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洞林驚魂(上)

自從我和王銘建談完以後他的精神狀態完全和以前不同了而一路上各種關卡也過的十分順暢我知道的是王銘建近來經常和一些江湖中人聯絡這種順暢大概來源於此這白蓮教的實力還真是不容小窺。

“謝謝你先生!謝謝你給大哥安排這樣的去處。我從來沒見過他這樣活躍充滿幹勁。”船艙裡銘嵐慵懶的靠在我身上在我耳邊輕輕的說道。

“咱們之間還說什麼謝呢你要是真想謝我就也像她們一樣給我生個寶貝出來。”我調笑道一雙手也不老實在銘嵐的前胸活躍自從知道銘嵐的身份以後我對她一直未孕多少有些懷疑說不定白蓮教有什麼秘法能讓女人控制自己是否懷孕否則爲何衆女紛紛瓜熟蒂落就是阿巴亥也能枯樹逢春唯獨銘嵐至今毫無消息。

“若是先生真的想要孩子銘嵐可以給先生生一個。”說起這事銘嵐十分靦腆這幾乎讓我肯定銘嵐一定是有辦法控制她實在是太辛苦了由於自己的身份所產生的內心壓力肯定很重。而一路從中原逃到關外雖然是被她輕描淡寫可其中的艱辛不難想象。

“銘嵐!”我深情地將她抱在懷裡反覆的呼喚着就這樣一刻也不想放手。

一行人經過安徽進入河南路上所見民生凋敝沿路乞討者亦不在少數雖是盛夏但路旁經常可見荒蕪的田地經商丘到杞縣一路上還算平靜有王銘建居中照應總還是可以要知道這河南山東是白蓮教當初源起家之地雖然白蓮教被剿滅可是勢力已經根深蒂固非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然而快要到達開封時路上行人開始衆多都是形色匆匆逃難的人羣。

“先生高迎祥部已經率先於八月二十三日攻克滎陽據說不日要揮軍進攻鄭州、開封所以老百姓紛紛逃難避禍。”

聽王銘建如此一說我心中莫名的慌張義軍能順利渡過黃河並且攻克滎陽這不能不說有些蹊蹺要知道滎陽素有“東都襟帶”、“三素咽喉”之稱乃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其地南有萬山、三山、雙峰山;西南有五雲、馬頭、雞冠、西尖、臥龍臺、二郎寨;東南有塔山、岵山;北有邙山、瀕黃河與武陟相望。當年漢王劉邦憑藉黃河天險和虎牢雄關與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在此處展開了爲期四年(公元前26年到公元前23年)的拉鋸戰:楚佔據東廣武城漢佔據西廣武城中間隔着鴻溝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反覆爭奪相持難決。就其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而言絕對不會輕易讓人攻克就是再愚蠢的統帥也不會放棄這裡應該說這是渡過黃河向中原腹地進攻的橋頭堡。

“明軍主將是誰高迎祥部損失多少?”我連忙問道。

“這個明軍主將是河南布政使閻順現在退守開封至於高迎祥部的損失現在還不清楚據說是閻順臨陣脫逃才使得滎陽失守。”

臨陣脫逃又是臨陣脫逃這就是文人治軍的後果有明一代或許只有袁崇煥可以堪稱其中典範其他的人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最多也就是殉國讓不懂軍事的文人統軍簡直就是自取滅亡雖然聽了這話我有些釋然可是心中仍對滎陽的失陷存了懷疑。

“先生我們還去滎陽麼?”王銘建問道。

“去怎麼不去不過不能直接去了我們繞道而行儘量避免過早接觸義軍。”我回答道。於是衆人在開封外的朱仙鎮稍作停留經官亭、蘆店向滎陽進一路上除了逃難的百姓就是潰敗的士兵這些人盔歪甲斜狼狽不堪可是卻對我們這一行人打起了主意估計是貧民沒有什麼好搶的可惜的是他們碰到的是比義軍更爲兇悍的我的親衛沒有討到半點便宜被打得抱頭鼠竄。

臨近滎陽率先經過的是洞林寺寺中建築宏偉古塔高聳碑碣林立並且幸運的是沒有遭到戰火洗劫。

“銘建這裡距離滎陽還有多遠。”我已經注意到隊伍中多了幾個陌生人並且經常和王銘建小聲地低語很顯然這是白蓮教的教衆王銘建將們吸納來很有個能是作爲嚮導。果然王銘建和其中一人問了幾句回答我:

“先生此處距離滎陽不足四十里。”

“哦那今天我們就在這裡休息吧你去和寺中的主持商量一下看可否在寺中借宿我準備在這裡住一陣子。”我吩咐道說着從懷中掏出一張一千兩的銀票遞給王銘建。孫福亮雖然此時升任親衛隊長可是他是遼東人對中原的事情並不是毫無那熟悉所以一些事情還是王銘建親自去辦。

沒有多大一會寺中走出一羣僧人爲的一個老和尚當先向我作揖道:“阿彌陀佛施主慷慨慈悲願我佛保佑請您請進!”

