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七娘快步走到九娘身邊驚歎不已:“天哪!你那雁點頭也是慈姑教的嗎?”

九娘點頭道:“是的,其實在家裡練習時打得不好,剛纔我運氣好。”她真有點不好意思。捶丸一技從前朝時起源自四川,眉州青神是捶丸盛地。前世爹爹的書院裡,捶丸場地要比蔡氏這個大三倍,小山、小湖甚至泥濘地,不同的地勢中有九十九個球洞。最遠的洞能有百步開外,最近的洞也要五十步開外。她從小就愛跟着爹爹和師兄們捶丸。中巖書院的捶丸社就叫雁雲社,可是摘得過四川魁首的。五十四種擊球技法,她不敢說種種精通,但要贏這羣小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四娘一哂,心裡特別不是滋味,這個九娘也太虛僞了。雙棒雁點頭,全汴京城會的小娘子大概不超過十個,七歲就會的,就她一個。慈姑可藏得真多,什麼也沒露出來。歸根到底還婆婆偏心唄。一樣是三房庶女,偏偏輪到九娘就派了貼身的女使去教導。

第三洞是凹勢,一個深約九尺方圓三十步左右的圓形谷底,谷底泥土鬆軟,看得出還有些砂石。發球臺在這凹型谷底的上方東側邊緣處,離球洞約七十步開外。

九娘站到發球臺前,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蔡五娘看了九娘一眼,信心十足地看向谷底的球洞,她在這裡練習過上千次,請的是宮中教三公主捶丸的教頭,一棒進洞過數十次,用的就是雙棒雁點頭。這個距離的雁點頭,以九孃的身板,是不可能達成的,而昨日自己在這裡練習,十次能一棒入洞五次。

蔡氏的其他幾個小娘子也不禁面露笑容。昨日的練習賽,她們都看到了,五孃的雁點頭,那才叫雁點頭。孟九娘剛纔那個,麻雀點頭還差不多,運氣好而已。

孟館長手裡捏了把汗,蔡館長笑着拍拍她的手臂:“你們這位小娘子已經很厲害了。總也得讓我們碰到球吧。”場外衆人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不知道是不是能看到第二次雁點頭,不少看過大型捶丸賽的小娘子已經搖起頭來。

陳太初面色凝重,他自然清楚憑九娘現在的體力,不足以打到七十步的距離。趙栩不知道爲何,他竟比場上的九娘還緊張,連着趙淺予緊緊抓着自己的胳膊都感覺不到。誰讓這傢伙長這麼矮!力氣那麼小!這要打雁點頭,肯定進不了!

九娘在發球臺邊上暗歎了口氣。以她前世的技巧,用雁點頭是有機會直接一棒進洞的,可是十一郎的球棒,還有這幅七歲的小身板,還抽筋的小胳膊,實在不可能再來一次高空擊球了。

她想了想,取出了單手杓棒。退讓在一側的小娘子們忍不住低聲嘀咕起來,這個高處發球臺往低處的球洞,一般都會用攛棒或鷹嘴纔是。這打高飛球的單手,是要把球打向哪裡?

這一棒,迅猛無比,木丸在空中劃過一道長長的弧線,竟然直接落在對面西側的坡上,跳着滾下山坡,朝着谷底的球洞而去。

張蕊珠和蔡五娘情不自禁朝前垮了一大步,目不轉睛地盯着九娘那個木丸。

球僮眼看着那球順坡而下,越來越快,也握緊了手中的小旗。

木丸已經滾到谷底,由於泥土鬆軟,減緩了速度,忽地撞到了一個突起小石塊,歪了方向,最後慢慢滾到了球洞邊的彩旗一側。

衆人不由得都鬆了一口氣,這要都給她一棒入洞了,簡直不想再玩下去了。

場外的趙淺予聽不見球僮呼喊,嘆了口氣:“看來這個姐姐這次運氣不大好啊。”

陳太初笑道:“這一擊不用雁點頭,很難入洞。”他們看不到那谷底的情形,但大概能猜到,他耐心地解釋:“凹勢場地,一般都會配置鬆軟的泥土,甚至砂石之類的,否則只用地滾球就能輕鬆入洞了。”

趙栩卻在走神,想着料不到胖冬瓜竟然捶丸這麼厲害,倒是個可培養的人才。只是胖冬瓜這套棒子實在太差。跟着就想到自己的庫房,還積存了不少去年秋冬從契丹買回的好木材,富含樹液津氣,堅硬牢固,可以製作上好的棒身。過不了幾天,剛勁厚實的浙江大竹也該順着汴河進京,正好拿來做棒柄。再去文思院找楚院司要一些做弓用的上好牛筋和牛膠,趁着現在天氣暖和,倒可以根據胖冬瓜的身量好好做一套球棒。再用那有結有眼的贅木,好好打造上幾十個木丸,放在回鶻錦囊裡。她倒不需要和四妹那套棒子一樣用金飾緣邊,玉飾綴頂了,給她打個小豬模樣的絡子倒是合適。

趙栩越想越得意,忽然聽見那邊球僮高聲喊道“一棒入洞!一棒入洞!一棒入洞!”

