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歷史舞臺

幾輛破舊的馬車載着一支流浪藝人的隊伍緩緩行駛在由山西通往河南的官道上一路上飛揚的塵土落滿了車逢這支十來個人的隊伍似乎個個都疲憊不堪。

這年春天陝西、山西一帶久旱不雨饑荒嚴重迫於生計各地流寇蜂起燒殺搶掠鬧得雞犬不寧。這些流浪藝人原本是在山西境內周遊賣藝如今當地人肚子都填不飽哪裡有閒錢來打他們再加上烽煙四起戰亂不斷他們便只好收拾行頭轉道尚且安寧的河南這支隊伍的領頭人是一位二十出頭的姑娘因常穿一身紅色表演裝人們都稱她紅娘子。

這幫藝人原是由她紅娘子的父親組織起來的紅娘子從小失去了親孃隨着四處流浪賣藝的爹長大既然長在這種班了裡她自小就接受了嚴格的訓練七歲登臺九歲成名十五六歲時便成了班子裡的臺柱子前年她爹累死在場子上順理成章她又被大夥兒推舉爲班頭領着十幾號人走南闖北掙一口血汗飯吃。

剛到河南不久一切似乎還順利可是還沒有安穩幾天高迎祥的義軍突然渡過黃河一舉攻佔了他們棲身的滎陽亂軍之中紅娘子依然的決定留下來沒有跟隨逃難的百姓逃走。其實逃走也沒有用眼下身逢亂世逃到哪裡是個頭呢更何況她聽說這支義軍的軍紀不錯還有一個即將舉行的滎陽大會據說各路豪傑都會聚集滎陽。紅娘子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她不會錯失這樣的機會一睹天下的羣雄所以她決定留下來可是幾天過去了囊中空空一大幫人等米下鍋她不得不帶着衆人出來賣藝希望得些散錢好能維持。

於是這天紅娘子帶着戲班子在滎陽縣城鬧市的一塊空地裡罷起場子一陣激昂緊湊的鑼鼓聲後場子周圍便很快圍滿了趕來看熱鬧的義軍這些義軍都是濃密出身很難有機會看到這樣的好戲所以個個舉頭拭目等看好戲上場。

因爲是在義軍佔領後的第一場演出並且觀衆大多都是義軍當中也不乏有些武藝的人所以必須來個開門紅才能鎮得住觀衆紅娘子略略化了妝便第一個出場了她的拿手絕活是繩技場上早已豎起了兩支高杆離地一丈高的杆頭上牽了一根筷子粗細的鋼絲繩在陽光照耀下閃亮。只見紅娘子穿一身鮮紅的短衣一根銀色寬腰帶緊束腰間把她細腰豐胸窈窕健美的體態勾勒得鮮明動人紅衣衫的襯托下一張俏臉愈顯得白哲生動明眸閃爍處引得周圍的觀衆耳熱心跳眼光不由自主地跟着她轉。

紅娘子亮相後猛地一個燕子翻身便輕輕巧巧地躍上了一丈多高的鋼絲繩單腳立在上面悠悠晃晃;接着只見她柳腰輕擺在鋼絲上走了兒個來回雙手則在空手優美地舞動着;稍稍停了一會兒突然向上一縱翻了一個漂亮的空中筋斗又穩穩地落在鋼絲上;接下來是一串仙鶴獨立乳燕展翅蛟龍出水綵鳳朝陽的技巧動作惹得下面的觀衆驚呼聲一陣高過一陣這時空地裡颳起了一陣風把高處的鋼絲繩吹得搖搖蕩蕩似乎要把紅娘子蕩了下來但她一連串的空翻有時眼看就要失足落下卻又總是能恰到好處地穩住觀衆們不由得大聲叫好。

又是一次驚險的動作紅娘子聽到從觀衆的外圈出一聲驚恐的呼叫與四周的喝彩聲格格不入;稍稍站走後她低頭向那呼聲處看去原來是一位年輕的書生正睜大了眼睛驚恐地望着自己看他站在離觀衆圈稍遠的地方手裡牽着一匹白馬似乎是剛剛來到。就在紅娘子低頭看去四目相對的那一剎那她不由自主地心中一悸宛如觸電一般表演經驗豐富的她爲什麼會突然分神呢?只因那書生眼中流露出一種由衷關切和擔心的神態是她極少見到的何況這又是來自一位英俊儒雅的年輕書生怎不讓她心神盪漾呢!