看來這銀子確實好用迎接我的正是寺中的主持逢此戰亂之時碰到我這樣的大主顧也實在難得千兩的銀子已經夠這寺廟至少半年所用。

一路上主持向我介紹洞林寺的淵源還真不能小看據說自達摩東渡後先後建有三林(洞林寺、少林寺、竹林寺)被稱爲天中三林乃是佛教在中原著名的三大寺院。是佛家有名的道場漢、唐、宋、元相繼重建更是元、明盛極一時難怪規模如此宏大我心裡暗道只是這少林寺的名聲太大讓我這個現代人全然不知道還有一個洞林寺的存在據主持說明朝的藩王周靖王死後就葬於此所以從那以後洞林寺就成了周王府的家佛堂。可此時義軍佔領滎陽周王府的人早就逃了一個乾淨。

“主持師父敢問這洞林寺和少林寺還有什麼淵源麼?”我心中感興趣的還是少林寺所謂的什麼七十二項絕技還有什麼易筋經若是讓我得到一部沒準我也能成一個武林高手呢要知道我可是一個標準的武俠迷從小就幻想着當大俠若不是機緣巧合來到了古代並且是遼東估計我纔不會願意做什麼朝鮮的攝政王早就撒丫子飛了。

“實不相瞞施主我就是從少林寺來的!”主持的回答讓我心中大驚。

“什麼您是少林寺來的那您會不會武功啊?”我饒有興趣的問道在稱呼上還加了一個您字。

那老和尚笑了笑道:“洞林寺以精研佛法出名至於老僧雖然是從少林寺出來的可是在武學上的修爲可是差的很要知道少林寺也不是都以修研武術爲主武術不過是強身健體並不是修習佛法的法門。”

聽了老和尚這話我不禁失望弄了半天是一個不會武功的少林寺和尚好沒意思那老和尚全然沒注意到我的臉色兀自說個沒完。

“施主有所不知我洞林寺宗、教並重尤以戒律嚴明而著稱在衆多寺院中更是鼎鼎有名就是少林弟子如有重大犯規也送到我寺來受罰所以說我洞林寺是弘揚佛法、佛理的重要之所。與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和登封少林寺並顯於世合稱中原四大寺院。”

這時我早已將注意力轉移到周圍的建築上對老和尚的話已經聽而不聞了呈現眼前的是衆多的殿堂和僧人廂房這些建築依地勢而逐層分佈錯落有致。與其他一些寺院不同的是這裡有很多窯洞看年代應該是寺院早期的一些建築這或許也是洞林寺得名的由來這些窯洞中肯定生過不少故事吧估計沒準達摩祖師還在某一個洞中說過禪講過法呢那豈不是有可能留下一些秘籍什麼的。我腦子裡此時已經都是光怪6離的武俠內容全然沒有聽清主持的話。“施主若是沒有事情請您不要隨便到這些洞中留連這洞中至今還關着一些犯戒的僧人。”

由於銘嵐的傷還沒有痊癒所以我單獨向主持要了一個清靜的小院落據說這是周王府專門使用的如今人去院空倒是便宜我了。

傍晚的時候吃了一頓全無營養的素餐我閒着無事帶着王銘建和孫福亮在寺中四處遊走此時距離滎陽大會還有將近五天多的時間由此到滎陽只需一天所以我倒是不急着馬上開始行動好不容易有一個穩定的落腳之處自然要好好的休息一晚了。走着走着我就來到了窯洞周圍。

“先生主持曾說過這裡不要隨便來我們還是去別處吧!”孫福亮工作也算是兢兢業業對主持的話記在了心上。

“怕什麼他越是不讓我就越想看看難不成這裡還有鬼嗎。”這話反倒激起了我得好奇心執意前行。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麼不就是一些破洞麼!”走過了兩個窯洞裡邊什麼也沒有反倒叫我失望於是我不屑的說道。