卻是蔡五娘雙棒雁點頭,一棒入洞,贏了三根籌牌。

趙淺予跟着陳太初和趙栩,不知不覺就把自己放在了孟氏女學一夥裡,竟然連連頓足直呼可惜。陳太初面色怪異地看着她:“能一棒入洞的人和公主你一起捶丸,不是好事嗎?”

趙淺予一愣,對哦,四公主我是怎麼就想歪了呢?她抻長脖子往那邊瞧。那邊的驚歎聲已經消停,一衆小娘子行了禮,轉去第四個球洞了。

很快,隨着球僮清亮的聲音不斷響起。場中膠着得厲害。蔡氏女學的小娘子們,使盡渾身解數,給九娘和張蕊珠的球製造各種阻礙。第四洞是蔡氏一位小娘子兩棒入洞,第五洞九娘三棒入洞,第六洞被七娘趁了空,一棒入洞。第七洞又是蔡五娘兩棒入洞。第八洞九娘再次三棒入洞,第九洞是蔡氏另一位小娘子趁亂兩棒入洞。

到第九洞打完。九娘默默計算了一下:蔡五娘兩次入洞,得了五根籌牌,排在全場首位。她自己一次兩棒入洞,兩次三棒入洞,手中四根籌牌排在第二。張蕊珠被其他蔡氏小娘子合圍得厲害,每次都得從球海中殺出重圍,可惜第一洞後,再沒有機會,只贏了兩根籌牌。餘下兩洞,蔡氏的一個小娘子贏了兩根籌牌。七娘贏得一根籌牌。

所以孟氏女學的總籌牌數比蔡氏還少一根。七根對八根。最後一洞決定了誰勝誰負。

陳太初三人跟着她們已經把廡廊下來回轉了十幾遍,數完籌牌,不由得也緊張起來。

趙淺予已經喜歡上了那個比自己矮又比自己胖的姐姐,覺得她擊球厲害,姿勢也可愛,一點也不像那些既醜又傻的六七歲的小娘子們,只知道哈哈哈或者嗚嗚嗚。便十分關切地問:“六哥,要是孟氏輸了,那個矮姐姐籌牌最多,也會來陪我捶丸是不是?”

趙栩怎麼聽怎麼不舒服:“誰說她們會輸?姐姐就姐姐,你不是加胖字就是加矮字,煩不煩啊?她要是不能陪你捶丸,你也甭捶丸了,吃個藥丸子裝病算了。省得丟你哥的臉。”

趙淺予眨了眨眼睛,覺得這主意還挺好的,不用對着三姐洋洋得意的笑臉,很得本公主的心。

場中小娘子們已經看完最後一個球洞的地勢,回到發球臺處。這是一個阻勢球洞。發球臺前方是一小水塘,再過去是一片鬆軟的新土窪地,前方一個微微隆起的光禿禿小坡,坡頂不過方圓一丈,坡下還有一片小水塘。水塘盡頭纔是插着彩旗的球洞,放眼一望足足在九十步開外。無疑,這是全場十洞中最難的一個。萬一球落入水中需要撈球,會直接扣除籌牌。第一棒要打到那個小坡上,還得把球停住,那麼第二棒纔有機會入洞。相對於在自家場地上練習過無數次的蔡氏女學,孟氏女學想要贏這個球洞,簡直是不可能的事。孟氏女學甚至很有可能因爲球落水,被罰減籌牌。

九娘再次摘下小帷帽。趙栩遠遠的看見就哼了一聲,這傢伙!又要出什麼絕招了嗎?陳太初和趙淺予也跟着朝前垮了一步。

衆人矚目之下,九娘抽出一根長撲棒,走到發球臺邊。這個球洞無論是誰,都不可能一棒入洞。

普通發球方式都是面朝球洞的方向,側身站立於發球臺的左後側或右後側。九娘雙手持棒,移動兩步,忽然一個轉身,背對球洞方向停了下來,發球臺變成在她的右前側。

張蕊珠和蔡五娘已經面色大變。背身撲棒!她們都還不會的開球方式!

背身撲棒,顧名思義,是背轉身體用撲棒開球,由於揮棒時,全身盡力轉動,腰間的力量迸發,球速之快,可比閃電。但極其容易打空,打偏打飛更是家常便飯,甚至不少人背身撲棒變成了背身撲倒,一個重心不穩,撲倒在發球臺上甚至摔個狗吃屎。

場中一片譁然。其餘的人裡,甚至有人從未見過這樣的開球方式。場外的蔡館長苦笑了一聲問孟館長:“你們孟氏什麼時候藏了一個這麼厲害的小娘子?我們學裡還沒有人打背身撲棒呢。”

孟館長一頭霧水,只能呵呵呵呵。

陳太初三人急忙從廊下跑向離第十洞發球臺最近的地方。

九娘深深呼吸了三下,她之前幾洞都儘量節省體力,這爬上爬下走出走進的,也很消耗。看着發球臺就在自己的眼下,她再次估摸了一下角度和力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緊握住撲棒的竹柄,高高朝身體的右上方舉起。她的雙眼也隨着棒頭移動,根本不再看球。

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眼睛都看着九娘。看棒不看球的背身撲棒!張蕊珠背上出了一陣冷汗。

九娘雙腿微微下蹲,揮棒擊中木丸的同時,已全力站起扭腰轉身!

