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

楊應麒的話把趙佶嚇了一跳,說道:“怎麼仙人所言,和各位道家真人都不一樣?”

楊應麒反問道:“你那些道家真人,吃的是雲霞風露,還是你供給他們的錦衣美食?”

趙佶說是由他供着。楊應麒笑道:“這就是了。他們若真是有道,何必來你家門口蹭飯吃?口中吃的是人間錦衣美食,那便還是凡體,未見大道。”

趙佶見他一句話把自己供奉的道士都貶刷了,心中又是不悅。楊應麒嘆道:“癡皇帝!見難不作,貪易而行,天下沒有那麼好的事情!”起身就要走。趙佶忙止住道:“仙人要去哪裡?”

楊應麒道:“我因昔日情分,所以來見你一見,凡間非我久留之地。”

趙佶雖然還不十分相信他就是仙人,但也不肯輕易放他走:“仙家下凡一次不易,如何就要走?何況聽李行首轉述,本道君還欠仙家一席仙桃宴。”

楊應麒道:“我若現在要赴這仙桃宴,你拿得出仙桃來麼?”

趙佶登時語塞,楊應麒道:“此次來見,已是你我緣分。我仙體難耐俗氣,難道還要我像你身邊那羣凡人道士一般受你供養不成?”

趙佶忙稱不敢,眼見卻是苦留不住,便請他留下“微語真言”。楊應麒略一遲疑,說道:“福禍繫於東北,帝運流於東南。謹慎,謹慎。”說完便不再回頭。

趙佶李師師送到門邊,老鴇丫鬟跟了出來,轉到街口,忽然不知從哪裡飄來一陣煙霧,煙霧消散後楊應麒便不見了。老鴇丫鬟大驚,回來稟告,趙佶李師師聽了相對嘆息,焚香祈禱。李師師忽然驚道:“不好,剛纔慌亂,忘了替周小昌多求幾年財運了。”

趙佶笑道:“這個無妨,若此次遇仙真是靈驗,這財運便由朕來賜給他。”他回宮以後細細參詳,心想:“這神仙來去匆匆,不但不像王仔昔、張虛白那些道人,就是和道經上記載的仙人也不大一樣。說他是個仙人吧,這一趟來又沒有顯現什麼神蹟;說他不是個仙人吧,凡人如何知道我在李行首那裡?且來無影,去無蹤,不是仙人如何做到?”心念盤旋,手上就把那句“福禍繫於東北,帝運流於東南”給記了下來,心想:“要知他是真仙假仙,就看這兩句微言是否應驗。”

兩年後方臘事發,舉國震動,趙佶便以爲微言應驗了。又見燕雲之事屢有變動,更堅定了他對這位蓬萊大神的迷信,甚至於派人出海求仙,以訪蓬萊云云。而周小昌則趁機從中取利,所得好處難以計算。

李師師本怕皇帝因爲這件事情嫌她被人無禮過,哪知道趙佶卻反而從此對她更加寵幸,說她大有仙緣,因此能與仙人近體,受仙家之氣陶薰,李師師這才轉憂爲喜。

再說回楊應麒。當初街口那陣煙霧自然是張密早就安排下的好戲。楊應麒一見那煙霧飄來馬上閃入一輛“剛好”經過的馬車中,車內林翼接着,過小御街,在一個地點下車,轉了兩個圈子回到都亭驛。進了內舍,林翼這纔打聽楊應麒究竟去見什麼人。

楊應麒想了一下道:“事情已定,就跟你說吧,我這次去見的,是大宋道君皇帝。”

林翼驚呼起來:“皇……皇帝!他怎麼會在一個婊子房裡?”

楊應麒笑道:“你說他怎麼會在那裡呢?”

林翼一點就悟,罵道:“這個皇帝真是個昏君!居然出宮嫖婊子!怪不得我們東南沿海給他搞得一團糟!”林翼在楊應麒身邊呆得久了,受他潛移默化,漸漸放肆起來,對皇帝全沒半點敬畏。

楊應麒道:“豈止東南沿海而已!太行東西,黃河南北,哪裡的百姓日子都不好過!聽說四川最近也不太平,唉……”

林翼又問道:“七哥你這次去見道君皇帝,是要跟他談聯盟抗遼的事情嗎?”

