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

完顏虎一聽這話,回視楊樸要問他是怎麼回事,楊樸問了那村長夫人當初用多少糧食換了多少錢,又問她家裡的糧食夠不夠吃到收成,聽她說“緊巴巴的”,便對完顏虎道:“公主,這位大嫂的糧賣得不虧!之前津門缺糧,所以商販到處買糧食去津門賣。只要她家的糧能吃到收成就好。等莊稼收起來,她想再賣這個價錢只怕也不行了。她手頭的這些錢,夠他全家過個肥年的了!”

完顏虎的神色這才緩了下來,那個村長道:“就是!楊大人說的極在理!公主,你別聽她婦道人家的胡說八道!我當初賣糧之前是進縣城看過告示的。告示上說只要我們有餘糧就儘管賣,錯不了。告示上還有說明一斤番薯能換多少錢,一斤玉米能換多少布,都明明白白的。那是七將軍手底下的人寫的,能虧了我們?”

遼南各個縣城都個專門的物價欄,標有各種重要物資的官方價格,同時會貼出一些政府對農人的指導性意見。這個物價欄看似簡單,其實作用甚大,是楊應麒調節遼南物價的手段之一。此時漢部政府在民衆間信用甚高,政令執行起來十分順暢。

第二日完顏虎離開時,楊樸付了飯宿錢給村長,村長知道這是應有的規矩,也不推辭。

接下來的路完顏虎走得很慢,她並不急着回遼南,每來到一個村都要停一停,有時候特地過夜。村民們手頭糧食緊張,但見是公主過訪個個笑着臉供應飯宿。

不久進入復州境內,復州西北部永寧河一帶是完顏虎當初帶頭開發的,這裡聚集着遼東半島一半的農夫,其中會寧舊部又佔據了五六成,因此莊稼長勢和其它地方又不一樣:一眼望去,不但旺盛,而且整齊。牧場農場錯落有序,建設雖然還沒有會寧漢村那般成熟,但規模之大則猶有過之。

完顏虎等人來到這裡的時候,一些莊稼已經開始收割,永寧河邊等着許多小船,將糧食一船船往海面的永寧小港運。完顏虎問楊樸這些糧食要運去哪裡?楊樸告訴她目的地是遼口。

完顏虎聽了心道:“那是要備戰了。幸好契丹來得慢,要不然我們如何捱過去?”

出了永寧縣境內,南邊的一切對完顏虎來說又開始陌生起來。當第一次踏足津門時,完顏虎覺得自己簡直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此時的津門已經過了交易旺季,市集比四五月時蕭疏得多,然而商家正好藉機修葺店鋪,興建館舍,因此這個港口小城市簡直變成了一個工地。

公主要來津門的消息早在半個月前就傳到津門了,不但自盧克忠以下的官方人馬緊張準備着迎接事宜,就是趙觀、劉從、黃旌等商人,慧觀、證因等和尚都翹首以待。

完顏虎入城這天,津門北邊的道路上打掃得乾乾淨淨,盧克忠居中,商人在左,僧人在右,百姓在後擁簇,熱熱鬧鬧地把這個看起來半點不像公主的公主接進城去。

城內大排宴席,主持的是盧克忠,出錢的卻是趙、劉、黃、李、林等商人。完顏虎從來沒經歷過這種陣仗,在會寧時候雖然也參加過大規模宴會,然而她從來都是躲在父叔、兄長或丈夫的身後,而這次她卻是整個宴席的核心,每個人都看着她,每個人都恭維她,每個人都奉承她。

會寧的禮俗極爲樸陋隨意,就算是在大金皇帝阿骨打面前,大臣重將失禮瘋鬧的事情也時有發生。然而在這個場合裡所有人都顯得那麼禮貌,所有動作都顯得那麼拘束,整個氛圍讓地位最爲尊崇的人也不敢輕易失範。

完顏虎在周到的安排中像一個木偶一樣被禮數扯來扯去,手足無措地經歷了一天的流程:漢部猛安府第的酒宴、市集的視察、孤山寺的禮佛祈禱……

一天下來,完顏虎覺得比干一整天的農活還累!她忽然發現:會寧漢村那種平靜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她陪着丈夫、陪着漢部一路走來,到最後卻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這晚在漢部猛安府內,完顏虎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着。她總覺得今天似乎少了什麼人似的。過了許久,才忽然想起來:“應麒呢?他今天怎麼沒來?”

