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坑蒙拐騙

“孫愛卿你說呢?”崇禎皇帝轉頭向孫元化問道孫元化現在可是崇禎最重視的人瞭如今在朝廷上算是炙手可熱。孫元化故意思考了一會才說道:

“皇上既然人已經死了再追究也就沒什麼意義了溫大人說的有道理李開陽什麼也得不到他喜歡要就由他要吧!”

崇禎也覺得有道理但是還是覺得顏面上多少有些過不去於是說道:

“那就這樣辦吧孫愛卿此事交給你張貼告示通告全城袁崇煥畏罪自殺抄沒家產其家屬充軍至於李開陽那裡你帶着他的屍體出城吧跟李開陽好好交涉讓他早點回朝鮮去!”

孫元化領命自然是欣然前往而且是以最快的度出城的帶着手下的衛兵拉着袁崇煥的“屍體”快馬加鞭的向我的營地奔跑還沒有到營門前就大聲喊道:“元度元度快快解藥再晚來不及了!”

袁崇煥記不得自己過了多長時間也許是一會也許是一年也許更長最開始他只是朦朧的聽道有人說話。

“元度這藥能行麼元素怎麼還沒有醒呢?”

“大哥你放心吧別人你信不着難道還信不到我麼我的藥絕對沒問題別說是個大活人啊就是死人我也能讓他活過來!”

不用說這個吹牛的就是我了我這也是爲了讓孫元化安心麼省得他不斷的問我袁崇煥服藥時間長了一些所以解藥的藥量不是很夠我又不敢再多加了這東西副作用還是不小的我可不想弄回一個傻子袁崇煥。

袁崇煥微微的這個開眼睛入目的是好幾雙關切的眼睛。“怎麼樣我說沒事吧我李開陽配的藥什麼時候出過事啊我要他三更醒他決不會睡到五更去。”一見袁崇煥醒過來我就更有吹的了手下的衆將都十分識趣的衝我伸出了大拇指我的脾氣他們自然是熟悉難得我高興怎麼也得捧捧我。

孫元化這時沒有功夫讚歎我的醫術而是關切的向袁崇煥問道:“怎麼樣元素你覺得哪裡不舒服麼有元度在你儘管說這天下沒有他治不了的病!”

靠也說的太神了吧誇我也不用這樣啊我都有些臉紅了幸虧自己底色黑否則讓衆人看到真是很丟面子。袁崇煥剛剛甦醒反應有些遲鈍看着孫元化好半天才蹦出幾個字來:“我這是在哪啊?”

孫元化聽到這話欣喜若狂剛剛看他目光呆滯還以爲出了什麼問題呢於是連忙答道:“元素你沒事了你已經出城了這是在朝鮮軍營裡這個就是你一直想見的李開陽了!”說着用手指着我。

袁崇煥扭過頭來目光還有些遲鈍這是藥物反應的正常現象我不擔心可是他一直這樣的看着我卻讓我不自在彷彿我的底細都讓他看光了一樣。我故作鎮靜的咳了咳道:

“十分榮幸能見到袁督師袁督師身體感覺怎麼樣只管說出來李某一定會盡力幫助袁督師恢復的。”

袁崇煥端詳了我半天估計也恢復的差不多了才說道:“你想怎麼處置我?”我一聽這話呵呵的笑了。

“什麼叫處置啊袁督師這樣說就見外了我是專程請袁督師到朝鮮做客的既然中原以無袁督師立足之地那麼還是隨我們去朝鮮吧那裡現在可是人間樂土。”

“對啊對啊元度說的對元素兄如今皇上容你不得你還是隨元度去朝鮮吧早就聽說朝鮮百姓富足可惜無緣一見元素我真是羨慕你啊有這樣好的機會。”孫元化在一旁說道。可是袁崇煥固執的勁又上來了。

“我哪裡也不去我生要做大明的人死要做大明的鬼。”不怪別人叫他袁蠻子的確是夠固執的都到了這份上還死捧着明朝的臭腳不放呢!