本來無人處他都叫七將軍的,這段日子把“七哥”叫順了口,竟然便不改過來了,楊應麒卻也不以爲意,搖頭道:“不是。”

林翼又問:“那就是抓住他的痛腳,威脅他給我們漢部一些好處。”

楊應麒一聽哭笑不得:“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

“還不是嗎?”林翼道:“那麼只有最後一個可能了,七哥你想讓漢部倒過來依附大宋,不依附大金了。”

楊應麒一聽臉色一凜!林翼最後這句話顯然是用過心思的了!讓漢部轉而依附大宋,只怕這個想法未必沒人想過!不過一個勢力變易宗主乃是十分嚴重的事情,因爲一旦變易,一來未必能得到新宗主的全面信任,二來勢必會遭到舊宗主無可挽回的敵視,三來在道義上也會處於劣評。

因此,除非是漢部在大金這個政治體系中實在呆不下去了,否則變易宗主的事情是不能隨便亂提的。漢部和大金的關係到目前爲止都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裂縫,折彥衝、楊應麒等人自然不會蠢到在這種情況下貿貿然請求向大宋內附。可是對那些宗宋情結很深的人呢?他們會怎麼想?楊應麒想到了曹廣弼,可他也沒能把握住這個二哥的心思。

“唉……”楊應麒嘆了一口氣,說道:“阿翼,你這個問題以後別再和我提起,也別再和第二個人提起,知道了麼?”

林翼吐了吐舌頭,他年紀畢竟還小,雖然聰明,有時候卻大膽得近乎莽撞了。

楊應麒又道:“其實我這次去見道君皇帝,目的很簡單,就是要相他一相。”

林翼奇道:“相他一相?七哥你還真的只是去‘見一見’皇帝啊?也不趁機撈他一筆!真是空入寶山而回!”

楊應麒嘿了一聲道:“撈?我什麼沒有?需要打他的主意?”

林翼想了想說:“七哥你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不過要是哄他弄出兩條政略來,也是大大有利於我們津門的啊。”

楊應麒正色道:“軍政大略當在朝廷上解決,在一個妓女房間裡,能弄出什麼大事來?就算在那裡哄得道君皇帝給我拜將封王那也作不得真!阿翼你聽好,這次我們來汴京涉及到不少陰謀類的事情,但這些邪門歪道只能作爲輔助之用而不能作爲軍國正道。這些東西要知道如何運用,尤其要曉得如何防範,但不能沉迷、不能依賴。安邦定國得靠堂堂正正之師,樹德立身要行堂堂正正之事。”

林翼聽得仔細,聽完後默記了一會,點頭答應,跟着又問道:“可是我們這次動用了這麼多的人力財力,就是見那皇帝一面,是不是有點虧?”

“虧?”楊應麒道:“不虧不虧!這一面對我、對漢部來說都非常重要。”

楊樸在汴京的行程終於接近尾聲。

道君皇帝因惦記着“福禍繫於東北”,因此對聯金攻遼一事更加上心了,楊樸臨走前的一天,竟是由蔡京親自設宴送行。

蔡京此時上了年紀,人已頗爲昏聵,不過瑣碎事情自有兒子下僚去理。這次名爲私宴、實爲公務的宴會便在蔡京府中舉行。因爲是最後一次,所以楊應麒也來湊熱鬧。席上熱鬧非凡,本來一切無事,誰知臨了蔡京昏聵的老眼一擡望見了楊應麒,混濁的眼球竟然射出一道寒光,問楊樸“這位少年是何人物”?

楊應麒給他這一眼看得腦袋一縮,心中一寒,把腰桿子也傴僂了兩三分。

楊樸道:“這是我的一個書童。”

蔡京似乎不信,但看看楊應麒年紀極小,想來不可能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便不再說什麼。楊應麒嚇得冷汗夾背,心道:“這個老賊好厲害!要是他年輕三五歲,只怕我瞞不過他眼去。”

楊樸也看出些端倪來,便推說忘了東西,讓楊應麒去取。楊應麒走出廳堂,脫了蔡京視線的籠罩,膽子又大了起來,心道:“我方纔太窩囊了!便是讓他瞧出我是漢部七將軍又如何?大宋此刻正要結好漢部,還能把我殺了不成?”

但終於還是不敢回去,換了身儒士服裝來遊汴京,心道:“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來。”游到黃昏,忽然有人叫道:“楊兄弟!”回頭看時,卻是鄧肅。

www.Tтkǎ n.c○

兩人寒暄畢,鄧肅道:“那日你遣的人,我已見過了。我代買的那批書可還滿意?”

楊應麒臉有愧色道:“這幾日我竟然未留心,真是汗顏。”

鄧肅問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麼?”

楊應麒道:“我這幾日把心繫在一個敗家子身上,剛剛又被一隻老狐狸嚇到,所以如此。”

“敗家子?老狐狸?”