正當兩人雙目含情大放電波的時候一陣騷亂將觀衆驅散只見一個面貌粗鄙的人帶着一隊士兵氣勢洶洶的衝進了場子。

“下來都給我下來!”爲的那人衝着站在鋼絲繩上的紅娘子吼道。紅娘子不明就理只得從繩上跳下來恭敬的問道:

“這位軍爺不知道小女子何處不對觸犯了軍爺。”那人用着色迷迷的眼睛打量着紅娘子讓紅娘子渾身都不自在彷彿被人看穿了一樣。

“你知不知道這裡不允許戲班停留更不許聚衆滋事就憑這兩樣我就能治你得罪不過麼看你細皮嫩肉的也經不起皮鞭所以你要是……”那爲之人越說越過分竟然伸出一雙手來向着紅娘子伸去。紅娘子在江湖上走動也不是沒有遇見這樣的事若是些潑皮無賴她就親自打了若是惹不起的惡霸則能躲就躲能避就避也算是有驚無險。

“軍爺小女子也是迫於無奈這一大幫人都要吃飯就請軍爺看在都是窮苦百姓的份上放過小女子一干人吧。小女子一定銘記軍爺的大恩大德。”說着紅娘子一扭身躲過了那人的安祿山之爪。

“嘿嘿可以啊我看你身手不錯不如就投在我的營下吧保你吃香的喝辣的你們說是不是啊兄弟們!”

頓時引起了他手下士兵淫邪的鬨笑聲紅娘子強忍羞憤連連擺手。“軍爺高看我了山野之人不懂規矩怕壞了軍爺的大事。”

“不要緊我可以手把手的教你不成的話我也可以在牀上教你啊你們說是不是啊!”此人明顯是見色起心意圖不軌就在這時人羣中傳來一聲怒喝。

“誰是誰給老子站出來!”那人聽到這罵聲立刻怒目向四周望去將目光停在一個年輕書生的身上書生牽着白馬再加上儒雅英俊的面孔自然是鶴立雞羣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剛纔爲紅娘子驚叫的書生。

那書生剛纔似乎也察覺到了紅娘子含情脈脈的眼神他先前是被她高的技藝、矯健的體態、秀媚的臉龐吸引住了現在卻更爲那種勾魂攝魄的眼神而心蕩神移。此時突然橫插出這樣一個惡棍來他關心則亂自然是要爲紅娘子鳴不平所以“無恥”二字衝口而出完全不顧後果。

“是你小子你活耐煩了是吧!”說着那人惡狠狠的向年輕書生走去那書生屹然不懼朗朗的說道:

“虧你還是義軍的領這種行徑簡直連官軍都不如還口口聲聲的說是爲了百姓不是無恥是什麼!”這話顯然將那人激怒抽出腰間的寶劍就像年輕書生刺去。

紅娘子早就看到那書生出言爲自己鳴不平心中暗自感激可哪料到這義軍領突然下此黑手正想出手阻攔卻聽得人羣外一人大聲地叫道: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張獻忠張將軍啊你不隨大將軍去偵查敵情怎麼在這裡爲難起一個文弱書生了呢!”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李自成我們一行人也是被這一羣人吸引過來的正看到書生怒斥張獻忠的劣行李自成這纔出言阻止。

“原來是李將軍啊我正準備教訓這出言不遜詆譭義軍小子呢你來得正好好做個見證!”張獻忠陰陰的笑道向他的手下使了一個眼神頓時將那書生圍在當中以防走脫。

“不敢不敢本不打算妨礙張將軍的軍務可是大將軍有令這城內的防務交給末將所以還請將軍將這不知好歹的小子交給我處置吧大將軍還等着張將軍去商議軍情呢!”李自成見機的很快出於保護那書生的目的想要將事情壓制下來。

“不行這小子居然敢當衆辱罵我!我絕對不能饒他!”張獻忠不依不饒的道。

“是麼敢問張將軍他剛纔罵您什麼了!”不知道爲什麼我對這紅衣女子很有好感就是對那書生見義勇爲也頗爲欣賞所以此時插話道。

“你是誰憑什麼問我!”張獻忠不屑的向我問道。

“好叫張將軍知道這位是人稱白蓮張的張將軍是白蓮教教主的部下。”李自成顯然不願意得罪張獻忠他倆人都在高迎祥帳下可是李自成是剛剛投靠根基不深所以見我插手自然樂得清靜。

“哦你就是白蓮張啊聽說過這事與你無關我勸你還是不要管閒事以免爲了不相干的人傷了咱們的和氣!”張獻忠仔細的打量我道我同時也在觀察他此人一看就是刻薄寡恩之人雙目閃爍不定。

“張將軍說的是千萬不能爲了這樣的小事傷了咱們的和氣我只是好奇這書生說張將軍什麼讓你如此動怒。”我笑嘻嘻的說道。

“無恥!”張獻忠不情願的回答道。

“無恥原來是無恥啊那張將軍您張開嘴讓我看看您到底有沒有牙齒!”我插科打諢道。

張獻忠聽我這話十分不悅“我自然是有牙齒了這嘴就不用張了!”

