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

曹廣弼偵騎所至,每每望遼軍軍營駐地方回。而楊應麒和歐陽適相繼打造起來的諜報系統更是深入遼國內部,漢部的將領對進軍的道路心中有底,金軍的進兵速度便極快。

當初耶律淳掛號都元帥之後,果如折彥衝所料,打的是能和便和、不能和便防的主意。會寧方面與耶律淳虛以委蛇,一等東京道馬肥糧足,馬上撕破臉皮發動大攻擊。這次大軍壓境對遼人來說是如此的突然,以至於耶律淳手忙腳亂。

當晚曹廣弼紮營後,蕭鐵奴帥衆來附,兄弟兩人見面,曹廣弼冷笑道:“你不是常說你的人住慣了自家的帳篷麼?來我這破營房幹什麼?”

蕭鐵奴半點也不臉紅,說道:“老二你這裡的守備天下第一,和你在一起我們連馬都可以躺下睡覺。”

曹廣弼布營謹嚴,臨敵之際,每個軍士都要和甲而臥,執兵而眠。又有各種防襲營的工具措施,僅以哨崗論,每次紮營都會選擇一個高地支起一個哨塔,塔上設有漢部巧匠做成的“貓眼琉璃燈”,乃是將燈放進一個不透光的燈籠中,開一處小孔透光,內部各個方向貼有反光玻璃,按照調整好的角度將光聚焦到小孔對面那塊玻璃上,反射出來的光束又圓又直,可以照到數裡之外。此外種種設備極爲齊全,一時也難盡言。

當晚兄弟兩人同臥一帳,曹廣弼講些古時名將故事,蕭鐵奴聽一個罵一個,直到四更,曹廣弼道:“睡吧,明天還要打仗呢。”

蕭鐵奴忽然心動,道:“你說遼軍會不會來夜襲?現在是四更天,是夜襲最好的時刻。”

他話音才落,便聽篤篤篤一聲接一聲地傳來,這是有人來犯的信號,敵人尚遠,所以未曾大舉擂鼓警營,只是以接力竹筒連響向主帥報告。

蕭鐵奴知道這制度,所以一聽就跳了起來道:“我帶人先去,你隨後來!”話沒說完人已出帳。

曹廣弼傳哨兵來問,原來有一批來歷不明的人借夜色向這邊挪動,在三四里外被“貓眼琉璃燈”窺破了端倪。那批人多半是來襲營,而且還在繼續前進,似乎沒發現他們的行蹤已經暴露。

曹廣弼趕緊傳命備戰,副將與各部部將齊聚時蕭鐵奴已經領人衝了過去,待曹部軍馬整備齊當,前面已經殺聲震天,曹廣弼下令出營接應,心中嘆道:“老六的人馬終究快我一步!”

這一次來的是郭藥師部怨軍,他們沒想到夜襲不成,反而被蕭鐵奴打了個措手不及。郭藥師向怨軍大本營蒺藜山潰退,蕭鐵奴在前橫衝直撞,曹廣弼在後步步緊跟,郭藥師退到蒺藜山附近,蒺藜山本部怨軍出來接應,而曹廣弼也從後掩殺而至,雙方竟然就在這彼此都未曾預料到的時間地點下會戰。怨軍人數較多,但不及漢部精銳,會戰時候又已經處於敗勢,因此攻不足以破曹廣弼之嚴陣,守又不能當蕭鐵奴之鋒芒。

遼軍其它部伍聞風來援,這些兵馬才進入戰場,忽然漢部背後殺聲震天,卻是斡魯古、迪古乃等引兵到了。這一支生力軍一加入,遼軍軍心登時崩潰,郭藥師眼見不敵率領本部匆匆遁走,他這一走其他各部更是大亂。

郭藥師直逃到中京道南部這才駐馬,一面收束敗兵,一面就地徵糧徵兵。幾日間又拉起一支像樣的隊伍來。他的副將問他將來何去何從,郭藥師考慮了好久,終於決定去和其它遼師匯合聽耶律淳帥命。

那副將道:“咱們這次大敗,只怕回去要受重罰。”

郭藥師道:“重罰?殺了我們,大遼還有多少能依賴的人馬?南路的耶律大石?還是東路那個常敗將軍耶律餘睹?你以爲現在還是天顯、會同年間嗎?還是契丹人可以對我們這些異族人馬想殺就殺的時候嗎?”說到這裡向東北望了望,又向西南望了望,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他這兩眼所包含的真正意義:大遼眼見是不行了,自己和怨軍的未來,究竟應該是叛歸大金,還是依附大宋?