“是麼可是大明可不要你啊!你自己看看吧!”說着我將孫元化帶來的佈告遞給他袁崇煥一把搶過佈告仔細的觀看臉上煞白我在一旁接着諷刺道:

“你當崇禎皇帝真的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麼一開始或許是的可後來他早就明白了否則也不會給你栽贓啊他誠心就是想讓你死。”

“不不會的皇上不會這樣的!”袁崇煥搖着頭道他的心理防線已經開始動搖了其實一開始他就存在這樣的疑惑崇禎所以想殺袁崇煥(歷史上也確實把袁崇煥殺了)並不只是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那麼簡單。

如果是出於一時誤信可以說他只是愚蠢《三國演義》寫曹操誤中周瑜反間計時聽信蔣幹的密報立刻就殺了水軍都督蔡瑁、張允等到兩人的級獻到帳下曹操登時就省悟了自言自語:“我中計了!”那只是片刻之間的事。而崇禎一開始扣押袁崇煥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他最擔心的是自己的江山社稷所以反應很快可隨後或許也和曹操一樣現中計了至少是懷疑中計了。可是他一直沒有動袁崇煥一是戰局混亂他不想這時得罪關寧鐵騎二是他準備萬一不行的時候重新起用袁崇煥。他稱袁崇煥爲“蠻子”那正是既討厭他的倔強卻又不禁佩服他的幹勁和才能。

然而爲什麼崇禎最後又想殺了袁崇煥呢?顯然崇禎不肯認錯不肯承認當時誤中反間計的愚蠢。殺袁崇煥並不是心中真的懷疑他叛逆只不過要隱瞞自己的愚蠢。以永遠的卑鄙來掩飾一時的愚蠢!

其實這個道理袁崇煥也是懂的他能運籌帷幄讓女真屢屢吃癟自然是十分厲害的更是善於分析別人的心理凡是知名的統帥都是非產善於把握別人的心理的尤其是敵人的心理否則無法打勝仗。於是袁崇煥只是反覆重複“皇上不會的!”幾個字。

“袁督師你自己好好靜靜吧我們不打擾你了明天我就會拔營起寨回朝鮮去不管你願不願意都要和我回去因爲你是崇禎皇帝送給我的。”我冷然的說道轉身出了大帳孫元化還想說什麼看了看袁崇煥終究是沒說跟着我出了大帳。

“元度元素他也是需要開導的你不能那麼說啊他會很難過的!”孫元化埋怨我道。

“大哥你有所不知象袁崇煥此時的心態是患得患失必須要敲醒他不用重錘不行。”誰說響鼓不用重錘我就偏要用否則他還作白日夢還在幻想他的“英主”皇帝呢。

崇禎在位十七年換了五十個大學士(相當於宰相或副宰相)十四個兵部尚書(那是指正式的兵部尚書像袁崇煥這樣加兵部尚書銜的不算)。他殺死或逼得自殺的督師或總督除袁崇煥外還有十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十四個兵部尚書中王洽下獄死張鳳翼、樑廷棟服毒死楊嗣昌自縊死陳新甲斬傅宗龍、張國維革職下獄王在晉、熊明遇革職查辦。可見處死大臣在他來說原不當是一件大事。

皇帝麼就是有這樣生殺予奪的權利正是現在不用過期作廢他哥哥天啓皇帝從做木工中得到極大樂趣依戀乳孃相信魏忠賢一切都是對的精神上倒很平安。崇禎卻只是煩躁、憂慮、疑惑、跋徨做十七年皇帝過了十七年痛苦的日子拚命想辦好國家大事卻完全不知道怎麼辦纔是。只能用志大才疏四個字來形容偏偏他又不肯承認自己的無能所以將所有罪過就都推到大臣身上。他在自殺之前用血寫了一道詔書留在宮中對李自成說這一切都是羣臣誤我的你可以碎裂我的屍體可以將我的文武百官盡數殺死。可見他始終以爲一切過失都是在文武百官痛恨所有爲他辦事的人。

可是偏偏是這些爲他辦事的人在他眼裡一無是處的大臣一旦投降了後來的滿清後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說滿清之所以能穩住中原這些人功不可沒爲滿清提供不少“好”的建議一樣的人這前後的差距怎麼就這樣大呢!

崇禎皇帝殘忍嗜殺暴躁多疑性格中有強烈的犯罪傾向在現代社會中極可能成爲一個犯罪的不良青年但如加以適當的教育與訓練可以在屠宰場中做屠夫(我當然並不是說屠夫有犯罪傾向)那也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他不能做獵人因爲完全缺乏耐心其實我私下裡認爲他當獸醫纔是最好的因爲他嗜血如果有機會我倒是可以好好的教他嘿嘿!