“這就對麼張將軍既然有牙齒那無齒二字也就說的不是張將軍了張將軍還生什麼氣呢!你說對吧李將軍!”我衝李自成笑道。

“對對你說的對!”李自成強忍笑意回答道沒想到我利用同音字來矇混過關周圍的觀衆也都轟然大笑。

“我說的對吧!衆位你們都是當事人自然知道這位書生說的不是張將軍誰沒有牙就可能是誰有可能還是我呢你們看我就少了好幾顆牙!”說着我張開大嘴用手指着缺少大牙的位置給衆人看再次引起了衆人的鬨笑聲。

這些人多是同情紅娘子以及那書生對張獻忠的行爲十分不齒可是張獻忠位高權重誰也不敢得罪他所以惟有用這種方式表示自己的不滿。張獻忠在衆人面前出醜偏偏又拿我沒有辦法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一副走着瞧的神色悻悻的帶着他的部衆走了一場危機就此化解衆人也送了一口氣。

那年輕書生雖然膽氣十足可是畢竟若是沒有我的幫助也難脫離險境此時送了一口氣客氣的向我抱拳道:“謝謝張將軍我李巖銘記在心今後有機會定然會重重感謝張將軍的。”

“你是誰?”我大聲地問道。

“李巖李文治!”那書生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敢問李書生令尊可是當朝戶部尚書李精白李大人?”我問道李巖皺了一下眉頭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不錯家父確實是戶部尚書李精白張將軍如何得知?”他奇怪的向我問道。

“這就對了這就對了你是李巖你是紅娘子對不對!”我笑着說道。

“對啊!”兩個年輕人一起向我點頭十分不解。是純屬的巧合還是歷史的嘲弄在這小小的滎陽居然不但可以遇見李自成張獻忠就是連後來投奔李自成的紅娘子和李巖也在這裡遇到了。

爲了避免過於驚世駭俗我笑着說道:

“令尊大人的名諱我早有耳聞至於李公子你的名字我也曾聽說過你現在已經是舉人了吧!我也是聽朋友說起的聽聞你在祀縣埋頭苦讀以待來年入京應禮部會試我曾路過拜訪可是你的家人說你不在家外出遊學了不想在這裡遇到。至於這位姑娘看你一身紅衣所以我就隨口稱呼不想正中真是巧了。”

“好了好了我們也不要在這裡耽擱了這位是我家教主你們跟着我們吧省得那張獻忠再來找麻煩!”我客氣的說道。

倆人也確實擔心張獻忠再來找麻煩聽我這麼說也就答應了上前給王銘建施禮王銘建這時還在裝醉只是哼哈了兩聲就算過去於是一行人在李自成的帶領下到了驛站。

李自成將我們安頓妥當後還有些不放心所以當先告辭要回到將軍府向高迎祥稟報事情的始末。他一走後我就開始和李巖攀談起來要知道這可是未來大順朝最有名的謀士對於他和紅娘子的傳奇故事已經在民間流傳了數百年此時見到真人自然不能放過。據當時一些可靠的記載李巖是1617年的舉人其父李精白在天啓年間曾作過山東地方官後因過分接近魏忠賢爲東林黨人所不恥。

這李巖雖然沒有傳言中的那麼厲害但是分析問題還是很透徹的尤其是目前農民起義軍所面臨的困境以及政策上偏差都一針見血。

“如今義軍只是一羣烏合之衆缺少統一的領導更沒有嚴明的軍紀四處靠劫掠展且不能協調統一互爲犄角這都是不可取的更重要的是義軍缺少一塊穩固的落腳之地這使得他們很容易被朝廷的軍隊收攏羅網各個擊破。”

“好說的好!”說話間李自成已經從外間走進原來高迎祥還沒有回來他白日裡對我以及李巖很有好感所以此時就不請自來了。

“承蒙兩位將軍誇獎李某也只是說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沒什麼可炫耀的倒是二位將軍能脫穎而出實在不凡!”

