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舊戲重演

大戰爆發,整個大蒼王朝的注意力,都投注在了這一場大戰上。

可以說,這是大蒼王朝誕生一來,面對的第一次考驗。

面對兩大王朝的圍攻,作爲的一個新興的王朝,大蒼王朝在這一次危機中應對如何,將決定着今後的命運,同時這也是一次斂聚人心的方法,畢竟統一沒有多久,少數的貴族遺老遺少都對新的王朝有牴觸之心,背地裡說不少閒話,類似於雞蛋裡挑骨頭的那種。

如果擊敗了入侵,那麼就能夠側面證明,大蒼王朝是真的天命所歸。

其實,早就兩大王朝入侵的時候民間就已經充斥着一個聲音,紛紛慶幸大蒼王朝早一步完成了統一,要不然的話在四分五裂的情況下,各國就算是聯手抵禦入侵,也無法做到真正的一體,在原來的那種情況下,肯定是不行的。

大慶王朝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大蒼王朝如此死命的抵抗。

對於紅衣大炮和那些器械,包括騎兵在內,都十分的眼饞。

倘若,大慶王朝的軍隊有這等裝備,何愁不能一統四大王朝?

現在倒好了,錯失了最佳的時機,大蒼王朝已經完成了統一,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民心歸附。

這與計劃中的,完全不一樣。

當初,爲了染指大禮王朝,兩大王朝都不惜代價企圖以最快的速度吞併大宏王朝,因爲在兩大王朝的眼裡,大禮王朝的各國分散得不成樣子,只要能夠抵達就可以以碾壓之勢逐個擊破,獲得這一塊已經被開發得非常好的肥美之地,能夠大大的壯大自己的根基,迅速擊敗其餘的對手,成就千秋帝國功業。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蒼國首先在內部完成了統一,建立了大蒼王朝。

即便是如此,兩大王朝也並未灰心,認爲這個新生的王朝守着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肯定會不堪一擊,於是大舉進攻,信心十足。

但是事實卻給了兩大王朝一個大耳光,大蒼王朝不但抵禦住了兩大王朝的第一輪進攻,而且還漸漸擁有一些絕對的優勢,讓兩大王朝很是被動,不得不聯合起來,約定同時進攻。

十一月,天氣變得很是寒冷。

在一輪又一輪的輿論宣傳下,大蒼王朝的百姓都十分的認定一件事,那就是大蒼王朝的統一拯救了天下,不然的話百姓們一定會被異族所侵略,過着水深火熱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中,大慶王朝和大統王朝的醜惡嘴臉,也深入百姓的心裡。

就像是當年對楚國的輿論攻勢一般,禮部如法炮製,不亦樂乎。

不同的是,當年針對楚國的攻勢中,大部分都是假的,而且幾乎每一件事都添油加醋了,着重摸黑一個國家的形象,讓百姓所不恥。

但是這一次,就不僅僅是摸黑那麼簡單了。

譬如兩大王朝是如何的殘酷,是如何的燒殺搶掠,全都有鼻子有眼,將兩大王朝軍隊的暴行全部披露,很多細節描寫,真真假假,着重激起民衆的憤怒和熱血。

在百姓的眼裡,大蒼王朝是文明禮儀之邦,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蘊的人,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上古時代華夏的遺民,天生就是高傲的,兩大王朝是夷狄王朝,以武力入侵,在攻佔了大蒼王朝後,一定會把所有的百姓都殺光。

在這樣一個氛圍中,民衆對於入侵者的恨意和抵禦決心,已經上升到了頂點。

各地百姓紛紛要求投軍抗敵,捐獻錢財,聲勢十分浩大。

就在這個時候,一首歌悄悄的傳唱開來:

大蒼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強虜入寇逞兇暴,快一致持久抵抗將仇報!

家可破,國須保!

身可殺,志不撓!

一心一力團結牢!

努力殺敵誓不饒!

努力殺敵誓不饒!

大蒼錦繡江山誰是主人翁?我們四萬萬同胞!

文化疆土被焚焦,須奮起大衆合力將國保!

血正沸,氣正豪!

仇不報,恨不消!

羣策,羣力,團結牢!

拼將頭顱爲國拋!

拼將頭顱爲國拋!