楊應麒嘆道:“他家與我家骨肉相連,若他家破敗得太厲害,我家終究難以獨全,所以擔憂。至於老狐狸,說的是他的管家。這人是個家內老賊!把主人的家底都快掏空了。”

鄧肅道:“賢弟既知主人不賢,爲何不勸?既知其家有內賊,爲何不揭發?”

“勸?”楊應麒苦笑道:“他家人也勸他不了,何況我這個外人!至於那個老賊,若我有能力拉他下臺,那個家也不至於敗成這樣了。再說,這個家的問題最終還是出在那敗家子身上,要不是主人沒出息,怎麼會容一個賊管家胡作非爲?唉!這世道也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左右,一切盡力而爲罷。”

鄧肅聽楊應麒這樣說,也深知世事多有無奈處,唯有代爲嘆息而已。

兩人相攜入肆飲酒,酒罷,鄧肅又放聲高唱東坡詞,楊應麒聽完道:“鄧大哥,你我性子也算相投,交淺言深,我也就是不怕冒昧,說幾句不當的話。若說的不妥,你就當我是醉中言語。”

鄧肅道:“夫子有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只要彼此肝膽相照,說話何必顧忌!”

楊應麒琢磨了一會,說道:“其實,我家在海上的生意做得很大,因爲身在汴京,所以我有些話現在不能說,將來若鄧大哥知曉了,希望你能見諒。這是第一件事情。”

鄧肅點了點頭道:“我也覺你對我與胡兄有所隱瞞,不過只要你做的是堂堂正正的事情,我們便當你是朋友。”

“堂堂正正不敢說,至少是無愧於心。”楊應麒道:“至於第二件事情……鄧大哥,我看你個性太直,如今汴京奸臣當道,未必容得下忠直之人。”

鄧肅笑道:“朝廷容不下忠直的人,難道我就要去屈就它也混濁起來不成?大丈夫身處仕途,難道真只是爲了做官而做官?那也太無趣!”

楊應麒道:“小弟不是這個意思。小弟是想說,若鄧大哥有不如意時,且來登州清陽港小住。小弟在海邊無相得的良才秀士爲友,甚是寂寞。若得與鄧大哥一起觀海讀書,也是人生一樂。”

鄧肅聞言也是一嘆,說道:“你這等天資,將來成就非小,只是無心效力朝廷,可惜,可惜。”

楊應麒道:“國無道則浮於海,心爲中華,則雖處夷狄也必中華之。如此而已。”

鄧肅聽了這兩句話擊節讚歎,把酒又歌,至晚放散。

第二日天色不霽,但楊樸擱着一個楊應麒在身邊終究是怕夜長夢多,不令改期,徑向登州方向而來。

離開汴京以後,楊應麒才問起盟約談得怎麼樣了。楊樸道:“七將軍你記得這事啊,我還以爲你全忘了呢!”

楊應麒道:“我哪裡會忘記,只不過你辦事我放心。如今事情辦完,我也該問問知道一下情況。”

這兩句話是表示他對楊樸的信任之意,楊樸聽了十分受用,說道:“這些天來公談私議,不知費了多少口水,總歸來說主要有五件事情。第一,宋廷建議,將來金宋聯軍起兵之後,金軍不得過鬆亭、古北、榆關(即後世之山海關)之南,以免兩軍相見,生出難以預測的事情來。”

楊應麒點頭道:“這個應該沒什麼問題。”

楊樸又道:“滅遼之後,金宋兩國地界可以到時再議,然暫時且以鬆亭、古北、平州東榆關爲界,這是第二件事情。”

楊應麒又點了點頭,楊樸繼續說:“第三,西京道轄地裡面,以蔚州、應州、朔州何大宋邊界最近,將來舉兵,先取此三州,其餘大同府、歸化、奉聖等州,待捉到遼主以後再交割。”

楊應麒沉吟不語,楊樸說道:“這一條有問題麼?”

楊應麒道:“有沒有問題,要看大宋到時候怎麼反應,你繼續說吧。”

楊樸道:“第四,事定之後,當於榆關之東再增設一榷場,以便陸路商人往來。第五,國主本來索取財物,要大宋以澶淵之盟北輸財貨之數轉輸大金,但大宋朝臣以爲兩國以義理通好,不宜如此,希望將這一條除去。”

楊應麒問道:“就這樣了?”