大遼境內的非契丹族羣,此刻在想着同樣問題的決不止郭藥師一人。而一早就和漢部扯上關係的趙履民、劉介等人則沒有這方面的猶豫。當初遼廷徵富民進獻武勇兵馬時,他們幾家連一個家丁也沒讓出來,只交出了幾十匹羸馬作爲搪塞。他們這樣做以後也曾擔心過,怕契丹人會嚴厲處罰他們,趙履民甚至連家人也悄悄轉移到津門去以防萬一了,但他們等待到的結果卻是:由於各級官員或互相推諉或自顧不暇,事情竟然不了了之。

經過這件事情以後這批人更看穿了遼廷的無能,劉介終於下定決心把大本營遷到遼口,多年囤積的貨物馬匹也悄悄在渤海沿岸上船分批運往遼南。

劉介第一次面見楊應麒時除了帶來燕雲、中京一帶的各種消息外,更獻上戰馬三百匹和書籍兩千四百卷。楊應麒毫不客氣地收了書籍戰馬,在開州地面上劃了一大片地方給劉介作牧場,這個牧場除了要接受漢部馬匹出境的節制外,許他自主經營買賣。

劉介喜出望外,又進獻“飛鳥傳信”之術。楊應麒大喜道:“你們家還有這絕活啊!怎不早點獻上!”頓了頓又道:“我該再封賜些什麼給你纔好呢?”

劉介忙道:“許我家經營這麼大一個馬場,已經是澤及子孫的大賞賜了,不敢再奢求其它。”

楊應麒笑道:“那就先擱下吧。不過我會記在心裡的。”

蒺藜山一戰打垮了遼人在東面辛苦經營的防線。金天輔三年春節到來之前,斡魯古、曹廣弼等人橫掃中京道,蕭鐵奴兵鋒所及,連緊靠遼國中京的惠州也望風投降。大遼的中京和上京終於都**裸地暴露在金軍的視野之中。

楊樸看着諜報對楊應麒道:“如今乾州、懿州、豪州、徽州、成州、川州、惠州都已經被我們收入囊中,大遼中京道對我軍幾乎已無屏障可言。若再令蕭將軍鐵騎南下……”

楊應麒搖頭道:“不!仗打到這裡就差不多了。前鋒兵力已疲,而遼人在中京的實力深淺未知,不可妄動。再說,這次會寧那邊似乎也沒打算一舉滅遼,否則領軍出擊的就不是斡魯古、二哥他們,而必然是斜也、斡魯等重臣——甚至是國主親征。大金擴張得太快了,需要時間來消化已經吃下的領土。所以這次進軍,應該是爲接下來的和談作準備。我軍要再西進,應該還得等等。”

楊樸問道:“等等?那會是多久?”

“這就難說了。”楊應麒笑道:“也許一二年,也許三五年。但不管打不打仗,我們倆總有得忙的。大宋密使的船似乎已經進港了,也該安排一下了。”

第344章 北遊(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59章 針鋒第5章 出谷(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章 部勒(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7章 去向(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54章 蒙古謠第187章 匕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3章 狼羣(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173章 叛第158章 故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楔子終極遊戲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350章 迎敗(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尾聲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
第344章 北遊(上)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59章 針鋒第5章 出谷(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336章 醉獻妃(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章 部勒(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下)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7章 去向(下)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343章 罷相(上)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54章 蒙古謠第187章 匕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349章 聞逝(下)第341章 聚首(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3章 狼羣(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173章 叛第158章 故國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楔子終極遊戲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23章 整軍備(下)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55章 榻前囑第350章 迎敗(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尾聲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64章 大金的兩扇門(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134章 特設新軍>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