“是麼?小娃子好沒有見識你剛剛經過的洞窟達摩祖師就曾在其中面壁過你卻說沒什麼大不了的!”我話剛說完一個聲音在我身旁響起彷彿就在耳邊一樣。

“誰是誰!”我驚駭的向四周打量可是空無一人。

“先生是我們啊您怎麼了!”孫福亮驚奇的向我問道。

“你們剛纔沒有聽到別人說話麼?”我有些神色慌張的問道。

“沒有啊這裡就我們三人除了剛纔先生您說話我們再沒有說過啊!”王銘建回答道他是不會騙我的。

“你們真沒有聽到!”這讓我更加不解了明明聲音就在耳邊可他們卻沒有聽到兩人都不斷的點頭表示沒有聽到任何聲音這不是見鬼了難道是我精神錯亂。傳音入秘!不知道爲什麼我突然想起這個名詞來這可是在武俠裡經常會遇到的。

晚間由於窯洞的不是很愉快地經歷讓我提早結束散步開始和王銘建等人商議過兩天滎陽大會的事情。

“先生依我的意見您就不要孤身犯險了由我或者是福亮代表您去不就得了您的身份一暴露還不知道要有多大的危險呢?”王銘建苦苦的勸道作爲我的大舅哥他自然不希望我犯險否則一不小心掛了他妹妹銘嵐可就要守寡了。

“銘建你放心我不會以李開陽的身份去參加大會的安徽的那些官兵不是剛剛給我起了一個新名號——白蓮張麼那我就作白蓮張好了不過你可要做回你的白蓮教教主我算是你教下的一個分支好了。”

我有些半開玩笑的說道王銘建已經向我彙報白天那幾個人是白蓮教河南以及山東分舵的舵主此時河南的信徒足有不下十萬之衆分散於各處鄉村實在是一支不容小窺的力量王銘建以這身份出席大會定然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更能作爲我的代言人。我深深的清楚中原的各路豪傑對於朝鮮和遼東的這股新興崛起的力量還是充滿戒心的因爲我之前曾派人和他們聯絡稱願意幫助他們可是回信幾乎都被婉拒了。

“先生還是由我扮成白蓮張吧您就不用犯險了。”孫福亮一旁接道保護我是他的職責所以對於我的安全他比誰都擔心。

“好了好了都不要說了都已經來到這了還有不去滎陽的道理麼你們不要勸我了有些是你們是做不了主的。我自然知道這次行事兇險可是如若不聯合各部義軍任他們在中原這樣折騰下去今後就是得了天下又如何還不是江山殘破百姓悽苦。更何況皇太極在一旁虎視眈眈我們得了遼東反倒成全了他佔領蒙古最近他消停了很長時間這裡面就沒有蹊蹺麼?”

我接連問道問得衆人啞口無言銘嵐在政事上從不插口此時看着我這麼說雖是擔心可還是忍住了。我看出她想說話但是沒有給她機會做事不能猶豫否則會錯失良機尤其這麼好的機會。

隨後我以休息的藉口讓衆人都回去休息準備明天到滎陽一探虛實和銘嵐早早的入睡了。

半夜裡醒來可不知道爲什麼卻怎麼也睡不着了心中所想的全是傍晚時窯洞中的那個聲音於是披衣起身從牀旁將我得兩支金槍拿起掛在腰間就如同着了魔一樣誰也沒說向外走去。

“是誰!”我剛踏出房門遠處已經被巡邏的哨兵現。

“是我沒什麼事出來走走透透氣不許聲張以免驚醒了夫人!”我小聲地命令道那哨兵只得遵從隨後盡忠職守的去巡邏了有如此這般的過了兩個哨卡我距離窯洞已經不遠了。

不知道爲什麼我雖然帶了槍可是總覺得傍晚的那個聲音只是嘲弄我的無知卻並不可怕。天上一輪彎月繁星點點寺院中靜悄悄的倒有些怕人我將手握了握槍有些後悔沒有帶人出來可是還是壯着膽子向前走。

“小娃子這麼晚不去陪老婆睡覺跑到這裡來做什麼。”那個聲音再次在我身邊響起嚇了我一驚駭然的看着周圍可是依舊沒有半個人影。

“您是和我說話麼?”我小聲而恭敬的地問道可以肯定這一定是一個武林高手否則絕對不會這種王銘建聽都沒有聽過的武功。

“廢話不是和你說難道是和鬼說話麼!”那聲音回答道雖然清晰可是依舊讓我找不到聲音的來源。

“你不用找了除非我自己主動現身否則我不會讓任何人見到我。小娃子我和你有緣奉勸你幾句你功利心太強還缺乏大將之風能走到今天已經算是異數了可以說你運氣太好了但是不可能永遠走運你若是想有些作爲還是回去多讀讀書研究研究如何御下如何統兵吧!”那神秘聲音再次響起讓我聽得毛骨悚然。

