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折扣、義診、贈藥、人命官司,短時間內,會將白府推到風頭浪尖之上,令白府步步深陷,無力自拔,能依靠的只有我。”
太容易獲得的勝利,往往會令人好了傷疤,忘了痛。
白府現在願意聽她的,是因爲她能幫白府脫困,輕易就幫白府脫困,白府興許也會對她感恩戴德,但未必有勇氣,與韓氏族對抗。
“不將白家夫妻逼到絕境,體會一把真正的絕望,他們又怎麼會甘心受我驅使呢?”
士族並不好對付,白府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如何利用白府,將韓氏族連根拔起,這纔是她真正的目的所在。
孫伯一瞪眼兒,抖了抖鬍子:“你這心眼兒,簡直跟殷小子有得一拼。”
虞幼窈不服氣地鼓了鼓臉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讓白府站出來對抗韓氏族,將韓氏族連根拔起,會令士族元氣大傷,能徹底改變士紳當道的格局。”
士紳勢力根深蒂固,往往牽一髮,發動全身,連朝廷都十分忌憚,但士紳之間的利益關係,並不牢固。
諸如白府,即便與韓氏族合作多年,形成了固有的利益關係,可一旦發現士族靠不住,就會甘冒風險擺脫士族控制。
當北境豪紳們發現,士族並非不可撼動,還會繼續受士族擺佈麼?
所以,除掉韓氏族,也是打破士族聯合的契機。
孫伯掀了掀眼皮:“如此看來,韓氏族是走了一步臭棋,張氏告狀一事,反倒給了你扳倒他們的契機。”
虞幼窈深爲以然:“凡事皆有利弊,《道德經》中講道,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糾纏,渾然一體,宛如陰陽,互相轉化依存,當災禍降臨時,福蟄伏潛隱,當福降臨時,背後往往暗藏着危機隱患,所以這世間,沒有絕對的好壞,擅於觀察事態變化,抓住事件轉化的矛盾點,擅加利用,壞事也可以轉化成好壞,反之亦然。”
孫伯深以爲然,士族的算計,對虞幼窈彷彿不痛不癢,但倘若虞幼窈,沒有在第一時間,找到這件事的矛盾點,牽扯出周厲王之死,戳中了士族的軟肋,後果可想而知。
虞幼窈輕嘆一聲:“我來襄平也有一段日子了,遼東一帶雖然苦寒,但百姓們吃苦耐勞,天道酬勤,他們的日子本不該這樣苦,卻因爲士紳把持了地方資源,惡意哄擡物價,令他們苦不堪言。”
遼東一帶主要還是地廣人稀,生產力低下,導致地方經濟落後,百姓生活條件艱苦,但遼東多山,山中盛產很多山貨、野味、草藥、柞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樣的生存條件,怎麼也不至於越過越苦。
對付韓氏族,不光是爲了替殷懷璽掃除障礙,令他進一步掌控整個北境,也是爲了改變北境的現狀,讓百姓能安居樂業。
孫伯有些恍然:“我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殷小子偏就對你另眼相看。”
在他看來,殷小子陰險狡詐,詭計多端,可虞幼窈心如琉璃,淨無瑕穢,這兩人完全是兩個極端,偏就攪合一起去了。
這會兒,他突然有些明白。
虞幼窈骨裡頭有種平等的觀念,雖然她的行爲,受到了教條束縛,但她的內心卻是獨立、平等、且自由,從不受禮教、規矩、閨範的束縛,她奉行爲人處事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敬我尺,我敬人一丈。
並沒有諸如,以德報怨這種迂腐的儒家思想。
道家沒有天地君親師,這等上下尊卑的禮數,也沒有男尊女卑的禮教,認爲人人生而平等,則天地自然。
她不學道學,可思想卻符合道家奉行自然的理念。
這一點,和身爲道家高徒的殷小子不謀而合,他們原就是一種人。
這世上,難得知已一兩,朋友兩三,唯同心同德之人,可求而不可求,這是一種靈魂的共鳴,思想的認同。
虞幼窈就是那個,與他同心同德之人。
提了殷懷璽,虞幼窈難免有些想念:“來了襄平這麼久,我還沒有收到十九哥的傳信,也不知道他怎麼樣了?”
安置災民一事,也是刻不容緩。
殷懷璽巡視遼東各地區,進行安排、佈署,及相應的指導,爲安置災民做準備,想來也是奔波不停,顧不上其他。
孫伯道:“別擔心,最遲四月初他就該回來了,我聽說龍城那邊,已經開展了災民的安置事宜,一部分災民陸陸續續遷移安置,四月天氣回暖,就要大幅度遷移,要趕在五月天氣升溫,將災民安置妥當。”
最先安置的是識字,有一技之長的災民,這部分人,大多都是安置到,虞幼窈名下的產業地方去,他們到了新的環境,在那邊安家落戶,就會得到一份能養家餬口的工作。
虞幼窈鬆了一口氣:“這樣看來,想必能避開病菌多發時節,五月也是番薯扦插的最佳時間,也不會耽誤開荒,十九哥一早就考慮到這些。”
她沒有想到的問題,殷懷璽都提前想到了,並且做出了應對。
據統計,整個遼東境內的災民,已經達到了將近三百萬人,如此龐大的災民,想要得到妥善安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雖然朝廷,一些遠道而來,尋求商機的商賈,都給予了物資支持,當地士紳,也迫於朝廷頒發的國策,不得不配合出力,但最辛苦的,仍然還是殷懷璽。
孫伯笑了:“殷小子做事,向來是走一步看十步,流民收容營的選地,都進行過風水堪輿,通風散氣,土質乾燥、厚實,這樣的地方,不易滋生病菌,每隔七日,就用硫磺拌草木灰,派人在營中散一遍,所有投靠過來的流民,需在收容營外清洗乾淨後,經大夫把脈,纔會進行安置。”
遼東一帶多湯池,硫磺並不難得,若非提早做了防範,他也不會收容大批流民。
收容流民一事,都是十九哥借了巡視,視災的名義,親自在安排,安遠將軍和黃文獻並不清楚。
孫伯之所以會這麼清楚,想來也是防治病疫事關重大,殷懷璽和孫伯商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