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爲,這些貴族會大肆反對,所以楊沐特地召開了一個晚朝,對外釋放出一種特殊的信號。
但是,出乎意料,當他提出這個議題時,竟然沒有一個大臣有異議。
所有的臣子,都互相交流眼神,沉默不語,最後紛紛看範宏濟與王膺的反應。
待看到幾個家主都沒說話,於是更加不敢發表什麼異議了。
很明顯,皇帝陛下是鐵了心要限制各大家族養私奴的現象。
剛剛被調教了一遍的世家大族,哪裡還敢反對?
wωw◆ttКan◆¢O
“嗯,衆卿深明大義,朕心甚慰。既然已經認同此項政策,就來商議一下,奴隸稅該徵收多少爲好?”
右丞相範宏濟站了出來,稟道:“臣以爲,奴隸稅不宜太少,也不宜太多,應該在當今奴隸稅的基礎上,略有增加。”
此話一出,立即引來了許多白眼,說了等於沒說。
楊沐問道:“愛卿以爲,應該增加多少?”
“這……”範宏濟略有遲疑,然後道:“臣認爲,三成爲最佳。”
三成……
頓時,周圍的臣子們也紛紛點頭,這個稅收還算在他們的接受範圍之類。
“三成?”楊沐忽然笑了:“衆位卿家未免也太小氣了吧,提高三成奴隸稅,對爾等世家來說,不痛不癢罷了……朕以爲,最好是三倍。”
三倍!
楊沐的話一說完,殿內的百官盡皆大驚。
蒼國現如今的奴隸稅是一兩銀子,也就是說,每一個奴隸一年需要繳納一兩銀子的奴隸稅,有爵位的家庭不需要繳納。
如果取消了爵位家族免徵的待遇,還徵收到三倍稅費的話,就是說每個奴隸每年的使用成本是三兩銀子……
三兩!
要知道,世家大族中的大部分青壯奴隸,都是用來耕種家族中的田地的,就算拼命的壓榨,每個奴隸一年創造的價值,最多也就十兩銀子,如果每年繳納三兩銀子的奴隸稅,再加上衣食吃住,一年能剩下多少?
最多五兩銀子!
這其中,還包含家族的田地在內,這也是世家大族收入的主要來源。
如此算來,相當於家族中,每年的收入將縮水一半!
“陛下,不可呀!一個奴隸徵收三兩銀子的稅費,豈不是要斷了大家的活路!”
“就算是普通的地主家庭,也都是養活着一羣奴隸耕種的,如此一來,地主可能就只有將奴隸賣掉,或者更加壓迫,這會將奴隸逼上絕路呀!”
“奴隸稅徵收太多,恐怕每年徵稅之前,就會有一羣老弱奴隸被主人殺害。”
衆臣議論紛紛,指出提高稅費的弊端,其實大家還有一點不敢說,那就是自從三大政令施行以來,賣身爲奴的老百姓變得很少了,本來補充奴隸就難,這又要加徵稅費,對這些豪門貴族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衆愛卿所思,朕已經替你們想好了。與其購買奴隸種田,不如將土地租給普通民衆耕種,如此一來,與豢養奴隸耕種土地,相差不大。”楊沐道。
“這……還是……”
衆官員有苦說不出,誰家裡沒有奴隸?如果因爲加徵稅費導致奴隸減少,家裡的田地就沒人耕種,對於以後的損失就太大了,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一個家族的衰落!
而將田地租給普通百姓耕種,雖然能減少成本,但也是治標不治本。
“在加徵稅費的同時,朕欲推行一項新的政令,允許奴隸贖身,獲取自由。”
贖身?
奴隸還能贖身?衆官員們側耳傾聽。
以往,也有立功的奴隸,獲得自由身的情況,但是奴隸自己贖身,情況卻是少之又少。
原因很簡單,奴隸本身,包括其所有的財產,都是歸主人所有的,他們根本拿不出錢財贖身。
而且,就算是奴隸的家人要替他們贖身,主人要是不願意,也沒有什麼辦法。
在這個奴隸緊缺的時候,誰還願意讓奴隸贖身?
“奴隸分爲五級,這當初推出勳爵制度的時候就定下的,規定從賣身爲奴開始,每三年提升一個等級。一星奴隸,贖身需要五倍的價錢,二星奴隸,需要四倍的價錢……以此類推,五星奴隸就是普通的價錢,允許奴隸按照這個價錢贖身,主人不能阻攔。”
“另外,主人如果打殺了奴隸,按照律法規定,同樣被處以罰款,殺死一個一星奴隸,繳納一倍的罰款,殺死一個五星奴隸,則是五倍罰款。”
“至於奴隸本身的價錢怎麼計算,根據具體情況,官府會推出一套衡量標準。”
“奴隸可以投軍,或者參加官府的派發的任務,賺取錢財。”
“衆位愛卿,以爲如何?”
楊沐把一整套構想說完,所有的大臣都愣住了。
皇帝陛下說的這些……好像是在刻意打壓權貴吧?
奴隸如果能自贖,能投軍,殺死他們還要罰款,那麼各大家族,除了必要的奴僕人員之外,誰還願意多養奴隸?
所有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皇帝並不怕損害世家大族的利益,因爲這些田地就算不被世家大族掌控,仍然可以交給老百姓,對於蒼國的財政來說,左右都是一件穩賺不賠的事。
世家大族如果沒有了奴隸,就像是被敲掉了牙齒的老虎,不再一代代的延續家族輝煌,而是要想辦法步入仕途,只有靠官位,才能維持家門的顯赫。
表面上看沒什麼區別,但是仔細一琢磨,其實有着很大的區別。
依靠家族做官,和依靠做官延續家族輝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比如以前,六大的家族的家主,一直霸佔着最高的幾個職位,各大家族的家主當官並不是憑靠才能,而是背後的家族是否強大,家族中的成員也是一樣,出身於大家族的子弟,註定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在仕途上走得更遠。
所以,各家族對朝堂反而不那麼在乎,只要經營好家族,自然就有地位提高。
奴隸稅制和體制改革後,等於是釜底抽薪,各家族的底蘊被瓦解,只有在朝堂獲得地位,才能維持家族的昌盛繁榮。
主次之分,完全顛倒。
官員們都很無奈,儘管心裡一萬個不願意,但還是沒有一個人敢多嘴說話,畢竟楊沐上位以來,一直是鐵血手腕,在朝會上做下的決定,無一例外都實現了,從未有過絲毫的改變,反而是那些試圖阻擋的障礙,被一一清除。
大家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
當即,孔尚賢等少數的非大家族成員站了出來,擁護這項決定。
而楊沐也順勢,不再詢問那些世族官員的意見,吩咐司禮監擬好一道聖旨,讓禮部宣達政令。
最終,一場朝會,在各個官員的擔憂中,潦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