簡直比清朝還更封建!嫡庶神教尤爲扯淡,居然不讓庶女認親媽,完全不顧“孝”排在第一位。

真正的宋代女子,地位分化嚴重。

一種是城市底層人家的女兒,父母把她們賣到富貴之家,當牛做馬毫無人權可言。

一種是鄉下女子和大部分城市女子,嫁給同樣階層的男子。生兒育女的同時也要幹活,就是正常的貧賤夫妻,拋頭露面並無什麼限制。

一種是富裕人家的女兒,只要有條件就會讀書。

從司馬光、二程、王安石,一直到南宋的朱熹,都是提倡女子該受教育的。

他們的觀念是,女子如果不讀書明理,怎麼教導自己的孩子?

但跟男子教育不同,他們主張女子學習《論語》、《孝經》、《女戒》、女紅、算數等等,不提倡但也不禁止學《孟子》、《春秋》、《尚書》等治國之道。

關於寡婦改嫁,朱熹的實際主張是:守節不改嫁屬於儒家的大綱,原則上應該遵循。但就連孔子都做不到,孔子的兒媳都改嫁了,普通人就更不必強求。

到了明清兩朝,朱熹的前一句被記住,後一句則被選擇性遺忘。

另外,程頤和朱熹的守節並不雙標。他們認爲如果要求女子守節,那麼男子也應該守節。朱熹本人就是妻子死了不再另娶,最終夫妻合葬。

朱熹的兒媳、侄女、女兒,願意守寡的守寡,願意改嫁的改嫁。全憑自願。

至於什麼扒灰、宿尼,如果真要有那些事,早就成爆炸性新聞了,還用得着攢起來被人彈劾才曝光?

更何況,面對政敵的攻訐,朱熹並非傳說中的默認,而是心灰意冷:“既然朝廷認爲那些污衊是真的,那我被罷官流放也沒什麼好怨恨的。”

存天理、滅人慾,是給兩宋那幫驕奢淫逸的士人設計的牢籠,最後卻變成壓迫弱勢羣體的工具。

一個省參議的妻子問:“女子也能科舉嗎?”

“不能吧?”一個府曹掾的妻子說。

沈有容看向文小妹、李清照等人:“朝廷有禁止女子科舉嗎?”

所有人都迷糊了。

文小妹也皺眉苦思:“似無禁令。”

李清照說:“科舉進考場要搜檢,還會脫光了衣服檢查是否夾帶。搜檢官差,皆爲男子,女子怎過那關?女子若要科舉,就須專門安排女差來搜檢。”

衆人恍然。

朝廷確實沒有禁止女子科舉,但實際執行起來,女子根本無法進考場。

你想進去也行,脫光了被一羣男人檢查即可。

戲文裡的女狀元根本不可能出現,你女扮男裝的技術再好,進考場前終究是要脫光的。

原安南太后杜氏猛地來一句:“聽說神童試查得不嚴。”

李清照唯恐天下不亂,拍手笑道:“對啊。你這女郎才十歲,可以去考神童試。”

神童試,又叫童子科,最初源於漢代。

各朝規定的年齡不同,即便在同一朝代也不同。初唐時要求十歲以下,後來又放寬到十二歲。五代時變成十三歲,宋朝甚至十五歲都可以。

大明是朱國祥恢復神童試的,年齡定在十三歲及以下。

具體流程如下:縣試、府試的時候,十三歲以下孩童,可以跟着報名參加,給他們在考場安排一片區域。兩場神童試過關,就送去京城由太學校長考覈。如果過關了,就安排在太學預科班讀書,然後直接升入太學內舍。

大考之年,不設神童試,也就是三年考兩屆的意思。

每一屆通過太學考的神童,基本不會超過五個,有時甚至只錄取一兩個。

大明恢復神童試已有二十年,真正過關的神童總數還不到80人。

這七十多個神童,其中有一半還沒有長大,卻已出了3個一榜、8個二榜、15個三榜。還有幾個嚴重偏科,做了翰林院、工部、戶部、兵部等衙門的伎術官。

當然,也有學廢了的,年齡太小承受不住壓力。

夜晚,官員和家眷們離去。

李清照給朱國祥說起此事,問道:“那女郎明年去考童子科,不會被考官給攔在外面吧?”