和孫元化商議了今後的一些事宜囑咐了幾句第二天孫元化就返回京城了我也揮軍南下準備登船返回朝鮮這次收穫頗豐得到了在中原各港口貿易的協議同時也得到了袁崇煥當然了我們這位可愛的袁督師還是牛脾氣作不肯配合但總算是連軟帶硬的讓我“勸”上了賊船。

對於鄭和寶船的龐大氣勢袁崇煥十分吃驚從前他也只是在書中看到過有關記載而此時真切的看到根據二百年前船圖復原的寶船自然是跌破了眼鏡。這種心情可謂是十分矛盾當年正是憑着鄭和寶船才把大明的威儀散佈四方而此時居然由我這個“異鄉人”將之復原這種心情袁崇煥一直說不出來。

鄭和寶船復原過程中最大的困難自然是龍骨了中國木建築結構的最大特點是榫卯結合柔性受力。地上建築受到地震等外力作用時往往“牆倒屋不塌”木材的彈性可以保證木結構的整體在一定範圍變形和位移。而船長決定龍骨總長度反過來亦然鄭和寶船有將近138米長56米寬龍骨就自然成了最大的科技攻關項目普通的木材自然無法達到這個長度更無法承受海水的壓力就是最堅硬的木材也無法達到這個要求那麼鄭和寶船是如何建成的就成了一個謎這在現代的考古界也是一個懸而未解的難題。

對於海船來說由於海浪的作用是週期性的持續的對於拼接的船體結構在木材強度和彈性範圍內要保證結構的完整是一個問題;要保證船殼結構的水密性則是一個個更大的問題長度過一百二十米的木製結構在海上風浪的作用下一定會有變形這種變形的直接結果就是拼接船殼水密性的降低。對於寶船來說最大吃水達到1米船底滲透的水壓將過一個大氣壓在這樣的不利環境下船殼接縫即使用捻料捻縫也難以保證良好的水密性在大海上作長期的航行。

對於這些問題自然是需要一個個解決了船體的結構耐波性、抗沉性、推進原理以及導航技術等等都有很強的科學技術性。因而凡是征服海洋的造船業達鼎盛之時就是科學技術進步之時也是社會生產力大展、社會生產關係比較相適應的時期因而也就是國家興盛之時。這點似乎和目前我所處的形勢不同當然朝鮮現在的展已經走上正軌對於朝鮮來說算得上是國家興盛可是若說如此就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未免有些誇大。好在我是一個現代人這種見識和知識積累以及眼光雖然在現代算不上什麼可是到了古代也可以說是高瞻遠矚了(呵呵吹牛的毛病老犯)。

在我的提議下賽魯班試驗了我提出鋼筋法這個提議緣於最近朝鮮大力展的建築業房屋若是想建高而且牢固少不了鋼筋和混凝土鋼筋就是一座建築的脊樑那麼這個脊樑能不能應用於造船呢在中國古代造船和造屋其實是相通的採用的工藝也是互相借鑑的。

因此鄭和寶船採用了多股鋼筋併合技術以目前朝鮮的冶鐵技術而言粗如手臂的鋼筋雖然可以澆鑄出來可是長度達到13米後就變得十分易折靠他做龍骨顯然是不成的於是我想到了筷子的故事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斷可是一把筷子就無法折斷了。鄭和寶船的龍骨正是應用了這個原理它採用數十根鋼筋併合而成這樣即達到了韌性也符合了硬度的要求有了龍骨這船建造起來就不成大問題了下一步就是解決水密性的問題了早在11世紀時我國的造船業就已經使用了水密隔艙而這一技術在西方的應用整整晚了7多年有了水密隔艙大船遠洋航行的安全性就得到了保證再加上我的秘密武器—橡膠。

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在一艘從呂宋來的船上我找到了橡膠呂宋人已經初步的掌握了橡膠技術作爲現代人對橡膠的認識自然是比誰都清楚爲此我曾專門派了一小隊船到呂宋去搜羅橡膠原料。並且在鄭和寶船竣工前運回加固了水密隔艙因此纔有這艘融合現代和古代技術的子龍號。

站在船頭上我躊躇滿志這艘子龍號凝聚我的心血同時我也想起那艘從呂宋來的商船船主所講述的故事。袁崇煥站在一旁默不作聲只是看着大海不知道他心裡想着些什麼我走上近前先是嘆了口氣引起他的注意力隨後說道:

“可惜我李開陽空有戰船數千也無法拯救天下的炎黃子孫別看我在這裡耀武揚威可是在很遠的地方我們的同胞卻在被屠殺。”

我的這話引起了袁崇煥的興趣雖然他對我還有些厭惡可是一聽同胞被屠殺強烈的民族使命感使得他自然而然的側耳傾聽佟養性在一旁和我一唱一和問道:

“先生可還是在爲呂宋的事煩心?”