楊樸道:“大體如此。”

楊應麒道:“似乎衝突不大,看來這盟約可以成。”回首西望,心道:“若按照這盟約,金、宋聯手,大遼絕無還手之力!可惜我對夢中那段‘歷史’知道得不細,也不知道在夢中那個‘歷史’裡兩國的關係後來怎麼會搞得那麼糟糕!難道是溝通不力的緣故?也許現在已經改變了吧。不管怎麼樣,我漢部身處其間,只要妥善處理,或許能讓金、宋和平相處。趙佶作爲一個皇帝雖然讓人失望,但汴梁畢竟是中華道統政統藝統所在。能夠太平的話,還是不經兵火的好。”

楊應麒扭過頭來,不再西顧。那座千古大梁城,漸漸消失在夕陽的餘暉之中。

《邊戎》第五卷《海上之盟》完,請關注第六卷《和戰傾斜》

第一百章 且看各自機心第九十七章 攔路石眼中釘第一八零章 異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八章 伏擊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三三一章 七軍沒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二四九章 兵機順藏變第八十五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第二五八章 那幕後的幕後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第二四九章 兵機順藏變第一零六章 卻是自家掘墳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無百年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五一章 兩個戰場之間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一五零章 國之樑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三三九章 民之貴第一七一章 文詞第一三六章 燕京變故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二章 部勒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一八零章 異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第二七九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一八七章 匕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一四七章 武之庫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二七三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三四九章 聞逝第六十章 報怨軍的去向第三十二章 始議封侯第一二二章 人死茶就涼第三二九章 羣龍動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三二六章 克雲中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一七八章 會第一一六章 契丹有隙牆第一六七章 裂變第五章 出谷第二零五章 挖牆角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二九五章 晉北的財路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第四十五章 東海新霸主第二二七章 帝子身份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一七三章 叛第八章 伏擊第一九八章 五論第五十五章 打到你求和第二七七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二十三章 整軍備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誘和解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人齊推第一百章 且看各自機心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四十九章 複雜的政治第三十四章 海賊水兵第三零九章 秉公與顧全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二零零章 兵臨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三四一章 聚首第二五八章 那幕後的幕後
第一百章 且看各自機心第九十七章 攔路石眼中釘第一八零章 異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二六四章 尚未出鞘的刀第八章 伏擊第二十五章 收俘虜第三三一章 七軍沒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第二八二章 君臣各自算盤第二四九章 兵機順藏變第八十五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第三一四章 割地之議第二五八章 那幕後的幕後第六十二章 聯金扶漢之策第二四九章 兵機順藏變第一零六章 卻是自家掘墳第一七五章 間第一二一章 說甚親且貴第一零八章 英雄亦無百年第一五七章 新城第二五一章 兩個戰場之間第三十九章 渤海之叛第三三四章 漢皇都第一五零章 國之樑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二九六章 東海的不滿第三三九章 民之貴第一七一章 文詞第一三六章 燕京變故第三五五章 姻幻第一五一章 夕下論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二九七章 太子的良心第三零三章 財神的口袋第三五三章 屠營第一二六章 童貫巡邊第一四零章 揚帆濟海第二章 部勒第八十六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第二十九章 再破遼師第一八零章 異第二四六章 良緣非良緣第二七九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一八七章 匕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一四七章 武之庫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一五六章 帶月歸第二七四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第二八一章 南北兩種人心第二七三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第一零七章 何去何從悵惘第二二五章 暗香浮動第三四九章 聞逝第六十章 報怨軍的去向第三十二章 始議封侯第一二二章 人死茶就涼第三二九章 羣龍動第一一零章 歡迎丈母孃第三二六章 克雲中第一六九章 飢亂第一七八章 會第一一六章 契丹有隙牆第一六七章 裂變第五章 出谷第二零五章 挖牆角第一九六章 夜訪第二九五章 晉北的財路第七十五章 海上盟約新議第四十五章 東海新霸主第二二七章 帝子身份第一零三章 臨潢風沙迷眼第二十一章 配佳偶第一七三章 叛第八章 伏擊第一九八章 五論第五十五章 打到你求和第二七七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第三一三章 夏使之會第六十四章 大金的兩扇門第二十三章 整軍備第六十一章 大宋通問密使第二六三章 威逼利誘和解第一零二章 相謀亦需道合第一六三章 表決第一三八章 燕京襲取第三四五章 輾轉第二八五章 牆倒衆人齊推第一百章 且看各自機心第二七六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四十九章 複雜的政治第三十四章 海賊水兵第三零九章 秉公與顧全第一二四章 道窮思自強第二零零章 兵臨第二一九章 突圍北上第三一八章 大漢軍心第三四一章 聚首第二五八章 那幕後的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