……

歌曲一出,立即傳遍了整個大蒼王朝,各地官府也紛紛組織合唱大會,百姓民衆們是熱血沸騰。

這首歌,最先是楊沐寫出來的。

實際上,這也是他記憶中一手非常有名的抗敵歌曲,是一首抗日救亡歌,名字就叫做,感念於禮部的宣傳,讓他也頗爲感慨,於是將記憶中的那首歌稍加改編,雖然在歌詞中沒有一點宣傳君權和皇權的,但是正是因此,更能夠直擊百姓的心靈深處,引起更爲廣泛的共鳴。

當然,他的目的並不是爲了當前的戰爭。

實際上伴隨着十一月的到來,他對這場的戰爭已經有了一個十分肯定的預測,那就是兩大王朝的軍隊必敗無疑,這不僅僅是對大蒼軍隊的自信,更是對形勢的判斷,兩大王朝的軍隊異國作戰,而且戰線拉得十分長,中間還隔了一個暴亂不斷的大宏,戰場的後方就是一個非常大的弱點。

在之前的幾個月還好,大蒼軍隊似乎也無力對其有什麼干預。

但是現如今就不同了,天氣已經變冷了,無論是後勤運輸還是前線將士,都是需要面對嚴寒的,根據楊沐所知,蒼國西北的幾個郡,幾乎是年年都會下雪的,甚至一兩個月不絕。

此等嚴寒,對兩大王朝軍隊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只要無法適應此等嚴寒,就無法作戰,漫長的後勤只要出現一點問題,對於前線的軍隊來說就是災難性質的。

而根據前線的戰報,各大軍團是準備歷史重演。

何爲歷史重演?

當初,阮國與魏國大軍在冬日休戰,蒼軍就是靠着特製的雪橇兵車突襲到了阮國大軍的後方,截斷了阮軍主力的糧道,從而讓阮軍主力陷在了冰天雪地中,最終佔據了戰爭主動,接連輕鬆戰勝阮國大軍,最終在阮國內馳騁,消滅了最大的威脅,奠定了統一的基礎。

如今,以兩大王朝軍隊現在面臨的情況來說,完全是可以舊戲重演的,就算是兩大王朝軍隊有所準備,料到了大蒼軍隊有此一招,也於事無補。

:。:

d

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86章 路見不平第224章 佈局和變化第39章 初次交戰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512章 撤退吧?第220章 突變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4章 城門戰局第166章 銀票第498章 天下爲敵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206章 決戰!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91章 魔教妖女?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299章 軍備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576章 欲取晉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196章 會盟大典第105章 小太監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38章 算計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55章 敗露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541章 炮彈?天雷?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527章 攻城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420章 宴請楚國商人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263章 暗棋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208章 死志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365章 募兵制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446章 交易(上)第79章 毒瘤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51章 奔襲糧草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18章 出征!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219章 大結局第112章 內情第578章 中計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2章 亡國氣象第358章 天子出現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08章 死志第271章 毀約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363章 立太子之後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51章 殺使臣第15章 政令推行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59章 會面第594章 推恩令第25章 全盤否定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551章 殺使臣第129章 這叫禪讓
第500章 朱雀軍團的奇怪舉動第155章 諾妃有身孕了第389章 會盟之日第86章 路見不平第224章 佈局和變化第39章 初次交戰第20章 擺駕毓靈宮第295章 會盟開始第436章 沉寂還是出擊第556章 民心與離逝第396章 割地賠款第512章 撤退吧?第220章 突變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4章 城門戰局第166章 銀票第498章 天下爲敵第439章 人選確立第206章 決戰!第294章 君臣之裂第342章 新都構想第91章 魔教妖女?第267章 輔政內臣第299章 軍備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452章 楚國的無恥行經第576章 欲取晉第252章 修路和軍糧第64章 胡駭的遭遇第196章 會盟大典第105章 小太監第219章 國情和局勢第338章 算計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355章 敗露第74章 牀前明月光第541章 炮彈?天雷?第575章 莽國覆滅第175章 機械紡織第230章 大軍圍城第527章 攻城第462章 騎兵?重騎兵!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168章 商務部的新工作第101章 青龍救駕第536章 朱雀軍敗了第188章 會盟之期第591章 海軍構想第420章 宴請楚國商人第534章 戰前佈局第263章 暗棋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208章 死志第13章 進擊的《西遊記》第382章 邦國貿易聯盟第337章 出兵西境第365章 募兵制第172章 素女功的威力第446章 交易(上)第79章 毒瘤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51章 奔襲糧草第204章 堂堂正正一戰第118章 出征!第379章 參觀完畢第350章 阮國女帝抵達第349章 遠交近攻第186章 爲什麼要這樣做第601章 海軍較量第211章 與洞國合作第219章 大結局第112章 內情第578章 中計第559章 康國對峙第435章 何去何從第2章 亡國氣象第358章 天子出現第300章 沸騰的魏國第359章 阮國女帝與天子第593章 功勳爵改革第552章 對附屬國的策略第270章 妙曦的心思第208章 死志第271章 毀約第445章 信念崩潰第363章 立太子之後第417章 玻璃問世第134章 貴族的議和第599章 舊戲重演第551章 殺使臣第15章 政令推行第18章 二桃殺三士第340章 工業污染第59章 會面第594章 推恩令第25章 全盤否定第146章 對皇族的處置第551章 殺使臣第129章 這叫禪讓