“您是誰前輩您是誰?”我接連問道可以說那聲音所說無不切中要害我到朝鮮後真是太多的巧合太多的好運以至於我有一段時間充分的自信直到大慶被圍後我纔開始逐漸考慮和深思我的各種行爲。

我是一個獸醫對政治經濟並不擅長只是對軍事歷史有些愛好但是也絕對沒有達到一個專業的水準更不要說治國了我至今連一個真正綱領性的文件也沒有拿出來至於法律、政體都是亂七八糟一塌糊塗。朝鮮能有今日在於其國小民風淳樸再加上長期受中華文化薰陶換做是其他地方估計我十有八九是要被掛掉的。到後來袁崇煥出兵解救我我遂萌生讓他統兵的想法他才堪稱這個時代的軍事家打仗有韌性有耐心並且還有膽識而我除了會利用歷史顛倒黑白再就只會愚弄錢財了。這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事實上我也沒有想到要做什麼領導就像我這次決定來滎陽一樣很多時候憑的就是個人的主觀願望做事不計後果能有今日不是走運又是什麼。

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22章 商路(下)第5章 初爲人父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3章 授課第28章 鄧家(下)第32章 圍困(上)第27章 接戰第10章 金融危機第9章 甦醒第8章 發展大計第1章 大移民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章 攻城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35章 討價還價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章 倭亂第31章 開張大吉第18章 國殤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4章 平定臺海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0章 罷課第14章 瘟疫(一)第30章 嫌隙第12章 嬉鬧第17章 和解第9章 甦醒第5章 天命所歸第23章 驚豔(下)第17章 各朝各代第31章 開張大吉二十一章 贖金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4章 戰淮海(一)第4張 雄踞天草第23章 鏖戰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6章 泊船金陵第4章 賭注第4章 洪承疇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9章 整容第24章 忙亂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3章 落難第23章 驚豔(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6章 徐霞客第11章 圈錢第31章 坑蒙拐騙第7章 回到登州第18章 軍妓(上)第7章 疫苗(下)第13章 討論(上)第6章 進軍第23章 大海戰(二)第13章 大獲全勝第15章 密謀第26章 新婚第27章 接戰第17章 焚村第26章 鄭和寶船第33章 圈套第18章 軍妓(上)第12章 嬉鬧第26章 賦稅第9章 盤點第3章 夜襲第13章 李記運河第33章 解困(上)第30章 天花第6章 進軍第7章 疫苗(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9章 婚慶第13章 驚人之舉第21章 次品第30章 天花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4章 瘟疫(一)第12章 開學第23章 歷史舞臺第1章 羅剎騎兵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1章 大移民第15章 伊始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1章 坎坷第9章 絞殺
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22章 商路(下)第5章 初爲人父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13章 授課第28章 鄧家(下)第32章 圍困(上)第27章 接戰第10章 金融危機第9章 甦醒第8章 發展大計第1章 大移民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章 攻城第9章 誰讓你清高第35章 討價還價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1章 倭亂第31章 開張大吉第18章 國殤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4章 平定臺海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0章 罷課第14章 瘟疫(一)第30章 嫌隙第12章 嬉鬧第17章 和解第9章 甦醒第5章 天命所歸第23章 驚豔(下)第17章 各朝各代第31章 開張大吉二十一章 贖金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4章 戰淮海(一)第4張 雄踞天草第23章 鏖戰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6章 泊船金陵第4章 賭注第4章 洪承疇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19章 整容第24章 忙亂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3章 落難第23章 驚豔(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6章 徐霞客第11章 圈錢第31章 坑蒙拐騙第7章 回到登州第18章 軍妓(上)第7章 疫苗(下)第13章 討論(上)第6章 進軍第23章 大海戰(二)第13章 大獲全勝第15章 密謀第26章 新婚第27章 接戰第17章 焚村第26章 鄭和寶船第33章 圈套第18章 軍妓(上)第12章 嬉鬧第26章 賦稅第9章 盤點第3章 夜襲第13章 李記運河第33章 解困(上)第30章 天花第6章 進軍第7章 疫苗(下)第30章 百廢待興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9章 婚慶第13章 驚人之舉第21章 次品第30章 天花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4章 瘟疫(一)第12章 開學第23章 歷史舞臺第1章 羅剎騎兵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1章 大移民第15章 伊始第16章 泊船金陵第11章 坎坷第9章 絞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