朱國祥問道:“這女郎是哪家的?”

李清照說:“浙江省參議趙鳴復的女兒。”

朱國祥笑道:“如果趙鳴復不攔着女兒,考官和差役自然也要給趙鳴復面子。《大明律·禮律》並未禁止女子科舉,他們沒有理由不讓考。不過嘛,送去京城之前,肯定要先上報朝廷批准。”

“官家會同意嗎?”沈有容問。

朱國祥哈哈大笑:“他肯定同意。別看那小子一本正經,從小到大都是個樂子人。朝中百官對女子科舉越頭疼,那小子就越想要看看熱鬧。”

李清照聽得雙眼發亮:“如果這個女郎,真從太學畢業考上進士,官家會讓她做官嗎?”

朱國祥仔細思考,說道:“太學裡全是男子,一個女郎如果能承受多年非議,順利在太學畢業並考中進士,那麼必是不讓鬚眉的大毅力者。這般奇女子,讓她做官又何妨?”

還真需要大毅力。

且把自己代入那女童,十歲的年齡,就要一直承受非議,還要跟男子同窗多年,身邊連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都沒有。如果不能在太學畢業時錄爲進士,接下來還要承受屢試不中的壓力,甚至還有家裡催婚、未婚夫家催婚的壓力。

掙脫如此多的牢籠而金榜題名,這般大毅力者,能以尋常眼光對待嗎?

沈有容搖頭嘆息:“想想都難。換做是我,即便有其聰慧天賦,恐怕也會在太學讀書時半途而廢。”

李清照說:“可以給她們這類女神童更多選擇。比如成功升入太學內舍,就隨時可以選擇退學嫁人,朝廷賜給其誥命之身。”

“也行。”朱國祥點頭。

沈有容卻說:“那個女郎我喜歡得很。夫君的兒子年齡都不合適,官家卻有皇子跟她一般歲數。如果她真能考進太學,再觀察其品行,或可納爲皇子妃。”

朱國祥說:“我兒子的年齡雖然不合適,但我有孫子的年齡合適啊。不對,他的兒子也是我孫子……我是說,不是他的兒子的我孫子,這事總要跟他搶一搶的。”

朱國祥年紀越大,就越喜歡跟兒子擡槓,尤其是在小事上戲耍那不孝子。

沈有容聽得眉開眼笑,因爲她就有一個孫子年齡適合,只比那趙家神童女郎小一歲。

朱國祥陷入沉思。

沒有再想那女神童,而是想到杭州的許多女工人。

經濟基礎決定社會地位,隨着女工人越來越多,江南這邊的風氣肯定也會出現微妙變化。

即將興起的是真正的女權,而非什麼“無孩愛貓女”。

(推薦白色十三號的《洛杉磯之狼》,老作者質量有保障。)