楊應麒自然知道完顏虎要來,也知道盧克忠等人安排了好大的陣仗等着這位大金公主,他不喜歡那種敲敲打打的大場面,然而也不好澆滅津門對公主到來的激情——楊應麒懂得:在豐收過後,必須有這樣一件喜慶的事情來讓這個港口的新居民們發泄他們心中的衝動。於是他自己躲了起來,卻把完顏虎給犧牲了。

公主去孤山寺禮佛時,楊樸來到了初成規模的管寧學舍,向楊應麒稟告了辰州、開州和曷蘇館部的情況。這一年來兩人一直有書信往來,因此楊應麒對這三個地方的政務其實也不陌生,三言兩語間便說到了重點:張浩和王政都十分配合地在政務上接受津門方面的節制,並且已經在政制上將這兩個州納入遼南整個大局中來;曷蘇館部由於在與津門的貿易中得到不少好處,也十分樂意接受楊樸的指點來治理本族。比起大金其它地方存在着或叛或抗的隱患,遼南地區的治理可以說非常成功。

短短一年間,遼南的在籍人口比漢部最後一撥南遷人口到達時翻了一倍有餘。新增人口有一半是來在隱匿人口的顯性化,另一半則來自於南北各地的新移民。由於整個半島的庶政管理體系已經搭建起來,所以源源不斷流入的新人口很容易地被納入治理之內。在這個亂世,新流入的人民對生活的期望普遍較低,大部分人基本上只要有口飯吃便已經滿足了。因此,整個半島很快就實現了內部的和平與大治。

不過對楊應麒來說,南遷之後最讓他喜出望外的莫過於得到大批的渤海讀書人。這些人的加入讓漢部的整個文官系統運轉得更加流暢。

“樸之,”楊應麒問道:“你說我們下一步該幹什麼?”

楊樸道:“整頓兵甲,西向攻伐。”

楊應麒還是搖頭:“大遼疆域萬里,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吞併的。大金也需要時間來消化已經攻佔了的土地,所以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再打一兩次雙方就都需要停下來休養生息了。這段時間我們該幹什麼好呢?”

楊樸想了片刻說道:“修政安民,韜光養晦。”

楊應麒搖頭道:“那還不夠。而且遼南三州一部都已經走上正軌,不用我們去推動,整個行政系統自己就可以運作得很好了。”

楊樸問道:“那七將軍的意思是……”

楊應麒站起來走處門外,楊樸也跟了出來,見他指着西南說:“大海的那邊,就是華夏正統所在。樸之,你敢不敢上船渡海,到中原去走一遭?”

《邊戎》第四卷 《基業初成》完,請關注第五卷《海上之盟》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7章 去向(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191章 入汴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9章 塞外(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章 論武(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13章 狼羣(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89章 國債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尾聲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64章 請辭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86章 窮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59章 針鋒第180章 異第171章 文詞第204章 思良將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7章 去向(上)第185章 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4章 反契丹(上)尾聲第352章 勤王(上)
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7章 去向(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147章 武之庫第191章 入汴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9章 塞外(上)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章 論武(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0章 下聘禮(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13章 狼羣(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89章 國債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尾聲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64章 請辭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186章 窮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159章 針鋒第180章 異第171章 文詞第204章 思良將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7章 去向(上)第185章 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19章 棋局大逆轉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4章 反契丹(上)尾聲第352章 勤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