“李書生誇獎了李某不過是一屆武夫若說英雄我看張將軍就比我強單說今天市場上的事要是沒有他恐怕張獻忠不會那麼輕易罷休的就是這樣他事後還會=找人追查你們呢不過不要緊都被我擋回去了。”李自成爲人豪爽直言不諱。

而李巖也不是做作的人當中說出自己的想法紅娘子則在一旁露出崇拜的神色。看着這一對小兒女我有心成全既然歷史已經機緣巧合的將他們湊在一起我何不當一次月老呢於是笑着說道。

“我今我部正是用人之際二位都是難得的人才我看不如就留下來輔佐我們教主將來定然能做出一番大事來。”紅娘子被我這話說得有些動心擡頭望了望李巖她內心中自然是希望能和李巖在一起可是李巖的回答還是讓他失望了。

“多謝張將軍的好意文治不過一屆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怎能堪當軍務呢再說老父尚在京中爲官若是被官府得知他一定難逃罪責所以我還是回家讀書等着來年的會試吧。若是能博取一個功名同樣能爲天下的百姓做些事情。

見李巖婉拒了我的“好意”紅娘子不禁失望可是一時自己又拿不定主意正是猶豫不決。

“那紅娘子你呢這樣漂泊何時是個頭不如你暫時在我這裡棲身吧等有了更好的歸宿再決定也不遲。”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留住這兩個人。

第19章 囤積(上)第33章 解困(下)第27章 債卷(上)第30章 嫌隙第19章 心計第30章 百廢待興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3章 討論(上)第19章 心想事成第16章 劫匪第26章 鄭和寶船第4章 賭注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11章 圈錢第5章 初爲人父第19章 插足江西第14章 平定臺海第29章 大勝利第19章 囤積(下)第17章 重逢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7章 焚村第6章 爭論不休第22章 遊說第19章 心想事成第32章 歸途第21章 平等麼第24章 騙婚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6章 醫壇泰斗第4章 手術第3章 新城(下)第10章 金融危機第18章 軍妓(上)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8章 鄧家(下)第14章 反思(上)第3章 暗流第16章 攻城第8章 造反第13章 討論(上)第22章 鉅額財產第13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和解第14章 反思(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6章 鄭和寶船第11章 圈錢第19章 變故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6章 敲竹槓第29章 代理第13章 討論(中)第19章 糧食戰役第14章 瘟疫(一)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6章 一樁生意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5章 一觸即發第23章 狂野作戰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章 白銀第5章 南遷之議第26章 賦稅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6章 危機(一)第30章 大儒第23章 漢軍第24章 騙婚第27章 接戰第26章 圍點打援第3章 夜襲第20章 海上梟雄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8章 疽癰第8章 造反第13章 李記運河第7章 危機(二)第11章 圈錢第25章 一觸即發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28章 三個女人第1章 艱難抉擇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9章 心想事成二十一章 贖金第13章 落難第19章 囤積(下)第13章 討論(中)第17章 意義深遠
第19章 囤積(上)第33章 解困(下)第27章 債卷(上)第30章 嫌隙第19章 心計第30章 百廢待興第27章 牛頓的發現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5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13章 討論(上)第19章 心想事成第16章 劫匪第26章 鄭和寶船第4章 賭注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11章 圈錢第5章 初爲人父第19章 插足江西第14章 平定臺海第29章 大勝利第19章 囤積(下)第17章 重逢第25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二)第17章 焚村第6章 爭論不休第22章 遊說第19章 心想事成第32章 歸途第21章 平等麼第24章 騙婚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6章 醫壇泰斗第4章 手術第3章 新城(下)第10章 金融危機第18章 軍妓(上)第22章 大海戰(一)第28章 鄧家(下)第14章 反思(上)第3章 暗流第16章 攻城第8章 造反第13章 討論(上)第22章 鉅額財產第13章 大獲全勝第17章 和解第14章 反思(下)第26章 圍點打援第26章 鄭和寶船第11章 圈錢第19章 變故第11章 西學人才第16章 敲竹槓第29章 代理第13章 討論(中)第19章 糧食戰役第14章 瘟疫(一)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6章 一樁生意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25章 一觸即發第23章 狂野作戰第34章 攻其必救第2章 白銀第5章 南遷之議第26章 賦稅第12章 商品展介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21章 青樓爭鋒第6章 危機(一)第30章 大儒第23章 漢軍第24章 騙婚第27章 接戰第26章 圍點打援第3章 夜襲第20章 海上梟雄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8章 先進是塑造的第8章 疽癰第8章 造反第13章 李記運河第7章 危機(二)第11章 圈錢第25章 一觸即發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28章 三個女人第1章 艱難抉擇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9章 心想事成二十一章 贖金第13章 落難第19章 囤積(下)第13章 討論(中)第17章 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