“誰說不是呢呂宋的華人也是我大漢子民但是卻被遺棄讓夷人肆無忌憚的屠殺如何不讓我揪心呢!”我痛心疾的說道。

其實華人對亞太地區和南洋的殖民早於西洋人。但因爲國家非但不支持還視爲天朝棄民因此海外中國人的生存採取寄人籬下方式變成後來世界各地所有華僑的一個模式。

我這時所指的是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未能像葡萄牙人一般在華南(澳門)弄到一個據點唯有在菲律賓從事中國貿易並全面依賴華商從漳州進貨到馬尼拉因此引來大批華人定居馬尼拉。但中國人有自己的儒教文化很難爲天主教所吸收因此他們變成像西班牙本土的猶太人只在經濟上有用除此之外則構成一個威脅。在菲律賓華人的人口比西班牙人還多使後者寢食難安。結果明末生兩次大屠殺。163年那次把兩萬人的華僑社羣全消滅。事後華人移民又6續從福建來到展成一個三萬人的社羣。至1639年第二次大屠殺時又被幹掉兩萬當然了這是後來的事也是我要盡力阻止的事南洋是中國人的南洋絕對不能讓外國人插手就像亞洲是中國人的亞洲一樣。

本來這事我也是從前在史書上偶然看到的呂宋的商人的講述更是證實了這場殘酷的屠殺那船主就是這場屠殺的倖存者此事不過才二十餘年那人說起來是泣不成聲給我的觸動很大我遂纔有佔領琉球取得補給基地進一步向呂宋滲透的打算。

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8章 造反第17章 議戰第2章 白銀第23章 驚豔(上)第20章 水軍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1章 次品第7章 備戰第7章 疫苗(下)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4章 手術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0章 自殺第4章 妥協第32章 歸途第11章 香菸魅力第5章 天命所歸第14章 自賣自誇第23章 鏖戰第9章 甦醒第9章 絞殺第3章 夜襲第2章 兩面夾擊第13章 討論(下)第28章 鄧家(上)第15章 導火索第29章 惹禍第3章 有才軍師第23章 驚豔(上)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0章 海上梟雄第22章 遊說第2章 逼宮第10章 光海君第2章 地第18章 軍妓(下)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8章 疽癰第3章 新城(上)第1章 烽火臺第19章 糧食戰役第33章 解困(上)第11章 故弄玄虛第27章 奇襲第6章 危機(一)第4章 地緣政治第14章 盟誓第2章 攻城第22章 商路(上)第28章 較量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7章 和解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6章 進軍第22章 鉅額財產第6章 正人君子第17章 雙寶第11章 坎坷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29章 惹禍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16章 敲竹槓第27章 接戰第14章 反思(上)第17章 意義深遠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31章 籌備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9章 代理第11章 誘惑第5章 初爲人父第32章 圍困(上)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3章 驚豔(下)第8章 造反第2章 逼宮第20章 罷課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3章 有才軍師第3章 有才軍師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中)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33章 解困(下)第10章 對馬海戰(二)第13章 討論(上)第3章 夜襲第17章 意義深遠第7章 備戰第19章 變故第29章 升官二十一章 贖金第9章 驚喜第8章 疽癰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3章 驚豔(下)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28章 吃癟第27章 接戰
第12章 重操舊業第20章 土地革命(上)第8章 造反第17章 議戰第2章 白銀第23章 驚豔(上)第20章 水軍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1章 次品第7章 備戰第7章 疫苗(下)第12章 兵臨城下(上)第4章 手術第26章 軍事改革(下)第30章 自殺第4章 妥協第32章 歸途第11章 香菸魅力第5章 天命所歸第14章 自賣自誇第23章 鏖戰第9章 甦醒第9章 絞殺第3章 夜襲第2章 兩面夾擊第13章 討論(下)第28章 鄧家(上)第15章 導火索第29章 惹禍第3章 有才軍師第23章 驚豔(上)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0章 海上梟雄第22章 遊說第2章 逼宮第10章 光海君第2章 地第18章 軍妓(下)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8章 疽癰第3章 新城(上)第1章 烽火臺第19章 糧食戰役第33章 解困(上)第11章 故弄玄虛第27章 奇襲第6章 危機(一)第4章 地緣政治第14章 盟誓第2章 攻城第22章 商路(上)第28章 較量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7章 和解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6章 進軍第22章 鉅額財產第6章 正人君子第17章 雙寶第11章 坎坷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29章 惹禍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16章 敲竹槓第27章 接戰第14章 反思(上)第17章 意義深遠第30章 早有預謀(下)第31章 籌備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9章 代理第11章 誘惑第5章 初爲人父第32章 圍困(上)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3章 驚豔(下)第8章 造反第2章 逼宮第20章 罷課第12章 瞞天過海(上)第3章 有才軍師第3章 有才軍師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中)第11章 對馬海戰(三)第33章 解困(下)第10章 對馬海戰(二)第13章 討論(上)第3章 夜襲第17章 意義深遠第7章 備戰第19章 變故第29章 升官二十一章 贖金第9章 驚喜第8章 疽癰第21章 土地革命(下)第23章 驚豔(下)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28章 吃癟第27章 接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