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主動被動(下)

塘沽的市民正在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這場考驗考的不止是他們的眼光,他們的信念,還在考驗他們的忍耐力以及對漢廷這個新政權的信心。

燕京方面遲遲沒有傳來關於戰爭勝敗的戰報,沒有告捷,也沒有求援,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樣向中樞告知漢軍偵察到的雲中軍隊動態,看來楊開遠和宗翰之間的相持狀態還在繼續。而南方戰場的變化反而很多。

河北平原一馬平川,雖有黃河作爲阻隔,但這條大河對胡馬的限制效果顯然沒有長江那樣明顯。曹廣弼主營所在的大名府更是沒有天險可言,當初曹廣弼選擇這裡作爲指揮中心,主要是由於當時漢軍主攻,大名府交通便利,經濟又較爲發達,對養軍較爲有利。但現在進攻的主動權轉移到宗弼手上,大名府就變得讓人難以信賴。正月即將結束的時候,一支大概五百人的騎兵出乎雙方意料地突至南皮。這支騎兵所取得的戰果不但曹廣弼沒料到,連宗弼也沒想到。雖然這支騎兵很快就由於後援不至而撤退,但南皮屬於滄州,和塘南之間可以說是朝發夕至!兵火燒到了南皮後,塘沽市民開始對黃河防禦線的安全性產生強烈的懷疑。

其實,黃河沿線的防禦做到現在這樣子已算難得了,但這道防禦線畢竟太長,河北平原向南的方向又不一個良好的防禦地理,在兵力不佔優勢的情況下,要做到絕無疏漏實屬苛求。這次金軍一部突至南皮實屬百密一疏,但曹廣弼對此仍然有些自責,並因此上表請罪。

折允武接到曹廣弼的謝罪表之後連忙回書,表達了中樞對曹廣弼的絕對信任,安撫軍心。

但一些駐京元國民代表叫嚷了起來:“得趕快增兵啊!”因爲他們感到金軍已經威脅到了他們的安全。會發出這樣叫嚷的元國民代表,都是軍方代表以外的人,這些人不知軍情,但這種提議卻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增兵?往哪裡找兵去‘增’呢?”知道漢廷如今已是坑多蘿蔔少的楊應麒,聽到這些叫嚷以後也唯有苦笑,但這種說法顯然是不能出口的,若是公開表示漢廷已無多餘的兵力可以派遣,只會讓那些不知就裡的人對漢zf越發失去信心,所以楊應麒只能死頂,遇到這些元國民代表的質疑總是以軍事機密來回應。

幸好,元國民代表內部也不全都是不懂軍事的人,元國民駐京常務代表中“大司馬分院”的十五個駐京軍方代表,個個都是從戰場上爬回來的,而且作爲軍方的代表,他們也更加清楚漢廷的軍事處境,對於那些關於增兵的叫嚷他們不以爲然。元國民會議對軍隊的監督和干涉主要是通過大司馬分院進行,所以這批人不爲輿論所動,那些不知軍情者的叫囂便無法直接影響到軍方的決策。

不過,塘沽民衆的情緒卻並不是控制在大司馬分院衆代表的手裡,大部分小市民更信任那些親民的代表,比如商人的代表和文人的代表——這些人和小市民的聯繫,比起軍方代表來說顯然更緊密些。

商人代表大多怕死,更怕戰爭影響到他們的生意,他們希望漢zf提供給他們的是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一條絕對安全的商道;文人代表則個個口頭勇敢,而且一些沒上過戰場的文人偏偏又最喜歡談論兵事,一些人讀過一點《孫子兵法》後就覺得自己也是諸葛亮式的人物,不斷地要求zf和樞密院向他們交代更加詳細的軍情。

這兩類人在元國民駐京代表中所佔的比例其實也不是很大,但在這個非常時期,他們的活動卻顯得非常引人矚目,大多數士民的視線都被他們牽引,甚至連情緒也被他們調動起來。

“楊相,應該鎮鎮他們了,不能再讓他們這樣鬧下去了!”大臣中最有將軍氣質的郭浩道:“現在是什麼時候!他們還在那裡擾亂人心!”