第1047章 1042【羅馬長存】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713章 0708【夜襲】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967章 0962【名將末路】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733章 0728【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95章 0090【昏禮】第1144章 後記一這個大明有點奇怪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1235章 後記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歸宿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543章 0538【露布報捷】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1209章 後記六十五公主很喜歡這聘禮VIP第一章已經替換正常內容第1176章 後記三十二八卦都傳到尚書府了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1240章 後記九十六無憂洞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清理一回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946章 0941【大明細作無處不在】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1221章 後記七十七謝駙馬的配槍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393章 0388【屈辱議和】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068章 1063【一萬多武裝移民的假和尚】第1089章 1084【驚天戰損比】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1236章 後記九十二大明旬報之國際版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946章 0941【大明細作無處不在】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1015章 1010【繞後穿插】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803章 0798【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真臘】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請假條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1180章 後記三十六大長公主的邀請信來了第810章 0805【少年鞍馬適相宜】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331章 0326【殺官造反】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1010章 1005【武人內訌】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984章 0979【日漸豐富的大明娛樂生活】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28章 0027【茶藝】
第1047章 1042【羅馬長存】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713章 0708【夜襲】第410章 0405【全面新政】第445章 0440【朱院長的幸福生活】第967章 0962【名將末路】第730章 0725【耶律大石的西遷之念】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義無雙】第733章 0728【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91章 0086【私鹽販子】第262章 0257【昏君送錢來了】第1093章 1088【打仗也要講人情世故】第95章 0090【昏禮】第1144章 後記一這個大明有點奇怪第368章 0363【四川蠻夷問題】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955章 0950【李察哥掀桌子】第914章 0909【大明皇帝是萬王之王】第874章 0869【菩薩蠻入京】第394章 0389【送送送】第385章 0380【轉守爲攻】(爲企鵝大佬加更第557章 0552【大石林牙】第1235章 後記九十一好男人不能夜不歸宿第306章 0301【大理寺下獄】第158章 0153【生意經】第660章 0655【孤注一擲】第543章 0538【露布報捷】第1157章 後記十三掘了大明化學界的根子第1209章 後記六十五公主很喜歡這聘禮VIP第一章已經替換正常內容第1176章 後記三十二八卦都傳到尚書府了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1240章 後記九十六無憂洞每隔二三十年就要清理一回第116章 0111【朱院長的心靈雞湯】第946章 0941【大明細作無處不在】第828章 0823【還想偷地盤的西夏】第56章 0053【大撒幣】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629章 0624【金國內部分裂】第266章 0261【川蜀情報員】第1074章 1069【刁民們不配合】第1221章 後記七十七謝駙馬的配槍第197章 0192【衝突升級】第389章 0384【鬧糧跑路】第393章 0388【屈辱議和】第437章 0432【發明和教育】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23章 0518【西夏使節】第231章 0226【誤農淘金】第1068章 1063【一萬多武裝移民的假和尚】第1089章 1084【驚天戰損比】第1052章 1047【遭殃的永遠是百姓】第477章 0472【又換宰相唄】第191章 0186【潑李三】第1236章 後記九十二大明旬報之國際版第576章 0571【治民與馭兵】第1151章 後記八太后和首相還是過於強勢了第709章 0704【震天雷】第946章 0941【大明細作無處不在】第325章 0320【方七佛復起】第650章 0645【火炮版卻月陣】第813章 0808【人心渙散】第1015章 1010【繞後穿插】第1189章 後記四十五內閣那些改革派們第248章 0243【移風易俗】第803章 0798【第一個收拾的便是真臘】第530章 0525【李察哥親至】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341章 0336【一塌糊塗的利州】第751章 0746【寶鈔不夠分】第822章 0817【移動棱堡】第229章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第387章 0382【軍中之戲】請假條第484章 0479【大長公主也要迎義軍】第1180章 後記三十六大長公主的邀請信來了第810章 0805【少年鞍馬適相宜】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961章 0956【踏破賀蘭山缺二】第352章 0347【白祺的個人秀】第331章 0326【殺官造反】第321章 0316【訓練精兵】第459章 0454【火槍 火炮與護駕軍】第923章 0918【土包子進城】第674章 0669【捷報抵京】第1010章 1005【武人內訌】第99章 0094【請開始你的表演】第466章 0461【金人撤兵】第1163章 後記十九壓你的論文還得感謝咱第729章 0724【我還沒找你賠償呢】第984章 0979【日漸豐富的大明娛樂生活】第370章 0365【大族投效與朝堂爭鬥】第21章 0020【炒茶構想】第503章 0498【第一次朝會】第521章 0516【四面皆敵】第565章 0560【又是明字旗?】第28章 0027【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