噗的一聲脆響,木丸遠遠高飛出去。九娘面向球洞,一個趔趄,趕緊兩腿用力站穩。只覺得自己還不存在的小腰身右側抽痛起來,雙腿也微微發着抖。

這球的球速極快,不過兩瞬,已飛出五十步,正落在那一丈坡頂的中心處,沒有彈也沒有滾更沒有跳,竟然入土三分,紋絲不動。

滿場的驚呼聲響起,神乎其技!

陳太初和趙栩互相對視一眼,看到對方臉上都笑了開來。陳太初想的是小九娘竟然厲害到這個地步!不知道平時練習了多少次!趙栩卻想着,還是棒子不趁手,如果換了他給她做的那套棒子,怎麼會一個趔趄差點把她帶倒呢,渾然忘了這套所謂他做的好棒子,木頭還在庫房裡,竹子還在浙江的深山裡呢。

球僮劃好線退開來。蔡氏小娘子擊出一球,落到那坡頂,卻沒有像昨天的練習那樣滾上幾滾就停下來,卻直接滾到了靠近發球臺的鬆軟小窪地。這下能三棒入洞就已經很好了。

蔡五娘走到發球臺前時,額上微微冒出了汗,她在這個洞上練習也很多,完全沒法兩棒入洞,都需要將球從坡上打到水塘那邊,越過球洞,再第三棒入洞。但萬一九娘能兩棒入洞,那麼孟氏就會以九根籌棒勝出。忽然她有些後悔昨日應該留一些餘力放在今天的。她側身大力揮出撲棒,球倏地飛出發球臺。

陶丸落地後,滾了幾滾,在那坡頂邊緣將將停住。這個位置,比起她昨日練習的落地點,差了不少。

張蕊珠最後一個擊球,球落的地方比蔡五娘好一點,在九娘東側一些。其餘的球,都在這邊的窪地中,幸好也沒有人的球落入水塘之中。最後一棒明顯只是九娘、蔡五娘、張蕊珠的競爭了。

趙淺予又扯住了趙栩的袖子。咿呀,六哥沒甩開自己呢。

作者有話要說:

2、九孃的球技描寫,都有靈感的來源。下章有話說裡做個小總結分享一下,不想看的跳過去就好。

3、老年癡呆作者完全不介意小天使們在我書評區推薦自己或其他作者或其他文,就算我萬一紅了也依然不介意。但請小天使們別批評任何其他作者或任何其他文。每個作者都不容易,每篇文都有喜歡它的人或者不喜歡它的。寧捧勿踩善莫大焉。還請手下留情。叩謝!

4、有聞檀大大首輔大結局章推加持的老年癡呆作者,替老家好基友和某男神-經病精分粉絲背過鍋,所以完全理解其他作者們的警惕性。特請天使們和親友團們別在任何文下推薦庶能。開文前,八十七個預收時,我的寫作熱情和現在的四千收藏完全一樣。我的熱情,是對九娘和對書裡的人物,是對喜愛本文的讀者。

5、對宋朝背景還感興趣的天使們,如果看耽美的,有篇蠻紅的文《大宋小吏》是同人穿越耽美純愛文,作者也做了很多資料準備,稱謂、風俗、官職、汴京城都蠻考究的。考據黨的我還蠻喜歡的,純屬私人分享給宋朝粉。

第70章第112章第6章第14章第42章第279章第231章第219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95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82章第38章第31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147章第二百九十八章第122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7章第78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237章第64章第198章第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331章第230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174章第139章第174章第123章第67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101章第19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26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88章第92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47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四十七章第206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98章第26章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章第206章第三百五十章第53章第250章第123章第60章第141章第105章第129章第208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23章第33章第29章第136章第24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40章第75章第202章第70章第188章第70章第116章第21章第242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70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81章第228章第58章第202章第226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89章第199章
第70章第112章第6章第14章第42章第279章第231章第219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三百六十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195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82章第38章第31章第二百五十二章第147章第二百九十八章第122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7章第78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237章第64章第198章第61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331章第230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174章第139章第174章第123章第67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101章第195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26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88章第92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47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三百四十七章第206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98章第26章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章第206章第三百五十章第53章第250章第123章第60章第141章第105章第129章第208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23章第33章第29章第136章第242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40章第75章第202章第70章第188章第70章第116章第21章第242章第三百四十四章第270章第三百三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81章第228章第58章第202章第226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89章第1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