幾個副總理大臣都盯着楊應麒,要看他怎麼決斷。楊應麒這時也好生爲難,如果他啓動戰時機制,是可以合法地讓這些代表閉上嘴的,但他卻還不想這樣做,因爲他覺得還沒到那個時候。於是他搖了搖頭,決定先讓陳顯和韓昉分別派人去聯繫這些代表,希望他們能顧全大局。

楊應麒這個決定顯然不是強硬的決定,甚至顯得有些軟弱,那些活躍着的代表有的在得到暗示之後態度便轉向平和,但大部分仍然繼續散發他們的言論,甚至因楊應麒的妥協而變本加厲。

“這些人是不是宗翰、宗弼的奸細啊!”郭浩憤憤道:“難道他們就不知道他們這樣做只會便宜了敵人麼!”

站在zf負責人的立場上,楊應麒也覺得這些人很討厭,但他還是道:“他們對我們的懷疑,代表的正是塘沽一部分人——甚至大部分對這場戰爭的懷疑。實際上,連我們自己對這場戰爭的勝負也沒把握,對麼?我們大家都在賭身家性命,雖然萬衆一心會讓我們勝利的希望更大些,但……但一些人因爲憂慮而產生一些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

郭浩道:“話雖如此,但既然我們已知道他們這樣做只會壞事,便不能縱容他們!”

楊應麒道:“你想怎麼樣?強行讓他們閉嘴?還是把這些人關起來?那隻會讓塘沽變得沒有聲音,並不能消解民衆心裡的疑慮。”

郭浩道:“但那樣至少可以不讓他們的疑慮散播開去。一些本來很相信我們的人,也因爲他們的言論而變得動搖了,這種情緒甚至已影響到了士兵。他們心裡到底怎麼想我們不管,但他們必須相信我們,就算欺騙自己也必須相信我們,這樣我們才能打贏這場仗!”

楊應麒嘆了一口氣道:“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贏,卻要大家都相信,是這樣麼?嗯,也是,雖然自欺持續不了太長時間,但在短時間內還是很有作用的。不過……我仍然認爲現在還不到那個時候。再等等吧,大家多發動一些相信我們的名士商家,發動一些通情達理的代表,讓他們去做做工作,請大家都儘量相信我們。”

見楊應麒還是堅持他的決定,郭浩也沒辦法了。這時他忽然想起了折彥衝,他覺得如果折彥衝在塘沽就一定能讓那些人閉嘴!

實際上不但是以郭浩爲首的軍方代表在想念折彥衝,就連他此刻所討厭的那些商人代表、文人代表也在想念折彥衝。這真是一種非常諷刺的關係:楊應麒雖然能設身處地地爲他們着想,但他們卻不領情;折彥衝也許會果斷甚至是粗暴地要他們閉嘴,但他們卻崇拜這樣的領袖。

可想而知,在這種情境下楊應麒的妥協顯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儘管這個陣營的一部分人在zf的勸說下選擇了沉默,卻又有更多原本沒有表態的人在這種情緒的感染下加入到這個陣營中來。一些人在楊應麒那裡找不到回覆,就往歐陽適那裡跑,而歐陽適的態度顯然就積極多了,儘管他也沒有作出決斷性的行動,但大家至少看到了他的積極,而不是像楊應麒那樣,整天躲在相府之中不知道在幹什麼!

政治層面的東西,有時候可以是下面的人受到上位者的引導,但有時候下面的人也會反過來影響高層。折允武顯然就受到這種情緒的影響,行宮的牆壁還不夠高,還不夠厚,太子和平民之間還存在許多的聯繫。在宮外安插了許多耳目的折允武能非常深切地感受到民衆的想法,並由一開始認爲這些人“無知”“胡鬧”慢慢轉變爲認爲這些人的一些言論很有道理。

“難道七叔這次錯了麼?”

一個人也許做對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次,但這並不意味着他的第一萬個決定也一定是對的——這是楊應麒對摺允武的教導,而這一刻折允武也用楊應麒傳授給他的這種理念對楊應麒的做法產生了懷疑。

就在這個疑雲叢生的時刻,陝西的警報傳到了塘沽。

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7章 去向(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83章 臨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章 瘟疫(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9章 塞外(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178章 會第13章 狼羣(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章 論武(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75章 間第8章 伏擊(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80章 異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99章 老臣第156章 帶月歸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7章 去向(下)第194章 正名第189章 國債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71章 文詞第346章 南行(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
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7章 去向(下)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183章 臨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33章 宗澤之逝(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章 瘟疫(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9章 塞外(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204章 思良將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3章 狼羣(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178章 會第13章 狼羣(下)第154章 蒙古謠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3章 論武(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七十二章 上第175章 間第8章 伏擊(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180章 異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99章 老臣第156章 帶月歸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7章 去向(下)第194章 正名第189章 國債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71章 文詞第346章 南行(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