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動作太快,可以說是迅雷不及掩耳,當然引發了諸國的擔憂。
遲漲彼消,不進則退,這個道理誰都懂。
於是,一些有擴張能力的國家,紛紛動起了腦筋,主動尋求周邊的小國攻擊。
譬如魏國就盯住了臨國,正式宣戰。
就連在伐晉之戰中元氣大傷的晉國,也將主意打到了樑國身上,尋求時機,時刻準備對樑國用兵。
爲此,晉國皇帝還特地寫了一道國書,請求購置蒼國的騎兵裝備。
楊沐也不驚訝,畢竟在伐晉之戰中,麒麟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是各國都有目共睹的,所以在會盟之後,都大力發展起了騎兵。
良莠不齊,但是總的來說,還是在穩步前進。
蒼國雖然很無奈,但是也沒有辦法,在暴露在世人眼前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逃不過被模仿的命運,最多也就延長被模仿的時間而已。
在麒麟軍最初揚名的幾年裡,各國可能還沒有什麼頭緒,無法形成太大的戰鬥力,但是這都已經五六年過去了,只要大力投入,總歸能摸索出一些東西。
太鼎十一年五月,阮國出動了一支五萬人的騎兵部隊,採用麒麟軍團曾經用過的迂迴戰術,配合步兵出擊,一舉擊潰了曹國的三十萬主力部隊,贏得了針對曹國的階段性勝利。
消息一傳出,天下震驚。
這是除了蒼國之外的第二個國家,掌握了騎兵之術,形成了大規模的戰鬥力。
那可是五萬騎兵吶!
代表着,從今往後蒼隊最大的優勢已經不在,假以時日,阮國在騎兵部隊方面,也能與之抗衡。
一時間,每個國家都無法淡定了。
就連那些在地裡種田的老農人,只要是關心一些外界形勢的,都隱約能明白,一場大變革即將來臨。
不變,就會滅亡。
這是被蒼國攻滅的那幾個國家,給出的血的教訓。
如果不發展騎兵,遲早會被周邊有騎兵的國家壓着打,這已經在阮國與曹國的戰爭中證明了。
太鼎十二年二月,曹國向楚國求救,以和親爲代價,並且尊楚國爲主。
沒想到,被楚國嚴辭拒絕拒絕了。
自從主力覆滅之後,曹國就再也沒有恢復元氣,即便是一步步死守,最後還是沒能抵禦住阮隊,被阮國將戰線一路推到了國都。
不得已之下,曹國君臣只能流亡至蘭國,殘兵敗將與蘭隊一起,抵禦阮隊,希望早日反攻,然後復國。
誰知,這個時候武國落盡下石,趁機攻打蘭國,吞滅了蘭國大部分地盤。
而後,武國宣佈與魏國結盟,守望相助。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整個二月,都有些風雲詭譎的味道。
多少年沒有過這般形勢了?
上一次,還只是在大禮天子權力旁落的時候吧?
當初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在大禮天子無力掌控之後,十幾年的兼併,數量一下子減弱,一百四十多個國家減少了將近一半。
直到後來,因爲霸主齊國的出現,諸國迎來了短暫的和平,這期間又冒出了許多新的國家,也有很多國家被滅,這其中晉國通過一系列的兼併,人才輩出,成爲了天下霸主,局部地區又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如今,可以說是第三次混戰。
比起幾年前的伐晉之戰,波及到的國家更多,各大小國不同程度的,都遭受了攻擊。
也就只有邵國、炎國、康國這幾個蒼國的附屬國家,不用擔心自己被侵略,相反地,炎國竟然還有餘力,趁機侵佔祥國的地盤。
它們很明白,蒼國作爲三大國之一,是沒有人哪個國家敢招惹,尤其是如今蒼國並未與任何一國開戰,也就是說蒼國是一箇中立國。
惹一個強大的中立國,不要命了?
無論是楚國還是阮國,或者是魏國和晉國都明白,蒼國並不是不想打仗,而是周邊沒什麼小的國家可以吞併,或者說繞路去吞併其他國家的成本比較高,還不如安心發展經濟,跟各個國家做生意。
就比如祥國,這一年來就向蒼國購置了數十億大蒼幣的裝備與貨物,將國內幾座大的礦脈都抵押了出去,同時也販賣了不少奴隸到蒼國。
可以說,各個國家在兼併的時候,蒼國最爲輕鬆,坐着發戰爭財。
這一點,楚國也是清楚的,尤其是聽到一邊打仗的時候,竟然還有很多楚國商人在買玻璃製品的時候,楚皇熊敏訥差點氣暈。
鼠目寸光!
熊敏訥很想找阮國一起,共同攻進蒼國,奈何阮國根本沒有這個心思,只能十分無奈,同時派出一部分兵馬,佈置在了兩國邊界。
因爲他知道,如果蒼國要擴張,肯定是先滅楚國邊上的小國,這是要和楚國爭盤子裡的肉!
太鼎十二年九月,祥國走投無路之下,宣佈朝覲蒼國。
不久,蒼國做出迴應,接受祥國成爲蒼國的附庸國,並且派出了二十萬大軍,開赴祥國,扼守關卡,守住剩餘的一百多座城池。
至此,祥國正式成爲了蒼國的小弟。
一時間,楚國君臣大怒,雖然祥國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經被楚國吞下,但是眼睜睜看着碗裡的肉,被蒼國輕飄飄的夾走,簡直就無法忍受。
熊敏訥卻是大喜,蒼國中立的兩年多,實力越發的強橫,但是一直是養精蓄銳,十分的低調,礙於邦國貿易聯盟的規則,他只能眼睜睜看着蒼國不斷賺取着楚國的財富,無能爲力。
如今,蒼國從楚國的眼皮子底下救了祥國,就是在天下人的面前,暴露出了稱霸的野心。
因爲,只有霸主纔會要很多小弟,爲自己搖旗吶喊。
也正是一個撕破臉皮的好機會。
十一月初,楚國正式頒佈詔告,譴責蒼國,驅逐了蒼國駐楚外交大使,要求蒼國將軍隊從祥國境內撤離,並且要求楚國商人,無限期停止與蒼國的商貿交易。
五天之後,蒼國外交部迴應,宣佈驅逐楚國的外交大臣,同時也停止與楚國的一切交易,宣佈將出售給楚國的武器指標,全部轉移給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